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黄爱武,林 光
(1.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00;2.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今年是诗圣杜甫诞生1300周年,在全国各地纪念活动里,出现了数十种杜甫画像,这些历朝历代的杜甫画像,或胖、或瘦、或壮,莫衷一是。杜甫到底长得是何模样?是面额圆润的汉子?还是长相清廋的老人?本文从中国画分类入手,通过杜甫“胖”、“瘦”、“壮”画例举要,探讨画家审美观念的流变。
历朝历代,杜甫像有数百种之多,风格各异,我将这些画像分成四类:一类是院体画,主要是南薰殿藏画;一类是民间画,主要是刊本、宗谱画;一类是文人画,主要是名士刻本画;一类是现代画,主要是名家创作画。
“院体画”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宫廷画家的绘画。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技巧娴熟精到。宫廷画作为范本供临摹,有利于绘画技巧的传承,但其过于注重技巧表现,难免陷入僵化并可能阻碍创新。
1967年6月12日,台湾邮政当局发行《中国诗人》邮票一套四枚。画面分别为屈原、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头像,其中的杜甫像采用台北故宫所藏宋代《南薰殿图绢本》,原图尺寸为34.6×42.6厘米。故宫南薰殿始建于明代,存历代帝王、圣贤像580余帧,其中,包括岳飞、李白、杜甫像。这些像或为原本写真,或为临摹本,或为后世臆想之作,统称为院体画,为宫廷画师的作品,大多都没有留姓名,由于注重与史实相近,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绢本为宋代宫廷画师作品,是距离唐代最近的一幅。画像上的杜甫,面容圆润,秀眉凤目,浓须微拂,神情自得(图1)。据说,清末何刚德任司务厅掌印时,曾经参观过南薰殿库房,其中杜甫像让他感到吃惊。历经安史之难后的诗人,颠沛流离、忍饥受饿,该是瘦骨嶙峋、满脸悲愤,却长着难以想象的容貌:“嘴饱场中一达官,肌丰须黑面团团。世人泥读青莲句,犹作山头戴笠看。”
图1
在歌舞升平的盛唐社会,有丰润肥腴为美的时尚。如康有为指出:“开元御宇,天下平乐,明皇(书)极丰肥,故李北海、颜平原、苏灵芝辈,并趋时主之好,皆宗肥厚。”笔者以为,这与当时经济繁荣有关。开元盛世绵延了几十年,杜甫《忆昔》诗里赞颂道:“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那时稻米都肥得流油,唐代人还能长不胖吗?唐代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的人物,无不都是圆润丰肥之态,俗语说:“心宽体胖”。因此,中年的杜甫富态不足为奇。
院体人物画为政治服务,主要借助古代历史故事,宣扬明君贤达的武功文德,藉古人之业绩来讴歌当朝。南薰殿还藏有一种纸本杜甫像,它被学术著作引用较多(图2)。笔法工细,明澈入微,敷色华丽,具有很强的写实性,面相圆润,虬髯短须,气宇轩昂。不仅真实地描绘了杜甫外貌特征,还细致地描出官服纹饰,鲜明地表达了他的身份、地位。
图2
“民间画”是指工匠画的民俗画、装饰画、宗教画等,它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年画,最为典型。民间画浓缩民众时尚和乡土特色,在艺术上有本真、淳朴的特征。
图3
杜甫到底长得何模样?当年也没有登记照片。在民间画家的杜甫画像中,首推1498年(明弘治十一年)刊本《历代古人像赞》,此本共收录历代名人像83幅,其中有配文杜甫像一幅(图3)。著名文学家、收藏家郑振铎称图像皆属有本之作,为此类书籍插图最早刊行者。“对塑造历史人物的美术家,将有参考价值。”[1]俗语说:“一方水土一方人”。刊本《历代古人像赞》中的杜甫像,脸型为中原人相貌:四方脸,大脸庞,高鼻梁,鼻尖鹰钩状,眼皮厚,面部平坦,胡须黝黑。
甘肃天水自宋代初年开始,便为杜甫建少陵祠、子美堂。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山东莱阳人宋琬出任分巡陇右道兵备佥事,驻节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宋琬在浏览秦川胜迹时,见到李杜祠堂破败不堪,于是他请来书法家张正言、张正心兄弟摹刻成碑,“庶使后人之来者,按籍而知迹之所在”。(宋琬《杜甫石刻题后》)流传下来的拓本卷首是杜甫线刻像,面额丰硕饱满,双目炯炯有神,这是杜甫中年时的标准像。
图4
清代民间画家上官周,1665年生于福建长汀,民间画家,终生布衣。他曾奉进京与王石谷等合绘的《康熙南巡图》12卷(现存故宫博物院),有人物近万个,神态逼真,栩栩如生。上官周在京期间,受宫廷画师郎世宁(意大利人)影响,接受现实主义画风,改变人物画法程式,他于1743年(乾隆八年)完成传世之作《晚堂笑画传》,绘有120名惟妙惟肖的历史人物,笔法潇洒,别开生面,一直是人物画的临摹范本,对后世影响很大。《晩笑堂画传》中的杜甫像(图4),表现了诗人乐天安命神态。[2]从此,杜甫像开始向“瘦”转型,变“官”为“民”,诗圣头戴幞巾、不穿公服、不持朝笏,回到了诗人的“原生态”,风流潇洒。上官周采用白描手法,人物灵秀飘逸,衣纹婉转流畅,表现独树一帜。画传得到鲁迅先生的钟爱,他多次购买此书赠送外籍友人。
“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文人将绘画作为一种高雅的爱好,以增强文化修养,提高人生品味,借以发抒“性灵”或抱负。文人画标举“士气”、“逸品”,风格平淡清新,讲求笔墨情趣,重视画中的意境缔造。
杜甫在成都时,被严武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杜工部,将纪念他的祠宇称工部祠。祠里存有明代何宇度1602年(万历三十年)刻杜甫像,源出于元绘本《子美戴笠画像》,体形丰满,气度雍容。何宇度在碑上跋语中云:“先司寇公故藏有公遗像一纸,质之世传圣贤图谱罔异,予因取而勒诸石。”工部祠内还有清代张骏摹南熏殿本所刻“诗圣杜拾遗像”(图5),张骏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登进士,能书善画。他的杜甫像面容清癯,双颧突出,目光深沉,须髯疏朗,把诗人的满腔愁肠表现无遗。画家虽然参考了藏本,但是脸型却变得精瘦。
图5
1962年,杜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邮电部发行《杜甫诞生1250周年》邮票一套两枚,其中一枚图案是杜甫肖像。女设计师卢天骄以金黄、草绿来饰框,在框中有郭沫若题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细心的观者可以发现,邮票杜甫像与张骏画相似。设计师只是去掉朝笏,几绺胡须,一位清廉的官吏形象,通过简约线条,活灵活现。
杜甫生活在遥远的唐代,故人越千年,见过他的人都已辞世,后人难识诗人真面目。然而,从诗中可窥杜甫的体态。如李白的《戏赠杜甫》诗言:“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王安石《杜甫画像》诗道:“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杜甫在众多的诗作中,也对自己进行了描绘。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了,诗人逃难、被俘、逃跑,此时“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乾元元年,关中大饥,杜甫弃官前往秦州。“三人各瘦何人强”(《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个七首》)。俗语说:“相由心生”。杜甫四处逃难,常常挨饿,还要苦苦做诗,身体的消廋可见一斑。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试想,杜甫历经离乱、仕途多舛,还能不神色憔悴、老瘦乾瘪?如果人世间的奔波穷愁,没有在杜甫脸上留下烙印,大家还能像现在这么爱他?
中国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由于吸收西方艺术养料,重视透视关系,重视色彩表现,重视人物素描,中国画取得长足发展。在数十名家杜甫画像中,大都注重人物情绪的刻画,或忧愤苍凉,或壮毅坚忍,或乐观豁达,或狂放无羁,都能读到他奔涌的情感,能感受他内在的伟力。
在为杜甫画像的名家中,不能不提到张大千先生。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收藏明清以来中国名家杜诗书画真迹数千件,其中《杜陵浣溪行吟图》(绘于1945年),张大千先生匠心独具,别出心裁画杜甫背影,画面浣溪蜿蜒,水色如镜,岸边数竹横斜,杜甫双手背环,面对溪流沉思,好像在回顾旧情,好像在推敲新作,人间世事茫茫,唤起观者遐思。张大千先生行笔流畅,线条飘逸,色调淡雅,此画当属杜甫画像精品。
在现代众多杜甫画像中,蒋兆和的作品最负盛名。陈传席在《画坛点将录》称他是中国“改革人物画的巨匠”。他的鸿篇巨幅《流民图》群像,是现代人物画的扛鼎之作。蒋兆和在1959年画了一幅《杜甫》像(图 6)。[3]画中诗人倚坐在山石,迎风抬头,眼望苍天,眉宇间却流露一股凛然之色。在人物形象构思上,杜甫身躯倾斜、头巾飘拂,“具有倾向性张力”(康定斯基语),在“不动之动”中,让人感受动感。画家采用素描的明暗法,结合传统人物画线描法,用笔大胆、粗放和自由,衣纹线条,刚韧劲健,转折分明,衬托了杜甫的铮铮傲骨,画面充满悲愤苍凉的色彩。蒋兆和引用杜甫诗题款:“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又在画中自题诗:“我与少陵情殊异,提笔如何画愁眉”。从而,使这幅杜甫画像形神俱备。此画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还收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从此在当代青少年中流传,变成他们心中的杜甫“标准像”。
图6
“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老夫老更狂。(《狂夫》)”后人一想起诗圣杜甫,即是一位温厚的长者,但这位朴实谦和老人,其实也有狂放的一面。在盛唐这样一个时代,文人胸襟开阔,思想生气勃勃,狂放被视为是一种自信。杜甫也自然受时代影响,遍游名胜,痛饮高歌,慷慨怀古、纵论天下,其狂放让人们感到艳羡。故此,新时期画家笔下的杜甫,不再悲愤苍凉,而是刚毅坚忍。
人们发现,新时期杜甫画像写新意,无论是工笔重彩,还是水墨写意,都创造了一种壮毅的形象。范曾提倡“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开创人物画“新古典主义”的先河,在他的人物组画《杜公赞》中,杜甫的身躯伟岸、脸庞劲健、眉毛浓黑、胡须飘拂,将诗圣的刚毅表现得酣畅淋漓。刘凌沧教授的杜甫画像,以人物为主体,以景物为衬托,表现茅屋、秋风情景交融。在杜甫面部表情刻画上,挺直的身躯,聪慧的眼神,握笔灵动的手,展现了诗圣达观的情绪,创造了人物画的新气韵。
笔者以为,杜甫画像的“胖、瘦、壮”,其实,这关系到作画的观念。英国美术评论家贡布里希说:“艺术史并不是一部技术不断进步的历史,而是一部观念变化的历史”。[4]绘画观念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它产生于画家的审美趣味,而这又与画家的生活环境、经历、爱好、个性倾向等密切相关,更受时代、阶级、民族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由于各代画家审美趣味不同,于是产生了情态各具的杜甫像。
鲁迅先生曾说过:“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們堆里似的。”(刘大杰:《鲁迅谈古典文学》)如今,十三个世纪过去了,当代青少年热衷“解构”经典,让杜甫开摩托、逛超市等,借此倾诉心中怀旧的情怀,以消解学业、考试等压力。“解构”一词为钱钟书首译,源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destruction”。原意为分解、消解、拆解等。然而,“解构”也要避免粗俗式,用课本杜甫像信手涂鸦,恶搞先贤的行为不应提倡。
审美趣味又称“审美鉴赏力”,即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是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的综合。审美趣味存在高雅与低俗,殷谦在《心灵真经》中说:“一些人‘激进’的反传统姿态,是任性的、嬉皮士式的游戏态度,他们践踏学术之原则,嘲笑趣味之标准,忽略意义之关注,背叛传统之文化。这种畸形的、病态的趣味感,会降低道德自持之底线……”
审美趣味是审美观念形成的基础,也是当代青少年表现的一种偏爱。所以,认识青少年审美发展的基本特征,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纪念杜甫诞生1300周年时,我们对历代诗圣画像进行了巡礼。杜甫画像历经“胖—瘦—壮”的流变,可以理解是画家以不同的审美观念,去创造“社会性偏爱”的形象,进而去表现杜甫的爱国精神、仁爱情怀、人本思想。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学讲学录》)由此,我们在通过画像品读杜甫时,他是胖是瘦是壮已不重要,关键是如何感受诗人的超凡人格。我们的研究获益也诚如俄国文艺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流成变异多彩的巨川。”
[1]周芜.中国古代版画百图[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2][清]上官周 绘.晩笑堂画传[M].上海书店,1994.
[3]蒋兆和.蒋兆和画选[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4][英]贡布里希.艺术的历程[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