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张泽平
(山西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理所当然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在此背景的推动下,美国社区学院这一教育实体逐渐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美国社区学院的研究呈现出的迅猛发展态势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时至今日,关于美国社区学院研究在我国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1.起步阶段(1982—1993)
(1)出现少量关于美国社区学院的研究论文。我国对社区学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据笔者在中国知网查阅到的资料来看,最早的以美国社区学院为主题的文章是见闻札记类,它是唐其慈1982年刊登于《外国教育动态》中的《美国社区学院见闻》一文,在此之后,该学者又翻译并发表了由美国的泰莱·奥·巴奈所写的《“人人能入学,为人人服务”——谈美国公立社区学院》一文。自1984年到1986年间,《外国教育资料》杂志又陆续刊登了由毛澹然所写的美国社区学院的起源、特点、职能、学生状况、教师状况、行政管理、专业设置、课程、发展前景等论文15篇。
(2)教育史著作中的美国社区学院研究。这一时期对美国社区学院的研究主要散见于我国一些关于美国教育史特别是美国高等教育史的著作中。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陈学飞所著的《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1989年)一书中最早提及美国初级学院(社区学院)的形成与发展,并对初级学院的初始阶段的发展作了简要介绍。
(3)专门著作的出现。我国对美国社区学院的较系统的研究始于1989年毛澹然所著的《美国社区学院》一书,此书是该学者对之前陆续发表的期刊论文的系统整理,这也是我国最早的以社区学院命名的著作。此书在实际考察的基础上以一种横切面的视角对美国社区学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开启了我国学者对社区学院的研究之路,并为社区学院研究奠定了基础。
2.初步发展阶段(1994—2000)
(1)社区学院实体在我国的出现。中国第一所社区学院——上海市金山社区学院于1994年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社区学院在实践层面迈出了第一步,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区学院理论研究的发展。
(2)其专门著述及期刊论文增多。这一阶段关于美国社区学院的期刊论文逐渐增多,有30篇左右,研究者们除了集中于对美国社区学院这一教育实体的特点、专业设置和发展趋势的介绍之外,还从其他的视角进行了研究,其研究内容不只限于对美国社区学院的介绍,而开始出现一些把它与我国的教育改革相联系的研究,有研究者就认为社区学院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一大方向,创办社区学院符合中国的国情,并且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化、布局的科学化。[1]虽然这一时期对美国社区学院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但此阶段的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众多研究者只是对其泛泛而谈,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
(3)散见于其他学科著作中的美国社区学院研究。
首先,散见于一些教育史著作中,如王廷芳曾在其主编的《美国高等教育史》(1995年)一书中对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职能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作者首先对美国社区学院成立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指出了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的五个特征;其次对美国社区学院的转学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三大职能分别进行了论述,进而分析了这三大职能之间的联系;最后对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师资源以及教育行政管理进行了论述。
其次,随着终身教育理论以及成人教育理论的发展,美国社区学院的研究散见于一些以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主题的著作中。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所著的《终身教育理论与成人教育实践》(1999年)。
最后,美国社区学院的研究还散见于一些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研究中,如学者房剑森就在其所著的《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1999年)中指出,社区学院在美国的发展对该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进而认为社区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新的增长点。
3.深化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1)专门研究社区学院的著作激增。进入21世纪以后,社区学院的研究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专门研究社区学院的著作增多,主要有续润华博士的《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2000年);万秀兰博士的《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2003年)一书则以美国社区学院的职能发展为主线,从其具有的三大职能(转学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职能)的发展变化的角度来阐释,并且论述了社区学院在高教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问题;徐琦在《美国社区学院研究》(2008年)中对社区学院的历史、使命、特点和管理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美国社区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而简要论述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模式。除此之外,社区学院的研究还散见于一些别的主题著作中,主要有学者房剑森所著的《高等教育发展论》(2001年),刘兰明所著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2004年),单中惠主编的《外国大学教育问题史》(2006年)以及于洪波所著的《日本与美国教育问题研究》(2008年)等著作中。
(2)学位论文形式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这是这一时期美国社区学院研究的另一大特点,并且这些研究成果都初步走出了之前研究对象单一、研究不够深入的局面,渐渐有了一些以美国社区学院整体发展历程以及其发展背后的原因为论题的研究,有些研究者对美国社区学院的职能、课程设置和师资发展等问题从纵向的切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有些研究者还对我国社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3)有关社区学院的期刊论文不断涌现。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这一时期的期刊论文有200多篇,虽然这一阶段还是以美国社区学院为主题的居多,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就是以中国社区学院为研究对象的成果也不断显现,从而使得社区学院的研究领域更加深化,研究内容更加细化,研究形式更加多样化。
1.关于美国社区学院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的研究
关于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末,毛澹然、陈学飞就曾经对其有所论述,但并未有完整系统的分阶段的论述。后来,研究者们以不同的视角对其有不同的划分,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从学院运动的视角来看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学院运动初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初级学院运动的蓬勃发展期(一战到二战期间)、社区学院运动期(二战后到90年代)。[2]194第二种观点认为,以社区学院发展重心来说社区学院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初始阶段——转学教育职能(1892年至1940年)、快速发展阶段——转学教育职能与职业教育职能并重(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完善与成熟阶段——多样化的教育职能(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发展新阶段——终身教育与整合教育等新的教育职能出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3]第三种观点认为,社区学院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即高中扩张期(1900年至1930年)、初级学院期(1930年至1950年)、社区学院期(1950年至1970年)、综合社区学院期(1970年至1985年)、新型态社区学院期(1985 年至今)。[4]
2.关于美国社区学院特点的研究
纵观国内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美国社区学院特点的研究主要从办学宗旨、招生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建设、学费征收、办学职能等方面来论述的。另外,虽然国内学者对于社区学院特点的论述在语言表述上有所区别,但对社区学院特点的基本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四方面说”。这一观点认为,美国社区学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促进高等教育普及化、一切以社区为中心、多科性和综合性、广泛的适应性。[5]
(2)“四性说”。此观点从社区学院的基本特性角度出发,认为社区学院办学宗旨具有地方性、课程设置具有多科性、办学目标具有综合性、办学形式具有开放性。[6]
(3)“七特点说”。“七特点说”是指美国的社区学院一般具备“立足社区、面向大众、学费较低、形式灵活、内容适用、交通便利、专职教师的教学责任心相对更强”的特点。[7]此观点从办学宗旨、招生方式、课程设置、教学、师资和学费等方面对社区学院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详实的论述。
(4)“七性说”。此观点认为社区学院具有办学形式的开放性、办学方式的灵活性、教育收费的公益性、教学计划的适应性、课程内容与教育层次的综合性、学院学分的民主性以及学制的时效性等特点。[8]
3.关于美国社区学院教育职能的研究
目前关于美国社区学院职能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中除了一般性的描述和介绍之外,还出现了关于各个职能的历史沿革研究,不仅论述了各个职能是什么的问题,还论述了这一职能是如何产生并如何发展的。从历史角度出发的纵向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对美国社区学院研究的一大特点,因此,社区学院职能的研究主要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进行的:
(1)横向层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美国社区学院职能有哪些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三大职能说”认为转学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是社区学院的三大职能;“五大职能说”认为社区学院主要进行职业教育、补偿教育、社区教育、转学教育和普通教育;[5]“新职能说”认为教师教育是美国社区学院在新时期拓展的一大新的职能。[9]
(2)纵向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转学教育职能、职业教育职能和社区教育职能等的历史演变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当属万秀兰教授所著的《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一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术论文也涉及此问题。
4.关于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的研究
我国的研究者在研究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时,主要是从美国社区学院课程类型和课程设置特点的角度来研究的。
关于其类型,有的研究者提出,社区学院的课程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副学士学位(学士转学)课程、生计教育证书的课程和无证书课程。[10]也有研究者把此三种课程称作学历教育课程、职业教育类课程和专业课程培训。
关于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的特点,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强调多样化、实用性与针对性,注重学术课程与职业技术课程的融合,并且课程实施比较注重与企业的合作。[11]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除上述特点外,社区学院的课程还比较关注适应新经济的能力,以社区为中心,注重实用观念和务实精神的体现。[12]
5.关于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的研究
目前关于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的研究较少,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相关期刊论文只有五篇,学位论文两篇,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兼职教师专业发展和兼职教师管理两个方面。
关于其专业发展,有研究者指出,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以课程发展、同伴互助、校院校企合作、研讨班或工作坊、良师方案、发展性休假以及远程培训等方式来进行的。[13]
关于其管理,黄国清等人在《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启示》中论述了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兼职教师的评估方式以及激励方式。
6.关于美国社区学院的管理体制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社区学院管理体制的研究有的是从纵向的层级体制进行描述,有的则是从横向的科类体制进行论述的。
毛澹然在其所著的《美国社区学院》一书中,从州级教育部门、学区、学院管理委员会、学院内部行政组织等层面对各级管理机构的行政组织模式进行了阐释。还有研究者指出,美国社区学院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包括联邦、州、学区和学院本级四个层次。[14]徐琦在其《美国社区学院研究》一书中则是从一个横向的科类体制视角,分别对社区学院的领导体制、投资体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以及教师队伍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7.关于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举措和发展趋向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举措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关于其改革举措,有研究者认为,当前美国的多数社区学院主要是从课程、教学手段以及社区学院与学院外机构关系方面来进行改革的。[7]关于其发展趋向,有研究者分别以教育质量、教学特征、办学特点以及学院与外界的关系的视角指出,未来的几年,美国社区学院将会更加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其教学将会不断地在学习研究中加强合作化,并且社区学院将与中学、高一级的大学以及企业建立起新型的超越学院的联系。[15]
8.关于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启示的研究
纵观近年来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者们主要从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宗旨、办学特点、办学职能、师资管理和经费来源等方面论述了其对我国高职教育、成人教育、民办院校改革的借鉴作用,其中以对职业教育的启示研究居多,这也是近年来社区学院研究的一大特点。
(1)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的研究。针对社区学院对我国高职教育启示的研究虽然很多,但笔者认为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形式多样,内容单一。也就是说,研究者们对社区学院带给高职院校启示的表述上看似有很大差异,但其实质内容却是一致的,主要有:准确定位立足社区的办学宗旨、确立培养高级应用人才的目标、设置多样化和适应性的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加强校企和校地合作、拓宽筹资渠道这七个方面。
(2)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的研究。有研究者指出,我国的成人教育要学习社区学院,找准定位,确定成人教育的教育地位和培养目标,并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16]
(3)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民办院校的启示的研究。有研究者认为,我国的民办院校首先要学习美国社区学院以立足社区、服务社区为价值取向,开拓各类非学历教育的办学定位;其次要建立开放、灵活、高效的办学机制,创新管理制度;还要合理地设定教职员工队伍的整体结构,对教师工作进行科学的安排和合理的引导,重视师资的开发、利用和激励。[17]
尽管我国关于美国社区学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以上对社区学院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来看,笔者认为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从研究成果上来看,我国的研究者虽然从不同方面对社区学院做了研究,论文数量逐渐增多,但存在的缺陷是这些论文所使用的材料相对陈旧且重复性较大,在内容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并且内容都比较零乱,缺乏系统性。
(2)从研究对象上来看,我国学者对社区学院的研究大都集中于美国社区学院本身办学特点、职能、历史发展等方面,而把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联系起来,针对我国各种高等教育机构的特性和存在的问题来探究我国发展社区学院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如何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尚且不足。
(3)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对美国社区学院的描述多于分析。虽然由于我国对社区学院的研究起步较晚,全面地了解这种教育制度是十分重要而且必须的,但是,随着我们对美国社区学院研究的不断发展,就应该以对这种教育制度的深层理性分析来取代描述性的介绍。只有通过理性分析社区学院的各个方面以及我国各类高等院校的内部特征和问题,才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借鉴作用。
(4)从研究重点上来看,目前我国对社区学院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谈美国社区学院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多于对建立中国两年制学院体系的现实分析。许多研究者都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的启示,然而,笔者认为,不是美国社区学院的所有功能都适合我国某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组织,必须先结合实际对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
针对我国学者对美国社区学院的研究的不足之处,特提出如下建议:
1.研究应更加系统
随着中国大陆学者对美国社区学院研究的不断扩展和深入,其研究应更加系统全面,内容更加丰富,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2.研究对象应更加多元
以往的研究更多地聚焦于美国社区学院的方方面面,这对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的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今后的研究对象应不断多样化,不仅聚焦于美国的社区学院,还应聚焦于我国自己创建的社区学院的方方面面,不断地为我国的社区学院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3.研究视角应更加深入
今后以描述性的手法介绍美国社区学院的研究应被分析性的较深入的研究所取代,比如,美国社区学院发展背后的深层原因,抑或是某一种教育思想的发展对美国社区学院的影响等等。
4.研究方法应更加本土性
由于我国所创办的社区学院的不断发展和增多,我国学者对社区学院的研究应更趋向于对美国和中国社区学院的实证研究,应更加逼近实际情况,真正发挥社区学院研究在实践中的作用。●
[1] 徐辉.发展“社区学院”:高教办学体制改革的新思路[J].高等教育研究,1996(4).
[2] 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 柳倩华.美国社区学院的历史及其教育职能的历史转变[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4] 陈微.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宗旨、课程规划、师资要求及经费来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4).
[5] 毛澹然.美国社区学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6] 梁德军.美国社区学院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4).
[7] 李继星.美国的社区学院[J].高教探索,2002(2).
[8] 葛蔓.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点及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
[9] 黄志良,谭明.教师教育:美国社区学院的新职能[J].职教通讯,2006(9).
[10]罗少婷.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0(7).
[11]黄丽娜.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对我国高等专科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10).
[12]刘晓保.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的特点[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13]阮彩霞.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9(4).
[14]刘范一.美国加州社区学院的管理服务体制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07(3).
[15]陈东林.美国社区学院的主要优势和发展趋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2).
[16]吕炳君.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8(5).
[17]陈金圣.美国社区学院模式对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9(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