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实习本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4-06-19

张 微

(湖北工程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湖北 孝感432000)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地蓬勃发展,许多地方高校纷纷开设了社会工作本专科专业。专业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实习是指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帮助学生学习整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原则、理论与方法,培养具备社会工作者应有的价值与态度,为他们毕业以后独立从事社会工作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技能准备的教学方式。[1]与课堂教学不同,专业实习教育的开展需要依托外部实习资源,需要孕育和滋养在专业社会工作蓬勃发展的土壤里。但就当前情况看,制约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结构性张力仍然强大。[2]孕育和滋养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土壤并不肥沃。尤其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由于其身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市州城市,孕育和滋养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土壤更为贫瘠。社会工作实习应如何开展,作为地方高校,必须探索出一套“因地制宜”的本地模式,以保证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实习的现实困境

在社会工作实习开展的过程中,地方高校遇到的现实困境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部门对专业社会工作认受度低的问题 目前,在专业机构缺失的情况下,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在整合校外资源必须依托当地政府部门。然而,在实习中,这些部门可利用的资源甚少。这并非是由于资源不足,而是这些资源很难被利用。究其原因,是由于专业社会工作的认受度低,即各政府部门并没有意识到专业社会工作与实际社会工作、义工的公益活动之间的区别。作为政府部门的民政系统、司法系统、半官方性质的慈善总会和工青妇残系统,他们都优先于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开设而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原发内生性的,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后发外来性的。因此,在原有的社会系统和结构中,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出现是很难被原有的社会系统所接受的。在实习中,我们表面上拥有了很多政府部门实习资源,但是,这些政府部门并不信任专业社工的老师与学生团队,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专业社工团队的存在。比如,司法部门在开展社区矫正项目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项目需要专业社工的介入;民政部门的大型救助项目给了当地的义工组织;慈善总会与企业合作的大型公益活动也直接用行政模式来完成。因此,在政府部门开展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很难真正体现专业社工的存在价值。这样的局面使政府部门更加固化地认为社会工作并非是专业性的,而同时学生的专业能力在这些部门里也得不到提升。

(二)学校思政系统与专业社会工作系统的融合问题 学校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重要的工作介入领域之一。对于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实习的开展来说,当地学校的实习资源是非常宝贵的。是社会工作实习开展的天然场所。从理论上说,该资源系统应该是很容易被挖掘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学校内部有一套严密、完备甚至有些封闭的学生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系统,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都被该系统所囊括。在这里,我们谈及此问题,并非去指责或批判该系统,而是在思考是否能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整合进入学生工作的运行系统中,使得学工系统变得更开放,这样对学生工作和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是一个“双赢”的状态。

(三)与当地义工组织与专业社会工作系统的整合问题 社工加义工的工作模式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如何能将义工组织资源变成社会工作的实习资源呢?在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市,义工组织的建立与运行远远早于社工专业教育,而且运行机制较为完备,也很好地服务了当地社会,成为了政府以外的另一支社会救助力量。从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史看,义工组织就是专业社工的胚胎,是专业社工的原生力量,二者可以很好的整合。但从本土的现实情况看,专业社工是个外来客,并非原生性的,而民间义工组织系统虽然非专业,却深深扎根于民众,帮助弱势群体解决许多实际困难。对于社会工作实习的开展来说,我们希望义工的服务项目、服务对象能够成为我们的实习资源,但是,如何能够让这一原生系统愿意接纳并认可我们这一外来系统呢?这也许需要我们抱有开放的心态,将自身融入到原生系统中,使社会工作实习更“接地气”。

(四)专业社会工作嵌入传统社区工作的问题 目前在中小城市,甚至在绝大多数大城市,社区工作仍是事务性与封闭性的,社区工作的事务性和被动性的运行机制无法去挖掘和评估居民的潜在需求,它并不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这一新系统的“嵌入”,因为它们并没有主动挖掘社区居民潜在需求的愿望与能力。这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在社区当中失去了意义,没有了用武之地,使得学生在社区实习过程中,只是在从事事务性与行政性的工作,大大挫伤了学生实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三、服务当地: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开展的可能途径

(一)生态系统论: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困境的一个解释视域 生态系统论是社会工作实务重要的理论视域之一,其思想来源是社会进化论、社会调查研究、信息理论和芝加哥学派的生态学思想。[3]该视域强调任何行动系统都需与其环境(即关联系统)保持“适应”状态,将行动系统的问题定义为“适应不良”,并将其归因为行动系统与其关联系统之间由于隔离而导致的能量交换失衡。基于该视域,地方高校的“社会工作实习”即可被定义为一个行动系统,“社会工作实习”的开展则可被视为该行动系统与其“环境”各关联系统进行能量交换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系统之间的开放并进行顺利、持久的能量交换是其处于“适应”状态的关键环节。推而述之,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实习遭遇的困境则可被视为一种“适应不良”,这种“适应不良”则源自于社会工作实习这一行动系统与其实习环境各关联系统之间的隔离而导致能量交换的失衡。

(二)服务当地: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应遵循的行动取向 “熵(Entropy)”与“负熵(Negative Entropy)”是生态系统论中的重要概念,指代系统发展的两种对立状态。“熵”是指系统逐渐失去外部环境的输入而趋于解体、损耗和消亡的倾向。“负熵”是指“熵”的对立面,是系统不断得到外部输入趋于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若系统与环境的交换是长期失衡的,系统就会是“熵”的局面,反之则当然是“负熵”的局面。

对于成熟的社会工作运行模式来说,社会工作实习所涉及的机构主要是校外有自己服务定位的成熟社会工作机构。这种实习通常有两个目的:整合理论与实践和引导学生进入专业服务圈。不过,由于国内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滞后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传统的社会服务绝大多数并未“社会工作化”,社会工作实习是很难在本土实践中去实现这两个理想目标。在社会工作实习的本土行动取向问题上,诸多学者提出了很多观点,比如,张宇莲提出,社会工作教育实习的目标被设定为研究取向下的实务探索与提炼[4];古学斌指出,从社会工作教育三重能力建设的目标出发,主张摈弃由上而下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鲜活的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和内化价值观[5];矫杨指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目标包括专业技能、专业自我、专业自主、专业认同、专业成长等五个方面。[6]若从静态和单向的视角出发,上述的社会工作实习的行动取向无可厚非,也是符合社会工作本土发展现状的。

然而,基于生态系统论的视域,这种在社会工作实习行动取向却只强调了输入,而忽视了对环境的输出与反馈,即只强调环境给行动系统带来什么,或者让行动系统实现了什么,而忽视了能量交换的双向性和均衡性。当然,强调对实习环境的输出与反馈,并不是说其成为了实习的主要行动取向,而旨在强调能量交换过程中均衡性,以此来提高社会工作实习这一行动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力”。社会工作实习需要去适应我们所在地域的“生态环境”,而“适应”就意味着保持系统交换的均衡,均衡就意味着实习行动系统必须也给环境带来正向的影响,使其发生正向变化。

因此,对于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实习的开展而言,服务当地应成为社会工作实习本地模式构建中的一大行动取向,是社会工作实习的一大潜功能,更是保证社会工作实习在当地顺利、持久开展的可能途径。

四、“服务当地”取向的社会工作实习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上述对实习行动取向的论述,只是从理论上对实习行动取向加以阐释。进一步而言,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去探索一套更加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笔者所在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已六年,单从开展社会工作实习的过程看,社会工作实习必须探索并总结出一套具有很强“适应性”的本地模式,其核心就是坚持“服务当地”的行动取向。下面即是对该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灵魂,是行动路线的基础。关于传统实习目标的以往研究与论述已较为成熟,且地方高校在该取向上与其他高校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在此就无须论述。而如前所述,“服务当地”取向是我们在社会工作实习中容易被忽视的,而其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更为重要。该取向实习模式的目标体系应包含任务目标与过程目标两部分,具体如下:

1.任务目标。第一,促使当地社会服务的“社会工作化”。在欠发达地区,各种社会服务仍然是传统半行政化的社会工作组织模式来实施与落实。而社会工作实习的开展可以在传统的组织模式中“嵌入”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促进当地社会服务的“社会工作化”。

第二,拓展社会工作在当地的服务领域。传统社会工作体制下,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是补救性的,其服务领域自然也比较狭窄,而专业社会工作的功能还有预防与发展,因此,拓展社会工作在当地的服务领域应成为社会工作实习的一大目标。

第三,帮助当地义工组织社会公益活动迈向专业化。目前,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正蓬勃发展,并积极促进社工与当地义工组织合作。这样的合作,一方面,能够为大量当地义工组织注入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使其社会公益活动更具专业性。另一方面,能更好地促进社工与义工的合作关系,共同服务于当地。

2.过程目标。第一,提高当地政府部门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受度。社会工作专业致力于培养职业化的人才,但中国的社会工作职业化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7]事实上,在非沿海发达地区,情况更是如此。当地承担社会福利服务职能的相关政府部门与基层社区中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程度是很低的,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度也是很低的。因此,社会工作实习从某种意义上说需要担负着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在政府部门与基层社区中认可度的责任,而这样的认可,是我们借助实习给其带来直观感受中实现的。

第二,扩大社会工作在当地民众中的影响力。目前,民众对专业社会工作知之甚少,专业社会工作有时显得“曲高和寡”。与上所述类似,从带领社会工作实习的经历看,笔者认为,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实习还承担着在民众中扩大社会工作专业影响力的过程目标。

(二)内容 实习内容是“服务当地”取向的社会工作实习本地模式的实施载体,在该模式下,实习的内容具体如下:

1.帮助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健康成长与家庭教育系列活动。

2.帮助当地慈善总会开展各项社会服务。

3.与当地妇联、团委合作开展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活动。

4.与当地义工组织合作开展各项社会公益活动。比如,重度精神病家庭救助项目。

5.与当地司法部门合作开展社区矫正项目。

6.在当地社区中开展各种社区文体活动。

7.与当地特校合作帮助开展各种残疾学生的社会适应活动,比如,自强小组、康复服务等。

(三)措施 实习主体的具体措施,即实习主体内部需要建构起一套保证实现目标,落实实习内容的制度安排。从专业实习的实践看,应包括:

1.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应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近年来,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虽得到一定发展,在促进教学、学生专业实习、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教师对于办机构与本职工作的整体性理解、实践同学校对它的分离性理解和判断形成“叠错”现象。[8]这种严重错位会影响领办机构教师的积极性。

目前,笔者所在院系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们已自筹资金成立了当地第一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机构成立后,教师们以机构为载体,承接了多项本省与本市的社会服务项目,这为学生创造了很多实习机会。因此,无论是从学生实习还是从服务当地来看,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都是社会工作实习本地模式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2.教师作为具有多重角色的“专业督导”全程地参与实习。督导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重要环节,中国社会工作实习的现实处境使得实习督导一直处于滞后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习的质量。在开展专业实习的过程中,由于机构督导的匮乏,因此,教师就应承担着“专业督导”的角色。在地方高校,教师可能还需承担更多的任务和责任。教师作为专业督导全程参与到学生实习中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但应采用对话式实习督导教学模式,与学生建立积极、民主的督导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批评精神和能力。[9]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全程参与到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对实习前的准备、实习中的问题、实习后的反思与分享进行细致指导与耐心引导。很多时候,往往是教师身先士卒,在当地承接了社会服务项目,为学生争取实习的机会,组织学生一同参与其中。因此,对于地方高校的社会工作实习而言,教师作为“专业督导”的角色全程参与到学生实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往往承担着组织者、策划者、管理者、监督者等多重角色。教师作为“专业督导”的上述角色保障了实习的进行与效果。

3.充分评估实习场所的需求。与发达地区不同,地方高校联系的实习场所既是实习机构,同时又是服务对象。因此,在进入实习场所实习之前,充分评估其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其目的是能较为客观全面地了解其实际问题与需求所在。这样的评估是提高实习场所对专业社会工作认受度的重要保障,也是实习的长效进行、实习机构自身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更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从而达到学校、机构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4.学生加入当地义工组织。当地义工组织是当地原发内生性的社会公益组织,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而高校专业社会工作的出现则是后发外生性的。后发外生的社会系统要服务当地,必须与当地原有的义工组织很好的结合。学生加入当地义工组织,并协助其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就是笔者所在院系在实习过程中开拓出的一种结合形式,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加入当地义工组织并参与其活动,由于社会工作的学生学习了专业价值观、方法和助人技巧,在开展服务活动时,就能很好地协助当地义工组织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减少重复服务,提高服务效益。这种“社工加义工”的形式能有效促进当地义工组织的专业化进程,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同时也为社会工作学生的实习找到了一块肥沃的土壤,保障了学生实习的生根性、实效性与长效性。

[1]库少雄.社会工作实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王思斌,阮曾媛琪,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9,(5).

[3](英)马尔科姆﹒派恩.冯亚丽等译.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张宇莲.研究取向的社会工作教育实习模式[J].浙江工商大学报,2011,(4).

[5]古学斌.三重能力建设与社会工作教育[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4).

[6]矫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3).

[7]张敏杰.中国专业社会工作面临的三大问题[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4).

[8]王思斌.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叠错现象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9]姚进忠.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模式的本土建构——批判教育学理念的引入[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