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学生社团融入“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4-06-19

孙晓雷

(复旦大学 团委,上海 200433)

高校学生社团是广大青年学生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共同的志向、兴趣、特长和愿景自愿结合而成的群众组织。新时代青年学生兴趣爱好日益广泛,个性发展渐趋多样,社团在大学生活中的功能越来越活跃、作用越来越凸显,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推进“三全育人”改革的重要抓手。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学生社团的特征,加强党委对学生社团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引导学生社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形成更强的建设合力。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特征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凝聚、引导青年学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上看,各类社团的变化和社团文化的走向,体现了社会变革对高校、校园、学生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产生与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是中国青年回应时代召唤、展现青年担当的精神缩影。自1904年中国第一个学生社团——“抗俄铁血会”在京师大学堂成立以来,学生社团始终是高校凝聚学生报国、引领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伴随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高校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进步青年的重要阵地,许多社团传承下来的现代话剧、演讲辩论等文化传统流传至今。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文化繁荣,在校园文化和公共空间内,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在精神文化领域表现为兴趣导向更为突出、方向内容更加多彩、组织形态更加多样。近年来,伴随高校学分制的推行和园区书院的出现,班级组织作为学生学业和校园生活共同体的功能正在减弱。学生越来越倾向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在校内寻找新的组织归属、身份认同和自我实现平台,学生社团在高校校园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总体而言,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群众性。参加社团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在高校中普遍形成了数量较多、规模可观的社团群,一些学生社团的规模可以达到一两百甚至三五百人以上,许多学生在校期间都会参加两个及以上的学生社团。二是自发性。与新时代青年特征相对应,学生社团成员都是自愿发起、自愿参与,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多变性、流动性。三是趋同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团根据不同的兴趣、特长、观念等集聚了校内志同道合的学生,为学生思想交汇、人际交往提供了平台。四是自主性。社团在组织内部运行和管理上,一般由社团成员按照社团章程和宗旨自主运营,许多社团具有较为明确的治理架构和有效的传承方式。五是多样性。高校学生社团类型丰富,涉及学生思政、学术、文体、公益、创新创业等各个方面,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在学习、兴趣爱好、个人发展等多方面的需求。

此外,作为高校育人体系和学生组织体系的一部分,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也具有一些鲜明的组织特征。一是始终坚持党对社团的全面领导,这是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区别于境外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最本质的特征,同时也是社团在高校功能和定位的根本。二是大部分高校学生社团由共青团组织具体指导,与学生会组织和其他学生组织一道,成为团组织开展青年工作、做好思想引领的阵地和延伸。三是部分高校通过划分业务指导单位的方式对社团进行分类管理,在厘清管理逻辑的同时增强了对社团建设和发展的专业性指导。

二、“双一流”建设对学生社团的要求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2015年10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以下简称《方案》),指出了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任务、改革任务等共18项内容。按照“一盘棋”的发展思路,《方案》中的部分内容事实上也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助力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案》指出,高校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1]《方案》还提出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要求。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其涉及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在学生思政教育、学术探讨、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均有体现,在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教师以社团为平台,通过对社团的专业指导和思想引领,也可以提升科研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锤炼师德师风。

二是参与传承创新优秀校园文化。按照“双一流”的建设要求,高校应当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形成一流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和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2]学生社团可以立足学生课余生活空间,积极挖掘、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校史和社团优良传统等丰富素材。基于不同社团的发展旨趣、自身特色,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学生,积极创新形式、增强内容供给,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开展各类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发展。

三是融入党领导下的高校治理结构。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改革任务。《方案》提出了“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的目标,[3]对高校宣传思想、党的建设、决策参与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从新时代青年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特点来看,学生社团应当成为全面加强高校党的领导的重要场域,应当充分发挥其凝聚作用,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学生群众基础。学生社团也可以充当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决策的纽带,扩大有序参与,推动校园协商民主建设。

三、学生社团融入“双一流”建设的路径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筑牢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学生社团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突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把高扬主旋律、把牢主阵地、奋斗新时代作为引领团结学生社团和广大学生的主线。[4]坚持“思政社团”与“社团思政”相结合,[5]重点建设一批理论学习类社团,作为学生开展理论学习、了解社情国情的重要窗口和学生骨干培养的重要平台;充分挖掘其他类别学生社团的思政元素,推动社团育人全方位、全覆盖。推动党团组织进社团,发挥社团党建团建作用,有效团结凝聚社员中的党员团员,发挥基层党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群众优势、内容优势、渠道优势,引导各类社团围绕主题、群策群力,参与各类主题教育,组织开展有关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氛围,提升主题教育实效。

二是服务教学科研,打造师生共同参与新载体。高校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重要目标。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组成部分,更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当前,高校普遍推行学分制。过去基于班级的学业共同体逐渐松散。近年来特别是疫情期间,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一场以线上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学革命”已经到来,重参与、强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正在形成。学生社团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建立各类学习小组、开展相关科研项目,为学生学业互助和拓展提供平台,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提供空间,推动教学相长、知行合一。高校应鼓励学生基于专业和研究兴趣成立各类社团,提供专业指导和物质支持,设置引导和奖励机制;鼓励创新创业类和科普类社团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赛事、课外科技实践、科普类教育等方面积极作为;鼓励学生社团吸纳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学生参与,面向全校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充分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

三是弘扬校风学风,形成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校园文化在高校发展建设过程中作用突出。学生社团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具有相当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应当充分发挥其团结、引领作用,凝聚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形成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学生社团要充分结合高校历史和精神,梳理提炼社团自身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品牌,擦亮社团文化底色、打造校园文化名片。要通过增加社团扶持专项经费,引导学生社团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支持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社团文化活动,打造有特色、有影响、有内涵的活动品牌,生产健康有益的书籍手册、影音视频、科创作品等各类文化产品。要鼓励学生社团参与校风学风建设,在新生入学教育、爱国荣校教育、重大时间节点等主题教育中发挥作用。

四是扎根中国大地,搭建学生社会参与新平台。社会实践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维度,是学生课外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高校要重视实践育人,鼓励学生投身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服务国家和社会,在实践中拓展眼界、认识社情国情,锻炼自身本领。学生社团可以成为实践育人的平台和延伸,通过其特有的凝聚力,在学校的指导和保障下,鼓励更多学生以更加多样的形式参与社会实践。要重点建设一批志愿公益类学生社团,整合力量,打造重点项目,发挥社团在社会实践领域的阵地功能。充分发挥社团的组织力和动员力,鼓励各社团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项目,充分发挥社团育人功能。发扬校园协商民主,以学生社团为组织形式,引导学生有序参与校园治理。

四、引导学生社团参与“双一流”建设的举措

一是加强党对学生社团工作的全面领导。青年成长、发展和青年工作都离不开党的领导。社团作为高校青年活动的社会空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的重要平台,是强化党领导青年组织、联系青年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要将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工作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高校共青团改革,不断完善团学组织建设格局,加强学校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团组织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引领,完善社团管理相关制度,强化分类指导模式。建立学校及院系基层党组织联动机制,形成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和党委领导、全校协作的管理机制,以“一盘棋”的思路整体规划、谋篇布局,形成学生社团管理引导的组织合力,拓展创新学生社团参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途径。

二是提高社团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水平。坚持强管理、促服务、抓建设、重引导,着眼于长效、实效,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落实制度建设,通过精细化、人性化工作落实育人要求,把管理、引导、服务和联系诸多功能整合起来,着力完善符合新时代要求和实际需求的工作制度。学校层面,要建立完备可行的社团管理制度,合理划分社团管理主体,完善社团活动和自媒体管理体系,压实管理责任,确保学生社团依规运营。社团层面,坚持“一团一策”的原则,根据各学生社团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管理和引导,鼓励学生社团建立和完善内部规范,提高社团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社团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的管理思路和目标推动社团改革,切实提升社团管理效能。

三是调动和保障社团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引导学生社团参与高校“双一流”建设,指导教师是关键。必须增强学生社团指导力量配备,强化社团指导教师在社团管理和引导过程中的参与,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新空间。完善社团指导教师选聘、考核和培养机制,严格指导教师任职资格,特别注重从政治立场、师德师风、专业水平、学生评价等多方面对社团指导教师进行综合认定。强化指导教师在社团政治思想和专业指导方面的双重直接责任,切实发挥指导教师在学生社团发展建设、日常管理、成员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学生社团指导教师激励与考核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参与社团指导工作的能动性。

四是构建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培养体系。社团是重要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平台,社团骨干是学生中的优秀群体,在社团的管理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从遴选、培养、激励等各个环节入手,系统性地做好社团骨干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规范社团骨干产生流程,明确任职条件,鼓励学习成绩优秀、道德品行端正、奉献意识突出的学生参选社团干部。建立健全社团骨干培养体系,发挥党委学工部门、学校共青团、院系等多方作用,把社团骨干充分纳入校内学生骨干培养体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全面提升社团骨干综合素养和履职能力。适应新时代青年工作要求,注重吸纳和培养具备互联网工作能力的学生骨干进入社团管理队伍。发掘和选拔社团骨干中的优秀代表,强化典型宣传和正向引领,发挥榜样激发力量和带动示范效应。

五是探索社团党团组织功能发挥机制。近年来,一些高校通过在学生社团中设立“功能型”或临时党支部、团支部,建设社团战斗堡垒,加强党对学生社团工作的领导,提升社团组织力、凝聚力。要进一步发挥社团党团组织和学生党员团员的作用,团结社团中的学生,共同促进社团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梳理党团组织与学生社团之间的关系,认真抓好组织生活,扎实做好理论学习,推进党的理论进社团,促进社团内部自主学习和进步。根据学生社团自身特色,规划社团党团组织设置及功能安排,逐步扩大党团组织在学生社团的覆盖面。要把学生社团作为党员发展的重要“蓄水池”,发挥好社团推优的功能,积极引导优秀社团骨干向党组织靠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