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探析

时间:2024-06-19

裴英竹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一、文化自信和核心素养产生的时代背景

文化是历史的传承、思想的创新和精神的血脉,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该民族文化的价值、意义和生命力的高度肯定、赞许与自豪[1]。我国的文化自信随着文化建设的长足进步而愈加牢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自信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在笔者看来,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价值观念的自信、理想信念的坚守和道德文化的弘扬,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念、价值及其生命力的充分认知、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

随着2014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构建大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标准”[4]和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与基本内涵》的问世,大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关于核心素养,目前学者们对此尚无统一的定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委员会、英国、美国以及东亚各国等国际组织或国家与地区,均有其不同的着力点。笔者认为,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经过长期磨练及积淀所形成并能成就其优质生活和奉献社会的价值理念、优秀品质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内涵的深挖,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良,为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生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所在,是当代教育的初心与本质回归,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标志,更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生命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来源。核心素养体现了素质教育主旨和目标,是“国际上教育目标升级的具体表现”[5],“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和大逻辑”[6]。

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文化自信。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既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在全球教育改革与发展新时代的今天,结合我国高校实际,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培育和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对于进一步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二、大学生核心素养在高校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造就高素质人才

高阶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主旨和核心价值所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与使命,也是大学生核心素养所蕴涵的价值目标。从本质上讲,高素质人才生成过程,是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的过程,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途径。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不仅仅使他们拥有深厚渊博的理论知识和匠心熟练的技能,而且更要拥有积极健康的人格。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战争时代的红色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并把其融入到学校、社区和社会实践中,使师生对核心素养所蕴含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道德文化转化为自身的崇高价值追求和丰厚的精神沃土,并成为学习和工作的内在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引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使大学生在取得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拥有崇高的思想文化素养。

2.传承和发展大学文化,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7],这是古人对教育使命的高度认知和教育目标的理想达成。“大学之道”旨意弘扬崇高的道德品质,以达到“厚德载物”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这是古人“大学精神”的精辟之处,与现代“大学精神”在本质上如出一辙,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思想独立,学术自由”的“耶鲁精神”,“求是崇真”的“哈佛精神”,“独立、执着、自信”的“牛津精神”等。大学精神作为一所大学文化传统、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办学风格的合体,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教育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现代大学职能中起到引导和导向的作用。“文化的本质是文化精神,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人们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肯定性评价与执着的坚守”[8]。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大学精神的重要源泉及其文化基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与基本内涵》把核心素养分三层面,“文化基础”居于“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之首。文化基础是文化自信之基石。核心素养与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紧密相连。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中,传承和发展大学文化,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使其思想精华内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文化润土和精神家园。

3.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执行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学生为本”。“以人为本”和“以大学生为中心”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青年大学生是新时代栋梁之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肩负着国家兴旺和民族复兴的重任。而挑起重任之活力来自“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9]。在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围绕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这个主题,“把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能力素质和促进人格健全与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10],也就是说,把人文积淀、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健全人格、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思想意识、人文精神、道德准则和价值理念,融入到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中,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使学校形成良好的素养的教学氛围和学风校风,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也从中增强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执行力。

三、文化自信对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当前,受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以及社会转型中各种各样复杂因素的叠加影响,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极其严峻且十分复杂的形势,致使“当下文化多元化泛滥,各种文化跃迁风起云涌”[11]。面对各种邪魔外道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出现了弱化的趋势。思想上,文化自卑、数典忘祖、崇洋媚外、是非颠倒、以伪乱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或模仿照搬;精神上,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受主义、投机主义、拿来主义。比如大学行政化,官本思想严重;“玩命的中学”后无学习动力和人生目标的“快乐的大学”的大学生脱缰自由和盲目快乐;又如部分香港青年大学生“全盘西化”崇尚西方自由和价值观,等等,都是其真实体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并把高度的文化自信理念贯穿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的全过程。

1.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2]。而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主流文化意识,端正的价值取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其健康成长成才,又有利于达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状况如何,取决于大学文化建设力度和大学文化自信程度。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必须以文化自信为支撑。也就是说,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旦缺少这个必要条件,大学生核心素养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文化自信是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

文化自信(包括大学文化自信),既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基于对战争时期革命文化的崇高信仰和致力弘扬,更得益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弘扬和竭力践行。正是在这些历史条件和背景下形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且各具特色的新时代大学文化。这既是任何一所大学得以生生不息、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高等教育目标达成的引擎。用于高等教育实践中,文化自信是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的肥沃土壤,一旦缺乏这个物质保障,大学生核心素养犹如植物树于空中楼阁,不生长且自灭。所以,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润土壤、根植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沃土良田所造就出来的文化自信,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担当,也是文化自信新时代教育要求的应有之义,更是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13],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文化自信,也离不开改革创新。在全球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新时代,高校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意识,结合高校各自实际,以积极有效的对策与措施,才能推动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创新培育和创新发展。

1.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大学生核心素养之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要义博大精深,如“杀身成仁”的崇高品质、“知书达礼”的道德境界、“上善若水”的精神修养、“仁民爱物”的博爱精神、“乐天知命”的达观智慧、“知行合一”的务实作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浩然正气、“天下为公”的责任担当、“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德容兼具”的审美情趣,等等,其折射出来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精神,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丰厚滋养,既是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的根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优秀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融入到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中,利用课堂、读书会、研讨会、报告会、校园网络等各种形式、手段和载体,让其从传统走向现代化,赋予其现代意义和时代价值,变为“活着的传统”[14],为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发展奠定丰厚的思想文化基础。

2.信仰和弘扬革命文化,巩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红色基因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创造的红色文化成果,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船精神等形态各异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以“革命”为思想底色、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是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充分体现了仁人志士热爱祖国、抗御外侮、同仇敌忾、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矢志不渝、视死如归、勇往直前、舍身救国的思想品德、文化意义和民族精神,既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15]。革命文化既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发展的力量源泉。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把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融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深刻认知、崇奉信仰和积极弘扬革命文化,培植大学生优良革命传统的红色情操,巩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红色基因。

3.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筑铸大学生核心素养之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文化成果,如周恩来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小岗村精神、女排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时代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是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代表中国文化方向的先进文化。在多样化的文化观念和复杂的社会思潮背景下,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发展中,要帮助大学生充分认知、高度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发挥乐学善学、自强不息、见义勇为、敬业乐群、扶危济困、扶正扬善、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和高尚情操,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熊炉里,砺炼睿智,完美人格,内化为自身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使大学生“真正成人”。

4.积极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打牢大学生核心素养之基

大学文化为大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沃土,是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积极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才能为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学文化建设,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本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创造未来”的方针和原则[16],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大学自身办学理念与教育目标等实际,积极创新和不断升华大学文化,以充满时代气息的先进文化成果和先进文化理念,发挥其凝魂聚魄、强基固本的作用,为大学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弘扬崇尚英雄、崇尚科学、崇尚真理、崇尚智慧、崇尚人本、崇尚创新、传承历史、承前启后、开拓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受到熏陶,精神得到升华,切实为大学生构筑起坚定的思想信念、坚强的内心信仰、崇高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文精神的思想文化家园,打牢大学生核心素养之磐基。

五、结语

作为一项高阶素质教育,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7)的重要途径,事关国家教育大计和国民素质能力。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激励学校、社会、社区、单位组织、家庭等社会组织系统积极参与,尤其是鼓舞广大师生,在教学中深挖中国传统思想中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盛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使他们以高度的文化自信,齐心协力投入到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当中,促进大学生成为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全面发展的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