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冠疫情对中国留学生的教育影响研究——以留法大学生为例

时间:2024-06-19

丁同芳,孔 苏

(1.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

由“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导致国际教育特别是留学生教育面临重大挑战。由于欧洲国家的防疫政策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留学生面临更多的教育困境。以法国为例,新冠疫情初期,法国出台了有关关闭学校、暂停交通和封锁城市等的防疫政策,随着疫情不断变化,法国各个教育层级陆续复课,2021 年9 月法国进入疫情的第四阶段,但疫情仍然处于大流行之中。在新冠疫情肆虐欧洲之时,笔者在法国经历了线下学校停课、线上教育失灵、学习心态起伏不定等一系列教育难题,其后返回祖国,通过邮件、微信和新闻继续关注在法国高校的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文献综述

确立“疫情对留法学生的教育影响”研究主题,爬梳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发现,主要关键词包括:教育生活、中国留学生和影响因素。首先是“教育生活”相关研究。有学者的观点表明,“教育生活”是包罗万象的,既包括教育教学,也包括师生关系、教育目的等。例如,“今日的教育生活正在变得支离破碎:教育和教学分离了,缺乏知识根基的教育变成了空洞的说教,缺乏教育意味的教学变成了单纯的知识传递;师生关系变得陌生了、疏远了、功利了,越来越不具有教育性……”[1]对于教育生活的研究,史学范式的代表有周洪宇,他对教育生活史的探索,是把教育参与者自身所经历的事件,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以“跨界视角”体现个人的价值生命,呈现教育生活的鲜活内容[2]。“教育生活”是由两个意涵丰富的语词构成的词组,按照偏正短语的结构解释,是关涉教育的生活。它区别于以往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是在经历教育过程的生活,包括教育教学生活、学习交往生活和由此产生的情感生活等。与国内对教育生活的研究相对比有微观特征不同,国外对于教育生活(educational life)研究,更多将其放置于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等更为宏观的背景之下。例如,G.Bourassa 描述了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矛盾冲突中的教育生活,试图找寻后新自由主义时代的教育生活图景即想象后学校化[3]。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谈到“教育与分离的生活”的危害,认为教育不能离开生活的个人体验,不能割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行动与内心生活的和谐统一[4]。

以中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相关文献很多,主要领域集中在留学生的学习生活、跨文化适应、人际交往等方面。陈向明在20 世纪90 年代对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跨文化交际状况展开研究,重点关注跨文化人际交往中自我和人我关系的文化建构[5]。杨柳探讨了中国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认为非中国朋友支持和家人支持对社会文化适应的影响最大,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社会文化适应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6]。张仕欣对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留学时间、语言水平和经济支出与收入方面[7]。刘炜关注中国留英高校生跨文化适应、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问题[8]。阎琨探析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跨文化适应与挑战[9]。

对于面向中国留学生的研究来说,在没有国际公共事件或危机的状况下,“跨文化适应”是一项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其中包括学习适应、语言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社会生活适应等。但是,对于一些国际公共事件,特别是公共危机发生时,以中国留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应该关注到这些事件和危机对其教育产生的影响。目前,新冠疫情对国内学生教育影响的研究已经有了积累,代表性的有《基础教育》期刊组稿专题:“新冠肺炎疫情与学校教育教学”笔谈、“新冠肺炎疫情与教育”专题论文等。然而,对身处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教育影响研究却比较少见。事实上,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本身面临如跨文化适应等固有留学症结,同时叠加上诸如新冠疫情大暴发的挑战,中国留学生的教育状况更值得重视和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总体情况

研究以“新冠疫情期间留学法国的中国学生教育生活现状调查问卷”和“新冠疫情期间留学法国的中国学生教育生活现状访谈提纲”为研究工具,共回收调查问卷41 份,访谈4 人,并选取与他们的对话聊天和一起学习生活的部分片段作为实物参照,文中出现的姓名、学校均为化名。依据阎琨(2011 年)对中国留学生遭遇具体挑战的三个方面,学业、社会—文化、个人生活,问卷设计和访谈提纲分别对应这三个维度,即学习进度与方式、疾病认识与社交隔离、生活节奏与心理负担等。表1 是有关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调查的样本分布情况,表2 是被访谈者的个人信息。

表1 样本分布情况

表2 被访谈者的个人信息

(二)分析维度

问卷设计基于李克特五点计分法原则,三个维度分别对应3~4 道小题,具体涉及“延缓学习进度”“打乱生活节奏”“影响日常学习”“造成心理负担”“认识疾病特性”“网络教学效果”等关键要素。调查问卷结果做描述性统计,用于观察了解疫情对留法学生在学习上的整体影响。

以Nvivo11 质性分析软件为研究的主要工具,分别将4 位对象的访谈内容进行文本编码和分析。编码方式:首先,根据研究主题和访谈问题确立一级维度,即形成研究框架,“疫情下的学习进度与方式”“疫情下的疾病认识与社交隔离”和“疫情下的生活节奏与心理负担”作为编码的一级节点。其次,针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形成若干参考节点。如下表3 所示。

表3 新冠疫情影响下的留法学生访谈内容编码情况

(三)具体内容分析

第一,疫情下的学习进度与方式。法国疫情暴发初始阶段曾关闭学校,且没有准备好网络授课。彭欣欣同学说:“我在疫情期间没有去学校上课,学校停课了,但一开始也没有网课,是大概过了一个月,才通知会开网课。”(摘录自访谈资料20201009-PXX)在法国经历全国封城、学校封闭阶段后,陆续有城市解封、学校解禁。有学校在关闭期间开设网络课程,但也有学校在疫情期间仍旧要求学生到校上课。Nort 同学表示:“在疫情期间还在继续上课,学校规定只能无故旷课两次。”(摘录自访谈资料20201005-Nort)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甘彤同学认为一些老师的直播课程效果不佳,教师对于网络直播的技术操作不熟练,网络经常出现卡顿和失误操作。在去学校上课的过程中,Nort 同学介绍说班级同学比较注意,会戴口罩、洗手消毒。然而,甘彤同学在学校上课期间却遇到大部分同学不戴口罩,也无人管理的情况。尽管学校规定要戴口罩,但也只是拿出来展示下,并没有佩戴,更谈不上正确佩戴。调查问卷题项“新冠疫情影响了您日常的学习方式”,36.59%比例的同学表示“非常明显”、26.83%比例的同学表示“比较明显”,合计占比超过60%。

第二,疫情下的疾病认识与社交隔离。法国政府和民众早期显然低估了新冠病毒的传播力,在法国接连出现病毒感染患者后,也未及时有效安排检测与隔离,导致病毒大流行。不仅如此,疫情期间法国甚至重新暴发了黄马甲游行、抗议城市解封集会等群体性事件。调查问卷显示,超过85%比例的同学认为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甘彤同学指出法国各界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却不一致,科学委员会、政府部门、民间医生和研究者各有各的说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国在防疫措施上的犹豫和纠结,使疫情恶化。法国曾短暂宣布封城,但收效甚微。大批民众可以基于各种理由上街、聚集,Nort 同学在访谈中提及:“民众不配合,晚上出门散步经常看到有人在家里开派对或是酒吧里挤满了人,年轻人不注意,老顽固也不管不顾。”(摘录自访谈资料20201005-Nort)社交隔离在法国实施成效不佳,具体在学校空间,也不甚乐观。Nort 同学继续补充道:“因为天气变冷有的老师上课关着窗户和门,有的老师没有正确戴口罩,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没有很大,总之,非常法国。”(摘录自访谈资料20201005-Nort)各种材质、形状的所谓口罩在法国层出不穷,只遮掩口唇、暴露鼻腔的现象比比皆是。围巾、头套、衣领都成为防护用品,多数法国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法国习惯见面时贴面问候,疫情发生以来,法国民众被迫改变了这一习惯,改为互碰胳膊肘,但这依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保持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

第三,疫情下的生活节奏与心理负担。调查问卷显示,超过60%比例的同学认为疫情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访谈中贵哥同学表示,自疫情在法国蔓延以来,没有参加过任何聚会,连在家(租住地——笔者注)都会避免和其他室友往来。去商场和买菜的次数明显减少,尽可能避免非必要的外出。贵哥同学说:“疫情初期,出门戴口罩还会时刻警惕,担心其他种族人群对我有攻击行为。”(摘录自访谈资料20201001-GG)调查问卷表明,超过50%比例的同学认为疫情曾经给自己带来过心理负担,主要体现在与国内家人的沟通方面。甘彤同学描述过一个细节,每天家人在新闻中看到法国新增确认和死亡病例,都会赶忙打电话询问她的情况,这让她感到有点压力。彭欣欣同学表示,疫情期间有点担心出门,并且确实发生过一个棕色皮肤的女子对她大声叫喊。无独有偶,Nort 同学表示,无端遭遇袭击事件在疫情的初期比较多。留法学生对该疾病终身危害的可能性有些忌惮,问卷调查题项“担心自己患上新冠疾病后会对身体产生终身危害”,超过55%比例的同学选择“比较赞同”或“非常赞同”。身处毕业季的贵哥同学,在忧心疫情的同时也在担心自己的毕业问题。特别是疫情期间不能选择回国,更加剧了他的心理负担。

三、研究结果

(一)疫情迫使留法学生放慢学习进度

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资料都反映出,新冠疫情迫使留法学生放慢学习进度,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业学习方面。无论是即将毕业还是刚入校的留学生,都不可避免改变学习方式,原地等待学校重新开学通知。疫情期间,留在国内未及时返回法国的留学生,面临着航班停飞、签证到期等问题,短时间内无法继续完成学业。法国部分省区学校复课后,随时面临再次封闭的可能,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法国学校没有网络授课的习惯和传统,许多教师没有受过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网络课程和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业学习遭遇困境。调查问卷显示,网络教学效果不佳,影响学生学习质量。二是科研学习方面。疫情期间,留法学生也面临着科研挑战。所有中小学校关闭,必要的教育调研和田野调查被迫中断,教育科研的脚步不得不放缓。学校实验室关闭,科研助理放假,学生正在进行的科研实验无法继续,科研数据丢失,取得科研学习成果的时间被迫往后延迟。三是社交学习方面。留学生借助社交方式实现跨文化适应,是常见的做法。疫情使得政府号召民众留在家里,在法国,即使有聚会的人,也很难寻见中国留学生的身影。我国学生听话、老实的整体印象,造成本就不善于社交的留法学生,更加无法正常进行社交学习。

(二)疫情导致访谈的留法学生无法回国

从4 位访谈对象来看,他们全都没有在疫情期间回国。不回国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担心感染、担心学业等方面。从内因和外因来看,内因“担心回国途中感染”成为4 位访谈者都提及的关键词。外因涉及面广,如贵哥同学谈到“不给祖国添麻烦”,Nort 同学表示“回国机票费昂贵”,彭欣欣同学说“担心回国后毕业受影响”。从主动和被动来看,3 位同学没有考虑过回国,可以看作是主动选择不回国,彭欣欣同学考虑过回国,但受限于各种因素,最终未能回国。4 位访谈对象的学业阶段、生活处境、在法经历都有明显差异,但不约而同在疫情期间都选择不回国。在访谈资料中,同时谈及多种外因分别有Nort 同学、甘彤同学和贵哥同学。Nort 同学的理由具体包括:在法国有男朋友陪伴、学校没有实行网课、对自己的防护程度有信心。甘彤同学说明了两点:一是旅途麻烦、二是费用昂贵。贵哥同学表示,一方面是相信法国政府能够很好控制疫情,另一方面是不愿意给祖国增加负担。彭欣欣同学谈到因为学业缘故没有回国。

(三)疫情促成留法学生重识法国教育

新冠疫情在法国暴发以来,法国学校按政府规定开始停课。在没有大规模普及网络课程和无直播教学准备的情况下,包括笔者在内的多所高校学生都经历了无学可上的尴尬状况。Nort 同学和甘彤同学都表示,直到访谈结束,还有部分课程是要求必须要到校上课。“一个固执的年龄很大的老师一定让我们在教室上课,今天他的课刚刚改成一个班分成两拨错开时间在学校上。”(摘录自访谈资料20201005-Nort)调查问卷显示,“您所在学校给您提供了充分的防疫物品”题项中,选择“非常不明显”和“比较不明显”比例合计超过55%,详情见下图1。

图1 “您所在学校给您提供了充分的防疫物品”题项调查结果

法国教育在这场疫情中没有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甘彤同学在访谈中说:“说到教育在疫情中的作用,我觉得其实在法国的教育不是一个方向的,就是说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统一的想法。”(摘录自访谈资料20201003-GT)彭欣欣指出,“法国教育没有在阻断疫情上有什么作用”。(摘录自访谈资料20201009-PXX)疫情背景下的法国教育在一拨又一拨的学校封闭、解封、再封闭、再解封中逐渐迷失。

(四)疫情促进留法学生与家人更多交流

以往留学生面对最多的是文化适应问题,这其中包含着对祖国家乡、家人朋友的眷恋。疫情期间,留法学生与国内家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明显增多,除了日常的寒暄与问候,还多了对于疫情等焦点事件的信息分享与观点讨论。调查问卷显示,超过34%比例的同学认为,由于疫情,自己和国内家人的沟通频次显著增多,如下图2 所示。

图2 您和国内家人的沟通频次因疫情而增多

访谈的4 位同学回应了与家人交流增多的具体内容或原因。Nort 同学表示,“我并没有告诉父母法国具体的情况与严峻程度,也没有实时说明疫情,所以他们应该了解得不多,只是轻微担心,更多的是很久没有回国比较想念我,希望多跟我说说话以及关心我什么时候能回去”。(摘录自访谈资料20201005-Nort)她体会到家人对她健康的关心,因此在交流中有意回避了法国疫情的严重程度,更多还是日常交流的内容。甘彤同学指出,疫情对她与家人的交流产生了重大变化,“我觉得我和家人的沟通有因疫情产生了变化。交流内容很多有疫情的情况,比如今天,家里人一听到法国疫情很严重的消息,就赶忙打电话给我,询问情况,很是担心”。(摘录自访谈资料20201003-GT)她明确提及与家人交流的内容有很多包含疫情的信息。贵哥同学说:“自己每天都跟家人电话及视频沟通,交流自己的身体实况,每天定时测量体温……家人也非常支持和理解!”(摘录自访谈资料20201001-GG)贵哥同学表明,每天都与家人交流沟通,因为疫情原因,会报告和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包括体温情况。同时,他透露出家人对他每天保持交流、定时测温、戴口罩等做法的支持。彭欣欣同学说:“我和家人的沟通是频繁了一些,在这疫情期间。但是还好,次数多了,视频一天一次,微信语音就比较频繁了。如果没有疫情,平常大概两三天一次视频。”(摘录自访谈资料20201009-PXX)彭欣欣同学明确说道,与疫情前相比,与家人交流次数增多,特别是在视频对话方面。

四、讨论与分析

(一)疫情对学习的冲击:暴露自主学习的缺失与学习规划的失序

学校关闭、教学暂停,不等于学生停止学习。疫情导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多数都属于外因,学生个体学习情况才是学生学习的内因,因此,疫情对学习的冲击,暴露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缺失。自主学习是学生主体自主性充分显现的一种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学习由“他主”转向“自主”过程中所表现与形成的能力[10]。参与问卷调查的留学生中没有小于18 周岁的未成年人,这表明,作为成年人的部分留学生群体依旧存在自主学习能力弱化现象。不同学习理论流派所认定的自主学习缺陷的归因是有差异的,文化历史学派认定自主学习缺陷在于个体内部言语的调节不畅,操作主义学派认定其缺陷是外部奖赏或惩罚的混乱,社会认知学派将缺陷归咎于对学习行为预期、计划和实现之间的失衡,建构主义学派认定其缺陷在于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不足。实质上,自主学习的缺失是自主性的缺失。约瑟夫·拉兹(Raz,J.)认为,自主性是一种对自己采取什么行动和实现怎样的经历进行决断的能力,它包括选择的能力,以及实现这种选择方案的能力[11]。自主性与理性、自由、主体等概念密切相关,具体指向学习自主性,意味着学生对于学习本身的认知、参与学习过程的态度,体验学习结果的感受等,都依靠自主性发挥作用。疫情延缓了学生的学业进程,主要是指学生无法像往常一样完成学校和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留法学生的学习环境并不优于国内,特别是网络课程、线上教学在法国教育领域并不普及。此时,留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就会产生耽误学习进度、影响学习效果的认知与感受。霍尔珂(Holec,H.)认为学习自主性是学习者对学习负责的一种技能,包括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和材料、选择学习方法、评估学习成效[12]。按照霍尔珂的说法,留法学生在失去学校、教师的外在协助后,没有第一时间启动自我的学习自主性,被动、敷衍,甚至是放弃成为疫情期间留法学生学习的常态。

疫情对学习的冲击,凸显出留法学生学习规划的失序。学习规划是指学生为获取知识而制订的比较全面或长远的学习计划[13]。无论是问卷提及的改变学习方式,还是访谈中关涉的如何完成学习任务,都是对留法学生学习规划的了解,重点包括面对疫情时如何调整和改善学习规划。每一名留法学生的学习规划不同,通过对留法学生学习目标、学业程度、毕业要求等具体内容的考察,发现他们的学习规划只停留在学校、教师的具体要求上。例如,一门课程的学分是否拿到、绩点是否达标。这种短浅的学习规划不仅在疫情期间得以暴露,在任何一次有关学校的突发公共事件上都有所体现。法国持续数月的黄马甲罢工游行,导致学校关闭,正常的教学秩序遭到破坏,当时留法学生已经表现出学习规划上的短板,他们开始休假、旅行以及从事与学习无关的事项。留法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接受有关“学习规划”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对于如何在留学过程中做出具体的学习规划并不熟悉。

(二)疫情严重也不回国:心理适应与学业羁绊

“孩子们在这几个月中学到的良好的学习技能和生活习惯要保持和优化,他们在期间出现的不良倾向要引导甚至矫正。”[14]显然,这仅是针对在国内的孩子来说的,因为在海外的留学生在与家人分离的基础上,又承受了更多的心理负担。然而,留法学生在疫情暴发后基本选择原地不动,反映出留法学生的心理适应(psychological adaptation)。心理适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15]。从定义上看,心理适应是一个过程,过程中间会出现积极适应或消极适应、适应结果良好或不佳等状况。新冠疫情首先冲击留法学生的认知,在考虑“回国”与“不回国”之间决断,当做出不回国的行为选择之后,面临包括心理调节在内的适应过程,如下图3 所示。

图3 留法学生考虑不回国的心理适应过程

心理适应来自留法学生本身具有的心理素质,包括应对突发状况的素质、综合判断的素质、坚定执着的信念、自我觉察与调节能力等。未发生疫情之前,留法学生同样面临着如种族歧视、游行示威等突发状况,有一定的应对和判断的素质基础。独自求学的艰辛和异国生活学习的常态也让留法学生具备一定的信念和自我调节能力。心理适应还与社会文化适应紧密相关。留法学生对于自身处境、社会状况的判断,影响着个体的社会文化适应,这种影响也反映在心理适应层面。在法国疫情开始蔓延期间,法国领导人的电视讲话、表态一度缓解了社会焦虑的气氛,同时,更多的患者得到了救治,留法学生看到了社会支持对抗击疫情的积极效果。有研究指出,社会支持可以充当保护因子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现实生活状态的提升发挥直接促进作用[16]。

不回国还反映出学业、学位对留法学生的极端重要性。留法学生普遍意识到新冠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因此几乎不存在认知层面对病毒的不了解。留在法国,除了心理适应,还有着对继续学业、取得学位的渴求。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留法学习,如果因为一次突发或意外事件而无法完成学业、取得学位,对留学生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更重要的是,如果留法学生选择回国工作,那么取得学位就变得异常关键。留学生不能提供我国留学机构认定的学历学位证书,海外学习经历将不被承认。显然,留法学生为了学业、学位,选择冒险留下,已经表现出他们愿意为自己的选择付出比感染病毒更大的代价。

(三)留法学生对法国教育的重识:由认同到怀疑

通过法国政府和民众在应对疫情上的表现,留法学生已经开始转变对法国教育的认知。选择留学法国,学生的初衷是认为法国教育具有国内不可比拟的优点和特性,例如,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放的教育环境、多元的文化交融等。这场新冠疫情,使得留法学生看到法国教育的弊端,从认同法国教育转变至怀疑法国教育,怀疑法国教育是否真的具有制度和文化上的所谓优势。法国疫情从萌芽到暴发,政界、商界、科学界、教育界关于疫情的利益争辩、防控的拖延等状况时有发生。留法学生被裹挟其中,疫情前曾一度认为法国教育实现了教育理想的多数留法学生,在疫情期间逐渐改变了对法国教育的态度,并且认为疫情期间民众的不配合是源自接受的教育是不合格的。

法国教育在疫情期间没有表现出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的特殊面向。在疫情并未明显好转的情况下,法国学校在自主选择是否重新开放的问题上,多数选择开放校园、恢复教学秩序。学校充分知晓疫情的严重性,不然不会规定发现确认病例后,隔离密切接触者并关闭班级。法国教育界在不停地开放学校、关闭学校,周而复始。与学生的遭遇一样,法国教师也成为法国教育在这场疫情中的受害者。许多教师被迫线下授课,这些教师有的年纪偏大,感染新冠病毒后很容易恶化成重症、病危患者。

(四)疫情带来关心角色的转换:留学生与家人的双向关心

目前在法留学的“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学生群体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漂泊海外总会让在国内的家人关切和担忧,这是以往留学生及其家庭面对亲情时的常态。以笔者为例,性格内向、不太擅长表达情感,特别是出于腼腆和害羞情绪,几乎不太主动向亲人直接表达爱和关心,但在国内疫情发生后,多次主动告知家人保重身体,并仔细吩咐防疫、防护的重要细节和步骤。身边的项浩同学,更是组织发动“向国内捐口罩”倡议活动,短时间筹集到上千件口罩送往国内。由于疫情反复,在法的中国留学生与家人之间的关心角色发生了转变,由单向关心转为双向关心,主动关心的发起者角色转换了两次。见下表4。

表4 疫情期间留法学生与国内家人的关心方向

这种双向关心,表面上是外力促成的,实质还是内因起决定作用。这种内因是指,留学生与家人之间需要情感互助。两者之间的情感需要是相互的,只是在日常情况下通常表现出家人对留学生更主动、更多的爱与关心,这造成了留学生对家人关爱不足的错觉。外在因素如疫情激发了留学生向家人表达爱与关心的动机,疫情形势的变化,也促使留学生感知与反思主动关心的重要意义。疫情期间的在法留学生,一次成为“主动关心者”、两次是“关心对象”,前后两次作为“关心对象”,角色的内涵和意蕴发生了变化。后一阶段的“关心对象”角色,因为有了“主动关心者”的即时体验,更能理解两者关系上的维系离不开情感协调与配合。留学生成为“主动关心者”,会有意识地注意“关心对象”的情感需求与回应,这也是在帮助留学生如何做好“关心对象”的角色。

综上所述,新冠疫情对留法学生的教育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留法学生暴露出自主学习、学业羁绊上的问题值得深思,表现出的心理适应、主动关心亲属群体的举动值得赞扬。疫情使得留法学生不再一味认同法国教育,开始有意识地反思批判当中的弊端。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研究材料是在法国第二波疫情开始前后搜集整理的,前期没有想过疫情之下的交流谈心和学习生活片段会成为研究素材,材料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滞后性。关于疫情对留法学生的教育影响,其中涉及的内容还有很多,如留法学生对学习方式变化的适应程度等,亟待补充和完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