时间:2024-06-19
刘力为 卞丽娟
(1.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处,吉林 长春 130031;2.山东省委宣传部 理论一处,山东 济南250001)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6.9%。[1]新时代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其思想状况、学习方式、生活经历、思维习惯等受网络影响大。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但应对网络挑战的任务也更加艰巨。高校应该顺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避免“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的尴尬,用全媒体的优势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用媒体融合助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2]全媒体不只是一个传播命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还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新时代大学生是伴随全媒体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青年,利用全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诉求。全媒体是一种媒介观念和媒介运营模式,也是一种信息生产和传播手段。***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3]全媒体的新特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颇深。
“全程”突破了时空尺度,“零时差”“五加二”“白加黑”,传播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简单的课堂教育和学团活动就可以取得预期效果的,需要辅以各种媒体多渠道向学生传播和宣传思想政治内容。全媒体的“全程”特征正好可以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之处,可以做到24小时随时引导教育,让思想政治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全息”突破了物理尺度,所有信息都可以变成数据,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获得。[5]随着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广和信息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学习资源也日益丰富,并都以“数据”的形式得以展示和传播。学生可以更加便利快捷地获得各类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学习过程也可以通过全媒体“痕迹化”监控,让学习评价更加科学、客观。
“全员”突破了主体尺度,从“我说你听”的一对多传播,变成了多对多传播,互动性也大大增强。[6]这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春风化雨”般的实效。一方面,教育者形象愈发丰满立体,可以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信息交换、观点分享、倾听沟通、团队协作会让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另一方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以促进教育者不断反思,提升教育质量。
“全效”突破了功能尺度,集成了内容、信息、社交、服务等各种功能,成为“信息一条街”。[7]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立德树人,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需要开展生动的教育。全媒体的“全效性”可以有效融合各方面信息并传递给学生,平衡“供”与“求”,从而让思想政治工作变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血有肉。
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8]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强调主体之间的对话与话语的分析,倡导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9]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超越“主客二分”的思维范式,提出“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共在,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对话、交互活动,是对主体性的重新确认和超越。[10]全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体也在悄然变化。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片面强调教育者意志的体现,单纯运用强制性、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要求学生服从命令、维护权威。[11]教育者把自己当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把受教育者作为构造、加工的对象,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压抑了其主体意识。其实,学生既是信息生产者,又是信息的消费者,集信息传受于一体。全媒体形势下,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师生主客体关系正向主体间性位移,从而建构两种新型的主体关系。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这就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工作。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存在方式,两者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是基于相互理解和相互融合的双向互动、主动对话。[12]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不再是课堂和书本,而是转为形式多样的载体,这些载体可能会出现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段。很多载体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都是一个新教育、交互式的虚拟平台。适时开展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工作,使各种虚拟的人物与活动在真实的世界中得以呈现,能够大大提高新媒体教育的真实感和有效性。[13]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突破了课堂上下、学习生活的时间限制,打破了校园内外、书本内外的空间限定,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媒体获得信息,发表个人观点,交流互动。全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媒介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过:“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1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利用全媒体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和人文关怀。疫情防控期间的网络教学、线上心理疏导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托马斯·库恩认为,如果一个稳定的范式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变弱,从而出现范式转移,由此采取全新的和变化的视角去寻找新的范式。传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式已经在学生的主体生存与发展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实现个人价值和生命价值,无法彰显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认同与传播价值。[15]在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转换教育范式,调整教育策略。一方面,大学生是各种新媒体使用的主要人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和使用技能,充分发挥各种新媒体的交互性优势,谋求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组织学生在网络上讨论、交流、沟通,利用多种媒介实现学习资料的共享,开展体验式、交互式教育。另一方面,大学生置身于全媒体之中,缺少一定的辨识力和自控力,容易被虚假信息蒙蔽,容易在各种虚拟平台里迷失自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结合能动灌输法、榜样示范法、柔性管理法、疏导教育法等,引导学生合法合理使用新媒体,提高学生的辨识力和自控力,助力大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6]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适应新变化、树立新理念,充分利用全媒体优势做好工作。
一个时代的开启,理念转变往往是第一位的,但也是最难的。推进全媒体发展不是简单除旧布新、推陈出新,而是一个既有抛弃又有保留、既有克服又有继承的辩证过程。也就是说,全媒体时代不是对传统媒体的抛弃,而是以“扬长避短”为宗旨,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效应;也不是对非主流媒体的排斥,而是以“包容并济”为基础,扩充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的传播功能和教育功能。一是要消除疑惑与焦虑。当前教育界人士认可全媒体为教育教学带来的便利,但更多是以犀利的眼光去审视全媒体为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震荡、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弱化、思想政治管理权的式微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渴望全媒体的同时,也畏惧全媒体带来的挑战与未知。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客观评价全媒体,运用全媒体的优势积极开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二是要避免贪大与求全。全媒体的理念和技术可以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但不是万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宜盲目跟风,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思想政治工作全部实现“全媒体化”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行的。要结合工作实际发力,而不是全部依赖。面对时代变化,要冷静、客观地因势利导。
全媒体时代海量信息的出现,让有效信息被淹没,不实传言甚嚣尘上,为求关注度“自带叹号”,“网红”青年层出不穷。这都是盲目追求“量化”引发的危机,既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引导、凝聚共识的难度,也容易扭曲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如果被“流量思维”诱导,放弃“质量思维”主导,难免落入思想政治搬到网络上求关注度的泥淖。传播学者施拉姆把“使用与满足理论”比喻为自助餐厅: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17]借鉴这一理论,全媒体时代我们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如果丢掉了这个根本,就只会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失去自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守一线调研的深度、传承传统文化的厚度、思考育人育心的高度,为新时代新青年量身打造一批心之所需、目之所及、脑之所印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才能让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快”起来、“新”起来;创作一系列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融合作品,才能真正占据媒体融合发展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满足青年学子的“平等参与”需求、“贡献与共享”需求、“个性化”需求、“交往与表达的自我满足”需求,去传播优质内容、科学合理的思想观点,才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目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利用的媒介大抵有以下几类:校内宣传栏、电子屏等固定媒介——你看与不看我都在那,青年学生不得不看;校报、海报等纸质媒介——墨香淡淡尚袭人,受众多为“文学小青年”;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台——发展空间可挖掘,由于发声出镜者来自身边同学,有一定吸引力;网络媒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网络土著居民”新时代大学生的最爱;手机媒体——方便快捷,还有隐蔽性,成为大学生的“新宠”。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思考和研究“聚合传播,融合发展”的新课题,整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形成全方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格局,构建“互联网+校园”的全覆盖模式。要做到用正面声音占领校园宣传阵地,用多种方式实现立体式引导。不仅做好媒体融合的物理变化,还要努力激发聚合传播的化学反应,不断拓展“融合+”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真正赢得受众、赢得民心。此外,媒体融合是动态持续的过程,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一劳永逸固定模式。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持续不断地研究融合新模式,实践融合新方法,让“融合+”助推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最大化、最优化。如打造“新媒体传播+真人展示+实景再现”的融合模式,可以进一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增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权。此外,高校还可以在深入调研学生的阅读和生活习惯后,依托青年学生经常使用、关注较多、持续追踪的校园广播、微信、抖音等媒介,以广播、图片、微视频等多形式融合方式,推出“辅导员的战疫日记”“新生防骗秘籍”等有思想、有温度、有质量的线上线下品牌活动,覆盖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等环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高校还可以在课程载体、物质载体、管理载体、人际传播载体、社区载体等方面,形成载体合力,不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不断丰富和延伸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通过物联网产生、收集海量数据存储于云平台,再通过大数据分析,甚至更高形式的人工智能为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所需提供更好服务,这必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进化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积极行动,主动利用科学技术,适应变革发展。
一是利用“三网融合”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是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相互渗透、相互兼容,并且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其中互联网是其核心部分。[18]现阶段的“三网融合”并不意味着三网的物理合一,而是高层业务的融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利用三网合一构建互联互通、无缝覆盖的育人环境,提供多样、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
二是借助大数据提供精准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就像《大数据时代》中描述的那样:“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当它的首要价值被发掘后仍能不断给予。”[19]全媒体时代所有人的思想状况都可以通过分析其网上活动留下的痕迹和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种种数据而被把握和揭示。因此,以物联网数据收集技术为基础,依托云计算,可以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和提取出与学生生活习惯、心智状况、行为规律、认知特征等相关的有效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归纳,可以对学生行为和思想进行监控和预测。宏观层面可以有效地提升整体思想政治工作活动的覆盖面和系统性,微观层面可以促进个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个性化和定制化。[20]由此,实现从“数据读心”到“留身入心”,再到“知心交心”,最后引导学生“修养有心”[21]。这将极大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是运用人工智能探索科学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途径。人工智能是一项以大数据和深度学习为核心驱动力的科学技术,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模拟人脑复杂的层次化认知结构,使机器自动挖掘出隐藏在数据中的复杂模式和规律。[22]这一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如替代人类完成很多简单的机械性劳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生成具有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味觉等的虚拟实体,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等。人工智能中的“深度神经网络技术”能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实时观察找出对于未来预测性的洞察。基于此,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好教育资源,帮助思想政治工作者更精确、更快速、更有效地做出科学决策。但思想政治工作毕竟是研究人塑造人的工作,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更深层次的AI赋能思想政治工作,是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如当面临情绪不稳、心理失衡的学生时,当神经网络数据层无法挖掘有效信息时,当人机情感互动触及伦理问题时,如何更好开展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这需要多学科、多技术相互渗透和集成,也是一个漫长的、需要无数人进行不懈努力的过程。必须指出的是,使用技术、理解技术、驾驭技术的必备基础是符合法律规定和伦理规范,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唯有如此,才能让新技术真正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助手。
英国历史学者麦考莱说过:“一个浪头也许很快会平息,然而潮流却永远不会停止。”全媒体时代的浪潮已经席卷而来,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必须起身应战,顺势而行。高校广大师生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借助全媒体技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