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郭欣 王清亚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价值引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就需要进行解构研究,了解其内在结构及形成过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于就业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在就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就业选择行为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就业价值观是在内在需要、社会认知、自我意识和个体经验这四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努力构建包括就业观念教育、就业认知教育和就业体验教育在内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体系,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正向作功,唤醒学生的价值觉知,树立科学的价值期待,明确正向的价值准则,实现价值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生成机理;引导策略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2.02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2-0120-04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价值引导”。大学生就业期的多元信息冲击造成了职业选择取向的复杂化。过度关注个体价值忽视社会价值会带来趋利性,信息庞杂会带来择业的盲目性。完全靠市场机制来自发的调节和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过程非常缓慢且得不到有效的根本解决方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导向,是对多元价值取向的整合和消解。[1]
如何在兼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大学生个体价值实现的目标之下开展就业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的有效契机和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实现“强化价值引导”目标,就需要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解构研究。拆解内在结构,梳理就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地完成教育任务。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概念界定和内在结构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某种事物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价值观决定了“好与坏”的标准,是推动或牵制一个人采取决定与行动的内心尺度,是影响一个人行为与态度的轴心因素之一。[2]就业是劳动主体从事合法的社会劳动,创造社会价值,获得劳动报酬的实践活动。因此,就业本身就具有社会性,体现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
综上,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个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于就业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在就业实践过程中对关于就业现象进行判断、评价和取舍的内在标准,是在选择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通过就业行为来体现,并对就业选择行为起影响作用。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内在结构和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价值觉知、就业价值期待和就业价值准则。
就业价值觉知是个体在自我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面对就业时对自身价值观念的觉查、反省与认知程度,来自于个体的元认知。是主体的自我定位意识,即对个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以及个人在环境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客观总结与澄清。每一个价值主体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地位和使命,包括责、权、利的定位,明确自身的价值和定位。自我定位的主体意识是全部价值观念的核心和起点。就业价值观承担着评价标准系统的功能,是大学生的价值“坐标系”,而主体意识是坐标体系的“原点”。[3]
就业价值期待是指个体通过工作获得的精神和物质回馈,如角色认同、社会贡献大、高收入、工作环境好、上升空间大、自由、受尊重等。工作应该是什么样子,度过一个什么样的职业生涯才是有价值的,什么职业角色是我认可的。面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大学生会从自己的现实条件出发,形成自己的根本看法和期待,即个体觉得什么是“好”,自己想要的“好”是什么。
就业价值准则是指在个体追求个人价值的过程中所坚持的原则,对路径和手段的评价标准,个体觉得应该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好”,即如何获得的问题。不同的人面对同样条件的事情,有人表现出注重切实的风格,有人表现出好高骛远的倾向。面对既定目标,有的人强调要理性化地严格约束不同的手段,有的却奉行充分开放的实用化态度。有的人认同通过公平竞争、踏实肯干、诚实守信的方式获得自己期待的目标,有的人则希望投机取巧、走邪门歪道。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生成机理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有目的有计划使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一致,将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变成大学生接受、认同和遵从的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实现“价值引导”,就需要认真研究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围绕关键因素开展教育活动才能实现教育目标。
就业价值观不是先天原生的。马克思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4]就业价值观也是社会的、历史的范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等不断运动发展而发生变化。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反映了个人的主体需要和工作属性的本质联系,是个人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1.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前后相继,依次转化的历时过程。有四个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即内在需要、自我意识、社会认知和个体经验。
内在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内驱力,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认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5]大学生在毕业后需要顺利就业,以获得职业收入,在实现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基础之上,追求持续的成长和发展,最终体现个体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体内在需要具有社会性,反映社会需要,并受到社会需要的制约。大学生正是在个人发展与获得成就的期望驱动下去了解社会规范,获取就业认知,参与社会活动,逐步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观念,并产生相应的择业行为。
社会认知是指大学生在外界环境中获得的理性认识。社会认知获取的渠道主要有三个,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家庭教育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就业、就业选择、就业实现形式以及个人发展的价值标准。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家长的价值观。学校教育是学生正面了解、接受社会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起到导向作用。社会舆论、社会规范和社会风气等都会对个人的就业价值观等产生影响。
个体经验是大学生在以往的现实生活中积累的感性认识。大学生的个体经验对其是否接受社会认知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不同个体经验,每个人对教育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他们会按以往的感性经验去评价、鉴别教育内容,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和筛选,有选择地认同一部分信息。当教育内容与以往个体感性经验相背离的时候,大学生就会对教育内容产生质疑,认知教育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刺激性强、发生频率高、贴近受教育者个体经验的教育信息更易获得积极接收。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成熟和社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不断尝试会积累对就业和职业的最初直接体验,产生感性经验。个体经验会修正原来的就业价值观,并判断、验证新的社会认知,形成新的就业价值观。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人格特质的觉查(包括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等),是对个人实践活动的反省和个体经验的总结,是对个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以及个人在环境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客观认知。自我意识即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大学生将社会认知和个体经验进行比较和融合,将教育信息进行加工、验证,纳入到原有的价值体系之中,结合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修正个人的成才目标和就业预期。
2.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形成的基本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人的思想形成过程包括认知、认同、内化和外化四个环节。价值观念是在需要的驱动下,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在价值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6]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在个人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随个体实践经验和社会认知的不断丰富而发生变化。一定社会中,单个主体是否认同社会规范,单个主体的客观利益和主观认同与现实社会规范是彼此一致还是相异,单个主体对社会规范体系的接受和认同情况往往决定着他们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并影响到社会结构和秩序的稳定和效率。
大学生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下形成了个人对就业的社会认知。社会认知和个人感性经验相互作用,互相摩擦,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对社会价值体系进行内化和外化,形成个体的就业价值观,并引导行为。新的行为带来新的个人体验和新的社会认知,循环更迭、螺旋上升,个体就业价值观逐步发展成熟。所以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具有超知识性,具有发展性,是动态的结果,是可以教育和影响的。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形成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相应的价值选择行为的问题。内化的成果需要由外化的行为来体现。大学生需要将内化于心的就业价值观转化为求职择业的实践行为,并最终形成行为习惯,在就业过程中践行个体的就业价值观。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引导策略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前后相继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以促进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就业价值观为教育目的,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对大学生的内在需要、社会认知、个体经验、自我意识等影响因素积极正向作功,唤醒学生的价值觉知,树立科学的价值期待,明确正向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思想内核。
1.生涯规划教育唤醒深层价值觉知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既要尊重大学生个体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又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其中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开展教育的切入点。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观的研究多局限于心理学、社会学视角,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也多采用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成果。就业价值观教育归根结底是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应将价值观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实现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
价值觉知即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念,属于元认知,同时了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将两者做参照比较。简单的说,个体需要知道自己看重的是什么,澄清自己选择的标准。生涯规划教育包括角色与生涯阶段觉知、自我认知、职业世界认知、职业决策、行动与反馈等内容。自我认知部分又包括兴趣、性格和价值观的向内探索,可以系统地帮大学生澄清自我的价值观念,明确自我对就业的期待和选择标准,形成对自身的正确评价。同时海量的信息也带来了干扰和误导,需要不断地坚持正面教育和引导,通过分析正面的生涯榜样案例,总结分析正向的优秀学长成才规律,传递、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的就业价值观。就业观念教育促进个体多元价值观的参照比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生涯规划教育是从个体自我梳理和社会价值标准两个方面开展教育的。
2.就业认知教育增强正面社会认知
就业认知教育的内容包括当前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形势、国家的就业政策、学校的就业环境、进校招聘企业的统计、专业的就业前景等,为学生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和数据,开展毕业生就业现状与趋势的大数据分析,为大学生理性择业提供依据。缺少理性认知的就业预期,有空想的成分,需要通过探索和尝试来验证和修正。高校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就业形势,合理就业预期,把个人理想和就业现状相结合,理性评价,科学选择。
聘请专家学者、企业知名人士和成功校友进校讲解国家经济形势和企业视角下国家和企业的关联,在就业认知教育上引导学生明确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大学生顺利就业,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基础和保证。敬业、诚信、友善是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相互关系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遵守社会规范才能融入社会,并实现自身理想。个人都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人,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由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就业认知教育中要注意引导正面社会认知,明确个人和社会、国家的关系。大学生就业在外显形式上体现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实质取决于社会需求。因此要坚持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大学生在做出就业决策的过程中不应仅以短期可见的个人利益为衡量标准,还应做出中长期远景规划,考虑个人和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所从事工作的社会价值等。符合社会价值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因为这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客观辩证关系所决定的。[7]
3.就业体验教育引导积极个体经验
就业价值观是在就业认知和就业体验相互作用下,是大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逐步形成的。社会实践和就业体验可以带来直接的感性经验,检验认知,丰富认知,促进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成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实践不仅可以改造客观对象,同时可以实现主体的认知探索。高校应与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就业体验基地,定期组织学习参观考察、实习实践等活动,分年级设计不同的就业体验内容,制订相关制度鼓励大学生亲身体验求职过程、职业生活,同时提高受众的覆盖面。就业体验教育帮助学生在职场中直观地学习企业精英们敬业、负责、积极面对问题的职业精神,快速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岗位要求、职场工作环境、目标职业工作状态、薪资待遇、成长空间和个人上升通道,澄清职业价值回馈,明确职业发展的价值准则等,帮助学生深入且广泛地拓展就业认知。
在就业体验中引导学生确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是相契合的,所倡导的敬业、诚信、友善亦是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是人才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为资源配制的基础方式,改革采用了渐进式的推进模式,在初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自由主义、功利主义、诚信缺失等问题,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人才市场的雇主们发现敬业、诚信、友善、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才,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主流意识形态与经济社会要求是和谐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导向性,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最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键领域。如果离开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引领,放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就会偏离基本的立场和方向,演变成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西方式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丧失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价值。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种途径逐步递进,互有交叉,各有侧重。多样的教育形式最终都是为了实现统一的教育目的,强化价值引导,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7.
[2] 刘海滨.大学生创业价值观转变的影响因素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154-160.
[3] 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6]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2.
[7] 吴悼.關于价值观教育方法论的哲学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9-21.
[责任编辑:杨小扬]
收稿日期:2020-05-14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就业创业管理专项)“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结构探源与引导策略研究” (JJKH20200816JY);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18YJC710048)
作者简介:郭 欣(1978—),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王清亚(1989—),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