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时间:2024-06-19

陈 欣

(牡丹江市第五高级中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严重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的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下面笔者将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一些探索与研究。

一、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可以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愿意并主动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笔者在讲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这节课时,先提供一道公务员的测试题:珠宝店被盗,警方通过看监控回放发现案件发生时,罪犯就在现场,并发现如下线索:1.甲、乙、丙三人至少有一个人是罪犯;2.如果甲是罪犯,则乙一定是同案犯;3.盗窃在发生时,乙在咖啡店喝咖啡,由此可推出( )是罪犯。此问题情境的提出,不仅让学生们积极地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还为抽象出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铺垫。再如,笔者在讲解等式的性质和不等式性质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酷爱数学的小明同学在喝咖啡时,发现咖啡不够甜,通过加糖的方式,使得咖啡变得更甜。突发奇想,能不能把这一现象用一个不等式表示出来。此问题情境的提出,激发了学生学习不等式性质的兴趣。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问题情境的创设中,不仅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学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指导学生怎样去学习、怎样去探索、解决数学问题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作为教师,我们要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学生通过预习发现学习的难点,上课时就可以重点听自己不太理解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听课效率。牡丹江市第五高级中学一直实施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的教学原则之一就是先学后教。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前预习,笔者会提前一天布置导学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第二天在课前批改导学案,然后再针对学生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授课,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增强学习效果。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听课方法

课堂是高中生学习的主阵地,大部分数学知识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要学会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做到知识不遗漏,同时学会听取其他同学的回答,及时学到更多的思维方法;眼到就是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看课本或课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口到就是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参与课堂讨论;手到就是记好课堂笔记。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复习和总结

复习和总结是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是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有效的复习方法是让学生开展回忆式复习,教师每日都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对照教材、笔记进行回想,查缺补漏。每个单元学完后,要用典型的例题将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和思想方法进行归纳,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同时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也是便于日后复习的关键。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程总结记录。首先,要记录教师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其次,要记录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便于课后及时询问,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最后,要记录课堂上存疑的地方,便于课后及时与老师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要指导学生做一定量的习题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不再提倡题海战术,而是提倡精炼,最好的习题就是教材上的例题、课后习题及其变式训练。教师在指导学生做习题时,要让学生把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不要一味地去追求解题的技巧。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比如,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4.2.1等差数列的概念中的例1:已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求数列的公差和首项。在做此例题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将该题进行变式。变式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公差;变式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公式为,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公差。例1是一道基础题,由于已经知道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因此学生只要借助通项公式求出该数列的前2项,就可以求出数列的首项和公差,这道题适合数学学困生解决。对于变式1,该题是将数列的通项公式与等差数列的定义结合起来,由通项公式求出后,即可由定义=常数,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所求常数是公差,该题适合数学成绩偏中等的学生解决。而对于变式2,学生要能借助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其前项和公式之间的关系,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再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及求公差,则适合数学成绩偏好的同学解决。通过习题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三、使用数学语言,提高学习能力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掌握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前提。数学语言可以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文字语言严谨,能够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图形语言直观形象,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符号语言书写方便,能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用更简单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在讲立体几何中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时,就会引导学生同时写出定理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对于同一个定理用三种语言进行相互转化,对学生能快速进入立体几何的逻辑证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看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使用好数学语言,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更清楚,运用好数学语言会对数学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榜样,高中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数学语言可以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数学语言。第二,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有运用数学语言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发言,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说得精彩时要及时表扬,说的不完整或不对的地方,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帮助,给其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第三,教师要注重学生解题步骤和书写内容的规范性,尽量用数学语言写出解题过程。最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教材的训练。教材是学习的核心,数学教材的编写是很多优秀数学研究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带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会深化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师的常用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教师要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打造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数学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比如在讲解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这几种圆锥曲线定义时,借助几何画板的动画功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各种圆锥曲线形成的过程,化静态讲解为动态演示,学生在观察图形形成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抓住变与不变的量,为后续归纳圆锥曲线的定义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再比如,在进行立体几何教学时,通过几何画板、西沃白板、绘声绘影等软件,将书本上的空间立体图形投放到大屏幕上,并且通过旋转、放缩等手段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立体图形的变换。这让立体几何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易学。

以往课堂上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除了做课堂笔记外,所有内容是不能重复听的。但是现在,我们用西沃白板的录制胶囊或“钉钉”软件的录播功能就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教师可以将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录制,让学生在课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回放,反复听自己没听懂的地方,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名师的线上直播课,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观看和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查找学习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降低了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还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建立多元评价,形成合作意识

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教学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教师对学生答题后给出结果性的评价,如:答得不错,你真聪明等等。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是关注结果,只是对学生回答出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给与了肯定,但并没有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点评。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是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主体不光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包括学生的自评、同学间的互评等多元性评价。教师在请学生解题后,首先要让学生自评他所讲的题,然后再让其他同学对此学生的解题过程及结论进行评价。由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更加接近,彼此间又互相了解,因此,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从情感上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这种互评方式还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彼此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差异,学会了交流与合作,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这种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有助于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

(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每个高中生都是不同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根据他们的差异,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是强调小组合作的,按照每组4-6人,每组学习成绩高、中、低档平均分配的原则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对于组内学习水平较低的同学,教师可以把能用数学基础性知识解决的问题交给他们,在其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哪怕是在其他组员的帮助下回答出的问题,教师都要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而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把难易适中的题目交给他们,教师在对其进行评价时,也要多给予鼓励,多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其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逐渐向高层次学生靠拢。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把能用数学综合性知识解决的问题交给他们,在其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不光要鼓励,还要引导其精益求精。总之,评价标准要面向所有学生,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不同程度的知识。

数学素养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高中数学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