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刘洁予
(1.中山大学 党委组织部;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中山大学),广州 510275)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乎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可以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人才保证。辅导员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如何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总结凝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在推进深化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背景下,运用整体性、协同性、针对性的思维,破解辅导员队伍自身发展的瓶颈,积极回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辅导员制度至今已经走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党和国家高度历来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已取得重要成就,得到了广泛的共识。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学科化、科学化程度亟需提升。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和立身之本。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是关键,对标“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1]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现状尚不够理想。一是对于辅导员岗位而言。由于高校辅导员成为一种职业的时间不长,职业化的实践不够多,职业化程度不够高,甚至“辅导员经常被认为是高校教师队伍的另类群体,没有什么岗位准入标准可言,被形象地比喻为‘宿舍管理员’‘消防员’‘服务员’等等,似乎谁都可以来当辅导员”,[2]辅导员的社会认同度并不是很高。二是对于高校而言。很多高校把辅导员作为学校行政干部的储备力量,往往会忽略辅导员职业的长远规划和长足建设。尽管在全员育人机制要求下,除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以外还包括其他教师理应共同承担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但由于职责边界不清、工作要求不明、考核评价不实等情形的存在,使得辅导员的工作容易偏离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责主业,工作任务繁杂,工作压力巨大。对于辅导员自身而言,很多辅导员也没有把工作作为终身职业来看待,往往仅作为转编转岗或晋升职务职级的跳板,造成了辅导员职业认知的偏差,职业归属感不强,从而缺失了累积工作经验和连续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但作为一门学科概念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却不长。为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中央多次发文对思政课的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和机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现行的高校运行机制中,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一般归属到作为二级教学机构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实践中,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化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提供了坚强有力保障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学科壁垒”,将偏重实践的辅导员排除在队伍以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逐渐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留地”。另一方面,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外的辅导员,在谋求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中,会集中在其擅长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上发力。这无形中强化了辅导员成为学生日常事务的“工作者”的身份,却弱化了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的功能。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似乎成为了辅导员独自耕种的“责任田”,使得辅导员工作难以依托学科取得有力的理论支撑和良好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治理指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统筹谋划、综合推动,具有统领的作用。“治理相对管理而言更加强调整体性和主体的多元性、运行方式的多向性和平行性,更加强调制度建设和机制协同,这些都需要体现在科学的体系建构上。”[3]但目前辅导员队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够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育人部门各自为政。目前高校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体制逐步建立,辅导员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也在不断落实。但在现行的高校运行机制中,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是由作为学校职能部门的学工部负责,而学工和教务、科研、人事等部门,由于工作分工不同,在工作中难免会存在部门本位主义,导致各个育人板块相对分离,协调起来比较困难。二是育人主体的主责不清。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党政干部、管理服务人员等各部分育人主体由于工作分工、岗位职责各异,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发挥还不够充分,业务和思政工作两张皮的情况还未得到完全改善。三是育人过程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衔接不够顺畅。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互配合不够充分,第一课堂主渠道与第二课堂主阵地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相互割裂、缺乏联动,难以形成育人合力。这无形中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困难。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对辅导员队伍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做到教学与管理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更要做到育人与育己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汇聚协同育人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多方位合力育人的效果。
辅导员兼具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作为教师,辅导员要有学科专业依托,能够走上讲台,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4]辅导员要达到“四有”好老师标准,能够做到“八个相统一”,真正推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作为干部,辅导员要对标***总书记对好干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一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5]“政治上、思想上、能力上、担当上、作风上、自律上要强,做到对党忠诚,敢于挑急难险重的担子,敢于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岗位锻炼,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6]这意味着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有需要,辅导员就要勇挑重担、挺身而出,至微至显、善做善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辅导员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能够融合并发挥作用的根本要求。因此,辅导员既要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也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切实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和水平。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项育人的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任务。一方面,辅导员的工作要有创新性。***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三因”,即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三个规律”,即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辅导员的工作必须要有时代感,要与时俱进,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贴近学生、融入学生,用学生的话语去教育学生,用学生的关切去关爱学生。另一方面,辅导员的工作要有创造性。“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7]可见,教育不仅要了解学生群体的共性,更要掌握学生个体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过程,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生身心特点的变化予以调整。因此,辅导员要在善用教育原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用灵魂碰撞灵魂的方式铸魂育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能够接触并获得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有些学生甚至还远远超越了老师的视野。随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等新理念、新观点的兴起,教育越来越成为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因此,在现实背景下,辅导员要学会育己。如何育己呢,一是要多读书。通过阅读可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增加育人的底气和灵气。二是要加强反思。教育不只是一个单向度的活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方向行进的过程,是一个实现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重构同时也是突破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三是加强对自我的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辅导员首先就是要成为一位好教师,要成为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修养,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修为。因此,育人先要育己,只有育人与育己相结合,才有可能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历着一场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式再到教育评价的深刻变革。[8]面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挑战,高校辅导员队伍也应当顺应时代要求,努力探索持续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路径,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时代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学科化、科学化、标准化,切实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要加快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学科化进程。要给予辅导员更多学科理论的支撑支持,鼓励和推动辅导员将在实践中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理论成果,不断推动思政学科的快速发展。二是要进一步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双重领导”和“双重身份”体制,确保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的相关部门能够明确队伍建设的职责分工,协调执行、共同落实,为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搭建有效的制度保障。三是要加快辅导员工作评价制度建设。推动制定辅导员的职责清单、任务清单等工作,合理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评价内容,创新评价方式、建立健全评价制度。通过科学评价,让辅导员知责、明责、履责、尽责,不断增强辅导员对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及时改进、促进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包括制度设计优化、制度创新等。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能力和执行效能不断提升的过程,需要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宣传、推广等推动实施。2007年,教育部确定了首批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2018 年,教育部在全国遴选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教育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平台的建设,从辅导员队伍专属的培养培训平台扩展到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共享的培养培训平台。这些研修中心和创新中心的建设可以视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型高端智库建设。一方面,依托所在高校的工作特色和学科优势,他们可以承担起理论创新、咨政建言等功能,为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理论滋养。另一方面,这些中心为思想政治骨干队伍提供了学习培训研修交流的平台,可以发挥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功能,形成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治理路径的融合,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
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高校需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育人合力。纵观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其动力一方面来自于政治性要求,另一方面来源于社会性需要。也就是说这一工作既有外力的推动,也有内力的驱使。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与各方力量的统筹协调,构建一体化的育人机制。一是要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是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是战略考虑和系统安排,需要各高校贯彻执行,并确保落地落实落细。二是要充分整合校内育人合力,如可通过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辅导员担任思政理论课双聘教师或兼职教师等方式,加强辅导员队伍与其他育人队伍的协调联动和紧密配合,切实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的作用。三是要积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新时代愈发强调思政大环境的建设,强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为此,需要整合校外各类组织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整合各类环境因素,充分发挥育人合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