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杨淑平 刘翠兰
民办高校不同个体特征教师能力差异及提升策略*
●杨淑平 刘翠兰
民办高校办学历史较短,其教师队伍在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教师能力调查显示,年龄、学位、教龄、职称四项个体特征对教师能力有影响,其中,学位因素影响最大,性别因素对教师能力没有影响。针对不同个体特征教师群体,采取不同对策提升教师能力,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做出贡献。
民办高校教师、个体特征、教师能力
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相对短暂,办学规模增长较快,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短缺,对教师能力提升有着迫切要求。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个体特征教师的能力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民办高校教师能力提升提出建议。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山东省五所民办高校工作一年以上的专任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教师的个体特征为:性别、年龄(Q1)、教龄(Q3)、学位(Q5)、职称(Q6)等五个方面。其中,学位包括:博士(D1)、硕士(D2)、学士(D3)、无学位(D4)四个层次;职称包括:正高职称(T1)、副高职称(T2)、中级职称(T3)、初级职称(T4)、无职称(T5)五个职级;按年龄将教师划分三种类型:小于35岁(青年教师,用N1表示),36-55岁(中年教师,用N2表示),56岁以上(老年教师,用N3表示);按教龄将教师划分三种类型:0-3年(新进型教师,用J1表示),4-10年(成长型教师,用J2表示),11年以上(成熟型教师,用J3表示)。
(二)样本特征
研究对象教师的具体分布为:男教师354人,女教师720人;青年教师798人,中年教师204人,老年教师67人;新进型教师385人,成长型教师493人,成熟型教师180人;正高职称教师47人,副高职称教师117人,中级职称教师475人,初级职称教师366人,无职称教师59人;博士学位教师22人,硕士学位教师691人,学士学位教师289人,无学位教师71人。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在确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教师能力结构后,编制了《山东省民办高校教师能力情况调查问卷》。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77份,回收率为89.75%,有效问卷1077份,有效率为100%。本研究中教师能力(A)由学识基础(C2)、专业实践能力(C11)、教学能力(E1)和发展能力(E3)等专项能力有机构成,其中教学能力包括认知能力(C3)、操作能力(C7)、自我监控能力(C10)、沟通能力(C6)、职业道德(C4),发展能力包括科研能力(C9)、教学改革能力(C8)、社会服务能力(C5)。
(四)统计分析工具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特点采用方差分析,将教师能力各个组成部分与教师个体特征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不同个体特征民办高校教师在教师各个专项能力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一)个体特征对教师学识基础的影响分析
经过回归分析,教师个体特征中职称、教龄进入回归方程,f C2=23.592-0.171*Q6(职称)+0.115*Q3(教龄),VIF值均为1.520,不存在共线性;p<0.05,说明职称、教龄两个自变量能够较好的解释学识基础的变化。分别以职称、教龄为自变量,以学识基础为因变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表明不同职称、教龄教师的学识基础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教师学识基础与职称、教龄分别呈正相关关系。
表1 不同职称教师学识基础的比较分析(N=1064)
表2 不同教龄教师学识基础的比较分析(N=1077)
(二)个体特征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影响分析
经过回归分析,f C11=7.708+0.376*Q1(年龄)+ 0.250*Q5(学位)-0.138*Q3(教龄),VIF值分别为1.501、1.177、1.553,P<0.001。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表4、表5所示,表明不同年龄、学位、教龄民办高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与年龄、教龄分别呈正相关关系,无学位教师高于具有学位的教师。
表3 不同年龄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比较分析(N=1069)
表4 不同学位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比较分析(N=1073)
表5 不同教龄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比较分析(N=1077)
(三)个体特征对教师认知能力的影响分析
经过回归分析,f C3=20.542+0.116*Q5(学位)+ 0.086*Q1(年龄),VIF值均为1.113,P<0.01。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表7所示,表明不同学位、年龄民办高校教师的认知能力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教师认知能力与年龄正相关,与学位负相关。
表6 不同学位教师认知能力的比较分析(N=1073)
表7 不同年龄教师认知能力的比较分析(N=1077)
(四)个体特征对教师操作能力的影响分析
经过回归分析,f C7=30.7287+0.144*Q5(学位),VIF值为1.000,P<0.001。方差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表明不同学位民办高校教师的操作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教师操作能力与学位呈负相关关系。
表8 不同学位教师操作能力的比较分析(N=1072)
(五)个体特征对教师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分析
经过回归分析,f C10=25.409+0.120*Q5(学位),VIF值为1.000,P<0.001。方差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表明不同学位民办高校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教师自我监控能力与学位负相关。
表9 不同学位教师自我监控能力的比较分析(N=1072)
(六)个体特征对教师沟通能力的影响分析
经过回归分析,f C6=14.987+0.125*Q5(学位),VIF值为1.000,p<0.001。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0所示,表明不同学位民办高校教师的沟通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教师沟通能力与学位负相关。
表10 不同学位教师沟通能力的比较分析(N=1073)
(七)个体特征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分析
经过回归分析,f C4=22.023+0.081*Q5(学位),VIF值为1.000,P<0.05。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1所示,表明不同学位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11 不同学位教师职业道德的比较分析(N=1064)
(八)个体特征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影响分析
经过回归分析,f C9=22.703-0.182*Q6(职称)-0.166*Q5(学位)+0.201*Q3(教龄)-0.126*Q1(年龄),VIF值分别为1.713、1.204、1.895、1.677,P<0.01。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2、表13、表14所示,表明不同职称、学位、教龄民办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教师科研能力与学位、教龄分别呈正相关关系,不同职称教师科研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正高职称、中级职称、副高职称、无职称、初级职称。
表12 不同职称教师科研能力的比较分析(N=1063)
表13 不同学位教师科研能力的比较分析(N=1072)
表14 不同教龄教师科研能力的比较分析(N=1077)
(九)个体特征对教师教学改革能力的影响分析
经过回归分析,f C8=16.963-0.268*Q6(职称)+ 0.125*Q3(教龄),VIF值均为1.519,P<0.05,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5、表16所示,表明不同职称、学位、教龄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改革能力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按照职称由高到低依次为:正高职称、副高职称、中级职称、无职称、初级职称,按照教龄由高到低依次为:成熟型、新进型、成长型。
表15 不同职称教师教学改革能力的比较分析(N=1063)
表16 不同教龄教师教学改革能力的比较分析(N=1077)
(十)个体特征对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影响分析
经过两次回归分析,f C5=12.673+0.125*Q5(学位)-0.061*Q6(职称),VIF值均为1.020,P<0.05,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7、表18所示,表明不同学位、职称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按照学位由高到低依次为:无学位、学士学位、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按照职称由高到低依次为:正高职称、无职称、副高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
表17 不同学位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比较分析(N=1073)
表18 不同职称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比较分析(N=1064)
(一)民办高校教师学位对教师能力影响最大
学位对教师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专业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和发展能力方面。
民办高校无学位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最强。民办高
校办学定位大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师队伍中有来自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这部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强,但是没有学位或学位较低。
民办高校无学位教师教学能力最强。这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组成有关,无学位教师大多是年龄大、教龄长、职称高、经验丰富的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主要为新进的、年轻的教师,一般都没有经过教师教育方面的专业训练,其从教时间短,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教科研经历相对较少,加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研究不够深入,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位对民办高校教师发展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民办高校博士学位教师科研能力与教师学历教育过程中接受科研能力训练程度正相关。无学位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最强,硕士学位教师最弱,具有较高学位的青年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主体,他们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不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影响产学合作,是制约民办高校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亟待大力加快提升。
(二)民办高校高职称教师能力相对最强
职称对教师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识基础和发展能力方面。民办高校正高职称教师学识基础显著高于其他职称教师。在发展能力方面,民办高校正高职称教师科研能力显著高于无职称教师和初级职称,正高职称与副高职称、中级职称无显著差异;教学改革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正高职称、副高职称、中级职称、无职称教师和初级职称,副高职称与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与无职称教师之间无显著差异;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正高职称与副高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与无职称教师无显著差异,副高职称与中级职称、中级职称与初级职称均无显著差异。正高职称无论是在科学研究、教学研究方面,还是在知识应用方面都有丰富的成果和经验积累,因而在科研、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方面表现最强,因此应该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帮助青年教师顺利通过教学关、科研关、育人关。
(三)民办高校新进型教师能力相对最弱
教龄对教师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识基础、专业实践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新进型教师学识基础显著低于成长型和成熟型教师。不同教龄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成熟型教师、成长型教师、新进型教师。在科研能力方面,新进型教师最低,成长型教师与成熟型教师无显著差异;在教学改革能力方面,由高到低依次为成熟型教师、成长型教师、新进型教师。新进型教师学识基础、专业实践能力及发展能力均处于最弱地位,符合实际情况,由于高校教师工作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教师成长需要时间积累,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培养青年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民办高校年长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相对较强
民办高校老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显著大于中年教师、青年教师。民办高校老年教师一般都是公办高校退休教师或企业事业队伍离岗人员,他们工作时间长、工作经历丰富,专业知识与经验积淀多,比较了解掌握相关专业应用与发展动态,因此老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比较强。青年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行业实践经历和社会实践背景,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不高。
(一)帮助新进型教师度过“三关”
民办高校要针对新聘任教师制定专项培养计划,在个性化指导方面,民办高校要为新进型教师落实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备课、授课等工作予以咨询和指导,帮助青年教师了解掌握教学基本规律和教研科研基本方法;在工作安排方面,应适当降低工作量,给新进型教师助课、参加实践锻炼等提供条件。
(二)帮助成长型教师成为骨干
民办高校成长型教师大多已胜任教学工作,但在教研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业绩平平,相当数量的教师因为没有取得一定数量和水平的科研、教研或社会服务成果,难以按照国家规定的评审标准按时晋升职称。民办高校应针对成长型教师制订高层次培养培训计划,划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鼓励成长型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到高水平大学访学研修、到行业内知名企业实践研修、博士进站工作等。
(三)督促成熟型教师成为“人梯”
民办高校成熟型教师主要是本校培养成长的中青年教师和公办高校退休教师,他们教学科研业绩突出,经验丰富。民办高校应充分发挥成熟型教师的督促指导与帮带年轻教师作用,把新老教师结对子或以成熟型教师为核心建设团队列入岗位职责,计算相应的工作量,并在考核中弱化对成熟型教师个人教学和科研业绩评价,突出对新进型教师帮带效果或团队业绩评价,并设置以老带新优秀指导教师奖予以表彰激励。
(责任编辑:许爱红)
本文为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民办高校教师能力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RKB01305)阶段性成果之一。
杨淑平/山东英才学院人力资源处处长,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刘翠兰/山东英才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级教育行政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