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张玉泉
[摘 要]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江苏省电子商务企业在全国性竞争环境下所拥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系统与全面的分析,从而能够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进程中发挥优势、转化劣势、把握机会、规避威胁,缩小与先进省份的差距,实现对先进省份的赶超和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江苏;电子商务发展;SWOT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309
电子商务通过对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与数字化,不仅大幅度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了交易成本;还突破了时空限制,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黄金期”。江苏作为国内经济、文化、科技大省,电子商务在江苏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并逐步走上了良性和日趋成熟的发展轨道。
1 江苏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1 良好的发展环境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到:必须顺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内容产业。同时,江苏省经信委发布了《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规划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等24个重点工程的配套建设。
在电子商务产业区域规划和产业流向方面,江苏省政府为促进电子商务企业间的交流引导其成立了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区性的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打造以电子商务为内容,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创意电商为载体的多个产业园,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一体化、集成式的服务。
在电子商务人才和高校优势资源整合方面,江苏省有着众多的高校和教师资源,为企业输送了大批的电子商务人才,同时省商务厅、科技厅还与一些高校建立电子商务重点研究基地和实验室,此外,省政府也为高校和企业间产学研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搭建了资金、设施提供的平台。
在对外贸易方面上,江苏省政府还积极推进国际电子商务,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电子商务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模式,并会同东南大学经管院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对全省电子商务状况进行实地调研,形成江苏省国际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为江苏省进一步对接国外、辐射国内提供参考。
1.2 优越的基础条件
地区市场的竞争力离不开三个层次的发展:基础竞争力,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基础、劳动力资源、科技等基础要素所表现出的竞争力优势;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区域的产业基础、产业结构竞争力;主导竞争力,即区域经济辐射与聚集的能力。这些竞争力的提升都将进一步拓展市场前景,形成江苏省的优势,为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1)基础竞争力。从自然地理位置上来看,江苏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东临黄海、太平洋,地处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早,可以作为承接经济发达地区、辐射经济落后西部地区的一个战略桥头堡。
从劳动力资源和人口方面来看,截至2012年年末,江苏省常住人口达到7919.98万人,外来人口达到常住人口的1/3,人口密度达到772人/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四位,多且密的人口有利于电子商务发挥其网络效应,同时,外来人口的增长也会带来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
从科技基础优势来看,2011年,江苏省规模以上R&D人员全时当量为287447人,R&D经费达到8998944万元,R&D项目数31933项,雄厚的科研基础和投入时刻保障江苏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将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2)核心竞争力。随着改革开放对江苏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加深,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江苏省的产业基础也日益雄厚,这将成为江苏省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江苏省率先提出“农业现代化战略”来应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衰落,建立高效农业和科技农业,利用电子商务将省内种类丰富但产地分散的农产品集中起来,不仅提升江苏省的农业生产竞争力,也利于塑造农产品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农业产业化基础。其次,江苏工业基础尤其是制造业基础雄厚,制造业基础的不断壮大使产品数量和种类得到了增长,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在现代流通中的作用将提升制造业的资金回流速度,以及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升级。最后,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等新兴产业2012年销售收入达400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同时,软件产业的集聚优势十分明显,苏南地区是江苏省软件产业的重要发展区域,伴随着产业载体建设的不断深化,产业集聚效应和基地优势将进一步放大电子商务在江苏省的影响力。
(3)主导竞争力。主导竞争力市场优势的发挥必须通过产业集聚和经济辐射能力的大小来反映。产业集聚对于完善整个供应链系统、节约交易成本举足轻重,迈克尔·波特提出信息技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价值链”[1],即涉及产品的实体创造、配送以及售后的支援和基础设施活动,每项活动还牵涉原料的采购,人力资源和技术组合,库存管理,通过平台化的企业内部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和外部电子商务沟通系统可以有效整合价值链,而价值链要发挥作用必须依赖模块化的产业集群。
江苏省经济的增长发端于以“苏南模式”为代表的乡镇企业集群,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兴起和江苏对于结构转型的迫切要求日益增强,高新技術产业集聚又成为江苏拓展价值链范围的新的模式,如苏南沿江新材料和重化工产业带、沿长江两岸新医药产业带、南京到苏州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带、连云港海洋技术经济带等一并成为中国“块状经济”的典型代表。
从区域经济辐射能力角度看,根据杰斐逊提出的“经济首位度”概念:经济首位度较高的核心城市,其经济承接和辐射能力也越强,其凝聚力和区域发散规模越大,范围越广。[1]从电子商务发展角度来看,江苏省商业可以承接上海、杭州,并接受最现代化的商业模式,同时,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心城市可以辐射到安徽省乃至中部地区。
1.3 巨大的市场潜力
江苏拥有7800万人口,在电子商务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大部分的江苏省人更为青睐网上交易和在线理财,另外,江苏省有大量的乡镇企业,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强,县域居民富裕度,而三、四线城市的实体店覆盖度有限,这些富裕的县域居民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群体,这对江苏省在三、四线城市发展电子商业提供了巨大的契机。
2 江苏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2.1 地区发展差距较大
虽然江苏省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现状仍然比较严重,首先,反映在地区生产总值上,如下表所示。
其次,在消费性支出上,苏南都在苏北地区的1.5倍以上,表明苏南与苏北、城镇与农村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能力差异较大;苏南的公路、铁路密度要远远大于苏北,路网密度的差异使物品不能顺利地在地区间流通;教育基础设施比较分散,电子商务发展的园区、高校、人才大部分都集中在苏南地区。
2.2 融资模式相对落后
江苏省电子商务目前仍处于初创期,初创期的电子商务企业融资主要采取的是自筹资金和银行信贷的模式,这些都离不开政府扶持与担保,这使得电子商务企业缺乏激励,造成其规模小、实力弱、销售增长不稳定,更重要的是使外部投资者难以准确预测其发展状况和前景。
2.3 支撑体系不够完善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电子商务交易是交易双方以虚拟的形式进行交易,网上支付的安全性,网上交易发生纠纷等问题必须依靠现有的信用体系来维系,而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并没有起到规范交易行为的作用,目前江苏省的信用体制建设明显与其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符合。
(2)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不完善:自1997年电子商务作为新生事物在我国开始发展以来,一直缺乏较为完备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的专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做支撑,直到2005年国家才开始出台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而在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建设上,江苏省不仅落后国际发展水平,同时也在全国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省份处于不利的位置。
(3)电子商务支付和信息安全体系不健全:电子商务的发展核心问题就是交易和支付的安全性。“十一五”期间,江苏省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及黑客程序较多,江苏省急需对支付体系的认证、保密程序加大创新,此外,众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网站缺乏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还亟待加强。
3 江苏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机会分析
3.1 后金融危机时期产业转型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商品经济逐渐繁荣,各国制造业采购指数上升,出口量开始增加,进入了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代”。通过以创新、合作、转型为特征的信息化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战略的重点。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引领产业结构转移和升级的步伐,特别是服务业将成为电子商务带动的重要产业。
江苏省苏南、苏北三次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苏南的优势工业项目和服务业可以逐步向苏北转移,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后,江苏产业布局、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苏南产业结构升级,苏北制造业集聚。苏南主要依托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发展电子商务,苏北依靠产业转移,逐步向苏南服务业靠拢。这样既可以积极发展经济,同时使整个江苏的转型更加均衡、协调,稳中求进。
3.2 技术创新带来市场重新调整的机遇
后发优势是指通过观察先动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相应行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2]同样适用于电子商务的省际发展比较研究上。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大环境下,江苏省可以以资本、人才、技术的优势引进其他先进省份的电子商务技术,同时依托苏宁、雨润等大型物流、电子商务综合企业,连同高校开展线上线下O2O和新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与开发,形成技术的后发优势,同时能够降低成本。
4 江苏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威胁分析
4.1 地区部门间协调转换成本高
电子商务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协调、有序的电子商务系统来统筹电子商务涉及的部门、产业、地区在多方面的协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苏省电子商务的发展。
苏南地区制造业体系规模庞大,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结构升级困难。
苏北缺少产业集群,投资环境竞爭力不强导致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不足。且苏北地区工业结构尚未进入高加工度阶段,附加值较低,产业竞争优势缺乏。[3]苏南苏北产业均不够成熟,双方有较大差异。
4.2 中小企业对开展电子商务的认识模糊
大多数中小企业领导层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缺乏借助互联网转型的紧迫感。部分南京企业家的理念、组织架构和模式创新还没有适应互联网化转型,对于上网查询展示企业和产品缺乏信任或是由于对网站特性了解有限而使建立的网站先天不足[4,5]。从电子商务战略意识角度看,江苏省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林毅夫,张鹏飞.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国家经济的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1):53-74.
[3]陈进.苏南向苏北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9(12):250-251.
[4]谢娟,戴遐海.“数字企业”下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以江苏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16):35-36.
[5]陆勇.江苏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模式研究[J].信息化研究,2012(38):5-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