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 于 莉 崔金海 曹丽莉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创新教育理念也日益融入到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后“研究性教学”在我国诸多高校整体推进,并被认为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1]。近年来,我国学界对于通过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研究者指出研究性教学“蕴涵着促成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等品质形成的功能”[2],由于研究性教学注重知识与经验并重的主体性探究活动,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生成性效应[3],因此开展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4]。目前学界有关研究性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大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研究者肯定了研究性教学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并对如何开展研究性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究。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追踪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运用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的方法,考查研究性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各个维度的影响状况,并以此为依据探讨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以天津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追踪调查该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社会研究方法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全过程。研究借鉴实验研究的方式,在该课程研究性教学实施前和实施后分别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测量,通过比较学生创新能力在前测与后测中的得分,获得研究性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量化评估。
本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方式,以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作为实验刺激,在教学开展之前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前测,呈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在课程结束之后实施后测,两次测量采用相同量表,以自我陈述的方式由学生本人填答量表。通过对后测与前测结果进行比较,获得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变化情况,用以说明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即“实验刺激的影响=实验组后测-实验组前测”。
本研究追踪班级共有学生57人,由于在两次测量中有个别学生请假未到,无法构成完整的配对样本,因此删除3个样本,实际获得有效样本为54人。其中男生11人,占20.4%,女生43人,占79.6%。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大学生创新能力,体现大学生意识、思维、知识、技术、能力的综合发展。关于创新能力的测量,大部分学者认为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创新学习、创新技能三个方面[5],在此基础上还有学者提出了创新知识基础[6]、创新意识[7]、创新素质[8]、创新精神[9]等测量维度。
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将创新能力划分为创新意识、创新素养、创新思维、创新学习、创新技能5个二级指标。其中,创新意识包括创新活动的意义认知、兴趣、意愿动机3个三级指标;创新素养包括在创新活动中的伦理道德、团队合作2个三级指标;创新思维包含创新想象能力、分析解释能力、综合概况能力3个三级指标;创新学习包括发现问题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知识更新能力3个三级指标;创新技能包括信息处理能力、选题能力、规划设计能力、资料收集能力、成果物化能力5个三级指标。测量包含38个项目,采用三级计分方法,正向题目中,选择“是”计2分,选择“不好说”计1分,选择“否”计0分;反向题目的计分方式相反。综合指标得分采用次级指标得分加总的方式获得。
本研究的自变量是研究性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相当于实验研究中的实验刺激。所谓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在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10]。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的教学内容并不局限于教案和书本,除了知识的传授,对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探究问题的方法讲解和指导尤为重要。更多时候,知识的获取、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是通过学生建构专题研究小组自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更加突出,教师则需要更加精心地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情境,对研究步骤和方法进行指导,对研究进程进行控制,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进行鼓励和促进,对研究中的问题进行纠错。在探究活动完成后,还要组织研究工作的总结和研究成果的评估,帮助学生明确新的成长空间和努力方向。
本研究追踪调查了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研究性教学过程,该课程根据社会研究方法的内容体系划分为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两个教学部分,并对应建构两个研究项目。质性研究项目要求学生自行选题,运用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法完成一项探索性研究,并以叙述分析的方式完成质性研究报告。量化项目要求学生自行选题,完成量化研究的方案设计、制作测量问卷并运用结构访问法实施问卷调查。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行划分了9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5-8人。研究小组采用课上学习讨论,课下调研总结的方式,通过查阅文献、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收集调研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大学生对志愿活动的参与程度研究》、《大学生兼职对其成长的影响研究》、《大学生兼职状况的研究》、《大学生就业所在地选择的研究》、《大学生理财状况的研究》、《非师范类专业学生考教师资格证现象的研究》、《在校大学生结婚现象的研究》、《大学生“交友消费”的研究》、《天津某高校学生实践分制度的研究》9个项目的研究报告。
量化研究部分,九个研究小组选择了《城市社区管理研究》、《城市社区组织自治研究》、《农村社区参与研究》、《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居民参与研究》、《城市居民社区满意度研究》、《农村村委会选举研究》、《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研究》、《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研究》、《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研究》9个研究主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选题论证、课题操作化、指标设计、抽样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案设计、问卷设计等工作,并在暑假期间,实施了相关主题的问卷调查。
本研究运用SPSS21.0对测量结果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先求出后测与前测对应观测值的差值,得到差值序列,然后求出差值序列的平均值,如果平均值为正值,则说明后测比前测成绩要高,如果平均值为负值,则说明后测比前测成绩要低;最后对平均值进行显著性差异的检验,如果T值的伴随概率比显著性水平0.05小,则可以认为后测与前测的成绩有了明显的变化,如果伴随概率大于0.05,则说明不存在显著性变化。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可以比较课程实施前后学生在创新能力上的变化,反映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产生的影响。
前测统计结果中,学生在创新能力的各项二级指标的得分排序为创新意识 (73.66分)、创新思维(58.02分)、 创新学习 (57.14分)、创新素养(43.06分)、创新技能(33.40分),创新能力综合得分为51.71分。从得分上看,只有创新意识达到中等水平,其他二级指标均处于不及格状态,其中创新素养和创新技能水平很低,创新能力综合得分也没有达到及格水平。可见,在前测期,学生整体创新能力水平不高,除了具备较好的创新意识之外,其他方面都亟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经历一个学期的研究性教学之后,再次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测量,其测量结果如下:
后测中学生创新意识得分仍处于最高状态(70.88分),但与前测成绩相比略有下降,由于下降程度较小 (仅为2.778分),并未呈现显著差异 (sig为0.265)。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前测中学生对创新活动的意义认知(93.5分)、兴趣(83.80分)和意愿动机(75分)分别达到优秀、良好和中等水平,这意味着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兴趣和创新意愿,但我们同时发现,学生自我规划与提升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前测得分仅为52.78分。
在后测中,学生在创新活动的意愿动机(82.41分)和规划提升(53.40)两个指标的得分有所提高,但并不显著(sig分别为0.128和0.873)。而后测中学生对创新活动的意义认知(87.5分)和兴趣(68.98分)两个指标的得分则有所降低,其中兴趣指标得分下降显著(sig=0.004)。由于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强大动力,测量显示的结果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对于如何调动并提升学生创新兴趣是今后教育教学中需要努力探究的问题。
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前测的58.02分提升到68.06分,达到并超过及格水平,且提升程度显著 (sig=0.038)。
在创新思维的3个三级指标中,创新想象由前测的73.15分上升到后测的78.24分,提升虽不明显(sig=0.207),但无论前测还是后测,都处于中等水平,并呈现上升趋势。综合概括能力由前测的54.63分上升到后测的65.74分,分析解释能力由前测的49.07分上升到后测的62.04分,都从不及格水平达到及格水平,并呈现显著性提升(sig分别为0.033和0.002)。综合而言,后测中学生创新思维呈现显著提升,并在总体上达到及格水平。
创新学习水平的后测成绩(65.87分),与前测成绩(57.14 分)相比,提升明显(sig=0.001),并由不及格上升到及格水平。
创新学习的测量显示,学生发现问题能力较强,前测成绩为88.89分,后测上升到91.67分,虽然变化并不显著(sig为0.359),但实现了从良好到优秀的提升,说明学生具有较高的关注社会生活、洞察社会问题的能力。后测中分数提升最明显的是信息检索指标,从前测51.39分上升到后测的74.07分 (sig=0.000)。但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知识更新指标,虽然从前测的39.81分上升到后测的43.21分,但无论前测还是后测,都处于较低水平,且提升并不显著(sig=0.408),这提示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的拓展,更多的鼓励学生关注社会民生,加强专业阅读,扩展学术视野,帮助学生积淀更加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学生的创新素养由前测的43.06分上升到后测的55.56分,虽然得到了显著提升(sig=0.038),但并未达到及格水平。
在创新素养的2个三级指标中,伦理规范得分由前测的52.78分上升为70.37分,有了显著提升(sig=0.023)。而团队合作指标的后测成绩(40.74分)虽然较前测成绩(33.33分)有所提升,但并不显著(sig=0.280),且前测和后测都处于较低水平。可见,加强学生组织研究团队、开展团队合作的能力,是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注重的方面。
后测成绩处于最后一位的是创新技能,得分为54.30分,没有达到及格水平。但比较乐观的是,学生在创新技能方面获得的提升是最为显著的,与前测(33.40分)相比,平均提升分数达到20.90分,并呈现显著差异(sig=0.000)。
在创新技能的5项三级指标中,除了选题能力,后测(49.07分)与前测(41.20分)的T检验结果未呈现显著性差异外(sig=0.139),其余四项指标的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相比均取得显著性提升。其中规划设计能力平均提升11.111分(sig=0.046),成果转化能力平均提升21.991分(sig=0.000),资料收集能力平均提升25.926分(sig=0.000),信息处理能力平均提升31.481分 (sig=0.000),三项指标得分的提升程度均非常显著,其中资料收集能力的成绩达到及格水平。可见,学生在创新技能方面具有较大的提升潜质,通过有针对性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较高的提升速度,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学生在创新技能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创新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应为大学教育教学所重视。
综上所述,通过对《社会研究方法》研究性教学及其效果的追踪调查,发现学生创新能力总体上呈现出提升趋势,除了创新意识出现不显著的下降之外,创新思维、创新学习、创新素养和创新技能四个方面都得到显著提升,创新能力综合得分从前测的51.71分上升到后测的62.60分,提升幅度明显(sig=0.000),且达到及格水平。但测量结果也呈现出一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深入探讨的问题,如:如何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专业学习与研究的兴趣和参与意愿;如何帮助学生确立发展目标,合理规划学业,解决自我发展和提升中的困惑;如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组建团队的能力;如何指导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增强求知欲望,扎实理论功底;如何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开展研究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潜质,实现学生更大程度的发展和提升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将更加有效地推进研究性教学的发展,提升研究性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
通过对研究性教学及其效果的追踪调查,我们验证了研究性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发现,研究性教学并非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每一个层面均呈现理想效果。这说明研究性教学并不是在形式上组织学生做一些研究项目就能达到预期效果,在研究性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并随时加强对学生的鼓励、指导和支持。
研究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但这种突破不代表抛弃,传统课堂中教师传授知识的理论讲解、经验分享和案例评述等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在研究性教学之中是不可缺少的。
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性教学并不期待将学生从只会背书不会动手的应试性人才转变为只会操作不懂理论的工匠性人才,我们要培养的是既具有理论功底,又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首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专业基本功底的建构和积累,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只不过新的教学模式要求理论知识的讲授不再仅仅停留于书本,而要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根据能力培养的需求,教师要增加对学生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呈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讲解;要能够选择典型范例进行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示范和分析,使学生获得理解的基础和模仿的依据;还要加强对学生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指导和评价,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并形成彼此示范的效果。
之所以要用呵护二字,是因为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研究兴趣和创新想法的产生与获得十分可贵,这并不是因为大学生缺少学习研究的动力和创新思维的潜质,而是由于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以及他们的成长经历,常常导致这种研究兴趣与创新想法稍纵即逝。
对于学生而言,当刚刚接触一种新颖的、富有挑战性的课程模式时,常常会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灵感,但学习和研究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当选题受到质疑、研究过程出现阻碍、工作任务不断增加、研究难度逐渐推进、团队意见出现分歧、个别成员消极怠工时,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困难都可能在一瞬间摧毁一个学生的兴致和动力,使其选择放弃或敷衍。此时,教师的“培育”职责就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甚至不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阅专业文献资料,这决定了研究性教学的过程将会从教授学生如何查找专业著作和论文资料这样基础而细微的工作开始。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安排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布置给学生的研究任务对学生而言既要有挑战性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又不能以过高的专业性要求而让他们感到遥不可及。从学生选题开始,教师就要为学生进行可行性分析,尽可能考虑他们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在其能力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选择既具有研究兴趣,又具有实施条件的选题。对于初次接触社会研究的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的评估,更为注重的不是成果的学术水平,而是研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与工作态度,这将最终决定他们是否能够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研究性教学具有开放性特征,教师不是满堂灌,也不是一言堂,学习与研究会在更为自由、民主、宽松的环境下进行,教师将允许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也会让学生了解不同视角和立场下研究结论与评价标准的多元性,还会鼓励学生用批判的视角审视以往的研究成果,开辟不同的研究思路,尝试不同的研究方法。
尽管学生渴望获得宽松的学习与研究氛围,但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这种自由的空间常常会使他们感到不知所措。经常出的情况是,即使在老师已经系统讲解了操作方法之后,很多学生仍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提供程式化的操作方式和文本格式,以及选择适合的案例作为模仿的示范,对于初次尝试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来说,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初的学习就是模仿,作为教师需要提供既具有标准性又易于理解的文本或案例,并在讲解和分析中,告诉学生哪些是需要严格遵守的,哪些是可以灵活操作的,哪里又是需要根据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式进行独创性操作的。
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学过程无法局限于课堂的几十分钟,教学的空间与时间都将突破课堂而得到拓展与延续。首先研究性教学的实践环节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教师需要将整个研究过程细化分解为若干个细小环节,每一次课堂教学要对这些细小环节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进行讲解,并布置为课后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这样的任务既要推进整个研究的进展,又不能让学生感到作业负担过于繁重,由于这样的过程将持续整个学期,所以课后的工作要细微而不间断。于是,学生的学习拓展到了课后,可能是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可能是到网络上搜索论文,可能是深入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可能是接触调研对象开展访谈……同时,教学工作也将在课后延伸,教师需要在下一次上课之前,接收学生的作业邮件,对学生研究成果进行审阅批改,回复修改意见,并对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形成建议,以便新的课程中进行课堂评述和意见反馈,这样的过程要贯穿教学的始终。
此外,研究性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局限于一门课程的讲授,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在专业学习、研究和实践中不断的积累和提升,因此,研究性教学需要贯穿学生专业培养的始终,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开展不同的研究性实践,使学生的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同时,高校要更多的资助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项目,为学生开拓更大的研究实践平台,拥有了项目资金,学生就能够走出校园,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探讨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真正深入社会检验自己、锻炼自己,实现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1]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研究性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10-13.
[2]章宁.创新视角下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实施策略[J].成人教育,2012,(8).
[3]楼程富,颜洽茂,陆国栋,顾建民.构建研究性学习平台 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N].中国大学教学,2009,(3).
[4]戴云龙.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2,(10).
[5]邓成超.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量质化评价[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6).
[6]王家祺,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8).
[7]韦玮.略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测体系的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08,(2)
[8]杨燕,邵云飞.TRIZ方法在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
[9]倪海儿,李和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4).
[10]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