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中性化的成因、影响及教育策略

时间:2024-06-19

●曾 蕾 颜 兰 舒亚玲

伴随着十多年前“超女”李宇春的横空出世,女性中性化现象开始在国内青少年中大行其道;而这些年随着各类选秀节目出现的热门词“伪娘”,使得男性中性化在青少年中成为一个时尚、前卫的概念。“中性化”在当代大学生中日益成为一种流行现象,它具体表现为:很多大学生打扮呈现中性化,从外表很难让人迅速辨认出性别,男生失去了阳刚之气,女生没有了阴柔之美;在性格气质上模仿异性:男生扭扭捏捏,女生粗犷泼辣,在外表、性格中性化后,行为便开始中性化,甚至出现了女生暴力事件。

一、中性化与双性化

在当前的国内青少年性别教育研究中,对“双性化”涉足和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而对“中性化”则相对较少涉足,甚至出现了将两者混淆、对“中性化”褒贬不一的现象,而这很大程度上又误解和掩盖了中性化的形成机制和真正本质。这与中性化在国内公开时间较短、是一个相对新鲜事物有关。

(一)两个不同的概念

应该说,“双性化”与“中性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提出的时间上看,“双性化”提出的时间要更早一些。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和心理学家Bem 提出双性化理论模型假设,指出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并把人的性别角色类型分为男性化(Femininity)、女性化(Masculinity)、双性化(Androgyny)和未分化(Undifferenciation)等四种。[1]双性化英文为 “androgynous”,它是一个合成词,由“andro+gyny”组成,前者是男性,后者是女性的意思,因此这个英文的意思是“男+女”。双性化概念还有几种说法,如“双性同体”和“雌雄同体”,指的是社会中的个体以天赋的生理性别为基础,同时吸收和表现出相关性别的个性特点,因而带有更强的主动、自为性和能动性;而中性化指的是社会中的个体具有性别不典型的特点。两个概念存在着原则上的不同,通俗地说,中性化就是我们所说的“不男不女”,而双性化是“半男半女”。

(二)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双性化理论模型认为,双性化的人心理最为健康,其次是男性化的男人和女性化的女人。Spence JT研究认为,双性化的人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能力,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2]国内研究也表明,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在自信心、适应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3]而中性化具有过渡的性质,是双性化性别角色发展的过渡阶段。中性化个体在性别角色表现中,男女性别成份都不高,它可能导向抹杀性别差异的发展。但如加以适当的引导与教育,将有利于个体的成长。

二、大学生中性化现象成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与大学生中性化

家庭作为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环境,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婴儿期,父母在孩子还未形成或意识到性别特征或性别角色标准时,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使之接受适合他们性别的固定模式。如果父母从小就对孩子施以相反的性别角色对待,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由于父母喜好的原因,或是为了增加孩子今后社会生存的砝码,一些女孩被教育得越来越 “强势”,一些男孩则受到家庭无微不至的呵护,反而养成了文弱、多愁善感等习气。

(二)消费主义的兴起与大学生中性化

伴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消费主义在我国大中城市中正不断兴起,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有与消费主义有关的东西,如电视选秀节目、媒体广告、服装时尚等等,都无孔不入地渗透进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中性化的性别气质塑造成为一种时尚。李宇春、周笔畅等中性气质的偶像明星就是这样被制造出来。许多大学生粉丝纷纷模仿他们心目中的偶像的造型,包括发型、服装、语言、行为等等,他们是大学生中性化的主要群体。而李宇春等中性化明星所代言的各类青春产品的广告,不仅使中性化形象在大学生观众的心目中更为深入,而且也加深了他(她)们的性别认同。

(三)学校性别平等教育与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往往忽视了性别,不管对男生还是女生都提出同一教育要求,运用同一教育方式。这种无性别差异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性别意识和性别行为的发展。一方面我们缺乏对大学生的性别平等教育,使他(她)们意识到不同性别在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上均是平等的,不必羡慕和盲目模仿异性的言行,而应努力发挥自身性别的优势和长处;另一方面我们缺乏对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教育,引导他(她)们养成与自身性别相一致,并与社会期望相符合的性别角色观念。

(四)大学生的个性化追求与中性化

当中性化风潮来临的时候,中性化的性别气质也成为了大学生表达个性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自身的需求和认同感非常敏感,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服装上选择那些炫耀个性特征的款式[4]。中性化服装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主动建构性别认同的一种重要方式,他(她)们希望通过中性化的装扮来获得特定群体的认同。例如,有些女生不穿裙子,而喜欢穿宽松的T恤,言谈举止模仿男生的样子;而有些男生则喜欢穿上紧身衣、透明装甚至收臀阔脚的裤子,再加上一头披肩长发,充分表现出自己中性化的个性追求。

(五)大学中特殊人际氛围与大学生中性化

一般来说,男女性别组成平衡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性别角色期待,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性别角色认知。在现实中,许多大学生的社交范围以寝室或班级为主,而一些单一性别相对集中的班级,如艺术类、外语类等,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性别角色氛围相对单一。国内有研究发现,在这种氛围中有中性化倾向或行为特征的女大学生较一般女生更受同学欢迎[5]。这种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正向暗示”是一些大学生出现中性化倾向的重要动因。

三、大学生中性化现象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大学生中性化日益成为一个时尚现象的同时,在社会上、校园中也备受争议。一些人对此欢欣鼓舞、趋之若鹜,有的人则对此不喜欢、不理解、不适应、不接受。这一复杂现象的背后,主要是由于社会对大学生中性化的性质与利弊未能作出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并以此服务于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

(一)积极影响

1.中性化促进了大学生性别角色内涵的丰富和创新

中性化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性别角色传统的二元结构得以丰富和创新。当前,具有中性化气质的女大学生拥有了一些传统意义上属于男性的性别特征,使她们在寻找职业、适应职业和适应社会方面更加自信、果敢、主动、理性等;具有中性化气质的男大学生也拥有了原来只属于女性的深情和细腻,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更加和谐。

2.中性化契合青春期的个性张扬,有利于大学生在角色认同中扬长避短

中性化现象的兴起,是大学生追求个性、时尚和独立的一种表现。同时,它也为大学生在心理社会缓冲期对性别角色的尝试提供了机会。中性化具有吸收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两种性别优势的可能性。大学生在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比较、鉴别来学习和内化符合本性别特征的优势气质,同时积极借鉴和吸收另一性别的优势气质来弥补自身不足,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在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取长补短,更好地完成社会化过程和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3.中性化促进了校园亚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随着中性化现象的兴起,男、女性别的服饰、外貌和形象的界限被打破了,相互渗透并逐渐由两极向中间发展。这一新的潮流和趋势,为大学生多元化的个性时代增添了多彩的社会时尚内涵,为校园亚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消极影响

在肯定大学生中性化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其积极作用并非没有“边界”,一旦中性化发展过界乃至酿成行为偏差,将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1.中性化有可能导致大学生性别角色的混淆

中性化的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目前尚处于探索和不断构建的过程,没有统一和稳定的角色规范、角色期望可供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化参照。因此,如果某些大学生一方面不能放弃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另一方面又想要进行中性化这种新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就会造成他(她)们对自己性别认知上的偏差。例如,一些男生会主动放弃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继而失去了与其他男生交流的机会;一些女生表现得大大咧咧,但是在谈论自己的性别表现时缺乏足够的自信。

2.中性化有可能增加大学生融入社会的阻力

中性化作为一种新生的性别角色,未能进入社会主流,因而这些大学生在被社会接纳和融入社会方面也将会面临更大的阻力。例如,某些中性化的女大学生在具有了一些传统意义上属于男性的性别特征的同时,一些传统意义上极具女性风范的性别特征如温柔、善解人意、耐心细致、忍耐性、谦卑等的养成却被忽略。这些社会期待女性性别特征的缺失,使得中性化女大学生的性别特征与社会期待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将成为这些女大学生融入社会的阻力。

3.中性化有可能导致大学生两性交往和日后家事处理潜藏隐患

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认知和由此引发的行为习惯,对于异性关系和日后家事的处理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我们发现,“男女无差别”的角色认知是中性化大学生们的代表性观点,这样的看法一方面低估了客观存在的男女差异,致使他(她)们对因角色差异形成的冲突缺乏应有的认识和思考,另一方面表明他(她)们在对性别角色扮演及应尽义务的认知上有所偏差。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他(她)们日后在两性交往或家庭事务中不能正确处理矛盾问题的隐患。

四、大学生中性化现象的教育策略

对于大学生中性化现象,我们既不能采取“鸵鸟策略”,闭目不管,更不能粗暴干涉,严厉禁止,而是应该正视现实,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教育,这样才能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性别角色认同空间。

(一)科学地进行性别平等教育

学校和老师应该让大学生懂得,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并不意味着优劣,并不必然导致个性和人格的高低,男女之间在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上均是平等的。因此,大学生不必羡慕和盲目模仿异性的言行,而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到自身性别的特点,努力发挥自身性别的优势和长处,克服和避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

另一方面,性别平等教育并不意味着拒绝多元化、多样性,不能以为性别无差异就是平等,而是要与性别自然属性相吻合的个性化发展,这里的个性发展必须是基于自然基础之上的潜能的发展,是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而不是男生女性化或女生男性化。只有建立在性别差异基础上的发展,才能最终达到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二)开展性别角色教育和性别差异教育

所谓性别角色教育,是指不同性别的人应该与社会关于性别的“原型要求”相适应。学校可以考虑开设一些有关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的课程,使大学生认识到男女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比如可以通过《公关礼仪》、《女性形象学》等课程的教学,让女生对社会期待的性别义务有所了解;通过让男生多参加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以培养他们坚毅、勇敢的性格;通过《婚姻与家庭》课程的教学,使男、女大学生明白在家庭结构中有“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等位置,每一个位置都有它特别的权利和义务,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认知。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大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对不同性别角色的期望和要求,丰富他们对性别角色的感性认识。

(三)重视引导大学生培养双性化气质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性别的完善应该是基于自身性别完善之上的加法操作过程,而不是摒弃自身性别的减法操作过程。可以这样说,在现代社会,需要建立平衡、多元化的性别形象,这样才能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灵活表现,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培养大学生的双性化气质方面,我国学者早在1996年就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结合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来“因性施教”,相继有一批研究者,先后竭力倡导实施双性化教育的途径,例如,鼓励积极的跨性别交流、对学生既要“因性施教”又要注意不“因性有别”等观点都是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的[6]。

[1]Bem SL.Gender Schema Theory: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J].Psychological Review,1981,(4).

[2]Spence JT,Hemreich RL.Andronyny Versus Gender Schema:A Comment on Beam’s Gender Schema Theory[J].Psychological Review,1981,(8).

[3]宋丽丽,邹萍.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研究综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3).

[4]马雪梅.服装中性化现象的分析研究[A].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3.

[5]江剑平,方华.两高校女大学生交际中性别偏爱及干预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6,(1).

[6]胡江霞.论“因材施教”及其实施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