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思考

时间:2024-06-19

申 晓 飞

(牡丹江市第四中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够得到学生欢迎,且成效显著。但所想非所得,基于课堂观察呈现出的课堂教学优劣现象是一些教师的“烦心事”,学科教师如何进行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初中历史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基于课堂观察在问题设计的有效性上越来越受到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重视。如何进行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 教师如何通过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呢?问题设计的优劣会对课堂教学内容呈现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日本教育家斋藤喜博甚至将提问称为“教学的生命”,提问是教师的一项专业技能,但会问、善问、巧问的教师少之又少,在此针对如何促进历史课堂有效提问提出一些建议。

一、 问题设计要有新

在实践过程中,课堂设计问题要改变概念化、一般化的老旧方式,而应采用新方式。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环环引入,使其问题更有创新性、连贯性、易解性,新颖的内容能拓展人的思维,易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一)同样问题,从反向提出,正话反说

范例一: “有人说: 如果没有公车上书,就不会有戊戌变法; 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就不会有一战的爆发。请用史实对两种说法加以评价”。这种正话反说,激发学生共鸣,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关注力,师生、生生在课堂互动中表现活跃,而且能引导学生多方面进行思索探究,多维角度认识和理解相关历史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创造性。

(二)同一问题,换个情景提出

范例二: 我们学习“商鞅变法”后,有位教师设计提问时,列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加强户籍制度,某地方官下令,居民要登记个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任何人不得例外,不得隐瞒; 二是实行连坐轻罪重罚,鼓励臣民相互告发;三是废除井田制,土地成为了私人物品,可以自由买卖; 之后让学生判断秦孝公对上述几种情况的态度如何?是赞成还是反对?并讲清秦孝公的态度是根据哪一条变法内容?调换情景设计提问,是想更有新意,有效推动学生的思维拓展,从而更深入的理解变法内容。

二 、问题设计要有趣味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否持续保持对学历史的兴致,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设计就离不开引发共鸣的趣味。 “有趣的问题万里挑一,无趣的问题千篇一律”,用形象语言创设问题情境,提趣引思,激趣乐学,使无疑变有疑,启发学生兴趣。

范例一:教师提问学生: “早期人类河姆渡居民驯养野猪、野狗的最初的想法是什么?” 大多数的学生会说是为了解决吃的问题,是为了吃动物的肉,剥取动物的毛皮披身取暖。 这一回答是在教师没有提示的前提下按原有思路拓展的结果。 此时教师引导一位家中饲养宠物的学生,让他以自身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对于提出问题他给出了另外一种回答: “小动物多可爱好玩! 远古先民们初期饲养体态小型的动物也许是为了好玩,是为了与孩子们嬉闹相伴,是为了给生活增添乐趣。各类小型动物驯养多了,经验也就增加了,长久时间的驯养,才驯化成为了家畜,才会有了逐渐发展起来的畜牧业。 直到畜牧业发展起来以后,才谈得上经济价值。”所以饲养动物,体现经济价值那是后来的事情,不是远古初民最初的动机。 远古先民早期时还思维简略,还不具备有饲养待吃的长远打算,但会凭着对某些动物的喜好这种原始的需求冲动来驯养动物。这样,就拓展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思路,另辟蹊径的创造意境。

范例二:讲到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的货币,可发问: “战某高兴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购物,路遇一人提着一串铲形币去买菜,… … 这种情形会出现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这显然比起“战国时货币形态种类? 赵、楚等国货币形态有几种?”的问法要有趣得多。 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充分说明这种问题设计的方法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学生对课堂所获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持久。

三、问题设计要有悬念

宋代哲学家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实际上,这句话蕴涵了一种教学方法—“悬疑诱思法”,即巧设问题,诱导思维。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这是因为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疑问时,就会产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所以,教育的成功就在于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悬念,以问题为导向,分析解决问题。

范例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节课中,提出一个问题:“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开国大典上鸣放礼炮, 同学们知道当时设置了礼炮有多少门,礼炮齐鸣了多少响吗? ”导出问题引出答案:“是54门礼炮齐鸣28响。”拓展思维创设问题情境:“纪念五四运动为什么要放在开国大典这个如此隆重的时刻? 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 为什么会爆发? 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这样的悬念会使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行学习。

四、问题设计要有层次

范例一: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确定国共全合作的方针”的内容,我设计了一个能统揽全局的问题:“1924年,国共双方为什么能携手合作?”对学生来说,这一问题不但很大,而且难以明白从什么角度切入去思考。为此,我在学生阅读课文和思考的过程中,又设计了一个问题链,将这个统揽全局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互有联系,步步递进的小问题:“哪一件事促使中共把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中共为什么要寻求与别的政治力量合作?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共为什么要选择国民党作为合作对象?对国共合作,孙中山的态度如何?为什么?对国共两党的合作,共产国际充当了什么角色?”由于是紧紧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设问,设问本身又有层次性和逻辑性,这样就为引导学生主动地深入探究,积极思考,逐步深入,从而进入历史思维活动最佳状态,为接下去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问题设计要精心安排,选择时机

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 什么时候是提问的最好时机呢?通常来说,学生课堂表现出来的听课状态,是在课堂观察中需要加以把握的重要环节,当学生若有所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时。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话,从教育感知的角度看,课堂问题提问应使学生处于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1)答案有了,但不够完整;

(2)有问题解决的思维和方法,但没有答案;

(3)回答一时会有困难,但有自信心。

这些心理表现出的状态正是处于“愤”与“悱”的境地,是介入提问的有力时机。

六、问题设计要精巧

学校教育中历史教学只是一部分。 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亦会受到约束和限制。首先,它会局限于教学课时设置的限制,一学期历史课设多少学时,一周几学时,一课时45分钟等,都有着相对严格的规定。 另外,教学内容也会有限制。 一学期的授课内容有多少,一周的讲授进度,一节课呈现的具体内容,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和规定。所以,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精巧,要遵循有效性原则,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入手,教学大纲对每一章节的教学重点都作了明确规定, 同时创设的问题要表达明确,准确表述,层次性强,答解性强,逻辑感强,利于学生拓展思维理解回答,禁忌不清题旨,观点谬误的提问。着力克服设计问题中出现错问、滥问,通过课堂观察达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的目的。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只是手段,课堂观察调动学生思维才是目的。我们要把课堂提问作为指路明灯,把课堂观察作为调频的开关,把问题设计作为演奏的指挥棒,环环相扣、层层引入,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条”,尽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碰撞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