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网络依赖团体辅导实证研究

时间:2024-06-19

赵海荣 胡新峰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当代高校大学生以高学历、高素质成为互联网络使用的主力军,网络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学业和人际交往状况,而且还能影响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身心健康。因此说高校教育工作者正经受着“大兴网络之利、力除网络之弊”的挑战,首先要对大学生网络行为深入了解,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指导中正确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其次还应增强教育创新意识,改进和变革常规管理的方式方法、工作模式和手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适应新要求,发展新成效。本研究通过运用团体辅导方式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群体进行有效的干预引导,促使他们端正网络使用态度、扩大生活范围和视野、摆脱网络束缚,并收到了行之有效的结果。

关键词:大学生; 团体辅导; 网络依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1-0138-01

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要人群之一,网络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学业和人际交往状况,而且还能影响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身心健康。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行为规律和心理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指导中正确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通过运用团体辅导方式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群体进行有效的干预引导,促使他们端正网络使用态度、扩大生活范围和视野、摆脱网络束缚,并收到了行之有效的结果。团体辅导,又称团体心理咨询是以团体情景为平台的一种心理帮助形式,团员在团体中通过相互多向交流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和发展自我,从而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发展良好的人际适应力,最终实现更完善的发展与成长。团体辅导是以解决发展性问题为重点,因此这种辅导方式将对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起到良好的干预效果。实证研究通过探索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团体辅导干预方式并评估其效果,选取具有网络依赖行为而又同时希望改变现况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实验组学生进行4周共8次的团体辅导干预,通过团体辅导前、团体辅导后、追踪测试的数据对比以及团体成员的自我评估报告对团体辅导效果进行评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吉林师范大学通过网上报名和辅导员转介,选取目前正在受网络依赖困扰的在校大学生共100名,经过面试及选用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测量问卷调查,甄选得分介于46~53之间的学生48人,甄选24人作为实验组成员,另外24人作为对照组成员,初测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得分上无明显差异(t=1.50,P>0.05)。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用症状评量表SCL-90中的强迫症状及人际关系敏感两个因子,分别包括10个项目和9个项目,此外还补充“使用网络时间占休闲时间百分比”这一项目,以辅助理解团体成员的网络依赖水平,研究通过8次的团体辅导,在结束时让团员填写开放式的自我总结报告,通过7个维度:使用网络时间,使用网络时间占休闲时间的比例,使用网络的态度和行为,学业的目标、态度和行为,生活的目标、态度与行为,日常生活行为的改变,人际交往及语言表达等来总结团体辅导的效果。

二、团体辅导设计方案

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主要依据认知行为疗法以及个人中心疗法。经验表明,在心理咨询与辅导中,针对某一事物的认知、情感及行为的改变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取向是相对科学有效的。当代大学生陷入网络依赖状态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这就是当成长过程中遇到不适应问题时,会以消极和逃避的方式去处理,这正是导致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根源所在,因此,团体辅导方式是致力于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挖掘其自身拥有改变现状的力量和资源,激发他们自我改变欲望的个人中心疗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团体辅导效能。

团体辅导名称为“网络伴我健康成长”,方案共8次,每次2小时,每周2次,持续4周。活动内容分别为“缘聚你我,建立团体成员档案”,“风雨同舟,相互信任”,“E网遨游,增进自我了解”,“我有一个梦想,我要靠自己去实现”,“看我72变,美、美、还是美”,“成长路上你有几个真正的朋友”,“生活是个大馅饼”,“共同约定,相亲相爱一家人”。

三、研究结果分析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前、团体辅导后及追踪测试中的CIAS-R得分比较。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开始前的网络使用行为得分无显著差异,而在团体辅导结束后以及追踪测试中,实验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团体辅导可以引导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向好的方面发展。

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前、后及追踪测试运用不同测量工具得分变化情况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干预前、后及追踪测试中的网络使用行为、强迫症状的改变情况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各项得分均值及使用网络时间占休闲时间百分比均值。

从表3中可以看出,实验组从辅导前到辅导后的各项得分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对照组辅导前与辅导后得分基本保持一致;从辅导后到追踪测试看,实验组各项得分基本保持一致,而对照组各项得分变化趋势并不一致。由此看来,经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在网络使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及使用网络时间占休闲时间百分比等四项上有明显改善,并且在干预结束的一个半月后进行追踪测试,其得分仍与辅导后得分基本保持一致,证明团体辅导有较稳定的干预效果,这与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基本相符。

2.实验组参加团体辅导后的自我报告

经过团体辅导后,实验组成员从7个维度上均有向正方向和积极进步方向的改变。自我报告的结果归纳如下:

(1)使用网络的时间减少 在网络的使用时间上,91.7%的成员通过团体辅导后有所减少,许多同学表示自己可以控制上网的时间,并且将从前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转化为运动、交友、学习,能够意识到网络只是一种工具、手段而不是主体、自身。

(2)使用网络的时间占休闲时间的比例减少 在使用网络时间占休闲时间的比例上,83.3%的团体成员有所减少。许多团员表示通过小组活动,他们真的把更多打发时间的事从电脑前改为游泳、看书、与人交流、外出逛街与亲人出游等有益的活动。

(3)使用网络的态度和行为改变 在网络使用的态度和行为上,87.5%的团体成员有所改变。团员们认识到,网络会带给我们方便快捷,为我们服务,我们更要学会利用它,但决不能受到它的控制,从前对网络的依赖回头来看实在是太不应该,我们应该面对现实的真人真事,没有网络生活会更精彩无比真实可靠。

(4)学业的目标、态度和行为改变 在对学业目标、态度和行为上,83.5%的团体成员有所改变,他们通过辅导树立了自己的新目标、新理想,意识到不通过自己的奋斗是决不能达到想要的生活。同学们开始对毕业有了紧迫感,更加认真筹备就业或考研,坚定了学习目标和实施计划,并意识到自己的懒散与网络使用不当有直接的关系。

(5)生活的目标、态度和行为改变 在对生活的目标、态度和行为方面,75.1%的团体成员有所改变。团员们表示经过辅导后,现在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信心、热情,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心理成熟懂事了许多,抗干扰、抗打击能力也增强了。

(6)日常生活行为的改变 在日常生活的安排上,79.2%的团体成员做出了改变,生活不像以前那么混乱,能够每天按着自己的计划去学习和生活,停留在网络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身体素质比以前有所提高。

(7)人际交往及言语表达方面的改变 在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上,70.8%的团体成员有所改变。他们普遍反应在人际交往方面克服了从前在陌生人面前不敢交流不爱说话的毛病,有时甚至会流露出敌意或冷漠,经过辅导后,现在在言语表达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与他人坦诚沟通,接受建议,会有共鸣,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研究结论及价值

研究证明,运用团体辅导方式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群体进行有效的干预引导,是非常受大学生接受和配合的。辅导成员通过对一系列共性问题的讨论,在团体中得到了心理咨询、支持和引导,帮助那些缺乏自信和社会适应有问题的同学找到了解决方法,练习社会交往技能,制定实施管理方案,并互相监督。使大学生网络依赖者在友善的、鼓励的、支持的氛围下端正网络使用态度、扩大生活范围和视野、摆脱网络束缚并得到了行之有效的结果。从理论上分析,团体辅导这种形式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辅导中的认知行为,互动方法适合网络依赖者的特性,对其行为的改变起到了很大助益作用。从研究结果看,团体成员共同探讨其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和适应性问题,探索自我需求,学习自我管理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增加的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教育辅导工作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陶然,应力等.网络成瘾探析与干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 徐广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团体辅导现实疗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6):709-710.

[4] 吴九君,郑日昌,田宝伟.大学生心理和谐团体辅导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0):1597-1598.

[5] 孔明,刘伟.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137-140.

[6] 陈淑惠,翁俪祯,苏逸人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 [J].中华心理学刊,2003(6).

[7] 李威娜,胡新峰.德育衔接问题研究检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113-115.

[责任编辑:庞 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