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闫飞飞, 温丽娇
(山西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是全国各族人民要凝心聚力,上下一心。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1]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高校具有自身先天的优势和必要性。首先,高校的主体是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大学生,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全国各地、各民族学生共同生活、学习和交流的场域,这在其他领域或行业是很难出现的。正因其有了这一优势,如何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高校中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主要的实践者和继承者。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3]高校理应肩负起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责任。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着中国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国际反华势力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采取多种在外部围堵中国、在中国内部煽动民族分裂势力的伎俩,以图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巨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高校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更为凸显出来。
首先,从国家间竞争的主权国际体系来看,国家间竞争是全方位性的,而意识形态之争、国家认同之争是主权国家间竞争的核心之一,高校有责任在大学生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当前的国际社会是以主权国家为基本组成单位所形成的国际体系,从政治认同的角度来讲,在主权国际体系下,“国家认同、国家意识相对于其他集体认同占有特别突出的优先位置,”[4]国家认同主要是指一国公民个体对其所属国家的在情感上的归属和依恋以及在理性上的认知和认可。当前,增强国家认同、国家意识的重点便是培育并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国家间意识形态之争、西方反华势力鼓动民族分裂势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各种网站、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渗透。对于来自网络上的国内外的各种话语、宣传、思潮等巨量且多样化信息流的渗透,如何使高校学生从信息“最敏锐的接收者”成为信息“最明辨的接收者”,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因此,高校思政课要特别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使来自各地区、各民族的学生能够在繁杂的网络信息中明确分辨诸种试图侵蚀、瓦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言论,自觉抵制各种煽动性的有悖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狭隘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话语。
其次,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的角度来看,高校有责任在大学生中培育正确的历史观,使大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论。“历史是成为个人安身立命的一个根据,亦成为民族国家合法性之重要来源。”[5]共同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延续的根基,任何国家的存在都必然是一个历史性的存在。费孝通先生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元,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形成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6]与其他文明相比,中华文明是一个特别注重历史传统的文明,我们有着更为自觉的历史意识和更为丰富的历史典籍。***总书记指出:“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我们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历史典籍”。这种丰富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典籍,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延续的记录和见证,同时,这种历史意识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人们在进行思维、决策和行动时,更偏爱将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放置于延续的历史背景中,从历史传统中确立自身的正当性。从中华文明史内部的视角来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造成严重的侵蚀和破坏的正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表现就是否定中华民族的独立性、独特性和主体性,“它抹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所承载的价值观,消解文化认同,瓦解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削弱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7]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总是打着“普世文明”“还原历史”的幌子,这可能对于以网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的高校学生具有很大的迷惑力。因此,面对形形色色试图瓦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虚无主义,更加凸显了在高校思政课的教育中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的必要性。
最后,从学习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角度来看,党和国家已经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到了极高的政治位置,高校有义务在大学生中通过对宪法和党章的学习,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0月24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写入宪法。党章是党的总章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此,高校有必要从践行党章和维护宪法的角度注重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8]高校的核心职能是立德树人,培养能够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人才。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民族自尊心和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高校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政课,必须把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放在重中之重。
新时代,培育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高校大学生个体的尊严和未来成长、对于各民族大学生心胸和视野的开阔以及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首先,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学生个体的尊严和未来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个人并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体,“如果没有联合成为群体,我们绝不会变得更有人性,也不会生存下来。”[9]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于社会历史进程当中,个人的价值唯有在社会中、国家中、共同体中方能得到实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当前,公民个人和信息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流动中,已不仅仅是个人身体上的物理性的空间流动,更多的是承载着个体信息的网络化流动。全球化交流的这种新特征,使得每个人都更有可能足不出户地即时参与进信息的全球化流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遭遇来自其他国家的“他者”的可能性极大地提高了。在网络化、全球化的即时交流中,人们首先遭遇到的即是不同公民个体在国家身份上的接触和碰撞。来自其他民族国家的“他者”成为一个随时、即时存在于身边的存在,“他者”的随时、即时存在,使得“自我”的民族共同体身份处于常在、显在的存在。“我是谁”“我们是谁”的身份意识,在全球化时代成为自我身份认知的一个越来越凸显、越来越重要的问题。高校学生在与“他者”的交流中,个体唯有具备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够有尊严地、有底气地与“他者”更好的进行交流。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为国家繁荣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为高校学生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平台;只有国家更加强大和繁荣,民族认同和共同体意识更加巩固和牢靠,个人的发展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其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高校各民族学生走出狭隘的单一性身份认知、视野的扩展和学识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高校容纳了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大学生,他们多数都是首次走出自己原生的小圈子,进入一个充满着地区差异、民族差异的多样化的生活学习空间。高校这一多元化、差异化的共存空间,为来自各民族各地区的学生跨出狭隘的原生的单一性的身份认知提供了可能。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56个不同的民族组成的,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各民族相互交流和交融中,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互借鉴和吸收,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公共财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11]因此,狭隘的单一性民族身份,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一种正当而健康的身份认知,只有在与他者的关系中展开彼此的互动,才能够形成。高校这个容纳了多样化、差异化的空间里,正是产生正当而健康的身份认知的最佳场域。在高校里,各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学习,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吸收了解不同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通过彼此的互动和交往,能够使来自各地区、各民族的学生扩展自身的文化视野,同时,在相互的交往中也能够学会包容和理解各民族的差异,丰富学生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相互包容和理解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学生在不断加深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认同,体验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增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更广博的视角来认知自己的民族,能够克服自身原生视野的狭小性;将自身置身于更加深厚宏大、更高层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能够更好的提升眼界、开阔心胸,这对于各民族大学生未来的成长和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最后,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12]文化认同作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理应放到国家发展和高校思政课教育的突出位置。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高校不是信息孤岛,相反,高校正是诸种信息的集散地。高校学生面对巨量的来源多样的信息流,那些蛊惑性的、断章取义的信息更能博得学生的眼球。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思政课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责任更加的急迫和凸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新时期,高校思政课应该特别意识到自身发挥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补钙”的重大责任。因此,高校应该在形式和内容上积极探索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路径。
首先,要在思政课程中加强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教育。“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13]***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我们应意识到: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民族教育。妄图分裂中华民族、鲸吞中国领土的帝国主义者总是首先通过歪曲中华民族历史来达到其目的。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思政课在培育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就更应该加强中华民族形成和交流史的教育,“把具有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如实地摆清楚。”[14]因此,在实际授课中,高校思政课应着重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从课程本身进行调整,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将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为的发展史全过程全方位地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加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的教育,深入开展党史、中国革命史的教育,强化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政治认同。通过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和生动的历史故事让同学有直观的感受,在此过程中,授课形式也要讲究多样化,通过朗诵、演讲、歌唱、戏剧表演等形式,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
其次,要结合高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多学科并举挖掘和感悟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实。高校思政课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高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学生能够实地触摸感悟各民族交流融合的文化结晶。以笔者所在山西省为例,2020年5月,***总书记在山西大同视察云冈石窟的开发和保护时指出: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5]为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山西大学专门成立云冈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山西大学云岗学研究中心,学院成立后,推出一系列面向全校师生的学术讲座,使学生在感受云岗学学术魅力的同时又能更深刻的领悟云岗石窟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交流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创造各种方式带领大学生走进高校所在地的各类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让学生体悟为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总书记在2017年6月21日视察山西吕梁时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强调要把“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的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高校要积极利用所在地的革命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在中华民族谋求独立富强过程中所涌现出的“铁人精神”“兵团精神”“吕梁精神”等多种不屈不挠的革命建设精神,在此过程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最后,要在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相互包容、共同进步,为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高校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高校应利用各种机会来举办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举办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最炫民族风”等主题的联谊晚会活动,通过各民族学生的歌舞才艺展示,以青年人喜欢的活泼的文艺活动的形式,展示各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同时,准备活动的过程也是增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各族同学之间形成互帮互助、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和谐关系的过程。同时,要利用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时机,举办形式多样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中国传统的民族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该特别在各民族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为各民族学生搭建展示自身文化、传统和习俗的平台。通过此类平台,使各民族学生能够互相了解和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这种为各民族学生提供展示自身文化的平台本身也能够让各民族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博大性和包容性,在相互了解中,将自己融入更高层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增强与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存在的还有各种威胁和挑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高校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要在高校大学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反华势力和分裂势力的伎俩落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传统,主动克服丑化歪曲中华民族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同时,也是贯彻党章中所规定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宪法所规定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高校学生个人尊严的获得和未来的成长、对于各民族学生的互相交往交流交融、视野的扩展和学识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高校,尤其是高校思政课,应该在形式和内容上积极探索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路径,要把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贯彻思政课的始终;要结合各高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走进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用直观生动的形式让学生感悟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浴血奋斗的革命精神;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提供平台使各民族学生互相了解、交流和合作,把各民族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拧成一股绳,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