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王向华 张艳芳
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研究*
——基于山东省与相关省市的比较
●王向华 张艳芳
本文依据近几年中央、地方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从高校留学生分布、参与国际合作研究人员、国际学术会议的参加及举办、国际学术报告的数量等方面对山东及其他相关省市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期望对促进山东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发展有所裨益。
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正如陈学飞教授所言,“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非是近年来刚刚出现的新的教育现象。这一现象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埃及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到今天,主要表现为加强高等教育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较强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理解能力的人才;积极向世界开放教育资源,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在国与国之间建立互派学生、学分互认关系等。[2]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逐渐成为新的时代潮流的同时,不同学者对其却有不同的理解。其中高等教育学家简·奈特(Knight Jane)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国家在尊重自己个性的基础上应对全球化冲击的一种方式,它将国际、跨文化、全球的维度融入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职能中的过程。[3]全球化的出发点是世界范围的变化与整合,即它会根据一个国家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以不同的方式(如知识、经济、人才、技术等)来影响每个国家;而国际化是应对全球化影响而采用的一种会遵从一国特殊性的方式,其出发点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构建与措施应对。[4]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全球化的发展会带来高等教育中的学者、学生及相关信息的国际流动,会引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同时这种发展又以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与政策的融合为支撑。这些都可以被视为整个社会全球化发展的直接结果。所以说,全球化引发了国际化的发展,国际化的运作又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二者是紧密相关,共同发展的。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我国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将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并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扩大教育开放、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总体意见和具体措施,其目的在于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5]《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十三章“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主题中专门就教育国际化问题展开了相关论述,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教育国际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山东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以及提高山东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意见。[6]
作为文化大省和教育大省的山东,近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已处在全国前列:2007年本专科在校生144万,规模为全国第一位;2009年,全省共有各类高等教育机构136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45所,仅次于北京列全国第二位。[7]到了2010年,山东省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研究生培养机构达到31所,普通高等学校133所,成人高校18所,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98所。[8]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已进入内涵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山东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建设高教强省,推进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山东高等教育国际化依旧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而且,我省人才队伍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创业需要,人才国际化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9]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山东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速度,提高高校国际化的发展水平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山东与其他相关省市的比较,分析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有所借鉴。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就目前来看,其指标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现阶段,根据《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内容,山东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指标主要为国际学术交流、留学生的接收与派遣、合作研究以及联合办学等方面。其中,国际学术交流既是推动高等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的主要力量,又是其主要内涵。并且,有学者认为国际学术交流可以作为高校继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之后的第四功能。[10]国际项目合作是国际化的另一个主要要素,其计划性、多样性、操作性拓展了交流的领域。留学生的接收与派遣是各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重要渠道,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衡量尺度。鉴于此,本文主要选取了留学生情况与国际合作和交流情况进行了对比。
在考虑如何选取与我省进行比较的省份这一问题的时候,主要参照2010年GDP的排名情况,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四个省份的GDP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各省又都是沿海省份,综合起来看,在自然条件、历史继承、人文传统、经济发展等诸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在这些相似因素的基础上对各个省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做差异性研究,势必有一定的价值。
另外,作为直辖市的北京和上海,其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领军地位,在进行比较的时候,也将二者的发展情况一并列出,以看清具体差距所在。
表1 2010年四省份人口、经济方面的情况一览
(一)留学生情况对比
2009年,教育部对2008年1月至11月的来华留学情况做了统计:全国范围内来看,共有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的223499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2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或毕(结)业(以上数据不包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与2007年相比,国家和地区净增1个,接受来华留学生的机构增加了48个,学生人数增加了27996名,增长了14.32%,按地区排名来看:北京66316名,上海36738名,天津12183名,辽宁11541名,江苏11184名,广东9811名,山东8944名……浙江7380名。[11]
为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上述所选进行对比的省市的具体情况,将数据反映在下图中:
图1 2008年各省市接受外国留学生情况
2010年2月25日,教育部2010年工作重点发布,在对外留学方面将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规模。也是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计划中指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与服务体系;造就出一大批来华留学教育的高水平师资;形成来华留学教育特色鲜明的大学群和高水平学科群;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研究生”[12]。近几年,各省都在不同程度地扩大海外留学规模,增进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下表反映的是2007-2009年来华留学生的相关数据: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山东省在2007、2008、2009这三年的留学生招生人数与毕(结)业生数是逐年增长的,人数方面略微少于同是沿海省份的江苏省,但是同北京、上海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为更加直观地呈现比较的结果,根据统计数字将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四省份留学生的招收人数与在校生数分别绘制成以下各图。
除了2009年在校留学生数稍有下降之外,山东招收留学生的人数基本呈连年递增的趋势,2007和2009年山东省的留学生招生人数的增幅分别为13.54%和12.99%。留学生的招收规模和在校生规模略领先于浙江和广东两省,而稍逊于江苏省。江苏省于2003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教育国际化战略。2005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又做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坚定了走以国际化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之路的决心。由此可见,江苏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在于要树立教育国际化理念,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13]
(二)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对比
这一方面的比较,主要收集以上各省市高校在国际合作研究中派遣及接收人员的数量、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情况等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具体情况见以下各图表。
根据表3中的相关数据,将国际合作研究派遣人数和接受人数情况分别绘制成柱状图,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我省的发展水平,详见以下各图。
表2 各省市外国留学生情况一览
图2 -2四省份在校留学生情况比较
图2 -1四省份留学生招生数情况比较
表3 各省市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人员情况
由图3-1可见,山东省在2007-2010年期间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派遣人次是逐年递增的,2007年到2008年的增幅约是22.07%,2008年到2009年的增幅约是31.62%,2009年到2010年的增幅约是4.2%。2007年反映的情况是明显落后于以上各省市,2008、2009年是发展年。截止到2010年,在国际合作研究派遣人次方面,稍逊于江苏省,但对比于北京和上海,作为高等教育大省的山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图3-2反映的是国际合作研究接受人次情况,山东近几年的增幅分别约为7.5%、3.96%、9.55%。2010年人数有明显增多,但对比结果基本同于派遣人次情况。
根据表4中的相关数据,将山东省同其他各省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具体情况作一比较,具体如下:
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席人员情况来看,2008-2010年,山东省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席人员的人数方面不及其他省市,与北京、上海的差距也比较大。
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情况来看,山东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的数量是逐年递增的,增幅分别约为19.2%、13.0%,2008年数量明显少于各省市,2009年有所增加,截止到2010年,在交流论文方面数量稍多于浙江省,但仍落后于沿海的其他几个省份,与北京、上海的差距更为明显。
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特邀报告情况来看,2008-2010年,山东省的特邀报告数量是小幅递增的,增幅分别约为1.80%、7.58%。数量方面仍落后于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
图3 -1各省市国际合作研究派遣人次情况
从主办国际学术会议的次数情况来看,山东省在2008、2009、2010这三年的主办次数连年增加,增幅分别约为36.78%、31.09%。截止到2010年,发展情况仍落后于江苏省,与上海市和北京市的差距也比较大。
通过以上部分指标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山东与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的差异。近几年,山东省相关的主管部门及各类高等院校也逐渐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放到重要位置,主动吸收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并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政策性文件描述中,就教育国际化问题展开了相关论述。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觉得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一)增强人才相互交流,提高教师队伍和学生生源的国际化程度
1.促进教师互派和学者互访
首先,省内高校有计划地选派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到国外一流的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访学、参与合作研究等活动。通过开展这样一系列的交流活动,不仅可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而且还对提高高校教师整体队伍水平有一定的意义。
图3 -2各省市国际合作研究接受人次情况
表4 各省市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情况
其次,聘请国外的教授、学者到省内高校或是科研机构进行讲学、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等。如前所述,省内高校可以通过与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关系,开展合作办学,把国外师资恰当引进,合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这样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可以形成我省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优势互补与良性循环的大好局面。
此外,山东部分高校具有引进外籍教师和聘请海外名家教授的优良传统,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快引进的速度、扩大引进的规模。在适时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尝试聘请国外优秀的高校管理人员参与山东省高校管理工作,提升高校管理的理念与策略。
2.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
对于省内高校学生的互换工作,主要是“引进”和“输出”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引进”工作的开展,省内高校接纳海外的学生,发展留学生教育。可以加大自身的宣传力度,扩大来鲁留学生的规模,促进生源多样化。比如,在海外举办国际性的教育展,开拓山东省高校的境外留学和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合理利用网络平台,设立相关的教育网站,做好招生宣传等;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留学中介机构的联系,吸引海外学子来鲁深造。这样不但可以很好地丰富双边文化,加强相互交流,加深彼此的理解,而且可以扩大我省的国际影响。另一方面是省内高校学生“输出”工作的加强,高校可以继续以公费和自费的形式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进一步加强公费派出人才的力度;建立校际关系,派遣优秀学子去海外学习优势学科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其融入不同的文化氛围中感受不同的学习与生活带来的挑战;提高其适应国际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国际学术议题,为日后成为深谙不同文化的国际性优秀人才做好准备。
(二)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高校科研的国际化水平
要提高山东省高校的科研能力,提升省内高校的科研国际化水平,除了加大科技投入之外,更要注重国际学术的交流与合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拥有比较先进的教育技术和相关的设备,对他们的学习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省作为地处沿海地区的教育大省,在推进高等教育科技化与信息化的同时,更要推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科研设备,发展网络教育和多媒体教育,加强高校的产学研结合,促进高校科研的国际合作。
1.加强省内高校的国际学术交流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可以使我省高校及时掌握到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最新科技成果的研制与开发。一方面,省内高校可以承办一些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国际学术界知名的学者来校做报告或从事合作研究活动,从而繁荣学术发展,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国际声誉,同时可以提高我省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的层次与水平。另一方面,省内高校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如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到国外参加学术访问等。
2.积极开展科研合作研究
为了使山东省高校掌握到相关领域内最新的研究动态,同时获得最新的教学科研信息,不仅可以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的合作研究,也可以参与国际合作研究与开发项目,与国际跨国公司共建联合研究机构,培训相关人才,以提高高校的科技创新水平与科技竞争力;可以通过共建科学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形式,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以及国际一流高科技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利于提升人才素质,培养学术精英;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增强科研成果创新;有利于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促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中国高校要想立足世界之林就必须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
[1]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J].上海高教研究,1997,(11).
[2]徐海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视角分析[J].江苏高教,2006,(2).
[3]Knight,J.Internationalization Remodeled:Definition,Approaches,and Rationales[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4,(1).
[4]吕林海.解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体内涵——基于概念、历史、原因及模型的辨析与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9,(10).
[5]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 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htm l.
[6]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EB/OL].http://www.sdedu.gov.cn/sdedu_zxw j/201012/t2010 1231_83693.htm.
[7]滕爱玲,胡耀宗.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理性审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10,(7).
[8]山东省教育厅.二〇一〇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sdedu.gov.cn/sdedu_jyzx/201103/t20110303_85717.htm.
[9]山东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解读[EB/OL].http://www.pspa.sdu.edu. cn/sduzgpx/htm l/peixunxinxi/fagui/20110413/96_2.htm l.
[10][13]杨立军,方宗祥.江苏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探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9卷年鉴[EB/OL].http://www. 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e/s3124/201002/82571.htm l.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EB/OL].http://www.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e/moe_850/201009/xxgk_1 108815.htm l.
(责任编辑:冯永刚)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S2012SF029)的研究成果之一。
王向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张艳芳/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