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

时间:2024-06-19

摘 要:培育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是什么,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是什么,如何培育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厘清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认为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前提、核心要义、心理支撑与思想基础,并结合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以此提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要素;建构过程;培育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2.02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2-0115-05

党的十九大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 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2]。高校作为培育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是什么,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是什么,如何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厘清的重要内容。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

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是培育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提。从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到2017年将此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这不仅标志着新时代我国民族理论的创新,同时也确立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价值立场与根本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各民族成员将自身自觉归属于作为一体的中华民族,认同指引中华民族前行的发展道路、理论基础、政治制度和领导力量,认同支撑中华民族传承弘扬的中华文化以及认同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共同价值。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就是认同,其中包含对作为中华民族实体的国家认同,对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政治认同,对支撑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文化认同以及对凝聚中华民族思想共识的价值认同。

1.国家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前提

国家认同是对作为中华民族实体的共同体认同,其本质是对自我与国家之间存在的内在一体性的认同。现代国家既是“政治—法律”共同体,又是“历史—文化”共同体,那么在现代国家认同中也既包含有政治认同,同时又兼具文化认同,从这个意义讲,国家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前提。国家认同首先表现为主权认同,认识到表征国家独立自主和领土完整的主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在这个意义上,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尽管每一个公民在这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不一样,但是在主观意识上,始终保持对国家安全的敏锐性,正是主权认同的重要表现,这也是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社会基础。其次表现为国情认同,明确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繁荣是各民族成员的共同利益所在。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步骤和光明前景,并产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再次表现为国家利益认同,认同作为主权国家的中国在国际合作和对外交流中的国家利益,以及自觉维护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

2.政治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

政治认同是对指引中华民族发展建设、治国理政的道路、理论、制度以及领导力量的支持倾向与服从意识。政治认同根源于国家的政治性,根据馬克思主义学说,国家是“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3],可以看出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本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从而决定了国家首先是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政治属性。因此,政治认同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对于政治统治而言,民众能否对其产生认同感,认可其政治理念、政策主张,是判定其存在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关键[4],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政治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核心要义,因为如果没有政治上的认同,就会产生合法性危机。政治认同首先表现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即是对只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强大而正确的领导核心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定信仰。其次是对发展道路的认同,即是对中华民族经过长期实践而选择未来前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再次表现为对理论制度的认同,即是对指引中华民族发展建设和治国理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

3.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支撑

文化认同是对支撑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中华历史、中华文化以及中华传统习俗等的确认与归属。文化认同是最根本性、最深层次、最持久力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5],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支撑和情感联结。文化认同首先表现为历史认同,即是对历史的正确认知与理解,认识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从先秦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万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6],并随着历史的发展演进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其次表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明确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是各民族文化在兼收并蓄中的集大成,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7]。再次表现为对传统习俗的认同,如过年迎春穿新衣服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祭拜等,这些风俗习惯让各民族成员依据文化纽带继承特定的文化传统,成为维系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4.价值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价值认同是对凝聚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形成共识。价值认同是个体或社会共同体(民族、国家等)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实现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与定向,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8] 中华民族各民族成员的人心相聚,最根本的动因在于价值相通[9],并通过凝聚价值共识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引领力,因而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价值认同首先表现为对理想信念的认同,也即是各民族人民对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其次是对价值理念的认同,也即是对凝聚中华民族价值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它是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再次表现为对道德观念的认同,也即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体现为各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四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具体来说,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逻辑前提,它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合法性的确认[10];政治认同又是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导引力量;文化认同则是最根本性、最深层次、最持久力的认同,为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提供动力源泉;而价值认同则为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提供价值供给。

二、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包括了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其本质核心是认同。认同具有建构性,每个人的认同都是统一于自我建构与外在塑造的互动关系之中,其实质反映的是个体与国家、政治、文化、社会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与国家、与政治、与文化以及与社会的互动中构建起来[11]。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正是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来建构与国家、与政治、与文化以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逐步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是其建构过程较集中在以大学这一相对独立且为核心的学习生活场域中完成,并且是在其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习环境以及知识语境中去辨析和探寻我是谁、我们想要成为谁、我们曾经是谁、我们未来会是谁等这样的问题,从而在这样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学生在对“我是谁”“我在哪里”等问题的追问和探寻中,他们获知了自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身份,获知了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获知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步形成,他们还获知了这个国家的利益是什么,这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处于何种地位。国家对于大学生而言,既有物理上的意义,又有精神上的意义。物理意义上主要表现为领土、疆域等形态,体现了国家的政治性。但国家在更多的时候则是通过文化与精神意义上的形态贯穿我们个体一生的思想行为和成长发展,这也是国家的文化性意义所在,这些历史、文化、传统镌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国家用领土主权、精神象征以及共同利益唤起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集中表现为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和对国家利益维护的自觉意识,以及由此生发出为祖国建设发展的报效之志。

大学生在对“我们想要成为谁”“我们应该要怎样”等问题的分析和探索中,他们获知了中国要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选择的发展道路是什么,指导前行的科学理论是什么,适切中国特点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2]。他们获知了国家必须有一个连接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纽带性的核心轴,而这个核心轴就是政治。政治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辩证统一。从被动性讲,无论是否愿意,人都要进入政治社会化过程,都需要过政治生活;从主动性来看,大学生已经成年,具有主观能动选择自己的政治信仰的权利,继而在他们的政治实践与政治参与的过程,逐步理解国家建设的科学理论、合理的政治制度以及领导核心等。这些领导力量、科学理论和政治制度,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用这样制度来建设这样的国家,由此激发起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集中表现为他们对党的领导、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的坚定信仰,以及对自我的政治理想追求。

大学生在对“我们过去曾经是谁”“我们为什么是这样”等问题的思考和探求中,他们获知了自己国家的历史之根、文化之源和精神之魂。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是在各民族相互融合交往的过程中创造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化民族责任感和归属感的精神动力[13]。他们获知了这些独特的文化基因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相传,这些独特性通过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的传承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情感基础,并进而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心理依恋。文化对于大学生而言,实质是一种情感和心灵的归属感,是个体对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化、中华传统习俗的归属,并由此建立并连接起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纽带。这些共同的历史记忆、人文符号和传统习俗融入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并进而生成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集中表现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传承与文化自信,以及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的文化自觉。

大学生在对“我们未来将是谁”“我们未来会怎样”等问题的辨析和探究中,他们获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国家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各民族人民奋斗追求的共同理想。他们获知了指引未来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关系中的基本原则,是中华民族整体精神的当代价值体现[14]。价值对于大学生而言,既是当下践行的价值准则,又是导引未来的价值信念。这些准则、信念不仅激励大学生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连接,还使其将这些准则和信念进一步转化为主动的自觉行为,并以此构筑起大学生的价值认同,集中表现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坚守,以及将此作为引領自我前行的价值选择。

三、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和重要途径,必须主动使其教育内容和培育路径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才能提升培育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推动整体设计,架构一体化育人体系

以一体化的建设理念构建高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工作体系,将全体大学生纳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象。发挥教学、思政、资助、就业、心理等不同元素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形成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教务员、共青团干部、管理服务人员的协同育人机制,增强对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尽快建立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课程体系[15],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中华民族史”课等公共必修课,帮助他们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各民族的内在联系和共同利益,深刻理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制度设计与政策措施背后的价值立场与内涵实质。针对汉族大学生试点开设“中国少数民族史”课、“少数民族文化与风俗”课等通识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建设,充实以新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内涵,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网络教育中进行一体化设计,充分发挥不同育人空间的教育作用,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元立体化教育网络。

2.加强对国家、政治、文化、价值的四重认同教育

加强以宪法教育、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国家认同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包括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形象意识、国家发展意识以及国家责任意识等[16]。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社会目前处于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等基本国情。帮助他们认识到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稳定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理解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外交战略与对外政策。加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政治认同教育,认识到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由来、在不同阶段的战略选择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探索道路上政治理论、政治制度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加强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17]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基因,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中华传统习俗的认知与体验,帮助他们在交流交融中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认同教育,帮助大学生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要求主动融入进学习生活和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使之在践行中成为凝聚青年的价值共识。

3.加强群际接触,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

在有条件的高校,应大力加强各民族学生混编项目学习、混合住宿制度常态化,让各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朝夕相处中加深对彼此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风俗习惯的认知与理解,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缓解群际焦虑,促进群际关系良性互动,进而发展跨民族友谊 [18]。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实习就业模式,在就业、流动、社区嵌入中实现情感交融。遵循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意趣,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叙事,主动占领主流新媒体,引导宣传舆论。让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想象接触的空间,延展他们在社会、家庭、学校中与其他民族的直接接触,巩固在直接接触中的良好效果。

4.增强情感认同,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

梳理和挖掘中华民族重大节日、中华文化传统风俗仪式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构建多元互动的文化场域,丰富情感体验内容。通过节日活动、典礼仪式、文化习俗等形式,让大学生在历史的时空与文明的积淀中强化对中华民族的内涵理解,在活动仪式中感受到对中华民族情感的洗礼激荡,提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加强培育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他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引导能力,明确辅导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重要职责。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课程体系,在培训中增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让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人生引导、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拉紧情感纽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四、余论

在思考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上,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层级结构,如何使四种不同的认同达至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任务。要努力搭建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的桥梁,即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使四种认同教育得以融为一体。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还与大学生对于其自身介入国家政治生活的状况有直接的影响。大学生积极主动的政治参与会让他们对自己所处的国家和社会有一种主人翁精神,并能够促进他们通过政治实践增进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理解,有助于他們在处理与国家、政治以及文化等关系中形成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2] 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20-09-27(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7.

[4] 吴玉军.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认同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2):10.

[5][7]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增订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9:195-196.

[6]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

[8] 梅萍,林更茂.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6):150.

[9] 增强“五个认同” 凝聚思想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评论之十二[N].巴彦淖尔日报(汉),2020-10-21(1).

[10] 严庆.政治认同视角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1):18.

[11] 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9(1):23.

[12] 孙琳.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容构建与实践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14(9):30.

[13] 李美希,胡晓红.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释[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2):128.

[14] 青觉,徐新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11.

[15] 李海凤,卢林保.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36.

[16] 王永友,孟鹏斐.国家意识的科学内涵及其培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1):89.

[17]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R].教社科[2014]3号.

[18] 孙琳.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以群际接触作为一种理论视角与实践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16.

[责任编辑:孙 皓]

收稿日期:2020-06-16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LA160295)

作者简介:孙 琳(1981—),女,重庆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