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夏季亭 帅相志 张 威
2011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对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即将开始之际,本文根据首轮评估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从“质量工程”的视阈出发,分析提出深化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改革的思路与对策,以期为新一轮评估的开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本科教学评估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和根本目的。要通过深化改革,推动高校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等理念;引导高校加强内涵建设,在正确的质量观、先进的教学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协调好人才培养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目的。
多种评估相结合,是本科教学评估内容与形式的重大调整和重要导向。深化本科教学评估改革,要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建立健全院校分类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等多种评估形式,引导学校多样化发展。在这些评估形式中,院校分类评估是主要的外部评估形式,也是本科教学评估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进行院校分类评估的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测和调控机制,推行学校自评,并鼓励在相关领域引入第三方评估、国际评估和专业认证等其他评估形式。
分权放权,强化高等学校质量建设的主体地位和质量监控权,是深化本科教学评估改革的体制性调整和重要保证。本科教学评估在制度设计和组织管理体制设计时,应坚持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调整并进一步明确不同评估主体的权力和职责。一是强化高校质量建设的主体地位,促进高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二是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制度。教育部负责制定评估政策、基本质量标准、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方案,建设国家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负责实施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和部属大学审核评估,统筹部署和监督评估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省属高校本科教学评估规划,负责实施省属本科院校审核评估,统筹省属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工作,管理省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三是推进管办评分离,由具备资质的教育评估机构具体实施相关评估工作,并发挥各类评估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咨询与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推进高校面向社会依法办学。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是本科教学评估最基本的形式。要加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反映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建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高等学校要对数据库数据及时更新,及时分析本科教学状况,建立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对社会关注的核心教学数据须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发布。国家建立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充分发挥状态数据在政府监控高等教育质量、社会监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建立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多元教学评估制度
(1)学校自我评估。高等学校应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根据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院系评估、学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多项内容。应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率的评价,注重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要建立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测和调控机制,建立健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在自我评估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在适当范围发布并报相关教育行政部门。
(2)分类的院校评估。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可将院校评估分为两类:一类是对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评估的新建本科高校进行合格评估;一类是对参加过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学校进行审核评估。合格评估的重点是考察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教学管理和基本教学质量,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学校教学改革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运行的情况。审核评估重点考察学校办学条件、本科教学质量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状况,学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成效。
(3)专业认证及评估。在工程、医学等领域积极推进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要与行业共同制定认证标准,共同实施认证过程,体现行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并取得业界认可。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进行专业评估。
(4)国际评估。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聘请相应学科专业领域的国际高水平专家学者开展本校学科专业的国际评估。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估机构合作,积极进行评估工作的国际交流,提高评估工作水平。
2.完善高等教育评估的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应以《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工会法》等为法律依据,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与实践,对《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进行修订,重新确定国家、社会、学校的相互关系,对评价项目合理分类,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评估的目的、组织、程序、周期、结果公布、专业与教师奖惩等做出明确规定。另外,还要尽快出台高等学校评估和社会中介组织评估的有关法律法规,尽快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法律法规建设。
1.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估的配套监控机制
利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与手段,将各高校纳入教育质量监控系统,对各高校进行教育质量的长期监测、评估、指导和咨询服务,使学校教育质量提高进入有效监督与保障的体系。这一监控机制的基本操作过程是:学校积极参与支持监测活动,及时填报教育质量数据;数据信息处理与分析;监测报告与反馈;咨询服务与信息共享。这一过程是单独针对每一所学校,而并非对所有学校执行“一刀切”。虽然实施步骤烦琐,但是灵活、多样的开展,对今后全面、稳步、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将产生直接效益和重大影响。
2.完善评估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已经造就了一定数量的专业工作人员,他们分布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学校的管理部门和一部分教师之中。但这些人员数量还不多,而且多为兼职。随着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现有的评估专业人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必须尽快建立一支数量充足、高水平的高教评估专业队伍。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继续依托部分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举办高等教育评估的培训班、讲习班,对在职人员进行短期培训。这是一条短、平、快的途径,但不是根本途径。二是借鉴美国的做法,在具备条件的高校开办教育评估专业,通过正规的学历教育培养教育评估方面的学士、硕士、博士,甚至是博士后。
3.完善评估工作日常管理机制
加强评估工作管理,切实推进“阳光评估”。评估机构、参评学校人员和评估专家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觉遵守评估工作规则规程,规范评估行为。建立评估信息公告制度,评估政策、评估文件、评估方案、评估标准、评估程序以及学校自评报告、专家现场考察报告、评估结论等均在适当范围公开,广泛接受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1.重视总结性评估方法的运用
相对于形成性评估只对教学活动本身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性评估并不局限于对教学活动结果评估,更强调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评估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以至最终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估。本科教学评估的目的是通过评估促进高校本科教学水平的提升,得出的评估结果并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改进的起点。因此,必须以一种持续的、动态的观点来看待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提高认识,既要注重对教学结果的考核,也要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考核。
2.科学运用定量和定性评估方法
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估中一味地以数据说话,会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结果只能造成具体操作的准确度降低。要提高评估的区分度和效度,不能将指标简单的量化,要结合国情、省情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定量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用模糊综合评估的方法更准确地将高校的办学水平反映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构造隶属度,将模糊因素纳入到评估范畴,全方位地对学校进行评估,这样得出的结果将会是准确的,令人信服的。
1.采取现场评估与网上数据库系统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手段
本科教学评估应突出“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的重要地位,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处理、监控和发布系统,可以客观翔实地展示被评高校教学资源的投入与效益,分析和预测高校教学状态的发展趋势,监控预警教学状况,结合直观、灵活的可视化系统,有效地展示出高校教学的基本特征状态和教育教学规律。
2.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教学评估网络信息平台
为提高教学评估工作的管理水平,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本科教学评估网络信息平台,将大大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实现评估工作可持续发展。根据对评估信息的采集和加工程度,本科教学评估网络信息平台可分为网页浏览、数据收集和实时管理三种类型。[1]
(1)网页浏览型
该平台采用静态网页建设的模式,按照评估指标体系中44个观测点的内容及材料负责部门分类,采用树状结构排列网页内容,数据及描述从宏观到微观分级展示。开发时采用超链接的方式,首先把评估材料转化为网页电子版或纸质材料的电子索引,然后按照观测点组织材料分布,按照重要程度把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放在前面,充分利用多媒体超链接的优势,给专家提供评估材料浏览。专家打分时,利用模糊数学与区间值抽样调查方法建立评估的数学模型,分别对评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给出权重空间,形成隶属频率空间,求出中间值及中间值的频数,采用归一化权重即可算出得分。
(2)数据收集型
该类型平台采用动态网页建设的模式,用于评估材料的收集、汇总与展示,通过建立树状结构,动态展示网页内容,可以提供动态输入、修改、输出、查询、排序和统计。在网页浏览型的基础上,对每个观测点提供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的接口,设立浏览、编辑、审核三级权限;根据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在参考已参评学校经验的基础上,统一设计数据格式,明确材料收集要求及数据核对规则,采取从微观到宏观逐级统计汇总信息的原则。对于定量化的指标,可实现从源头到结果的完整回溯,确保材料的层次性、原始性和真实性;对于定性化的指标,采取规范、简洁的语言进行定性描述,可实现快速检索、修改和数据支持。
(3)实时管理型
该类型平台采用B/S 与C/S 相结合的模式,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目标,实现对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实时、动态管理。在对教学过程重组和优化时,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高校办学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通过对教学信息的多点、高效、实时采集,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在对教学资源重组和共享时,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实现对师资、设备、文化环境等硬件、软件资源的合理采集、高效加工、广泛传播,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增殖,通过提供内容丰富、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保证教学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王锋.构建本科教学评估网络信息平台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