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卓越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4-06-19

丰建霞

(黄冈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冈438000)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推行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教师”、“卓越法律人才”等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践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无疑成为我国高师院校的历史使命。地方高师院校作为教师教育的主力军责无旁贷。作为语文学科的“卓越教师”的培养,对其素养的要求应是多方面的,而其人文素养无疑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笔者就语文“卓越教师”的人文素养及其高师院校如何培养语文“卓越教师”的人文素养谈点看法。

人文素养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现代的“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科学主义”、“实用主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作为人的基础素质的人文素养,关系到人的精神、思念、信念、情感、意志,直到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关系到人的情操,人格,智慧,乃至人生的幸福。较高的人文素养,能拓宽人的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做到情理通达,才智清明,保持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育是关乎人的成长的事业,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人文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美国关注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理念具体体现为:强调教师博爱的人文情怀;凸显教师高尚的人文品格(尊重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价值;重视教师的德性培养);注重教师深厚的人文知识修养;关注教师崇高的人文精神(强调教师的反思和研究能力、强调教师多方面的合作精神)。[1]俄罗斯1996年修订的《教育法》规定,制定国家教育政策必须遵循六项基本原则,其中,教育的人本主义性质、全人类价值、人的生命和健康以及个性的自由发展具有优先发展的性质为六项原则之首。人本化是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也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主导原则。在俄罗斯所参与的一系列国际教育设计中,其中一项就是《师范教育的人本化和人文化》[2]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重视教师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种必然。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不仅是实现教师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语文教师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对其人文素养的要求不仅重要,而且应该有比较高的要求。

首先,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学科。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源于“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文的人文性源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P16)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它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工具。同时我们也应知道,这是一门特殊的工具。作为语言,任何一种言语形式,其背后是一种生命状态,同样,学习语言,也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既是师生双方言语交流学习呈现的生命活动,也是共同学习文本言语,揭示文本言语背后的生命状态的生命活动。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

其二,语文课程的目的及其功能也体现了这一要求,新课程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提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直接指向人文精神的。2011年版课标的前言写道: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高中课标的前言部分写道: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很显然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育中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材料都涉及人类价值及精神层面。教材大量的选文都是文学作品,文学是人学,人文精神是其根本。即使教材的选文不是文学作品,一些说明性的、议论性的乃至实用性的文章,诸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等,无不蕴含着人文精神及人文价值。对这些教材内容的解读与教学,没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及深厚的人文底蕴是无法做正确的解读,更不用说进行教学。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讲台三尺虽小,演绎的都是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中的社会更替、人生感悟、思想结晶,博大、深邃,需要我这名教师一辈子学习、探寻。”[4]

其三,语文是母语,汉语本身具有极其鲜明的特点,它是感性的,文化性极强。于漪老师说:“语文老师心中要有点汉字文化、经典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汉字符号表达性能的复杂、感性信息的丰富,绝非西方拼音文字作为符号可比。‘视而可识’使得字的象形部分栩栩如生,跃于纸上;‘察而见意’更是充满了想象力、象征性的丰富。……汉字每一个符号都是一件艺术品,都具有生命力,都与自然与社会相连。人的心灵、心态、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字互为内外,相互激发、相互依存。把握了这一点,阅读教学中立体的审美功能就会注意开发。”[4]汉语文化,不仅体现在汉字,也体现在古诗文等方面。语文教材中选择的经典的古诗文,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于这一篇篇古诗文的理解不能只是就文论文,需要对中国文化有了解,对作家作品有了解,这也决定语文教师需要一定的人文素养。

事实上,纵观优秀的语文名师无不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他们热爱生活,崇尚自由,思想独立,……老一辈的斯霞、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他们身上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洋溢着人文的气息。新时期出现的各色语文,更打上了鲜明的人文烙印,如韩军的“新语文教育”,黄厚江的“本色语文”,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程少堂的“语文味语文”,窦桂梅的“主题语文”,王君的“青春语文”,还有“生命语文”,“生态语文”等等。这些名师的成长经历及教学实践都印证了语文老师必须要有较好的人文素养。

高等师范院校在语文学科“卓越教师”的培养上,首先要创设有利于人文素养培养的好的校园环境。这个环境既指自然环境,同时更要创设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比如组织名家或名师进行人文专题报告及讲座,举办丰富多样的校园人文活动等。

第二是课程设置上要有体现突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的内容包括:传统文章章法、文学理论及文化方面的一些知识、新的没编进教材的文学理论知识以及其它文学、文字、文章、写作等新的研究成果,因为这些涉及到与语文学科解读文本能力的核心要素。课程形式为专题讲座或其他形式。而其它的人文知识,诸如哲学、美学、历史、艺术、宗教等可以作为选修课的形式开设。

第三是读书。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培养教师的素养时提出:“达到这样程度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5](P718)语文教师通过阅读提升人文素养是必由之路。上海市2004年公布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对老师的阅读提出要求:“任教六至九年级的教师,每学年的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记诵量不少于5000字,写作量不少于10000字;任教高中阶段的教师,每学年的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记诵量不少于5000字,写作量不少于15000字。”作为在校的师范生,阅读量需要大于这个量,要把阅读作为师范生的内在需求去培养,这样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将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读书要勤写笔记,勤思索交流,举行各种形式的读书报告会或读书竞赛活动,或进行专题讲座。将读与思紧密结合,“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当是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6](P34),“人文教育的本质是精神之学,教育者首先必须是善于思考的人。教师只有成为思想者,才具备教育者的素质,教师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才能胜任教书。”[6](P64)

第四通过实习即见习等方式,亲临体验,利用假期进行支教,或与名师对接,深入到教学一线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看名师优质课、分小组组织学习名师专业成长的经验,多看师德标兵的事迹。教师的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内核是对职业的认同感及热爱之情。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作为影响师范生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动力性特征,人际修养、个性品质和职业态度等与职业认同相关的教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其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必须通过多种实践教学形式、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长期熏陶才能得以提升。

人文素养的培养应是一种自觉的灵魂建构,学生自身努力和主动积极投身教书育人实践是语文“卓越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的内在动力,学校及学生自身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语文“卓越教师”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1]马毅飞.美国NBPTS教师专业标准中的人文素养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9,(2).

[2]李艳辉.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人本取向[J].辽宁教育研究,2007,(3).

[3]杨再隋.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策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导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4]于漪.语文教师的使命[J].全球教育展望,2008,(4).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6]吴非.不跪着教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