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山西榆社民间舞蹈“霸王鞭”的由来与审美价值

时间:2024-06-19

赵 霖

(太原师范学院 舞蹈系, 山西 晋中 030619)

【艺术学】

山西榆社民间舞蹈“霸王鞭”的由来与审美价值

赵 霖

(太原师范学院 舞蹈系, 山西 晋中 030619)

任何民间艺术文化的发生发展,都是一定区域和一定历史阶段人们审美价值取向的反映。全国各地民间舞蹈“霸王鞭”产生缘由有多种,大多具有“英雄情结”。山西榆社民间舞蹈“霸王鞭”的由来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当地百姓用“霸王鞭”这种舞蹈形式,表达对榆社古代英雄赵王石勒的追思和感念。其审美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昭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吸纳融合的审美价值意识。其二,表现一种对现实生活美好向往的审美追求。其三,凸显出榆社人一种自豪自信的审美价值观。

榆社“霸王鞭”;由来;审美价值

山西榆社地处太行山西麓,由北向南纵贯全境的浊漳河,与连绵的黄土山势,构成了这里气象万千的地理结构。适宜于放牧与农耕生产活动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水、土、气候条件,使得榆社自古就是一个农牧文化并存、民族杂居文化交融发展的地方。有史可考,以游牧为生产活动的匈奴部羯族人,在西晋时定居于今山西榆社县一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后赵明帝石勒就是土生土长的榆社羯族人的后代。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榆社民间舞“霸王鞭”的由来有几种传说,其中就有与这位英雄的事迹具有密切关系的传说。也正因为与距今约一千七百年的英雄石勒有关,今天的榆社人才有了民间舞“霸王鞭”具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是否有据可考,现遗存的动作、道具服装与角色符号是否与这位英雄的事迹有关,人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追思这位故人,反映了这里人们的一种怎样的审美价值与审美理想,今天我们传承这一文化的价值是什么,都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

一、“霸王鞭”的起源考略

“霸王鞭”又称连厢棍、花棍、金钱棍、金尺竿、浑身响、打钱串子、九子鞭、打花钱、棒棒鞭,流行于全国各地,是汉、满、蒙古、彝、白、苗、土家等族喜欢的摇击体鸣乐器。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各地尽管在表演队伍、组织形式、舞姿动态、节奏旋律、服装打扮、音乐配置上有所不同,叫法上也各种各样,但各地表演者所持的道具“霸王鞭”,基本都是在长约1.3米、直径约7厘米的竹竿或木棍的两头或中间,间隔凿有一些空槽,装上数枚铜钱,棍上涂有各种颜色花节,形似古代一种称为“鞭”的兵器。由此,我们可以判定,各地“霸王鞭”的形状基本是一样的,但各地关于“霸王鞭”起源的说法却不尽相同。

广泛流传于陕北民间的说法是,从古时候流浪人手持棍棒探路、护身、随意挥舞取乐的原型演变而来。

湘西“霸王鞭”在当地人们心目中,源于一种乞讨的方式。

云南大理白族石龙“霸王鞭舞”有三种说法:缘于驱逐贪恋财富残害百姓的“白王”,或为纪念与强恶势力斗争的“柏洁夫人”火把节,或是诸葛亮的退兵妙计。这些说法都体现出驱逐敌寇的功能。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刘小钰先生在《甘肃康县原生态民俗表演“霸王鞭”田野调查与研究》[1]一文中说:“相传,甘肃康县‘霸王鞭’的历史渊源与古代永康(即康县)一位骁勇的氐羌武将有关。”“康县‘霸王鞭’便是由这位氐羌武将的兵器演变而来,相传由于他英勇神武,威震四方,后人便把他使用过的兵器作为镇宅避邪之物,并在一些祭祀活动中作为一种法器使用。”据他考证,“现在的藏族、白族、彝族、景颇族、哈尼族等民族的先民中都有古羌人。”因此得出结论,我国云南、山西、四川等地的“霸王鞭”表演形式大同小异的原因是同祖同源。

河南睢县汤庙村关于“霸王鞭”的传说:在项羽兵败自刎后,有位姜姓将军把跟随项羽身边的28位将士组队,护送项羽亡灵回江东故土,为感念项羽,一路上队前一人手捧军帽代表项羽,大家一边挥鞭,一边吟唱项羽自刎时的慷慨悲歌。

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相传秦末,项羽与刘邦相约“先入咸阳者王之”。项羽所向披靡,每攻克一城池,便要站立马上,挥舞马鞭,高歌竞舞,舞至酣时,命令士卒折木为鞭再舞,欢庆胜利。百姓效仿,演变为一种传统舞蹈。因项羽自称西楚霸王,“霸王鞭”由此得名。

以上说法大都在追思与歌颂历史英雄,且歌颂的英雄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民族性。而流浪人与乞丐说也不是一种戏说,因为古代有不少流浪艺人,也会用像“霸王鞭”这样的道具进行歌舞,以赢得好感方便乞食。

山西榆社“霸王鞭”的由来也有上述的“英雄情结”。

二、山西榆社“霸王鞭”的由来及其审美特征

据在榆社当地的田野调查,民间历来流传有“西楚霸王项羽说”、“榆社人石勒称霸中原说”、“宋代榆社人尚鞭武成风说”三种说法,哪种属实,目前尚未有人考证。但“相传项羽曾带兵在太行山一带作战,宿营榆社。因项羽自称西楚霸王,‘霸王鞭’由此得名”[2]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历史上项羽行军路线在河北和河南一带,并未经过山西,更没有去过榆社。“宋代榆社人尚鞭习武强人起源说”也有些牵强,因为,由我国历史上关于“霸”与“王”的解读,如《管子·度地》“能为霸王者,盖天子圣人也”、《国语·晋语八》“夫霸王之势,在德不在先歃”,可知一般认为统治国家的领袖,或说是“君”临天下者为“王”;在镇守各个地方中的“公”或“侯”中,其势力和德行足以号令各地方“公”“侯”的为“霸”,或说诸侯之长为“霸”。一个地方强人是不会冠以“霸王”称号的。

而据榆社古县志记载,西晋末年,榆社人石勒不满西晋王朝的压迫,率众反抗,百姓纷纷响应,石勒的势力不断壮大。“石勒立志称霸中原,在他打仗获胜之后,兵将们的喜悦之情难以自抑,便自发地持枪械手舞足蹈起来,这种舞蹈形式,流传到民间,逐步发展成为彩鞭形式,以表达赵王称霸中原之意。遂将这种舞蹈称之为‘霸王鞭’,而赵王家乡在榆社,‘霸王鞭’自然也就发源于榆社。”[2]这种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因为据史料记载,公元319年11月石勒统一北方后,建后赵国,都襄国(今邢台市)称赵王。称赵王之后的第三年,邀请家乡父老到襄国(今邢台市)来,大家按大小长幼坐在一起欢饮。原是石勒邻居的李阳,却因两人曾为争麻地互相殴打过而不敢来。石勒特地将李阳找来,赐予李阳甲第一区,封为参军都尉,并说死后要魂归故里,还免去故乡百姓的三世课役。显然,这种以乡情打动人心的做法,会使乡亲们难以忘记。乡亲们后来用“霸王鞭”这种舞蹈形式,追思这位英雄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里老百姓也正因为对古代英雄赵王石勒千百年来的感念,才会在全县村村寨寨都开展此项活动。而与其他地方的“霸王鞭”相比,榆社“霸王鞭”也有着自己明显的审美特色:

一是舞蹈表演风格具有“武士”气势。舞蹈动作简洁,节奏明快,粗犷豪放,铿锵有力。

二是表演装扮突出“王者”气概。男子头戴红布缠圆圈帽(将军帽)、身着古装、束腰带、穿软鞋,女子头扎花、身穿彩衣、脚穿彩鞋,整体表现出一派王者风貌。

三是表演时彰显“英雄”风范。表演者手持“霸王鞭”,表演舞蹈时,动作多用鞭端磕打四肢,一磕左手,二磕右肩,三磕左肩,四磕大腿(平抬),五磕左小臂,六磕右大腿(平抬),七磕右腿(平抬),八磕左脚掌(由身后跳起),循环往复,威武雄壮。今天,动作已发展到磕、打、推、转、挑、翻、荡、摇、摆、甩等多种花样。鞭子抛起高空,舞者飞身接住,似空中捉鹰;猛击地上,舞者鹞子翻身挺起,如沧海缚龙。舞者鞭击肩、腿、腰部,上下翻飞,犹如蛟龙盘柱。舞者连环“击平肩”、“打云肩”、“连五脚”、“打四方”、“遍地开花”,好似“枯树盘根”、“蛟龙出海”,又像“饿虎下山”。特别是几个年轻健壮的小伙子对舞,动作强劲、整齐有力、潇洒飘逸,更显出榆社人弘扬历史传统文化,彰显英雄精神的意志。

四是舞动时犹如“战场”再现。榆社“霸王鞭”道具是用长约一米的木棍或竹竿制成的“双鞭”,棍杆两端由于系上小铁环、铜环,或为铜铃,舞动时犹如战场上兵器碰撞,电光闪烁。“霸王鞭”杆上缠绕的红绸布条或金色彩带穗条,也犹如战旗飘扬,红布条上下翻飞,如火苗腾吐跳跃,醒目美观。

五是整体配器与曲律歌词表现出追求“祥和”的独特性。罄、铙、水碗、钟、方响等配器与舞者所唱的雄壮、奔放小调,足以反映出自古以来百姓盼望明君治世、安定统一、社会和谐、安居乐业、祥和幸福生活的心情和愿望。

从榆社“霸王鞭”的由来及其审美特征来看,根植于“儒、释、道”糅合土壤之中的农耕审美思想:一是王者威武治世;二是百姓安居乐业;三是社会国泰民安。

三、榆社“霸王鞭”的审美价值

在艺术美的世界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情感得到了最充分、最集中、最完美的表现。民俗艺术的本质特征,归根到底就是审美价值性。榆社“霸王鞭”舞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无论从表演时间与形式,还是反映的内容上,已经从依附于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信仰崇拜活动中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自娱自乐、强健体魄、美化生活、沟通情感、增强凝聚力的民俗文化活动。实际上就是这一带人祖祖辈辈审美价值观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

其一,昭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吸纳融合的审美价值意识。

榆社“霸王鞭”舞不仅是民俗风情的壮丽画卷,而且是中华民族生命理想的强烈渴望以及对真善美追求的历史展现。榆社“霸王鞭”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而且也反映了其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性格的锤炼过程;见证了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融合,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共同追求天人合一、大同理想,讲求刚健有为、情理和谐的历史创举。也正是这样一种审美意识,才会有融合,才会有发展,才会有今天中华文化。可以说,榆社“霸王鞭”舞昭示了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吸纳融合的审美价值意识。

其二,表现一种对现实生活美好向往的审美追求。

榆社“霸王鞭”舞与其他民俗艺术一样,来自于大众,流行于民间,是千百年来群众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体创作又在实践中不断改编的产物和结晶。如果说历史上榆社人用“霸王鞭”这样的歌舞形式在追思故土英雄是一种感念情感活动的话,现在虽然仍然继续传承着这样的一种形式,但人们所要表达的感情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依据时代的要求,把“霸王鞭”整套舞蹈分为《祝福篇》、《丰收篇》、《欢庆篇》三段进行表演。《祝福篇》表现人们对风调雨顺的祈盼;《丰收篇》表现五谷丰登、累累硕果和人们丰收后的喜悦心情;《欢庆篇》表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由此,使“霸王鞭”既具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又有着热烈的纵情歌舞。所有动作刻画的是今天榆社人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赞美的是榆社人勤劳勇敢的创业精神,歌颂的是这里的民众朴实善良的崇高品质,表现的是榆社人的理想与追求。

其三,凸显出榆社人一种自豪自信的审美价值观。

榆社“霸王鞭”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一定历史记忆的“活化石”,既反映了历史上榆社人的精神文化特质以及共同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又可以从现在这种娱乐方式中看到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以及心理状态和风俗习惯;既可以从舞蹈活动中看到榆社人一种自豪感、自信心、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怀,又可以看出榆社人具有浓郁的历史认同感。

[1] 刘小钰.甘肃康县原生态民俗表演“霸王鞭”田野调查与研究[J].北方音乐,2014(7).

[2] 三晋.民间艺术之花——榆社霸王鞭[J].山西老年,2013(10).

【责任编辑 张 琴】

2014-12-11

赵 霖(1976-),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一级导演,硕士。

1672-2035(2015)03-0100-03

J722.21

A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