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 崔秀梅
演示式成果展示与评价
——主题课程成果展示与评价形式创新
● 崔秀梅
主题课程成果展示与评价形式多样化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借鉴中美合作项目“公民养成——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与评价方式,我们在初中学科进行主题学习成果的展示与评价,制定了一整套规范、科学的展示办法和评价办法。
展示与评价的内容涉及展示板制作、活动过程陈述和课题文件夹资料收集。在课题小组按照活动方案完成全部活动内容后,要坐下来回顾整理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包括当初要解决的问题、方案的制定、方案的实施及活动过程的收获等。要进一步分成四个小组分头整理这四方面的内容,并将之呈现在四块展示面板上,用演示的方式面向指导老师和全班同学陈述,并回答评判人员提出的问题。当然还要把这四部分内容按顺序整理成一个课题资料文件夹。评价以演示过程中的口头报告和答辩为主,参考展示板和资料文件夹整理、制作情况。我们把这种展评方式称为“演示式”展评。这种展评形式更适合带有研究性学习性质的学习内容。
展示板。要求课题小组制成四块120cm高,80cm宽的活动面板,分别呈现 “解释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收获”四环节中的核心内容,可以是文字陈述、图表、照片和制作的艺术品等。展示板制作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写、画和粘贴,要求尽可能节约成本,提倡使用廉价的物品如广告板、宝丽板、泡沫板或废旧物品,如可利用废弃的硬纸壳制成活动面板。在此前提下,活动面板的制作讲求整洁、美观、大方。展示时可以放在桌子上、广告栏上、支架上。
活动过程陈述。这是展示评价的核心环节,要求每个小组对他们负责整理的内容进行陈述,陈述时以展示板为依托,并适时展示文件夹内容。口头报告的对象可以是本班级或其他班级的指导老师、学生、家长或社区组织,一般由本班指导老师和其他课题组的组长担任评委,也可以由全班学生临时推荐班内5-7名同学和老师一起担任评委。前四分钟是报告的第一阶段,在此期间,小组将口头报告该部分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料;接下来的六分钟是提问答辩阶段,此间,评判人员就报告提出问题。所以,评价涉及活动过程中的每一步,包括活动中每项目标的达成,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受时间限制这一步没有了解到的内容,可以到文件夹中查阅。分工陈述的内容如下。
(一)“解释问题”小组。负责解释为什么所研究的问题是重要的,包括:该问题在社区的严重性;该问题在本地的广泛性;关心该问题的个体、团体或组织是谁?为什么他们对该问题感兴趣?他们持什么立场?他们所持立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二)“制定方案”小组。负责说明方案的制定过程和核心内容,包括:小组成员、分工和分工依据;什么时间、到哪里去、做哪些工作及要达到的目标或解决的问题;采用怎样的方法;需要做哪些物质上或材料上的准备;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活动保障措施;该方案存在什么优点和缺点。
(三)“实施方案”小组。负责报告如何实施方案的,包括:谁、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包括数据、图片、记录表、报纸和刊物剪贴、文献资料等);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本次活动的优点和不足。
(四)“总结收获”小组。负责陈述本次活动的收获,包括:通过方案实施得到的结论、结果;影响了哪些人或改变了哪些事;学到了哪些知识或方法。最后每个人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感悟或收获。
课题资料文件夹。它包括 “解释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收获”四环节中更翔实的文献资料,如调查问卷的原始材料、统计表格、活动过程图片、学生撰写的采访笔记、调查报告、反思等信息,目的是反应整个活动过程原貌和全貌,当人们对某部分内容感兴趣,要进一步了解这个内容时,应该能在这里找到。它应有完整、系统、清晰的特点。文献资料应置于一个不厚于5厘米的活页文件夹里面,最好能用不同颜色的分页纸把四部分分开。活页夹应包括一个总目录和不同部分的分目录。文献资料的第五部分应当包括每个组员的反思感悟,该部分也要由彩色纸分开。当然,如果没有彩色纸,用彩色笔把不同部分的边缘涂抹分开也是不错的主意。要注明这些信息资料的来源渠道,注明班级用来收集信息资料的渠道。
演示式展示评价的主要依据是活动过程陈述环节前4分钟的口头报告和后6分钟的提问答辩,兼顾展板和文件夹。
口头报告应以展板和文献资料为基础,但不应逐字逐句念报告。可以使用方案中的图表来解释或强调观点。口头报告满3分钟和满4分钟时,会有计时员作“还剩一分钟”及“时间到”提示,口头报告不得拖延时间。未使用完的时间可以追加到回答问题阶段,每个小组有10分钟时间。
每组口头报告结束,评判人员就报告提出问题,可以要求进一步解释或澄清报告人提出的观点,为提出的观点提供例子,为某些陈述或立场辩护,回答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有过什么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等。每一个小组成员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口头报告与回答问题,口头报告不应被个别学生所主导。报告结束时,评判人员应向全体报告人反馈对报告的评价,这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和关键。反馈应包括小组研究的优点和改进建议。
评价分别从重要性、理解性、论证性、答复性、小组合作性、协调性、反思性几个方面进行。
重要性。小组长口头报告中是否选择了方案最重要的内容。
理解性。报告人是否显示出对问题实质和范围的理解。他们是否确认了自己的方案。
论证性。小组是否充分地报告了其立场。在回答问题阶段,他们是否对自己观点进行了充分辩护。
答复性。报告人是否恰当地回答了评判人员提出的问题。
小组合作性。是否大多数学生都参与了报告,职责是否分明,报告人是否显示出对其他人意见的尊重。
协调性。四个小组报告之间的关系是否清晰,每一个报告是否建立在前一个报告基础上,是否是前面报告的扩展。
反思性。学生的报告是否表明他们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了反思并从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对每个报告小组进行评价时,对照上面的标准对该组进行评价,然后使用以下的评分表进行评分,在五个部分评价标准的每一栏中给出一个整数分数(0-20 分)。
优:18-20;中上:16-18;中:14-16;差:0-14
口头报告评分单
这种展评方式,不管对学生来说,还是对教师而言,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是对学生总结反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整理资料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又一次挑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经历。尤其是限时陈述和答辩,促使学生筛选最重要的信息资料,用最简约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潜能。学生在展评过程中,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既重新认识了自我,又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清除农村“三堆”,创建和谐社区
报告人:苏明赛 岳同川 杜云凤 马海云 左旭慧 冯国宁 徐晓倩 冯启航
指导教师:陈梅 李继国 王晓丽
以上人员均来自临朐县海尔希望小学。
今天我们展示的主题是《文明规范伴我行》。这一主题整合了三年级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第五课、《按章行路才安全》第十一课、《安全乘坐电梯和缆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走进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这一目标。
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老师根据整合后的目标,确立了“文明规范伴我行”这一活动主题,在这一主题下,又确立了三个参考主题,我们选择的是“社区居民行为规范调查”这一主题。
近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子新了、高了、大了;道路宽了、平了、硬了。但崭新的房子外面却堆放着杂乱的柴草、平坦的街道边也随处可见臭气熏天的粪堆、垃圾堆,真是“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活动。根据研究内容,我们将汇报的题目定为《清除农村“三堆”,创建和谐社区》,并制作了四块展板,分为“解释问题”“活动方案”“活动过程”“活动成果”四部分内容。下面由我和同学们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针对选择的活动主题,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了解。在东蒋峪社区,我们调查了40名村民,有36人认为乱丢垃圾问题非常严重,占90%,有2人认为比较严重,占5%,只有2人对此漠不关心。也就是说95%的人认为垃圾问题影响到了大家的正常生活。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在当地95%以上的农户都养猪,每家门前一个粪堆,气味难闻,到夏天苍蝇横飞,在雨天,雨水会把粪冲到路上,只好放上砖头、石头垫脚。刚硬化好的道路变成这样,我们心里觉得非常难受。回到学校,我把村里的情况告诉了同学们,他们也都说粪堆、垃圾堆、柴火堆在他们村也是到处可见。
西圈村还因为乱堆柴草,引起了火灾,差点把一户人家的房子烧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感到很痛心。“三堆”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经过小组成员的商量,我们决定开展“清除农村三堆”这一活动。这个想法得到了老师的赞成。我们是家乡的小主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想达到如下目标:
1.全面了解农村“三堆”现状
2.找到初步解决“三堆”问题的办法
3.提高大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我想,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的家乡一定会变得更美!
为了顺利开展活动,我们制定了小组活动方案。方案共分七个部分:一研究团队;二研究内容;三活动步骤;四研究方法;五预期成果;六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七保障措施。
我们的活动步骤是:
1.讨论筛选,确定活动的主要问题,时间3月28日。
2.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时间3月29日-31日,具体分工如下:3月29日上午,对小组活动进行合理安排;3月29日下午,杜云凤、左旭慧带领组员到社区进行实地查看;3月30日上午,设计调查问卷,中午,到社区进行问卷调查;3月31日中午,采访社区管理人员,了解治理“三堆”的措施;3月31日下午,到微机室查阅有关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定、各地治理“三堆”的成功典范。4月1日上午,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教室里对调查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小组成员共享收集来的资料;
3.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村民对“三堆”问题的看法
4.通过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治理农村“三堆”的有效办法。
5.根据调查结果确定,通过与老师协商等方法制定我们自己的治理措施。
6.展示交流,反思总结,时间4月1日下午。
活动中,力求采访调查时声音洪亮,学会与人沟通交流;通过活动,培养大家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1.外出活动时注意自身的安全,必要时请老师或家长陪同;
2.尽最大努力在小组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
3.外出采访时大大方方,对人有礼貌;
4.提前向学校分管仪器的老师借好照相机等;
5.独自外出活动要提前和老师或家长说明活动地点,有特殊情况及时联系。
活动一:2011年3月28日下午大课间,我们全体组员在教室里利用“头脑风暴法”对调查的问题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排名前四位的问题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这四个问题是:“农村三堆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三堆的危害”及“三堆的整治”。3月29日星期二下午,我们来到社区进行实地调查时拍到了这样一些照片,大家看,堆垃圾都占去了道路的一半、这些粪堆的存在让大家都不敢开窗户通风,这么多柴草堆放在这儿不但影响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
活动二:3月30日下午徐小倩、马海云和冯国宁同学带着制定好的调查问卷,先后到东蒋峪、南店、陈家村这三个村庄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有4个:1、你对农村的环境现状感到满意吗?2、你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三堆(粪堆、垃圾堆、柴火堆)”如何整治?4、你会积极参与治理“三堆”现象吗?针对这4个问题,我们访问了75个村民,3个村的15位领导、6位社区环卫工人、4位社区工作人员。回到教室,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整理与统计,在接受采访的100人中有86人不满意农村现状,占整个调查人群的86%,主要理由是“三堆”污染环境、影响村容村貌、车辆停放难、出入难。14人对现状感到满意,认为允许随意堆放柴草拿取便利。还有13个人愿意参加到治理农村“三乱”中来,占整个调查人群的13%。
活动三:4月1日,我们在到东蒋峪社区采访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大爷,他是一位环卫工人, 老大爷告诉我们他对农村的“三堆”问题有着切身的体会。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和当地政府一些政策的出台,“三堆”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真正彻底治理还需要一定过程。采访完老大爷,我们一行8人来到了社区,社区管理人员告诉我们,要想清除农村“三堆”问题,应在村庄多设置垃圾箱,并举行清除农村“三堆”的村民座谈会、变废为宝的科普知识讲座,对行动迅速、成绩显著的先进典型村进行鼓励表扬,对行动迟缓、“三堆”不见改观的突出村庄进行曝光。除此之外他认为还应该加大处罚力度,不仅对当地居民的乱倒、乱扔现象进行教育处罚,还要对相关的村委会领导进行责任追究。
活动四:为了找到治理“三堆”的好办法,我们还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我们找到了国家环保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第5条提出要“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积极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我们还找到了一些治理“三堆”的成功典范。如:用“秸秆挤块机”使“柴花堆”瘦身,根除“柴堆”问题,在农村建设沼气池,引导农户将动物粪便作为沼气发酵原料生产清洁能源,解决“粪堆”问题等。
活动五:3月31日下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调查来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我们撰写了活动心得,并书写了“垃圾粪土别乱堆,村镇环境要洁化”“讲究卫生,美化环境”、“清理农村”三堆“,美化生活环境”等宣传标语,提醒人们要随时注意保护环境。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活动,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农村的“三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1、“三堆”影响村容村貌,车辆停放难、出入难。 2、“粪堆”“垃圾堆”,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传播细菌,造成疾病蔓延。3、随意堆放的“柴堆”容易引发火灾,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治理农村“三堆”已刻不容缓。
通过调查采访我们还了解到,大人们也在关注这个问题,有的村庄已经开始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只不过很多措施还没有得到好的落实。他们说要制定更加合理的措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大人们能听取我们的意见,我们感到非常有成就感,非常高兴。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制作了资料集锦,有调查问卷、记录表、照片、资料卡及活动结束后写的反思与总结等。
当然,我们的活动也有不足的地方,虽然我们制作了宣传版面,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但活动的效果却不是非常明显。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长期关注下去,争取早日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
生1:回想我们整个活动过程,由于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了比较详细的方案,活动开展的比较顺利。但我们也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那就是只是想着让环境更好,却没有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使得很多人赞同我们的观点,但没有及时采取实际行动。
生2: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村民的需要,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解决办法,让我们的村庄早日变得整洁、漂亮。
生3:我觉得,我的收获也是很大的,通过采访,我敢于主动和陌生人说话了,我的自信心也更强了。
生4:我还学会了如何在网上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料。
生5:我认识到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生6:我爸爸说我变得更开朗了。
生7: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了。
生8:我知道了只有多调查、多了解,才能想出好的办法。
共同:让我们一起努力,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好。
崔秀梅/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培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