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 张天明
国际理解教育与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择
● 张天明
国际理解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指人们在客观了解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历史背景、宗教习俗、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等各种情况的基础上,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培养起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的心理,并能够从人类生存的全球角度开展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在我国,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国际理解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高度重视,尤其体现在新课程改革的各科教育中。历史学科与生俱有的民族意识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价值倾向性,决定了历史学科在国际理解教育中将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任务。[1]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教材编写建议”就明确规定,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该“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理解意识”。2003年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也有类似叙述。但是,历史教科书应该怎样选择相应的内容,新课标没有明确规定,也未见有学者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在此,笔者试作探讨,以抛砖引玉。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自然和社会问题,如全球性环境污染、臭氧层遭破坏、生态失衡、核毁灭威胁、艾滋病等各种疾病、国际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种族歧视、贩毒、宗教冲突、贫富差距、人口增长、网络犯罪、能源逐步枯竭等,这些问题基本上是国际性的,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人类的发展将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会走向灭亡,而作为人类一份子的某一国家或某一民族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科学技术逐步专业化,各国资源的优势不一,单靠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的力量显然难以做到。因此,只有各国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打破自我封闭,消除对他国、他民族的敌意,相互宽容,并充分发挥本国科技或资源上优势,与其他国家、民族和地区展开精诚合作,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这些问题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为此,历史教科书应该多选择一些目前人类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相关历史内容,如艾滋病史、国际恐怖主义史、人类疾病史、国际自然环境破坏史等内容。其中,一方面要充分展示这些国际性问题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和沉痛教训,如北欧、索马里海盗猖獗,杀人越货,导致商业活动受阻,当地人民难以正常生活,很多人家破人亡;一味地追求工业化和现代化,使得很多地方空气浑浊不堪,水土流失严重;为争夺自然资源以及西方基督教文化与阿拉伯文化之间的宗教冲突,致使海湾战争爆发,数以千计的无辜贫民在战火中丧生……以这些残酷的一幕幕历史来警醒世人;另一方面要突显人类以相互合作的方式战胜或缓解这些问题的重要作用,如中国与很多国家一起签定《京都议定书》,共同控制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与其他国家联合打击索马里海盗,有力保证了亚丁湾等地来往船只的安全;在中国汶川5.12大地震、海地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国、各团体纷纷联合起来,展开积极救助,极大地帮助了灾区人民……以这些生动的历史事实来证明,各国间的相互宽容和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国际性问题,对于双方乃至多方的共存发展具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
在历史教育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首先应该呈现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具体历史状况,尤其展示这些地区对人类文明发展所作的贡献及其风俗习惯。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各种异国他地和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走入多元文化的视野中,并由此自然而然地欣赏、理解别国异域的文化,尊重和宽容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从而进一步养成对世界其他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态度,培养起与其他国家、民族的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交流与合作的意识。然而,目前我国的世界史教科书还是对欧美等国家叙述过多,对亚、非、拉美等相对落后的国家、地区的历史发展及作用则语焉不详,只是把它们作为世界历史的配角来叙述。[2]这说明我国的历史教科书依然受到“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的支配。在这一点上,民国历史教育家何炳松先生的思想值得学习。在《复兴教科书初中外国史》的“编辑大意”中,何炳松一方面提出反对“欧洲中心论”,另一方面也提出反对以中国为东洋史中心,“欧洲和中国固然为东西两洋文化的重心,不可忽视,但亦不宜偏重。”[3]主张客观地对待世界各个地区的历史。他进而指出,历史教科书应该“用综合的眼光,把东西史家向来轻视的西部亚洲史,给以相当的地位”[3]p3。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将类似于“综合的眼光”的观点运用于当前历史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之中,摒弃“欧洲中心论”,减少对欧洲、北美洲的历史叙述,增加以往历史教科书中较受忽视的东南亚、中亚、南亚、中东地区、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历史内容。这样学生才能了解到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人类历史,避免从狭隘的地区视野中去看待历史问题,做到对其他地区、其他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从而培养起真正的国际理解能力。
人类的活动丰富多彩,包含着政治、军事、经济、科技、艺术、文学等各个方面。然而,中国历史教科书长期来偏重政治军事史的叙述,战争、夺权、朝代更替充斥着历史画面。政治史和军事史中更多的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有些还暗含着尔虞我诈的欺骗,这无形中给学生喂了“狼奶”,不利于学生平等精神、宽容胸怀和合作观念的形成,而这些正是国际理解意识的精髓所在。虽然在新课程改革中该情形有所改变,如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政治史的内容在高中减少到三分之一,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内容大幅度提高。减少了学生受政治史中相互倾轧等不良思想的影响,是一个进步。但是,这些历史教科书倾向于介绍某历史时期科技文化成就和经济发展情况,而很少提及其中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史和文化交流史是人们友好合作、共同进步的历史,其中蕴涵着人类不同民族、国家、种族、地区间的相互宽容、相互理解、合作交流、共谋发展的宝贵经验。为此,我们应该对现行的历史教科书进行改革,增加文化交流史和经济交流史的内容,着重介绍不同国家、地区人们在经济文化上交流合作的历史经验。如中国史教科书应该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系统介绍我国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西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中西交通线;三国时期,吴国同南洋许多国家进行友好贸易往来;唐朝政府同世界上70多个国家通商往来,准许景教、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港口设立市舶司;明朝前期,明成祖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等等。这其中一定要详细地阐述这些对外交往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正面影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悟出:各国人民的相互帮助,沟通有无,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极有利于各自的发展。同时,教科书还要列出相反的史实:明朝政府禁海以及清朝政府闭关导致中国社会从开放趋于保守,最终逐步沦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以这些经验教训来告诉学生开放、宽容、合作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使其自觉地培养起国际理解意识。
国际理解教育是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教育理念,我们应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在该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为此,历史教科书应该着力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作出如下的努力和尝试:增加专门章节对国际理解教育进行直接叙述,阐明其历史发展、主要内涵、特点,突出历史教育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和方法,也可以在历史教科书中设立“链接”栏目,让学生在教科书外能够找到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知识,加强学生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直接理解;增加世界少数民族发展史、非主流宗教史、黑人史、棕色人种史、妇女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我们以前很少知道的这些被遗忘的历史,并在慢慢接触中学会逐步“接纳”;增加普通人、普通村落的历史,将历史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容易在目前生活事实的迁移中学会理解过去的历史;呈现不同的史学观点于历史教科书中,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一些比较,多一些思考,也就多一份理解。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加强民族意识培养是世界各国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特点,我国的历史教科书的建设也必须建立在加强爱国主义和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在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择中贯彻和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必须处理好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平衡与和谐。[4]
[1]徐国海.中学历史教育中国际理解教育初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10).
[2]张天明,赵海红.何炳松外国史教科书选材思想的现实启示[J].中学历史教学,2007(11).
[3]何炳松,何炳松文集(第五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康长运,何成刚,论历史课程中的民族主义与国际理解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
张天明/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刘 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