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陈丽军
(黄冈师范学院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黄冈市智慧景区建设现状及对策初探
陈丽军
(黄冈师范学院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智慧景区建设对游客个性化服务和景区有效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从智慧旅游的角度,以黄冈市为例,运用智慧景区整体框架模型,研究智慧景区的建设现状、问题、成因。研究发现:观念和认知、规划、智力和资金是影响智慧景区建设的关键因素。其中,观念和认知的偏差是制约黄冈市智慧景区建设的核心问题,进而提出智慧景区的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惠民社会服务工程,必须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制定总体规划和建设框架,加大智力支持和资金支持的对策建议。
智慧景区;智慧旅游;黄冈市
“智慧景区”是旅游景区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科学管理理论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集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低碳智能运营景区。它能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近年,国内许多景区管理部门展开了智慧景区建设实践,如先后启动的智慧九寨[1]、智慧泰山[2]、智慧黄山[3]等。目前,我国大部分4A级以上景区均投入到“智慧景区”的建设中。黄冈市旅游景区在建设中遇到许多问题,如景区信息化程度较低;游客知晓程度低,智慧体验不足;管理粗放、旺季依然人满为患等。打造智慧景区,既是黄冈市旅游景区实现由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景区为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的响应,还是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智慧景区是智慧城市与智慧旅游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冈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进行景区营销、服务、管理的能力还很有限。黄冈市智慧景区建设主要经历过两个阶段:
(1)初步启动。2013年2月,黄冈市编制了《黄冈市智慧旅游项目规划与建设方案》,提出在五年内打造完成“1133N”工程,即1中心——旅游云计算中心(数据库);1网站——官方门户网站(内部办公网、管理业务网);3系统——电子商务及旅游产品管理系统(公众商务网)、信息发布系统(电子触摸屏终端)、数据监测统计分析系统;3服务——“掌上游”(移动终端应用服务)、“一票通”(旅游卡服务)、12301旅游热线服务;N示范——县市区和旅游企业的智慧旅游示范工程。“1133N”工程是黄冈市智慧旅游发展的规划与方案,其中包含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思路。
(2)成效初显。目前,已制定黄冈智慧旅游数据标准,并对东坡赤壁、遗爱湖等景区完成实时视频监控、虚拟旅游场景和信息快播等内容建设。结合已运行的“掌上游”、“一票通”项目,黄冈市智慧景区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初步显现。2013年5月“掌上游”项目完成并投入应用,通过“掌上游”,游客可查询黄冈全方位的旅游信息,享受折扣预定、免费导航、实时评价等功能。截至2014年底,“掌上游”使用人数突破10万人次。2015年初,黄冈市实行旅游景区 “一票通”,将东坡赤壁、龟峰山等景区一票优惠定价。两项工程均给予了游客极大的方便和实惠,黄冈市各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和游客的满意度都明显上升。2014年黄冈市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收入100.42亿元,同比增长28.33%。①2015年各期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均同比呈两位数增长,显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尽管显示出一定成效,但就智慧景区本身的发展需要以及同国内外精品智慧景区相比,黄冈市智慧景区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观念和认知问题 首先,影响最大的是政府部门的观念态度和认识上偏差。经调查知,黄冈所辖各县、市、区政府部门绝大多数管理人员对智慧景区没有正确认识,亦未形成建设思路。由于认识混淆,《黄冈市智慧旅游项目规划与建设方案》中智慧景区的建设没有从利益群体各自处理的业务内容出发来决定投资主体,政府投资了一些具有商业价值的系统,游客免费享受了旅游体验、支付等系统,如“掌上游”系统。其次,景区投资和管理人员对智慧景区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知。智慧景区的建设仍然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不重视深层次的建设。目前,黄冈市一些热门景区如天堂寨、龟峰山等仅在游客服务中心区域实现免费WIFI覆盖,此举仅为吸引游客,投资和管理人员不愿主动去建设并实现景区管理和运营智慧化。再次,目的地居民基本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参与旅游发展建设,缺乏主动参与完善社区建设的意识。
(二)规划问题 首先,黄冈市政府牵头制定的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内容涉及智慧景区规划内容不多,以致具体实施项目在运作过程中遇到诸多现实问题。例如,在智慧系统建设中,因无规划指导明定,应由景区独立投资完成的部分很多景区态度不明,迟迟不能动工。其次,缺少智慧景区总体规划和整体设计框架。至今黄冈市智慧景区没有一个独立的专项规划作指导,同时也没有针对本地景区自身发展特点进行的整体框架设计,只是在一些应用服务系统上努力,一些网络信息基础设施还没全面建设起来,缺乏客户信息跟踪等手段,使得应用服务系统的价值不能得到全面发挥。
(三)智力和资金支持不足 智力不足包括智慧景区技术系统和专业技术人才的不足。目前智慧景区开发和管理人才十分缺乏,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的人才吸引力相对较低,智慧景区建设的人才缺乏问题则更加突出。此外,信息化建设和维护以及固定的专业团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黄冈各旅游景区企业都难以承受。
无论从实践角度,还是从智慧景区本质来看,九寨沟、黄山、泰山三大风景区已然是我国智慧景区建设的典范。黄冈市智慧景区的建设可以向他们借鉴经验,但首要是先解决自身的问题。
(一)改变认知和观念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建设智慧景区重要性的认识,厘清建设思路,要掌控全局,正确区分智慧景区建设内容的公益性和盈利性。政府应该承担公共管理服务体系的投资,景区经营管理者要承担能给企业直接带来成本节约和价值增加的商业价值系统,旅游者在享受一些商业价值系统所带来的超凡旅游体验后,也应承担其中的使用成本。其次,要对旅游局等部门人员特别是高层次负责人加强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有关知识的培训学习,形成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意识,深刻认识到智慧景区建设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此外,智慧景区是为全社会提供便利服务的公益性惠民工程,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和营销,促使景区管理者、游客和目的地居民等相关利益者高度重视或参与智慧景区的建设。
(二)制定和完善规划 对现有黄冈市智慧旅游规划进行完善,补充智慧景区建设规划,大力开展超越行动,实现景区网络全覆盖。借鉴科研学者和全国优秀的智慧景区建设先行者设计的智慧景区整体框架[2-5],并结合黄冈旅游景区信息化现状和发展需求,初步拟定如图3所示的黄冈智慧景区建设的总体框架。该框架涵盖“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应用服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四大板块:
(1)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感知和传输体系主要是指位于智慧景区信息化体系前端的信息采集设施与技术,如遥感技术(RS)、射频识别技术(RFID)、GPS终端、传感器等。信息传输设施是指有线及无线网络传输设施,包括通讯光纤网、4G无线通讯网、重点区域WALN网等。
(2)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库基础设施即数据库管理与服务体系,数据集成管理主要是借助于数据仓库技术,分类管理组成黄冈智慧景区的数据库系统,涉及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视频数据库、图像数据库等。
图1 黄冈市智慧景区建设的总体框架
(3)应用服务系统。它们是景区管理系统、资源保护系统、旅游服务系统。各自包含若干子系统。
(4)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在以上三大应用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专家知识系统、综合数据挖掘、数据分析,通过虚拟现实等手段对景区重大事件决策、应急预案演练等系统综合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支持。
(三)加大智力和资金支持 智慧景区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同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科研院校、非政府组织等社会中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的协作,以确保资金、技术、人才的供应,达成智慧景区运行的最佳状态。
对于智慧景区技术系统的智力不足,首先,可与系统集成服务商、应用系统提供商、电信运营商、旅游咨询服务机构、监理单位等积极合作,根据景区的运营效果和游客的体验效果,不断完善系统;其次,要根据智慧景区管理业务的要求,聘请智慧旅游行业专业化的运营公司提供服务,有计划地引进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再次,需要加大对现有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专业知识、技术规范、信息建设有关的政策法规的培训与辅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对于资金问题,除专项资金外,政府和景区可采用PPP模式,积极寻求与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合作,加强企业间、政企间和区域间的联合,在充分利用自有资金的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科研立项、社会融资等多方面的资金支持,增加规模效益,确保智慧景区建设的资金供应。
智慧景区建设作为开展高新信息技术在智慧旅游的应用示范,对于黄冈市建设智慧城市,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黄冈市智慧景区的建设必须加强政府主导作用,改变观念,提升认知水平,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步提高建设水平,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向智慧景区方向发展。
注释:
①2014年黄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1]邓贵平,邵振峰.基于视频巡航的九寨沟智慧景区管理与服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11).
[2]宋磊,林洪波,王绪华.基于3D-GIS的智慧泰山景区信息集成平台[J].中国园林,2011,(9).
[3]沈火林.黄山风景区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学院,2005.
[4]党安荣,张丹明,陈杨.智慧景区的内涵与总体框架研究[J].中国园林,2011,(9).
[5]邓贤峰,李霞.“智慧景区”评价标准体系研究[J].电子政务,2012,(9).
责任编辑 周觅
F592.3
A
1003-8078(2016)02-0013-03
2015-07-11
10.3969/j.issn.1003-8078.2016.02.04
陈丽军(1981-),女,湖北鄂州人,黄冈师范学院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讲师。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别山旅游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4000903;2015年度黄冈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50145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