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李 鹏
(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随着高校学分制改革,大学生对于“班级”的观念有所弱化,宿舍逐渐成为大学生交流学习、生活起居和宣泄情绪的区域。对于当代97后大学生而言,宿舍是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一天内在宿舍的时间超过13小时的大学生比例接近60%,其中达到15小时的比例已经超过10%[1]。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宿舍关系,是当代大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而宿舍关系是这三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国波将宿舍关系定义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指在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主要以语言、思想、知识、情感为媒介的在交往中相互结成的关系,大学生宿舍成员在共同的生活、学习中结成的相辅相成的依附关系”[2]。宿舍关系是大学生社交关系最直接的形式,和你一起相处的室友是对你影响最明显的。
导致发生宿舍矛盾的诱因很多(如家庭背景、生活习惯、思想认识、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在宿舍生活中互相磨合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矛盾[3]。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2017年对13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5%的学生曾经为宿舍矛盾而产生烦恼。从以上调查数据可见,宿舍矛盾在大学阶段还是比较突出的。能否合理处理好宿舍矛盾,尤其是女生宿舍,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甚至还会影响高校对学生宿舍和班级的整体管理。
笔者所带2016级外国语学院普通本科学生共计341人,居住宿舍共计92间(其中男生宿舍15间,女生宿舍77间)。在日常从事的学生工作中,女生宿舍矛盾问题时有发生。复旦大学投毒案、马加爵事件等宿舍危机事件的发生,时时刻刻提醒高校要重视宿舍文化和制度建设。如何化解宿舍矛盾,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也成为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日常之一。身为一线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宿舍,把握学生生活动态,了解学生宿舍发生的各种情况。笔者采用“协调教育为主,调整批评为辅”的综合管理策略,力求寻找能够改善大学宿舍矛盾的有效方法。
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模式变成以宿舍为圆心展开,宿舍成为最小、最核心的生活圈。但是,错综复杂的宿舍关系可能不同程度地给我们带来困扰。地域差异、家庭差异、性格差异等因素会成为宿舍矛盾产生的诱因。本文将大学生宿舍矛盾归纳为性格习惯冲突型、斤斤计较型、暴力欺凌型、因妒生恨型、逃避冷战型五种类型。
1.性格习惯冲突型
长期时间电话粥、睡觉打呼噜、不注重个人卫生、借钱不按时归还、开语音打游戏、不按时参加宿舍值日、让室友打包不给钱等不好的生活习惯,会是引发宿舍矛盾的导火索。比如,宿舍中有些人习惯午睡,但是有些人中午喜欢玩手机,动静大点儿就会吵醒室友,慢慢矛盾就有了。2019年3月,桂林师范专科学校临桂校区2018级两名女生因播放音乐音量大小问题发生争吵,持水果刀将何某的额头及手臂划伤。
2.斤斤计较型
宿舍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事情,如不按时关灯、没关紧水龙头、都不愿意开门、鞋子随意乱放等,这些是大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如果不能以正确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任意一件小事都会在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复旦大学投毒案发生的动机就是因为共用饮水机分摊水费没有达成一致、黄洋睡觉时爱打呼噜等等日常小事儿诱发的。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一学生因与宿舍舍友发生矛盾,竟在舍友的杯子倒进洁厕灵。
3.暴力欺凌型
舍友关系阴晴不定,好的时候,形影不离,争吵起来翻脸不认人。这种关系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永远不知道何时爆发。大学宿舍发生肢体冲突的频率大多是男生宿舍多于女生宿舍,有的宿舍因为一些小事就会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
大部分宿舍恶性事件的当事人都有狭隘和妒忌心理,没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案、北京大学王晓龙投毒案、北京航空旅游专修学院校园暴力事件、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投毒案以及以马加爵杀人案为代表的大学生宿舍暴力事件也被再次关注,震惊了全社会。
4.因妒生恨型
宿舍内个别同学在成绩、交际、外貌、活动等特别突出,或者在评奖学金、助学金、个人荣誉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时,一些敏感的学生会耿耿于怀。另外,由于不同家庭背景而产生的贫富差距,会让家庭较困难的学生产生心理鸿沟和感情隔阂,易引起宿舍关系紧张。
个别学生会有偶像情结,喜欢模仿别人的穿衣风格、语气语调或者姿态动作。这个在一定程度和场合上会起到调节氛围的作用,但是如果过度地模仿同学甚至室友,必定会让室友感觉苦恼,碍于情面室友也不好意思直接告诉她。
5.逃避冷战型
大学宿舍是一个整体,初入大学大家都是满怀期待,见面都是很和气,时间久了容易使两个或三个同学关系更加亲近,了解的越多矛盾也就越多。现在大部分学生宿舍是4人间,很容易出现三个人相处时的尴尬。尤其是女生宿舍经常拉帮结派,四人五个群,六人十个群……表面嬉笑宴宴,转身嘴脸狰狞。小团体现象严重,某个人就会被莫名地孤立,久而久之宿舍氛围就会变得诡异和冷淡。不合时宜的恋爱,特别是一间宿舍就剩下一个学生没有谈恋爱的情况下,这个同学会变得敏感,逃避舍友拒绝交流。宿舍就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大家不会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很少聊天形同陌路。
宿舍矛盾的产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
1.个体差异,多因素决定宿舍关系
当今的在校大学生大多都是95后,特定的社会状况和时代背景造就这一代大学生独有的特点。宿舍成员中不同学生个体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维逻辑、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因素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大学生宿舍矛盾的发生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宿舍矛盾的处理上,女生不如男生。女生一般心思比较细腻、情绪比较敏感,比较注重生活细节,一些琐碎的小事就会导致室友之间关系的疏远。
(2)独生子女家庭相比多子女家庭的学生更容易发生宿舍矛盾。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优越,自我意识偏强,不懂得谦让。
(3)外向型学生更容易获得良好的宿舍关系,性格偏感性的学生更容易发生宿舍矛盾,理性注重逻辑思维,有的偏感性注重感情交流。
(4)善于沟通的宿舍出现矛盾的比例小于疏于沟通的宿舍,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有效避免宿舍矛盾的产生。
2.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缺乏直面矛盾的勇气
大学生思想还没完全发育成熟,在宿舍关系交往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受到虚荣、自卑、自负、妒忌心理的影响,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4]。有调查数据显示,40%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宿舍关系平淡,大家各行其是;28%的被调查者表示宿舍关系融洽,大家都互相关心;还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当前宿舍关系紧张,在宿舍感觉不舒服。缺乏合适的沟通技巧,沟通态度和语言表达不够恰当,如没有礼貌、说话带脏字,都会造成交往对象产生误解,出现矛盾后首先采取的是自我克制,之后是冷战漠视对方,最后无法忍受矛盾激化。
3.班干部重视度不高,监督管理机制欠缺
室友之间产生矛盾时,大多数学生采取默默忍受或者向好友倾诉,直到矛盾激化爆粗口,甚至大打出手时,才会选择向辅导员反映想换宿舍。依据矛盾的产生发展规律,矛盾从产生到激化是需要激化因子和时间沉淀共同作用。班干部和宿舍长对矛盾没有引起关注,在矛盾发起之初没有及时上报辅导员,长时间各种小矛盾的积累、放大,到最后宿舍氛围紧张,争吵不断,监督不到位是一个主要因素。
4.生活群体单一,小团体现象严重
入学以后一般是宿舍内部关系密切,经过一个学期以后,宿舍内部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分化。性格、生活习惯、学习目标相似的同学走得比较近,交往相处比较融洽,随着时间的推移宿舍内部就会出现小团体。不同小团体之间常常处于猜疑、嫉妒状态中,偶尔的窃窃私语有时被理解为背后议论。
5.过度依赖网络,情绪控制力欠缺
玩手机、电脑等现代信息工具占据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借助网络宣泄情绪已经是大学生表达情感的一个通道。例如,有一个女生宿舍闹矛盾,其中就有这样一个事实,除唐同学以外的三个室友孤立她另外建立了一个宿舍群,并在群里面发表对唐同学人品有问题的看法。吴同学在每次争吵过后就会在微信发表动态,宣泄自己的情绪,对唐同学提出指责。由于吴同学朋友圈对唐同学设置了屏蔽,班级其他同学都知道她们宿舍又与唐同学发生矛盾,导致在班级这个团体中其他同学会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唐同学。
6.孤独自我,缺乏理解和宽容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埃克里森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情境中,良好的宿舍关系有助于彼此信任和情感交流。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安全信赖的人际关系(包括亲情、友情或者爱情等)出现缺陷和裂缝时,往往会感到孤独。孤独感会导致和谐融洽的宿舍关系发生质的变化,变得松散、僵硬,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1.把握谈话技巧,善于倾听,防患未然
辅导员和学生谈话谈心是了解矛盾真相、处理学生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形式。辅导员要意识到首次谈话的重要性,关系到宿舍矛盾是缓和化解还是更加麻烦。把握谈话技巧,了解学生心理需要,坚持正面引导,避免轻易站队,避免先入为主,避免盲目说教。
辅导员应及时与宿舍人员以及班干部进行谈话,了解宿舍矛盾的前因后果,找到问题症结。充分了解矛盾真相,是调解宿舍矛盾的重要前提。辅导员要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对宿舍成员进行单独谈话,细心认真倾听学生诉说,及时安抚学生情绪。随后选择在宿舍矛盾中持中立态度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宿舍矛盾的真实情况,以及该同学对于宿舍矛盾的看法,进一步核实宿舍矛盾的真实性[5]。
2.学会换位思考,营造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
宿舍内部成员要习惯彼此的生活方式,习惯和他人相处。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如参加团体篮球赛、团队拓展等,促进宿舍成员间的联系与配合。学校也可以多组织诸如宿舍文化节等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活动,发动宿舍成员共同创建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端正交往动机,增进室友之间的感情。
学会换位思考,正确看待宿舍人际关系冲突,冲突是我们练习解决问题的机会。大学不止学习,还有生活。宿舍是我们在大学的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室友之间要加强交流,交流是连接人们内心世界的桥梁。如果彼此都拒绝交流,别人就无法进入你的内心世界。室友之间要敞开心扉,杜绝猜疑和封闭心理,保持开放、坦诚的心态,彼此真诚地交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互帮互助,分享生活点滴;遇到问题,共同面对问题,形成温馨融洽和谐的宿舍氛围。
3.注重学生参与,共同制定方案
宿舍矛盾解除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发自内心想解决问题,这是化解矛盾的重要前提。如果当事学生能够主动示好,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向室友诉说,远比班干部或者辅导员调解效果更加显著。鼓励学生尝试主动解决问题,让学生迸发主动解决矛盾的冲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尤其是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宿舍成员参与制定矛盾解决方案,让学生深度参与其中,体现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主体地位,避免先入为主。
4.加强辅导员能力的锻炼
大学生在宿舍相处中往往以自己的喜好作为交友的原则,大一阶段感觉良好,发现缺点后关系渐渐疏远,甚至由喜欢变成了厌恶。辅导员要了解人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让学生认识到人际关系恶化一般都有一个过程,先有矛盾冲突,之后冷漠逃避问题,最后关系决裂。辅导员在处理宿舍矛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加强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高辅导员化解矛盾的能力,强化心理干预和危机干预技能。
5.引入“家文化”,践行宿舍文明公约
明确宿舍定位,宿舍的基本功能是学习和休息;但是宿舍是由不同学生个体组成的,大家相处时间一般是3~4年,可以把宿舍定位成“家”。家人是可以进行感情交流,能够互相支持和帮助的。“家”的定位有助于增加宿舍成员的归属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宿舍文明公约,统一宿舍作息时间,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不触犯室友隐私,不逞一时口快,主动承担该做的杂务。
6.人文关怀,帮助问题学生融入宿舍生活
多一些关怀,少一些争吵,多一些礼让,少一些积怨。辅导员应及时保存问题学生的联系方式,主动添加QQ、微信好友,关注他们的动态。辅导员要经常联系他们,定期了解宿舍生活现状。要重视问题学生数据库,及时录入问题学生宿舍信息。经常联络班级干部和宿舍成员,定期跟踪宿舍状况,及时上报宿舍矛盾事件,有问题及时沟通处理,确保矛盾在发生之时就得到有效的解决。辅导员应保持学校与家庭的信息互畅互通,对于问题学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状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融入宿舍生活。
7.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克服沟通障碍
高校要重视做好新生入学教育,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课。通过多种形式,如课堂教学、专家讲座、学生社团等方式,教会大学新生心理调适方法,教会大学新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大学新生提升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引导学生正面宿舍矛盾,避免冷战和逃避,尝试改变自己,培养主动沟通化解矛盾的能力。适当引入高校恶性事件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警惕。组织一些提升宿舍生活品质的主题活动,传授一些正确处理矛盾的方式方法,如学会分享、改变自己、主动沟通、提倡诚信、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情绪等小技巧。注意保护自己,学会平等宽容,有技巧地规避他人,避免矛盾的激化。
当代大学生生活的时代背景的不同,大多数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层次不齐,导致大学生宿舍矛盾问题突出。高校辅导员应把处理宿舍矛盾作为日常事务中常规性的一项工作,针对宿舍矛盾制定一套标准化的宿舍矛盾评价指数表,重视学生参与,制定一套可行性高的矛盾解除方案。学校要高度重视构建大学生良好宿舍人际关系,培养专业化的人际沟通指导团队,加强大学生人际归因训练。对于女大学生、特殊群体(包括离异、单亲、孤儿、残疾、重组家庭等)多一些关注和关怀,教会他们沟通、宽容和理解。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和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营造健康的宿舍环境。处理宿舍矛盾要有底线思维,尤其是女生宿舍,一味要求宿舍和解可能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高校要做辅导员的坚实后盾,优化顶层设计,制定合理的宿舍管理制度,帮助辅导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要想真正化解宿舍矛盾,改善宿舍人际关系,需要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