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生成逻辑*

时间:2024-06-19

陈慧女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高校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思政则是寓价值观引导于其他各类课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既有坚实的理论支撑,也有清晰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论逻辑:基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这其中“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目标和指向,“怎样培养人”则是达成目标的方针和举措。培养人的工作离不开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施。高校课程体系是对高等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是高等学校培养人的主要载体。不同类型课程会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同而承担不同的育人功能。从这个角度讲,高校思政课程以思想政治理论各门必修课程为主要载体,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思政课教学单位为主要力量,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等。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高校专业课程则是根据各个专业具体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其教学内容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是培养某一专业领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覆盖所有院系和所有学科,是当前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主要载体。虽然二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但是二者统一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落脚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共同目标。从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

早在1949 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中,就明确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族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这为我国发展各层次教育定下了总基调。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高等学校的宗旨是:“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与技术的成就,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并据此提出,高等学校的课程设计必须一方面克服“为学术而学术”的空洞的教条主义偏向,与国家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另一方面要防止忽视理论学习的狭隘实用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偏向。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确立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劳动者和新中国建设者的根本任务。

改革开放初期,这一原则也被充分继承和坚持下来。1978 年,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方针,培养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做出高水平的科学成果,为实现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进入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现代科学的革命性成就,科学知识在西方高等教育中被赋予权威地位,现代西方大学逐渐摒弃中世纪大学的“博雅”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逐渐开始由科学成果予以建构,并按照科学研究规范开展活动。与之相适应,教育目的趋向功利化,教育的人文价值被不断侵蚀,教育本然所具有的道德价值被弱化,工具理性价值成为教育的唯一向度。[2]这一变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为了消除“功利化”“工具化”倾向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结合教学工作“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促进相关学科的科研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高等教育的发展仍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高级人才队伍的需求为目的。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实践中,20 世纪末21 世纪初,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各高校相继摸索开展通识教育,通过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设置,以“对冲”大学教育中存在知识与价值的对立导致的德育失衡。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拉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序幕。新时代的到来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契机,也对其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更加清晰的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6 年12 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3]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落实为教育实践。

综上所述,从“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出发,我国高等教育坚持一贯的原则和方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相互配合的问题。这就需要从专业课程中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时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知识资源引入思政课程教学过程,实现各类课程的知识性、价值性相统一,全面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以共同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符合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理论逻辑。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历史逻辑:基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各类课程的协同育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注重在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过程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在高校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予青年学生“以革命的政治教育”。[4]1951年,教育部针对过去有些学校将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一般业务课程对立起来片面进行、不相联系的现象,提出政治课应作为业务课之一,重视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高校在拟定教学计划时,不应只单纯地从业务课着眼,而应把思想政治科目作为业务课的重要部分,与其他业务课统一计划。[5]20 世纪50 年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稳步开设,教学内容逐渐趋于系统化,教学管理逐步规范化,课程建设不断完善。[6]这一时期,高校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及其他业务课程中的价值观引入进行了早期的探索,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的结合,为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打破了原本封闭的文化教育环境,世界范围内各种社会思潮奔涌流入,对大学生的政治信念和价值认同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面对更加复杂的情况,我们党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业务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课程,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联系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环节中去。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注意讲述本专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和当前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要把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同阐明本专业的理论、方法科学地结合起来,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统一起来。”进入21 世纪,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这一时期,高校就如何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关系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其他各门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016 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都要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这一思想的提出,明确了各类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同定位和职能。2019 年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我国高校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有待增强,为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明确提出要“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必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在于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伴随着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如何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各个高校都开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探索。如上海高校推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模式,北京、武汉等地高校开辟跨学科思政讲坛模式,以及一些高校联合推出的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双导师”合作授课模式等,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由此可见,沿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政策沿革的趋势,全面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已经成为各个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的主动选择。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一贯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大学的各类课程,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专业课程,在不同历史时期都统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价值理念。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来源于我们党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历史逻辑,是当前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方向的主要指针。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逻辑:应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复杂态势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经济格局变得越来越复杂,国内各种思想潮流激荡,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对高校青年学子的影响仍然不容小觑,国际领域复杂尖锐的意识形态斗争更是凭借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和斗争集中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并不断侵蚀和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思政课程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手段和工具,在应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复杂形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大多涉及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构建,加上有些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侧重灌输和说教,很容易被受教育者贴上刻板、理想化的标签,进而产生质疑、动摇甚至抵触等思想冲突。受西方高等教育“知识化”“工具化”“价值中立”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呈现出功利性的特征,部分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只关注知识技能传授,轻视、漠视其背后的价值观问题。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在讲授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的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时,只讲求“原汁原味”引入,将学术与意识形态对立起来,甚至用错误的教育价值观通过各种方式影响青年学生。由此而来,一方面,作为显性、刚性的思政课程教学实效性不强;另一方面,作为隐性、软性的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不仅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甚至还成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离心器”,使思政课程陷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长此以往,课程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既不能满足受教育者个体全面发展的需求,也不能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不能有效应对当前高校面临的严峻意识形态斗争局面。

青年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也容易受不同的思想文化观点影响。高校课堂既是他们求知问道的场所,也是社会中各种思想文化交融碰撞最活跃的地点。好的课堂教育能够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润物细无声地达到育人效果。因此,价值引领应当是高校知识体系的核心,高校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是基于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与核心价值建构起来的。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其他各类课程,只有回应社会的核心价值,才能够获得建构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而具有合法性的课程,通过理智训练、价值塑造,可以担当起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因此,如何在高校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对青年学子的价值引导,正确辨析社会思潮,做好各类释疑解惑,守护好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前沿阵地,是各个高校当前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像***总书记强调的那样:“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只有不断推动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持续创新,跨越学科界限,将各类专业课程的优质资源吸纳到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之中,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和共鸣,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只有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和实践,在各类课程中加入思政因素,通过建构融合共生的育人框架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才能打破思政课程“孤军奋战”的局面,真正承担起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改革方向并持续推进,是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推动我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值得关注的是,大学教师是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主体,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0]要真正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进而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必须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重视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一方面,必须通过对教育者的再教育,形成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立德树人的职业认同、价值认同的教育共同体;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破思政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的场域疏离,通过建立充分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共同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敢为、乐为、有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队伍。[11]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进程,是基于社会主义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逻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总结的历史逻辑和应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复杂态势的现实逻辑作出的正确选择。对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