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褚卫中,张宏艳
(太原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19)
大学生学业评价效果,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而且对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在大学生学业评价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学业评价方法问题。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大学生学业评价方法进行叙事研究和分析。
学业评价不同于学生评价。张学立、谢治菊认为,学业评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业评价指与学生学习活动相关的一切过程的评价;狭义的学业评价则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是对学生某门课程成绩的综合评定与价值判断。[1]学业评价是一种包括评价主体、内容、方法等诸多要素的评价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本文将学业评价定义为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学习的情感态度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2]由此,大学生学业评价方法即指在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学业活动进行评价的各种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学业评价方法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学业评价的功能,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学业评价的方式,可以分为档案袋评价、纸笔测验评价、课堂提问评价和课程论文评价等。
本研究内容为大学生学业评价方法,以山西省三所高校的在校全日制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教育叙事研究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教育叙事研究属于质性研究方法的一种,是通过叙述或聆听教育故事,帮助和促进研究者再次认识自我,进行反思,探寻教育经验背后的意义。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可以弥补量化方法无法展现内隐性知识的不足。通过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和笔者的教育经历叙事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学业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策略。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以太原师范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和晋中学院的大学生为样本,其中,大一学生人数有24人,占比19.35%;大二学生人数有34人,占比27.42%;大三学生人数有31人,占比25%;大四学生人数有35人,占比28.23%。本研究共发出问卷135份,收回问卷132份,其中有效问卷124份,有效率约为 94%。
2.教师在课程开始前、过程中和结束后采取的学业评价方式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大多会以提问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呈现多样化;在课程结束后教师一般用纸笔测验和课程作业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学业。
由表1可知,对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方式,67.74%的学生选择教师会以提问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基础,17.74%的学生选择教师没有评价过。由表2可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是多样化的,91.13%的学生选择教师采用平时作业的评价方式,83.06%的学生选择教师采用课堂发言的评价方式,78.23%的学生选择教师采用考勤的评价方式,48.39%的学生选择教师采用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由表3可知,对课程结束后教师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方式,85.48%的学生选择教师采用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72..58%的学生选择教师采用课程作业的评价方式,46.77%的学生选择教师通过课程论文(设计)的评价方式。
表3 课程结束后教师的评价方式
3.在课程开始前、过程中和结束后学生能力的发展情况调查
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在开始学习一门课程时,认为专业知识技能、表达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五种能力都应该得到发展。
由表4可知,在课程开始前,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最起码要有专业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选择发展表达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重也很高。但是调查也发现,对教学过程中和课程结束后的学业评价,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主要评价的是专业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两方面的发展情况,不太重视其他三种能力的发展评价。
表4 在课程开始前、过程中和结束后学生能力的发展情况调查
4.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对学业评价活动的态度
在学习过程中,在“有没有进行过正式的自我评价活动(老师安排的或者学校规定的)”这一问题上,选择“所有课程都有”和“完全没有过”的学生的比例都是5.65%,有29.03%的学生选择了“大部分课程有自我评价活动”;在“是否参加过学生互评或者小组评价,并且评价结果在学业评价过程中占一定的比重”的问题上,选择“有些课程有”的学生占比最多,为31.45%,选择“大部分课程都有”和“很少课程有”的学生比例一样,为28.23%;在“是否所有课程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都由任课老师决定,学生没有参与协商”这一问题上,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大部分课程都是”和“所有课程都是”;在“是否赞成应该由教师和学生交流协商、共同完成”这一问题上,45.97%的学生基本同意,33.87%的学生完全同意;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考核后,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否会及时进行评价结果的交流与反馈”这一问题上,25%左右的学生选择了“大部分课程都会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也有学生选择“完全没有交流和反馈”。
5.学生对本校学业评价方法的总体评价
总的来说,有66.13%的学生基本认同本校现行的学业评价方法。调查发现,有54.0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学业评价方式能反映出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况;在“学业评价的结果能否反映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的问题上,选择“能反映一大部分”和“只能反映一小部分”学生人数相差不大。也有部分学生对学校现行的学业评价方法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如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在评价后应与学生及时沟通、师生应共同参与评价、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加入实践性评价等等。
1.学业评价方法趋于形式化
根据调查,相对于平时,对期末学业评价的方法,一般学校都有一些规定和限制。比如,在太原师范学院,规定专业必修课和公共必修课的期末考试,一般要采用闭卷纸笔测验的方式进行,这样会导致评价方法较为单一,有些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就有可能通过纸笔测验。而应试并不是学业评价的真正目的,学业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根据笔者本人的经历与观察,在大学本科四年的各个学期的学业评价中,大部分课程的平时考评多是以点名考勤来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评大多是以书面纸笔测验和撰写课程论文的形式来进行。点名考勤虽然保证了一定的出勤率,但是忽视了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情况,很多学生都变成了“低头族”;而课程论文考核往往只是简单地围绕一个主题去阐述议论,教师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反馈评价,最终也会导致学生应付了事,学业评价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2.对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重视不够
根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专业知识技能、问题解决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应该得到提高。但笔者发现,不管是在平时考核还是期末考核中,教师都偏重于评价专业知识技能的发展情况。在平时考核中教师还重视表达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这是由平时成绩的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决定的,例如以讲课或主题叙述的形式评价时,表达交流能力就很重要。期末学业评价中教师相对重视的是问题解决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重视程度较低。
3.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
研究发现,在学业评价过程中,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完全没有交流与反馈,这样就无法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所以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反馈。调查发现,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有大学生指出大部分课程的评价完全由任课教师自己决定,基本上不向学生反馈。为此,他们认为学业评价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评定、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相结合。
4.学业评价方法的运用存在偏差,学校的监督不到位
大学生学业评价方法从整体设计上是比较科学的。以笔者工作的太原师范学院为例,学业评价方法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完善的。具体来说,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学业评价的基本框架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照所占权重的综合,平时成绩占比30%,期末成绩占比70%,而平时考核多以点名考勤为主,期末考核多以课程论文或纸笔测验为主。在一个学年的学业考核即综合测评中,采取的是“A+B+C”的形式:A即专业测评,是两学期期末成绩的综合,占比70%;B+C即品德测评,占比30%。B项分为各项基本测评实际得分,包括修身立德测评和身心健康测评:修身立德测评包括政治表现(15分)、道德修养(10分)、遵纪守法(10分)和集体活动(15分)四个方面;身心健康测评包括身体素质(25分)和心理健康素质(25分)两个方面。B项分是由班级内成立的综测小组进行评判来打分。C项分为附加分,根据大学生平常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来增加学分或者根据其请假或者违规情况来减分。C项分主要是由个人列举参加的活动并算出各自的得分,每一项要核对无误,按照各自权重得出分数,最后经学生会进行审核,通过后即为最终得分。
虽然学业评价体系的设计是比较完善的,但在实施中存在一些偏差,学校的监督也不到位,从而引发一些问题。例如在太原师范学院的综合测评的“A+B+C”体系中,A项专业测评表面化现象严重,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获得高分,或者最后临阵磨枪也可以侥幸过关,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B项考评是由班级内成立的综测小组进行评判来打分,但由于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和详细的情况记录,综测小组评分时就容易带有一定的主观性。B项基本测评的内容都是较为主观的,不易量化为具体的分数,且没有具体客观的衡量标准,评价过程也比较随意,容易导致同学间产生冲突,进而影响整个班级的发展。C项附加分是为了激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而设,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使学生形成了“学分至上”的观念。学校开展各种活动本来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分只是一个附加的评价工具,但是在宣传活动时,却重点强调参加活动会加学分,而不是强调活动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以致于学生在选择活动时首先考虑的是这个活动有没有学分,其次才考量自己是否对活动有兴趣,有兴趣就认真准备,没有兴趣就敷衍了事。有的学生甚至为了参加有学分的活动而请假、旷课,严重影响了自身的专业学习。
根据调查结果和笔者工作经验可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学业评价观念都存在一些偏差,因此,首先要更新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观念。
1.更新教师的观念
教师在学业评价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学业评价的主体。教师学业评价观念的先进性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业评价的目的和价值。学业评价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学习情感态度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的价值判断,是为了把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教师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使评价流于形式。教师要明晰学业评价的目的和价值所在,不仅要重视其诊断和甄别的作用,更要发挥其导向、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其次,要掌握科学的学业评价方法知识。教师在学业评价中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片面地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要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采取针对性的评价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可以创设贴合生活实际的测试情境,来进行学业评价;纸笔测验时,教师设计试卷应注意题目的灵活多样,不仅有学生识记书本知识的内容,更要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带有思辨性质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探寻问题的答案,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在学业评价中也应重视课程目标的其他维度,如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再次,教师要树立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观。笔者在长期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体会到,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时,只有少数教师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大多数教师会选择固定的方法,即平时考核多以点名考勤为主,期末考核多以纸笔测验和课程论文为主。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评价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努力做到期末考核不只局限于试卷测验,也可采用小组合作完成论文、模拟真实情境拍摄视频等多种形式考核。平时考核也要实现方法的多样化,例如,通过点名考勤加大监督力度;通过讲课练习,让学生体验讲授一节课的完整过程,亲身感受教学实践,从而实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2.更新学生的观念
学生既是学业评价的对象,更是学业评价的主体,在学业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学业评价,大学生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首先,要了解学业评价的内涵及意义。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对学业评价及学业评价方法的概念界定认识比较模糊,所以,必须要让学生清楚学业评价是什么、价值意义是什么、内容和方法是什么。第二,要明晰评价的目的,明了评价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第三,要端正评价态度,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评价。教师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后学生要主动配合,以更好地推进学业评价方法的改革。学生要分清参与评价的主次,把握好一个“度”,如参加实践活动时,不能只冲着学分去,要知道参加实践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不能主次颠倒。
首先,教师与学生要及时地进行评价结果的反馈与交流。调查发现,有的教师从来没有与学生进行评价结果的交流与反馈,这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教师把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不仅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不足,不断地完善进步,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对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评定教师要与学生协商交流。调查发现,大部分课程的评定都是教师一人做主,而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赞成教师与学生协商交流,这样做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学生完成课程作业时敷衍了事。最后,要做到教师评价、小组互评与学生自评三者的有机结合。三者所占权重不一,但要分配合理。三者的有机结合,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对学生评价所要求的“全面性”“主动性”“真实性”,而且也是当前高校实施教学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
如前所述,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设计是比较科学的,但在实施中存在偏差,而且学校的监督不到位,从而引发一些问题。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强教育教学监督,严格规范管理。首先,要加强教育教学监督。例如,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出发点是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基层各系开展落实的时候,活动的重心却发生偏离,大学生把参加活动的注意力放在增加学分上,所以学校要加强对活动的监督,努力避免这种主次颠倒的情况发生。其次,要严格规范管理。如在实施“A+B+C”体系的综合测评时,B项的基本测评缺乏具体客观的评价标准,显得比较随意,所以学校应出台具体规范的评判标准,严格管理。此外,对学生的实习评价,学校评价与校外实习单位评价要相结合,应把实习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大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便于他们弥补自身的不足,努力达到就业所需的专业标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业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多元化是当今大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趋势。今后,在大学生学业评价实践中,要积极提倡并采用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方法,使学业评价更为科学、客观、有效,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不断挖掘大学生的发展潜能,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学业评价应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