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刘吉顺,何 芬,李可彬
(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氢气是重要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新能源、光纤及燃料电池等领域[1]。目前主要的制备方法有烃类、天然气转化法,重油、煤气转化法,电解水法,甲醇水蒸汽转化法和氨分解法[2]。甲醇制氢法因其工艺流程简单、原料气杂质种类少、产品纯度高以及甲醇运输方便,受到了许多中小规模氢气用户的青睐[3]。原料气组成为 73% ~ 74.5%H2、23% ~ 24.5%CO2、1%CO、CH3OH、二甲醚和饱和水,脱除难易关系是二甲醚>CH3OH>H2O>CO2>CO>H2,其中制约氢气纯度的关键是CO和CO2的精度脱除。与传统的深冷法、吸收法和膜分离法相比,变压吸附法具有能耗低、纯度高及规模适应性好等特点,得到大量推广和应用[4-5]。变压吸附的关键之一是吸附剂,常用硅胶、活性炭、5A分子筛和13X分子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吸附CO2和CO。硅胶是由多聚硅酸经分子内脱水而形成的一种多孔性物质,对水、甲醇等极性分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6]。温木胜[7]等用静态称重法和流动法测定了CO2和CO在活性炭和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指出13X对CO2的吸附优于5A分子筛,但其未说明CO2在13X的脱附性能。南京工业大学姚虎卿[8]等开发的NA型CO吸附剂将氨合成气中的CO降低至ppm级,但CO与吸附剂络合,吸附热大,脱附困难。郝树仁[9]等给出硅胶类、活性炭类和5A类对H2的分离系数,表明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对CO2的吸附性较强,5A分子筛孔径均一,选择性强,对CO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变压吸附是一个经历多个步骤实现连续生产的复杂动态过程,体系中的压力、浓度和温度等参数复杂多变,测量困难,而目前也还未有完善的数学模型对该过程进行准确的描述[10-13]。因此选择合适的吸附剂,通过试验的方法对影响变压吸附的不同因素进行研究,对过程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选用活性炭和5A分子筛,对变压吸附复合床脱除甲醇裂解气中CO和CO2进行研究。测定了293 K时CO2和CO在活性炭和5A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和动态法穿透曲线,对吸附剂在甲醇裂解气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建立双塔吸附实验,考察了复合填料比和再生方法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为甲醇制氢变压吸附工艺设计及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静态容积法[13-14]测定CO2和CO纯组分气体293 K时在活性炭和5A分子筛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压力为30 ~650 kPa,压力精度 ±0.25%FS。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气源、固定床吸附柱、抽空系统、控制系统和检测系统几个部分。吸附塔为φ108×4×600 mm的钢制容器,原料气为配置的标准气,当完成一个条件的吸附实验后,需对吸附剂进行充分解析,以保证吸附剂在相同的状态下进入下一条件的实验。
图1 吸附实验装置示意图
1.3.1 吸附剂
活性炭:(柱状2~3 mm,堆密度≥0.58 g/mL,空隙率0.4~0.5,CO2吸附量≥70 mL/g;5A 分子筛:粒状1 ~2 mm,堆密度 0.74 ~0.78 g/mL,空隙率 0.3 ~0.4,静态CO2吸附量≥17.5 wt%,由成都科特瑞兴有限公司提供。)真空干燥箱中120℃下干燥12 h,自然冷却,称量质量差0.01 g为合格,密相装填。
1.3.2 原料气
原料气由重庆瑞信气体有限公司配置的模拟甲醇裂解气组成的CO2_CO_H2的标准气,组成见表1。置换气是由自贡鼎泰能源有限公司提供的≥99.99%H2。
表1 原料气组成
1.3.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气体取样袋和取样筒取样,气相色谱仪为上海天美GC-7900型,六通阀进样,检测器包括TCD和Ni转化炉+FID检测。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 TDX-01,60-80目,2 m;柱箱温度50℃,进口温度60℃;TCD检测器温度200℃;载气He。
1.3.4 实验方法
(1)静态、动态吸附量测定
静态吸附量测定:测定了CO2和CO纯组分气体293 K,吸附压力为30~650 kPa,分别测定活性炭和5A分子筛的吸附等温线,压力精度±0.25%FS。
动态吸附量测定:测定原料气在293 K,11.6 L/min(标况下),吸附压力为3.5 bar、5.5 bar和7.5 bar时,分别测定活性炭和5A分子筛的动态穿透曲线,并计算得到动态平衡吸附量[15]:
其中,q*—标准状态下待测吸附组分的动态平衡吸附量,mol/kg。
Vin—进气中待测吸附组分的体积,mL。
Vend—尾气中待测吸附组分的体积,由穿透曲线积分计算获得,mL。
Vd—吸附床的死体积,mL。
Ci—待测吸附组分的体积分数,%。
T0—吸附温度,℃。
P—吸附压力(表压),kPa。
m—吸附塔中吸附剂的装填量,kg。
(2)复合床层填料比测定
实验条件为:原料气量为11.6 L/min(标况下),吸附压力为5.5 bar,活性炭/5A分子筛填料比为45/15、40/20和30/30,单位cm/cm,测定CO和CO2的穿透曲线。
(3)再生方法测定
抽真空:吸附塔活性炭/5A分子筛填料比为40/20,吸附压力5.5 bar,床层接近饱和后逆放到 1.02 bar,分别抽空5 min和10 min,测定解吸气CO和CO2平均浓度和抽空气体流量变化;抽真空结束后,H2充压至5.02 bar,通原料气测CO和CO2的二次穿透点。
H2吹扫 :吸附塔活性炭 /5A分子筛填料比为40/20,吸附压力 5.5 bar,床层接近饱和后逆放到 1.02 bar,分别在1.46 L/min、2.92 L/min 和5.85 L/min 下 H2吹扫5 min,测定吹出气中CO和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吹扫结束后,H2充压至5.02 bar,通原料气测CO和CO2的二次穿透点。
2.1.1 293 K时CO2和CO静态吸附平衡
图2、图3分别为293 K时CO2和CO在活性炭和5A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由图2和图3可知,CO2在5A分子筛上接近于Brunauer[12]的I型吸附等温线,在活性炭上接近于直线型;CO在活性炭和5A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都接近于直线型。两种吸附剂对CO2和CO均具有较大的静态吸附量,而CO2的吸附量明显高于CO。当吸附压力较低时,5A分子筛对CO2和CO的吸附量均高于活性炭,吸附压力增高时,吸附量将更大。当吸附压力在2.5 bar左右时,CO2在5A分子筛上吸附将趋于饱和,而在活性炭上仍在继续增加。从以上分析可知,活性炭和5A均可用于CO2和CO的吸附。
图2 293 K CO2在活性炭和5A分子筛的吸附等温线
图3 293 K CO在活性炭和5A分子筛的吸附等温线
2.1.2 293 K 时CO2和CO的动态吸附
测定原料气在不同吸附压力时CO和CO2的穿透曲线,设定穿透点和耗尽点分别为0.05 C0和0.9 C0,小于0.05 C0为饱和区,0.05 ~0.9 C0为传质区,大于 0.9 C0为未饱和区,如图4、图5所示。
图4 不同压力时CO的穿透曲线
图5 不同压力时CO2的穿透曲线
由图4、图5可知:在两种吸附剂床层中,CO均优先穿透床层,同时在CO穿透曲线中出现了“驼峰”,说明CO2的吸附能力高于CO,在竞争吸附过程中,将CO从吸附剂中置换出来。吸附压力相同时,CO和CO2在活性炭中的穿透点均早于5A分子筛,说明在一定吸附压力范围内,5A分子筛对杂质气体的吸附量更大,这与吸附等温线结论一致;吸附压力升高,CO和CO2在两床层中的穿透点时间均增大,表明杂质在两床层中的吸附量增加。由动态穿透曲线,计算出各组分的动态吸附量,见表2。
表2 CO和CO2动态吸附量
由表2可知,原料气中CO仅为2%,气体分压较小,使其吸附量远小于CO2,CO在5A分子筛上吸附量是活性炭3~4倍。CO2气体分压相对较高,在5A分子筛上的吸附量是活性炭1~2倍,相差不大。此外,由图4可知,在一定吸附压力范围内,CO在5A分子筛上穿透点时间更长,饱和区更宽,同等吸附压力下,两种床层的穿透曲线趋于平行,传质区间相当,因此5A分子筛更有利于对CO的吸附。
同时,由图5可知,在一定吸附压力范围内,两者饱和区均较宽,CO2的吸附量相差不大,而5A分子筛的传质区明显宽于活性炭,存在较长的“拖尾”,又由吸附等温线(图2),CO2在5A分子筛上呈Brunauer的I型吸附等温线,不利于CO2的脱附,因此利用活性炭吸附CO2时不仅能有效吸附,而且脱附性更好,床层的利用率更高。
由此可见,当原料气同时含有CO和CO2时,利用活性炭吸附CO2和5A分子筛吸附CO对甲裂气制氢更合理。
采用复合床层结构,下段填装活性炭,用于吸附CO2,上段填装5A分子筛,用于吸附CO。对甲裂原料气组分,设置合理活性炭和5A分子筛的填料比例,不仅能针对性的脱除杂质,还能够有效的简化工艺和降低成本[16-17]。测定混合气体在不同填料比下CO和CO2的动态穿透曲线,设定穿透点和耗尽点分别为0.05 C0和0.9 C0,0.05 ~0.9 C0为传质区,大于 0.9 C0为未饱和区,如图6、图7所示。
图6 不同填料比下CO的动态穿透曲线
由图6、图7可知,填料比分别为45/15、40/20和30/30时,CO 和 CO2的穿透点分别为 2 min、2.4 min、2.8 min 和11.5 min、12.5 min、13.5 min,传质区间分别为 3.5 min、3.7 min、4.3 min 和 18 min、18 min、20 min。可知,45/15和40/20的穿透曲线趋于平行,传质区间接近;填料比减小至30/30时,穿透曲线坡度变缓,气体的吸附量有所增加,而传质区间明显变宽,使传质阻力增加,床层吸附剂的利用率将下降。又由CO和CO2的竞争吸附关系可知,CO2在5A分子筛的吸附等温线更优惠,5A分子筛比例过高将对CO的吸附和CO2的脱附不利。同时,由原料气组分含23.5%CO2,分压较高,所以活性炭的比例也不能过低。
图7 不同填料比下CO2的动态穿透曲线
由此可知,对于甲裂原料气组分,将活性炭/5A分子筛填料比控制在40/20时,对CO和CO2吸附量和床层的利用率比较有利。
吸附剂除了较好的选择吸附性能外,良好的脱附再生性能也至关重要,因此,合适的再生方法对变压吸附法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作用[18-19]。本文对常用的抽真空脱附和吹扫脱附法进行了实验分析。
2.3.1 抽真空脱附法
由图8可知,随着吸附床层真空度增大,杂质出口浓度升高,浓度比C/C0均大于1,在40 s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床层空隙中的气体接近原料气组成,抽真空使吸附的CO和CO2从吸附剂中解吸出来,导致CO和CO2浓度高于原料组成。从出口气流量变化曲线也可看出,出口流量出现陡增,在40 s后逐渐降低至0,吸附塔压力稳定在-70 kPa(G),说明此时塔内气体已不再流动,出口杂质浓度不会再增加。
图8 抽出气体平均浓度及流量变化曲线
将抽真空时间由5 min增至10 min,测出两次床层CO和CO2的二次穿透时间点,得到两次抽真空的杂质脱除率:CO分别为8.6%和11.3%,CO2分别为13.9%和14.6%。可见,抽真空法对饱和床中的CO和CO2脱除率较低,吸附剂的再生能力有限,而且延长抽真空时间对脱除效果提升较小,但流量变化较快,杂质脱除速率较高。
2.3.2 H2吹扫脱附法
由图9、图10 可知,吸附床在1.46 L/min、2.92 L/min和5.85 L/min的H2吹扫气量条件下,CO和CO2浓度比C/C0先增大后逐渐降低,增大H2吹扫气量,CO和CO2的脱除速度更快。这是由于H2吹扫气使床层空隙中的杂质迅速被吹走,CO和CO2气相分压迅速降低,使吸附剂中的CO和CO2迅速的解吸出来,被吹扫气不断带走,吹扫气量越大,CO和CO2解吸得越彻底,床层再生效果越好。
图9 H2吹扫时CO2的浓度变化曲线
图10 H2吹扫时CO的浓度变化曲线
测得三次吹扫气量下CO和CO2的二次穿透时间点,得到床层的杂质脱除率,CO分别为75%、92.9%和94.3%,CO2分别为43.8%、63.1%和85.4%,氢气消耗量分别为:7.3 L、14.6 L 和 29.2 L。可见,H2吹扫法比抽真空法的杂质脱除率有较大的提高,杂质脱除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对于吸附塔饱和床层,抽真空方法床层杂质脱除速率较快,但脱除效率较低;H2吹扫对饱和吸附床杂质的脱除效率较高,但会增加H2的消耗,使H2的收率下降;综合考虑,利用2.92 L/min的H2吹扫法比较经济,同时将顺放气用作吹扫时可有效降低H2的消耗。
(1)选用的活性炭和5A分子筛对CO2和CO具有较大的静态和动态吸附量,能够用于CO2和CO的吸附脱除。
(2)CO2在5A分子筛上的传质区较宽,传质阻力较大,床层利用率较低,故利用活性炭吸附CO2,5A分子筛吸附CO,对于甲醇裂解气中的CO2和CO的有效脱除更加合理。
(3)采用复合床层结构,下段填装活性炭,上段填充5A分子筛,当活性炭/5A分子筛为40/20时,对CO和CO2的吸附量和床层利用率比较有利。
(4)H2吹扫法的再生效果优于抽真空法,但会增加H2的消耗量,在变压吸附中将顺放气作为H2吹扫气,可有效降低H2消耗量,提高产品收率。
[1] 冯孝庭,古共伟.变压吸附分离技术推广应用研究[J].现代化工,1996(10):23-26.
[2] 叶其葳.工厂各种制氢工艺的比较和工业选用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
[3] 陈绳武.甲醇蒸汽转化制纯氢技术[J].化工厂设计,1989(2):10-14.
[4] 黄永.800Nm~3/h甲醇水蒸汽重整制取氢气工程设计[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5] Sol A,Young W,Dong G.Layered two and four-bed PSA processes for H2recovery from coal gas Chemical[J].Engineering Science,2012,68:413-423.
[6] 梅华,陈道远,姚虎卿,等.硅胶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及其与微孔结构的关系[J].天然气化工,2004,29(5):21-26.
[7] 温木盛,陈冰柔,罗文宪.CO2和CO在分子筛与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J].化工学报,1982(2):160-167.
[8] 刘晓勤,马正飞,姚虎卿.变压吸附净化合成氨原料气中CO的研究[J].化肥工业,2000,28(2):54-57.
[9] 郝树仁,董世达.烃类转化制氢工艺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10]王保珍.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吸附分离[D].天津:天津大学,2010.
[11] 陈飞,刘晓勤.活性炭变压吸附脱除二氧化碳的性能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7,6(6):37-41.
[12] Yang R T,著.吸附法气体分离[M].王树森,曾美云,胡竞民,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
[13] 陈道远.变压吸附法脱除二氧化碳的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03.
[14] Zongbi B,Liang Y,Tao D.Adsorption Equilibrium of CO2,CH4,N2,O2,and Ar on High Silica Zeolites[J].Chem Eng Data,2011,56:4017-4023.
[15] 宁平,陈玉保,陈云华,等.合成氨驰放气变压吸附提浓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16] 施帆,邹筠,马正飞,等.变压吸附制氢过程吸附剂性能[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9(3):48-53.
[17] Casas N,Schell J,Pini R,et al.Fixed bed adsorption of CO2/H2mixtures on activated carbon:experiments and modeling[J].Adsorption,2012,18:143-151.
[18] Johanna S,Nathalie C,Dorian M,et al.Precombustion CO2Capture by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PSA):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PSA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J].Chem.Ind.Eng.Res,2013,52:8311-8322.
[19] 马正飞,丁艳宾,赵春风,等.变压吸附法净化含N2气体中微量CO的脱附过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6-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