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姜英哲,丁永刚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走过了40年奋斗历程。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改革开放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伟大精神。这一时代精神集中反映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总书记从改革开放的本质、核心、精髓、根基和气概等方面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精神,其内容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勤于创造;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群众中心,依靠人民;对外开放,和平共赢。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1]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已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对外开放也遇到险滩和挑战,许多硬骨头还没有啃下来,因此我们要继续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咬住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度与广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是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2]四十年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孕育了改革开放精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精神内容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改革开放精神形成的活水之源。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助推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又为改革开放精神的凝练和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基因土壤。改革开放精神传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变革思想、创新思想、民本思想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和包容开放的胸怀,正因为这些思想和理念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改革开放之树才会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变革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周易·系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说事物发展到尽头就应该改变,改变了就能通达,进而能持久。《吕氏春秋》提到“时移世易,变法宜也”,强调随着时间推移,世界万物都在变化,变更法制规则是理所当然的。《通典》也有“随时立制,遇弊则变”一说,主张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来制定符合现实的政策,做到因时而变。战国时期,商鞅西入秦国主持变法,指出:“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3]进而发出了“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理之循”的变法之问。商鞅在秦国变法十年,使秦国因变法而强,横扫六国,成就了秦国统一的霸业。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因改时弊而变法,推行新政,针对保守派的攻击,他明确指出:“祖宗之法不足守,则固当如此。”近代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社会,变法图强成为中国社会各阶级或阶层普遍认同的政治思潮,也是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险发出最强烈的呐喊。在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认为:“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中国文献典籍中蕴含的内容丰富的变革观点,透露出中华民族与时与事而变的思想轨迹。从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到北宋“王安石变法”,再到晚清“戊戌变法”,都从实践层面上体现了中华民族锐意进取的变革思想。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发明、善于创新的民族,创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衍不息的动力源,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摒弃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藩篱,强调积极入世,鼓励创新。三千年前,《诗经·大雅·文王》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揭示了中华民族对创新的自我践行。《礼记·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反映了事物创新的本质与根源。明末清初之际,王夫之提出:“守其故物而不能自新,虽其未消,亦槁而死。”[4](P68)认为抱残守缺不坚持自我创新发展,最终必然会走向衰亡,揭示出创新的极端重要性。纵观五千年来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国人民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勤于耕作、善于创新,诞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思想巨匠,创新发明了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建筑等应用技术,建造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伟大工程。“万里长城”横亘中国北部,绵延万里,始建于周朝,完成于秦朝,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军事建筑。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是世界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北京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这些杰出的应用技术发明和宏伟的古代建筑工程无疑是中国人民创新和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华民族善于发明、善于创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宇宙运转不止,人应该效法天地的运行,永远不断地前进。自强不息集中概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积极向上、不懈奋发的精神。《孔子家语·五仪解》云:“所谓君子者……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则君子也。”[5](P14)意为一个人信奉天道,自强不息,看似平常却无法被超越,这个人就是君子。《史记》记载:“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6](P1181)司马迁也是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之中,历经十四载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唐代李鼎祚在《周易集解》引东晋干宝语:“君子通之于贤也。凡勉强以德,无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7](P6)干宝拿尧舜、文王、孔子、颜子等作为例子赋予“自强不息”以勤奋耐劳、忘我工作、凡事都尽心尽责、全力以赴、善始善终等新内容。南宋朱熹云:“闻道有蚤早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8](P29)朱熹认为,人们在实现理想和目标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只要坚持“自强不息”,就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并最终达到目的。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近代中国处于积贫积弱的社会,维新派人士呼吁国人奋起,主张实现中国“自强”和“独立自主”。冯桂芬指出:“然如耻之,莫如自强。”呼吁国人要学习西方使自己强大起来,以摆脱羞耻之心。正如张锡勤教授所言:“中国欲图自强、振兴,就应痛感自己的落后,并以此为耻。惟有国人自发知耻,才能由自愧而自反,由自反而自奋、自强。”[9](P15)戊戌变法运动的杰出领导人康有为看到中国备受异邦之欺辱,愤然写道:“自强为天行之健”[10](P45),“然则天道无知,惟佑强者。《易》首系《乾》,以自强不息,《洪范》六极,弱居极下,盖强弱势也,虽贤人亦有不能不奉者欤!可是惟有自强而已”[10](P97)。康有为强调全体中国人要像天道运行那样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在推翻满清帝制统治、创建中华民国后,回忆道:“文奔波国事三十余年,终生学力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挠,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勇往直前,愈挫愈奋,再接再砺。”[11](P104)孙中山从事革命三十余载,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初心不改,始终表现出了百折不挠、威武不屈、愈挫愈勇、艰苦奋斗的“自强不息”精神。中华民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自强基因,这些拥有家国情怀的仁人志士所思所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不懈奋进的自强精神。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最早《尚书》中说“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12](P175),说明了人民对国家存亡的决定性作用。《春秋》也有“民者君之本也”的观点。管子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13](P11)深刻揭示了民众的基础性地位。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更进一步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4](P152)。这些观点都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孟子·离娄上》言道:“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15](P2721)荀子在《大略》中也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16](P177)认为君是为民而存在的。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在总结了历朝政治兴衰经验基础上提出民众是社稷的根本,警示统治者:“故夫民者, 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17](P256)要求为政者应当实行以民为本的统治策略。唐太宗以隋朝灭亡为鉴,始终以“民水君舟”理念警示自己,并在《贞观政要》中得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18](P1)的结论。北宋关学创始人张载在《西铭篇》中提出:“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并主张重视民生,宣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而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的烙印和时代局限性,但这些思想都突出强调和肯定了人民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其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改革开放精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开放包容的广大胸襟开展中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周易·坤》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肯定了厚德载物的包容心性和气量。《尚书·虞书·尧典》中“协和万邦”与《荀子·议兵》中“四海一家”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思想的传统美德。开放包容也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外实施的怀柔、团结之策。张骞是西汉官派出使西域诸国第一人,终生两次出使西域,加深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使西汉王朝“威德遍于四海”。唐朝时期,唐太宗主张“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武则天亲自接待日本遣唐使,唐玄宗选派儒生到日本传授经学。当时长安、洛阳、扬州、广州、兰州、凉州、敦煌均是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尤其都城长安汇集了各国来宾,许多外商在长安“西市”长期经营店铺。唐朝国子监接受了众多外国留学生。留居长安的“胡人”最多时曾达四五千家。通过开放与交流,唐朝的威望享誉世界,都城长安成为与罗马齐名的国际大都市。明朝初期,明成祖派遣郑和七下西洋,远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不但宣扬了大明国威,更与这些国家或地区发展了海外贸易关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变革、创新、民本等思想或理念以及自强不信精神状态和包容开放的胸襟,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也是构成改革开放精神的活水之源。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指在长期的革命道路探索过程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并发展的系列精神形态。***指出:“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19]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在革命年代凝练出的宝贵精神财富日益升华凝练,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展现其应有的时代价值,为改革开放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
改革开放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首创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初创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不仅表现在中国先进分子播散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上,更体现在他们积极创建党团组织,开创中国工人阶级先锋组织的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的建党和革命实践中,从解放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到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从制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到开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局面,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首创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道路、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在“井冈山精神”内涵中,首创精神具体表现为“实事求是、敢闯新路”。1927年,国共合作失败,蒋介石右派集团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疯狂杀戮,“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创建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相继领导了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因敌强我弱,寡不敌众,起义军最终被迫转移。在历史关键时期,我们党从敌大我小的实际出发,敢闯新路,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完成了事关革命大局的战略转移,并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创新精神得到了进一步深化。“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产生的,它既有摧毁旧政权的革故气概,又有建设新政权的创新品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和经验不足,“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以及十年“文化大革命”等“左”倾思潮泛滥,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严重损失。为了摆脱“左”倾思想束缚,拨乱反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创新,敢于打破僵化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开放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的创新理念,最终演绎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勤于创造”精神内容。
改革开放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回顾党的历史,从红船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西柏坡时期我党取得全国政权后的“赶考”情结,艰苦奋斗始终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1921年7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原定在上海法租界秘密召开,因突遭法国搜查人员破坏,会议被迫中止,并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继续召开,由此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首个革命精神——“红船精神”,充分反映出早期共产党人不畏挫折,直面困难,永不退缩的奋斗精神。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红军领导人亲力亲为,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艰难困苦,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成为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在创建苏区根据地时,由于敌人发动的五次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导致苏区物资严重匮乏,生活极端艰苦,但苏区军民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那股劲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创建和发展了苏区经济、财政、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使广大军民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最真实、最全面的反映。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敌人天上飞机轰炸,地上围追堵截,中央红军以钢铁般意志克服艰难险阻,与敌战斗380余次,翻越18座大山,蹚过24条大河,翻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全国革命胜利,毛泽东以李自成为戒,以艰苦奋斗精神激励全党,以“赶考”情结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P1438-1439)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我们面临的困难毫不亚于革命年代所遭遇的难题,正是源于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弘扬,中国共产党才能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锐意改革的精神,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破体制的“堡垒”,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群众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根本。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在艰苦斗争以及创业的过程中,始终关心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无数革命先烈舍小我为大我,赢得群众的坚定拥护和支持,从而形成了坚强的后盾力量,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在苏区根据地建设时期,依靠群众是苏区精神的具体表现。毛泽东要求全党要像和尚念叨“阿弥陀佛”一样时刻关心群众生活,在第二次全苏大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21](P136)全苏区干部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努力解决群众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群众生活,从而赢得了苏区群众对党和革命的坚定拥护和支持。据统计,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群众为了革命,支持红军,平均每15到20名群众就得提供一名红军战士的生活供给。在创建照金革命根据地时,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等领导人始终秉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得到群众的拥护爱戴。毛主席曾高度评价刘志丹为“群众领袖”,称赞习仲勋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在中共七大会议上,毛泽东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22](P1094-1095)在沂蒙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为人民服务理念得到了最大化的彰显,形成了党爱民、民拥军的动人场景。在创建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斗争中,根据地军民与敌发生大小战斗达2.8万次,根据地总人口42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参加支前,有10多万名沂蒙山儿女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献出了生命。当时沂蒙全区总人数中有30%的群众直接参与到参军拥前队伍中,红军人数与当地人口比例为8∶1,即平均每个沂蒙老百姓要同时支援8名战士,构成了沂蒙精神的闪光点。陈毅曾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23]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为给解放战争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积极依靠广大农民进行土地制度改革,使解放战争“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充分体现了坚持依靠群众的精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坚持改革成果归人民共享理念,持续不断地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人民收入大幅增加,贫困人口大量减少,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人均寿命迅速提高,这些成绩都是党在改革开放中践行“群众中心,依靠人民”的群众精神的最好佐证。
40年的改革开放所凝练的改革开放精神,既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一脉相承,又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劈荆斩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历程。从本质上讲,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敢闯新路、艰苦奋斗、依靠群众等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不仅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全面进步的过程,更是中国人民不断解放思想、淬炼精神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伟大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此转向经济建设上来。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使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经济呈高速增长,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重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与引领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综合国力极大提升。同时,40年的伟大实践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改革开放精神。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铸就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但是八大之后,由于我党受到“左”倾思想影响,导致主观思想上的急于求成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足,实践上出现了脱离实际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致全国各地浮夸风盛行,经济建设陷入混乱局面,最终导致经济困难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更是将我国国民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并且严重摧残了我国教育、文化和科学事业。究其“左”倾思想产生的深层原因:一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来实现共产主义,导致社会混乱,国家损失严重;二是教条化地理解马恩经典作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预测,故步自封,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企图以阶级斗争解决经济问题,从而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使社会主义的发展陷入停滞状态。因此,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是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理解,重新恢复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在40年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革故鼎新,从开展“真理问题大讨论”到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到排除姓资姓社的分歧,再到打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束缚,澄清所有制改革“姓公姓资”的疑惑,我们党在每个重要关口所做出的科学判断和正确决定,都是一次次观念突破和与时俱进的真实写照。综而言之,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放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关键抉择,也是挽救党、挽救社会主义命运的生死抉择。
改革开放实践铸就了勇于创新、勤于创造的精神。改革开放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敢为人先、不断创新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人民勇于创新、勤于创造精神的光辉写照。从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民自发实行土地“大包干”,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大决策;从党的十二大明确了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经济体制改革,到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党的十五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观点;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到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确立;从改革开放初期“引进、消化再吸收”的创新路线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创新模式。四十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这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创新,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困难,勤于创造,持续改革的创新精神。
改革开放践行了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以脚踏实地的求实态度和方法,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方式,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四十年改革开放历程是一部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诗。经过几代人的奋力拼搏,我国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国家综合实力也从落后贫困的面貌发展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阶段。这些伟大成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无数拼搏者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奋斗史。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来“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以及“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这些杰出贡献者代表着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亿万劳动者的缩影,这些人不仅是时代的弄潮儿,而且是改革开放实践中兢兢业业的实干家和拼搏者。
改革开放离不开依靠群众、为民服务的精神,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其一,改革为了群众。4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秉持一切改革举措都是为人民谋福利谋幸福。其二,改革依靠群众。人民群众蕴含着无穷智慧和创造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我党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其三,改革成果归人民共享。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着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致力于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归人民共享,才能使改革不偏离“社会主义”的航线。***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就会越开越大。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24]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更要继续秉持为民情怀,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改革开放铸就了对外开放、和平共赢的精神。改革开放实质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而对外开放的实质就是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走向世界,扩大和发展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1979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到1984年5月先后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随后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等经济开放区、沿长江经济发展带、沿边开放城市和内陆开放城市,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此,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的关键抉择,中国人民以自信包容的胸襟拥抱世界,积极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中,从大规模引进外资和技术到大踏步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关税贸易协定谈判到加入WTO组织,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实践表明,中国在取得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与世界各国产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改革开放精神的本质,不解放思想,不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如纸上谈兵,难有成效。勇于创新、勤于创造是改革开放思想的核心,勤于立新,敢闯敢干是改革开放的敲门砖;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是改革开放精神的精髓,只有秉持务实求真品质,不懈追求,改革开放才会抓铁有痕,踏石有声;以群众为中心,依靠人民是改革开放精神的根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秉持为民情怀才会有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最终目标是要走向世界,唯有秉持对外开放的理念,改革开放才会获得长久生命力和持久创造力。改革开放精神各要素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使改革开放精神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再创佳绩。
改革开放精神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障碍,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实践中凝聚而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1]***对改革开放精神的阐述,从根本上回答了改革开放精神的实践意蕴。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在坚持改革开放精神的基础上,在***同志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指引下,继续将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向前进。
其一,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的品质才能使全面深化改革拥有持久生命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面对改革步入深水区,社会新旧矛盾凸显,风险隐患集聚以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应继续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继续打破体制机制束缚,赢得新一轮的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品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敢于向官僚主义“亮剑”,精简政府机构,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彻底改变“公章四面围城、审批长途旅行”的旧局面。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硬骨头”被啃下来,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也取得实效。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用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全面深化改革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夯基垒台,积厚成势。党和国家的全面深化改革实践雄辩地证明了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的品质,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会用持久不息的动力,任何“拦路虎”和“绊脚石”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其二,只有秉持创新精神,才能在新时代抓住改革突破口。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历程,创新精神始终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百废待兴”中寻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强调:“一定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25]在新时代改革实践中,党和国家始终秉持创新理念,十八大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会议47次,审议通过300余份文件,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就是对创新精神的深刻阐释,同时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与东盟地区领导人峰会以及东亚峰会等一系列国际会议上,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更是将创新精神上升至国际社会高度,让中国印记日益鲜亮。因此,在新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创新思维方式,着力破除思想障碍,力求工作创新,更好地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担。
其三,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以艰苦奋斗而兴,国以艰苦奋斗而强,军以艰苦奋斗而胜,人以艰苦奋斗而立。”[26](P325)新时代,物质条件的日益丰富,人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导致精神萎靡、享乐主义、理想信念缺失等问题,对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诸多“拦路虎”“绊脚石”摆在前行道路上,一系列“最复杂”“最敏感”问题互相交织,亟待破解,因此,我们要矢志不渝地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指出:“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风雨无阻,勇往直前。”[27]在前进道路上,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上率下正风肃纪,秉持艰苦奋斗的品质,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办公用房、住房、用车、交通、工作人员配备、休假等待遇进一步做出规定。严格审查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200多名中管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重叠迷障之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为官更要本领强”要求,就一定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其四,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始终体现党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人民,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推进改革理论创新的价值基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人民立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商业改革降低创业门槛、计划生育二孩政策、分配政策改革等,从物质、精神、生存、发展、福利等各个方面不断将“改革为了人民”的理念刷新,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我们继续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时刻牢记心中有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其五,只有坚持对外开放、和平共赢,才能不断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世界的发展同样也需要中国。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8]十八大以来,***多次聚焦于世界与中国的关系。在理念上,秉持互惠互利、平等和谐的多边合作方式,推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对非合作真实亲诚四字箴言,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在实践上,一方面不断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中拉领导人会晤、南南合作圆桌会、全球妇女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等;另一方面,我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参与全球治理,不断为世界贡献出中国智慧。
改革开放精神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精神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变革、创新、民本等理念以及自强不息精神状态和包容开放的胸襟构成了改革开放精神的历史渊源。改革开放精神既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又弘扬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敢闯新路、艰苦奋斗、依靠群众等革命精神。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改革开放精神形成的动力之源,在全面深化改革已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对外开放也遇到险滩和挑战的关键时期,中华儿女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咬住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持续弘扬改革开放精神,以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以包容开放的宽阔胸襟,始终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新一轮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