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苏轼重要美学观点解析

时间:2024-06-19

左国华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苏轼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艺术思想极为丰富的书画家。苏轼美学思想概括为五个方面:真实论、自然论、传神论、法度论、目的论。下面,我们从这五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苏轼的美学思想:

一、真实论 苏轼认为艺术作品要真实、感人、有理。他提倡绘画要“写真”,主张“画有常理”。

苏轼提倡绘画要“写真”,这种“写真”不同于现代所说的“写生”。大意是指人物绘画要尊重客观对象。由于人物画稍不留意,所画人物就会“变形”,所以苏轼特别提倡要“真”,画出来的人物要和真人一样。在《次韵子由书清汶老所传秦湘二女图》中说道:“胡为写真传世人,更要维摩一转语”。苏轼的绘画真实论,集中体现在他关于形似和神似的分析上。为此苏轼提出了著名的“常理”说,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己的内在规律即它的“理”,这种“理”是不能违反的,违反了“理”,绘画就会变形,失去画应有的形状。

二、自然论 从创作论的角度看,“自然”体现为追求一种自然天成、无意追求、无目的而又合乎规律的神妙境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讲究自然感性,反对理性安排,主张创作主体在与外在对象的直觉合一中产生创作灵感,这样的作品才能达到虽由人为而有若天成的自然境界。

从这种崇尚自然的美学追求出发,苏轼在书论中多次阐明对自然天成的审美追求,他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在书法艺术的创作论上,苏轼也强调这种直接感受、“无意于佳”、“无意于济否”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心忘其手手忘笔,笔自落纸非我使”,“浩然听笔之所之”,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苏轼的自然论,强调文艺创作要天真自然,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

其一,主张写文章要“行云流水、随物赋形”。苏轼提出“言止于达意”,认为即使没有很多的文采,只要能表达清楚作者的意思,就是辞达。把写文章比作流水,能随着描写对象的不同而随物赋形。

其二,绘画上崇尚“天工与清新”。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认为诗画之间是相通的,以天真自然、平淡新奇为上。

其三,提出“无意而佳乃佳”的书法创作观。受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影响,苏轼提出“无意而佳乃佳”的创作观。这一观点以天真自然、无意求工为书法创作之核心,要求作书者的精神状态、运笔布局、审美精神方面达到自然和谐。实质上,苏轼书法自然论提倡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苏轼自然论可以看出,懂得合理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领悟和谐之理,在艺术上才能做到道法自然,达到天人合一境界。

三、传神论 对于艺术如何逼真地表现生活形象的问题,苏轼提出了贵在传神的鲜明观点。其传神论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

其一,他反对把形似作为论画的标准,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观点。

南齐谢赫在“六法”中提出“气韵生动”、“应物象形”,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历来中国画提倡“神似”,主张借物咏志,要通过笔墨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意趣思想,从而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苏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他提倡观察生活时要“得之于象外”,艺术构思要“胸有成竹”;反对“论画以形似”,主张在把握物理的基础上做到传神与寓意的统一。[1](P264)如果看画只能看到形的似与不似,而认识不到作品更深一层的思想意义,这种赏画水平是很低的,赏画者要能看到画以外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其二,受儒家“修身”思想影响,苏轼又提出“书如其人”的批评方式。

儒家历来讲究“修身”,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即用学问和德行来养成自己。苏轼在其评书中云:“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苏轼认为书法通过传神,能见出书家的君子小人之态。由此可见,书法外在之形能传人之性情,能表现书家的人品好坏。

四、法度论 苏轼虽然在书法理论中提出了自然论,但他并不是一味地主张放纵自然。相反,他十分重视法度。

苏轼认为,只有在风格明显不同的书体中能达到相反的艺术效果,这才是真正的天成佳作。《跋晋卿所藏莲花经》云:“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书砚》云:“大字难结密,小字常局促,真书患不放,草书苦无法。”《次韵子由论书》更是把这一观点上升到美学的高度“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虽然苏轼提倡书法由“有法”的循规蹈矩到“忘笔”的无法,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一开始就“无法”,那只会堕入狂怪一路。对于艺术创作的法则,苏轼倡导从有法到无法的法度论,提出以下两个重要观点:

其一,从“退笔如山未足珍”到“我书意造本无法”。苏轼认为,要想成为出色的书法家必须积学苦练,提出“退笔如山未足珍”的观点,认为书法艺术有法可寻,有据可依,要不断地勤学苦练。但苏轼又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的观点,主张艺术的法则是没有规则的,是千变万化的,只有信笔为之,才能从客观达到“法无定法”。从“退笔如山未足珍”到“我书意造本无法”,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变化,我们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发展。

其二,绘画上要求“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苏轼曾赞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认为画家之作品所以能呈现出无穷的清新境界,就在于把竹人格化了。这一观点体现了书画创作不是照抄自然,而是把自然形象人格化、艺术化,变成画家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这样才会产生无穷的清新境界。

五、目的论 苏轼目的论认为艺术要在“至乐”中自我完善,艺术作品要为现实服务。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

其一,受道家“贵生”思想的影响,提出“至乐”的观点。道家认为人生以生命最为可贵,主张“贵生”思想,苏轼则把书法作为怡情养性的方式,当作一种挣脱世事烦恼,达到自我完善的手段。他在《石苍舒醉墨堂》一诗中写道:“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不异逍遥游。”可以看出苏轼倡导的是一种“至乐”的观点,这种以书自乐、以适意为宜的思想与道家的贵生思想如出一辙,都是强调珍爱生命价值,在艺术中寻求乐趣,以达到自我完善。

其二,提出“言必中当世之过”的观点。北宋,“时文”流行,苏轼反对“时文”的“靡弊”,强调文章的经世致用之功。他认为写文章要言之有物,要能为现实服务,提出“言必中当世之过”的创作目的论,认为文学要能揭示社会之弊端,反对空洞无物的浮泛之作。作者要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必须具有政治预见性和勇于坚持真理的不屈精神。

苏轼“至乐”观启示当代书家要自信、自立、自乐,最终达到“至乐”,惟有这样,才能领悟人生真谛、实现人生理想。

研究苏轼美学思想能丰富我们的理论知识、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把苏轼美学思想与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人生阅历、修身养性、社会交往等方面联系起来论证,充分挖揭其美学内涵,还是颇有难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