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日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4-06-19

梁 暹

(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306)

关于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通常来说,所谓跨文化交际,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胡文仲认为跨文化交际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1]。陈国明和威廉·斯塔罗斯塔指出“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的人之间的交往”;卡里·多德认为“当文化的变异和差异影响到人际交往的结果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 古迪康斯特指出“跨文化交际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即来自不同文化的社会群体间的交际”[2]。

综合以上专家对跨文化交际的认知,可以总结出三点:1.跨文化交际行为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2.不同文化群体的人必须发生交际行为;3.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行为具有差异性。

基于以上三点认知,可以得知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应该聚焦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尽管有的专家也认为即使是一个国家一个文化群体之间的个体也有相当大的差异,可主流是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应该首先把眼光集中于国别研究,集中于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的研究[1]。

国内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门课程,多数开设在对外汉语专业和外语专业中。外语专业中一般英语专业开设较早,而日语专业则开设较晚,开设的院校也较少。基于上海海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2018年版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新国标)的要求,在2018届日语系学生中新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门课程。希望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体系和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探索。

一、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2018年,《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新国标》)公布, 其中对于跨文化交际有如下表述: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能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阐述和评价;能有效和恰当地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3]。

现在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也多强调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也是适应国家“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而登场的。2013年4月21日,***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的贺信中指出:“今天的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战胜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努力。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4]

中日两国,既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历史上交往密切,也是具有一定文化趋同性和文化差异的国家。如何培养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了解中日文化差异;既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多元化发展,构建“一带一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二、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基础

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国际上流派甚多,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古迪康斯特(Gudykunst)的焦虑与不确定性理论、金荣渊(Young Yun Kim)的交际整合理论、Ting-Toomey的面子协商理论、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取向理论、盖洛斯(Gallois)等人的跨文化语境下的交际顺应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分别在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和传播学等学科思想的基础上对跨文化交际行为与观念做了详细的解析。陈国明还以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谐为核心概念构筑了以面子、关系、客气、回报等为基础的亚洲视角的跨文化交际理论。

国内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研究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较大的发展。1995 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了首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CAFIC)正式成立。近20年的主要成果有:毕继万的《跨文化的非语言交际》(1999)、钱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1999)、严明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2009)、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探讨与实践》(2012)等。戴晓东认为,跨文化交际理论是对跨文化交际行为与价值观念系统化、抽象的和理性的解释。跨文化交际理论不仅是系统的而且是相对独立的[2]。一般认为,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们不能接受的语言或行为称为“文化错误”。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Jenny Thomas对于这个课题研究较多,她把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大类。语用-语言失误指学习者讲本族语言对于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到外语上而造成的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犯的语用错误[1]。因此如果不了解对方国家的社会背景、语言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和交际方式,就会对同一句话、同一件事或者同一行为产生误解,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解就在所难免。

Satoshi Ishii 在论述美国人和日本人的思维模式的不同时,把日本人的思维模式称作“垫脚石式”模式,就是讲话人不把自己的意思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委婉的、转弯抹角的方式或者暗示的方式表达出来;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则被称作“桥式”模式。就是讲话人直截了当地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说出来,就像从桥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一样。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反映了美日不同的文化,美国文化是“低语境”(low context)文化,日本是“高语境”(high context)文化。而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模式相类似,也是属于“高语境”文化。

因此,在日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中,作为理论基础和教学重点,就是要使学生了解日本的语言习惯和汉语语言习惯的不同,避免因中日共同使用一部分汉字而造成的语言错误,也要使学生了解日本社会的文化背景以及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交际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

三、课程开设实践

(一)课程主要内容与指导原则

人们在对外交际(指和其他国家或者文化群体)过程中,仅仅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无法保证顺畅的交际,还需要一套语用规则,也被称为讲话规则。比如见面如何和对方打招呼,如何称呼对方,如何接受或者拒绝对方的要求,如何与对方告别等等。

中日两国在打招呼方面,就差异很大。中国人早上初次见面,常用问候是:“您吃了没有?”或者“早饭吃了吗?”,而日本人早上的问候语通常以天气为主,如「いいお天気ですね」(今天天气真好啊”)或者「 今日は晴れてきましたね」(今天是个大晴天啊!)。中国人的问候语中,称呼也可以单独作为问候语使用。比如说“二叔”、“三婶”等等。而日本人如果单纯地说「おばさん」(婶婶)、「おじさん」(叔叔)等等就无法作为问候语使用,后续必须接其他内容,如「おばさん、顔色がちょっと良くないですね」(婶婶,你的脸色好像不太好啊)。

日语的问候语中,还常常有这样的问候情景:「おじさん、どちらへ」(叔叔,您出去啊?)回答是:「ちょっとそこまで」(我出去一下)。而与此相对的中国人的问候方式就有点不同:“二叔,你去哪儿啊?”回答是:“啊,我去菜场买点菜。今天家里来客人,想买点鱼…”日本人的问候中,基本不回答具体内容,只是单纯的打招呼,礼貌到了就行,至于去哪里,是我的隐私,没有必要告诉你。而中国人就表现出对熟人的热情,不但告诉你我要出去,还会告诉我去哪里,我要干什么,以此表达和对方的亲密无间的感情。

与此类似的语用规则不同的例子比比皆是。本课程设计了“问候”“道歉”“安慰”“说服对方”“提出反对意见”“赞扬”“讲价”“前置语”等八个语用场景,使学生了解日语在这几方面的谈话规则和技巧。

(二)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采用“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教”的环节主要传授基本的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包括文化背景知识(中国传统文化+日本文化);“学”的环节是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理论,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评”的环节,学生进行口头发表、PPT发表、小论文的方式,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由教师进行评价。评价机制为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两部分,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平时课堂上的小组讨论、PPT发表、口头发表等,而终结性评价则是最后期末的小论文方式,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五级评价机制。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主要采取“理论+实践”的学习方式。除了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外,运用每周的日语角等资源,促进学生和日本留学生以及日籍外教的会话交流,在实践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此外,暑期的日本游学中,学生也可以利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训练。课堂理论学习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口头发表、PPT发表、案例介绍、小论文等师生互动的对分课堂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归纳为以下的图示:

主要通过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技能。

四、课程开设的效果

课程开设后,为检验课程开设的效果,在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三个班级,合计发放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

问卷调查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课堂气氛如何,课程使用的教学法,对于课程的理解度等几方面。

其中,对于《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开设的必要性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认为十分必要的学生占31.43%,必要的占54.29%,合计85.72%。这说明学生对开设此门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十分认可。

对于本课程的课堂气氛如何这一问题,学生的认可度也是比较高的认为课堂气氛活跃的学生达到78.57%。

对于课程使用的教学法,认可使用PPT讲解的学生为97.14%,使用口头发表的为88.57%;使用主题演示发表的为88.57%;分组讨论的为81.43%;小论文的为90%;视频演示的为74.29%。总之,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学生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对于课堂的理解度这一问题的回答是,理解80%以上的学生占54.29%,理解50~80%的占44.29%。总体上,对于课程的理解还是不错的。

对于课程感到兴趣浓厚这一问题,感觉愉快的学占78.57%;认为该课程对你的帮助如何这一问题的答复为很有帮助的学生占64.29%,较有帮助的占34.29%,合计为98%以上。

基于此,该课程的开设是比较成功的。

以上对于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开设必要性、理论基础、教学内容、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一学期的课程探索,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理论基础以及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明确,效果也相对比较理想。但由于对于日语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的教学探索,只进行了一届,所以还不够充分和全面;特别是对于中日跨文化交际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起英语方面的研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今后会继续进行探索和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