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王淑荣 邢同渊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
●王淑荣 邢同渊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全面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资素质是关键。为了了解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培养特教教师的专业素质,笔者对山东省19所特殊学校的301名特教教师的素质培养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特殊教育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在职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脱节、在职培训缺少连续性、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集中培训缺乏实效性、特教教师对自身素质要求太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全面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素质是关键。关注特殊教育教师的素质培养现状,了解他们在专业素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了解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培养特教教师的专业素质,参考何小祥的《广东省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1],根据叶澜的教师素质构成理论和笔者在特教教师培训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设计了《山东省特教教师素质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对山东省19所特殊学校的301名特教教师的素质培养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特殊教育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在职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
特殊学校教师的在职培训大都是由培训者拟订培训主题,这些主题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兼顾县市特殊学校教师知识与技能的不同需求,并且培训内容中基本原理的应用存在着脱离教育教学实践的现象,如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动态、教育教学模式、特殊儿童的心理等知识的讲授,这些知识虽然对教师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对于多数教师来说,他们可能更多的是需要学习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组织等,需要直接联系具体的工作,学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等。有些培训机构为了宣传自己的实力,请一些国内外大牌的教授讲课,所讲内容大而空,直接与教师的实际教学脱节。
(二)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脱节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山东省培养特教教师的师范院校最高学历大都是专科,从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的特教教师学历补偿性教育没有本科层次或研究生层次对口专业可供选择,并且山东省的还没有特教学院来承担大量的特教教师的职后学历进修任务。受特教师范学院(校)条件和特教教师自身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特教教师的学历进修只能是学习普通教育,而这些知识对他们的学科教学用处不大,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三)特教教师在职培训缺少连续性
尽管各地都在开展多种形式的特教教师培训,但有计划、有组织的持续对特教教师进行系统培训的机构却少之又少,大多数对特教教师的培训不是有计划的定期举行,而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或是出于功利性目的,随意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这样就会出现有的教师几年也轮不到一次培训,而有的教师却会先后多次接收同一内容的培训,这样造成了培训资源既配置不合理,又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四)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出,大部分特教教师都喜欢在上班时间接受培训,可教育主管部门和特殊学校校长却主张把培训安排在寒暑假或节假日,大部分特教教师都很不满意,因为在他们看来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自由支配的时间,却硬性派出去学习,他们很不情愿,因此主动性不强,并且学习也不能集中精力。有的时间安排的太长,不适合成年人。
(五)集中培训缺乏实效性
集中培训很难照顾到每个教师的实际需要,如聋校教师和盲校教师的学习需要差别很大,而集中培训大都是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都有,他们在一起学习,如果讲盲教育的内容,聋校、智障学校的教师就觉得在浪费时间;集中培训的授课方法缺少灵活性,大部分的培训都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也就是教师讲,学员听,这种方式可能使教师能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却缺乏教师一定的互动与参与,导致教师处于被动地位,并且由于追求培训的授课进度,而限制了教师的个别辅导时间。让大部分教师感觉到虽然接受过培训,却并没有掌握到对自己教育教学中有用的知识,培训的效果事倍功半。
(六)特教教师对自身素质要求太低
在职培训学习对特教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很重要,但关键还在于特教教师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有些教师认为自己的素质很高了,没有必要学习了;有些教师认为教特殊儿童不用很多知识;有些教师不热爱特殊教育事业,不思进取;有的教师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圈子里,自认为了不起,却不知道外面的特殊教育发展有多快;有些教师因为学校派他出来学习,怨声载道。
(一)建立健全特教教师培训机制,为特教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在职培训是提高特教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提高我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关键在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出相关政策,保障师资队伍培养与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和连续性。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教育主管部门要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基地实行招标,择优选择培训基地,基地落实后,要成立培训管理领导小组,实行班主任负责制,班主任负责本班学员的注册与培训档案建立、日常学习管理等,组织协调各种集中活动,了解检查学员在学习中的困惑,及时与授课教师沟通,督促学员完成培训作业;组建培训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聘请全国知名特殊教育专家、高校教学名师、省内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一线相关学科的齐鲁名师、省级教学能手等组成专家团队,担负课程开发、培训教学和辅导教师等任务;建立培训评价机制,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及考核情况与学员所在学校的评价考核挂钩,培训基地要及时向学员所在学校通报学员的培训表现。
2.优化集中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为了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不论省级培训还是国家级培训,要分专业或分学科进行,让每个教师觉得所学知识与自己从事的教学联系密切,在课程设计上强调共性的理论与技术,增加实践课的课时,强调培训课程的实用性,注重教会教师能自我在实践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2],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在培训内容的确定上,相关培训机构在培训前首先要对特教学校进行调研,了解特教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需要和问题,就共性的问题确定培训内容,并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力求使授课内容既有本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又有可实际操作的解决教学问题的技术。在集体培训中还可以分组讨论,每个组的教师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由组长汇总交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解答,个别问题可利用课下交谈、电话、QQ、邮件等形式解决。培训的时间为5天、7天、10天不等,最多不要超过10天,根据教师学习的特点,还可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重视在分散研修期间加强学员选修课程内容的研读和远程指导。
3.加强特殊学校的“校本培训”
现在的特殊学校主要是聋校、盲校、智障儿童学校及综合类特殊教育学校,每个学校面对的教学对象不一样,集中式的培训很难满足每个特教教师的实际需要,再加上各个特教学校大都缺教师,如果教师出来培训就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特殊教育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需要为出发点,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研发校本课程,使学校既是培养学生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特教教师在不受规定课程和教材影响的情况下,通过教学研讨、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在老教师或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会避免理论脱离实际,让受训教师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且又会使培训更加自主、经济、个性化。
4.特教教师在职培训要走终身教育道路
为了使特教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够持续有效地提升,在职的培训应在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持续跟进,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门要为特教教师的培训争取政策支持,定期下达培训任务,每期的培训都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评价;其次是特殊教育学校和有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学校每年都要给每位特教教师下达培训任务,学校要给教师一定的培训补贴,鼓励教师积极踊跃参加培训,对于学校安排的培训无辜不参加的教师要给予严厉处罚,每个教师培训回来要把自己所学再传授给同学科的教师,同时要把培训纳入教师的考核、晋职、职称评聘中。
(二)拓宽特教教师素质培养的渠道,提高特教教师素质培养的质量
目前特殊学校教师素质培养的形式较为单一,这也是特殊教育教师素质很难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提高特教教师的素质,就要根据特教教师的实际需要,拓宽特教教师素质培养的渠道,各校可以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培养。
1.特教教师进高校进行专业进修
特殊教育学校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积极联系有特殊教育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每年派1到2名骨干教师到高校进修或做访问学者,以提高特教教师的本专业理论与技术的层次,尤其是本专业的前沿理论与技术,时间为半年到一年;也可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北师大或华师大,研读本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也可以鼓励教师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或教育硕士。
2.特教学校定期举办专家讲座
除了参加教育主管部门定期举办的培训班外,特教学校要定期邀请特教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讲座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每次1-2天,专家除了讲授与本学校相关的特教理论和技术外,还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与特教教师交流,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和高校的专家联系,在学校成立专家工作室,专家定期来学校指导,指导的形式可以是讲座、专题讨论、听课、评课等。
3.尽可能提供特教教师间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特殊教育学校相对较少,有的县市区就一所特教学校,其它都是普通学校,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很少交往,更谈不上比较,因此工作少竞争,与普教联系少,这样使特教教师的质量观、教育观模糊,教改信息不畅通,思想闭塞,教育观念比较陈旧。这就需要市级主管特教的行政部门,要注意多提供各县市区之间特殊学校之间交流的机会,如各特教学校的教师论坛、集体备课、交流经验、优质课评比等,让各个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特殊学校的校长或相关领导也要注意本校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如普通话比赛、手语比赛、康复知识竞赛、拔河比赛、越野赛、说课比赛等,这样既培养了特教教师的教学技能,又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增强了教师的职业素养。
4.大力发展远程教育
本研究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特教学校都缺老师,对于省教育厅组织的短训班,只能忘尘莫及,因为他们不能抛下自己的学生去参加培训,而采取远程教育的方式就会使特教教师避免培训与工作的冲突,特教教师少跑许多路,足不出户就可接受教育。远程教育的每一门课,都由从高等师范院校特教教师和一线特教学校的优秀教师担任,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自己的课程有深入的研究,因而能保证教学质量。远程教育除可以有必要的文字教材以外,可以辅之以网络直播课堂、光盘、录音带、录像带等教材,比单纯的面授更能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三)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师对自身专业素质提升的内驱力
教师个人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教师个人的内在努力[3]。特殊教育学校要为每个教师的培训学习搭建平台,学校应为教师订阅教育教学类的报刊杂志,供教师学习,尽可能调动教师“我要学”的积极性,如鼓励教师写论文、做课题,凡能在国家正式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或拿到科研项目,学校不仅要给予奖励,还要在晋职或职称评聘中优先。让教师们走出去,与国内知名特教学校的教师交流,让教师们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让那些专家型的教师来学校作报告,让教师们了解学习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还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鼓励教师们向专家型教师迈进。
(四)注重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和基层特教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都要求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无缝对接[4]因此,有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要建立在职教师培训基地,定期对一线特教教师进行培训,还要设置特教专业的函授教育、在职研究生教育,承担起特教教师的职后学历进修任务。
[1]何小祥.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5.
[2]杨东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24):12.
[3]邹冬梅.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思考与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06,(7-8):24.
[4]刘文雅.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的探讨[J].毕节学院学报,2012,(12):56.
(责任编辑:许爱红)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特殊教育教师素质培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1GG336)”和潍坊学院项目“特殊教育师资分方向培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王淑荣邢同渊/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