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范 瑞 滨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阳 551400)
俄国民粹主义“就是从农民、从小生产者的角度来反对俄国的农奴制度(旧贵族阶层)和资产阶级性(新小市民阶层)”[1]303因此,俄国民粹主义的“群众”或者“平民”内涵主要指在俄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小生产者。西方民粹主义不仅仅反映农民和小生产者的政治述求,而是体现了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受到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各个阶层的政治述求。因此,西方民粹主义中的“平民”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农民和小生产者、工人阶级、失业群体以及其他社会底层也都被西方民粹主义者看做是“平民”的组成部分。同时社会地位高于农民和小生产者的“中小资本所有者、中产阶层,也可归到平民范围”[2]。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是根据具体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来界定的,强调“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3]364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概念,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群组成的,由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不同而被划分为不同阶级,因而人民群众是由不同的阶级所组成的集合体,这些不同阶级的利益各不相同,有些阶级之间甚至会有比较尖锐的利益冲突,但是这些利益各不相同乃至冲突的集团之所以能构成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就在于他们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就在于这些阶级都受到反动统治集团的统治和压迫,具有反抗统治集团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不仅将人民群众看做一个历史概念,而且还具体地分析人民群众中不同阶级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中不同阶级与统治集团的矛盾和冲突的性质和程度各不相同,其政治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受压迫最深的阶级和群体革命性最强,革命觉悟也最高,希望彻底推翻反动集团的统治,而部分与统治集团存在利益关联的群体虽然与统治集团存在利益矛盾,有反对统治集团的政治诉求,但是他们也因而在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害怕底层群众的革命风暴会损害自身的利益,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与统治集团妥协,最终导致革命的失败。
俄国民粹主义者对待精英和群众的关系上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认识,一种是“以民为粹”,将“人民崇拜”作为自己的信仰,相信人民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强调大众至高无上,另一种是民粹主义者把自己看作“民之精粹”,他们虽然“承认人民利益的重要和人民支持的意义。”[4]43但是又对人民持有怀疑,不信任甚至轻视的态度。认为人民是“消极落后和愚昧保守,因此他们自视为人民的精粹,认为自己在历史发展中应起到决定性作用。”[4]43这两种群众观截然相反,一种充分体现出平民主义的色彩,另一种则充分体现了精英主义的色彩,这反映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俄国民粹主义者两面性的特点,知识分子一方面对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资产阶级精英具有厌恶感和嫉妒感,把自己与资产阶级精英的矛盾等同于全体人民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希望依靠群众的力量来反抗资产阶级精英集团,另一方面又自觉把自己区别于其他劳动群众,把劳动群众看做是愚昧和落后的,虽然承认群众作为整体具有重要的力量,但是否认群众个人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自封为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的精英,夸大民粹主义者个人的作用,把自己打扮成创造和改变历史的天才。
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强调历史发展具有不依赖于个人意志的客观规律性,另一方面并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认为历史的规律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辩证地看待个人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在承认个人对于社会发展具有自身的影响和作用的同时,又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5]470作为历史实践活动参与者的精英人物或杰出人物,他们的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和改变历史发展的进程,不是英雄在选择历史,而是历史选择了英雄,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与一定的历史时代相关联,他们是具体时代各种矛盾发展运动的产物。杰出人物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除了受到客观的时代条件的限制之外,还受到他们自身立场和价值观的影响,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人格代表,这些代表人物是作为历史发展的推动者还是历史的罪人就取决于他们个人所代表的阶级的历史地位,取决于他们个人阶级立场和价值观的选择。代表革命阶级的杰出人物就能促进历史的向前发展,代表反动没落阶级的杰出人物就会阻碍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历史人物不可能超越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而随意地改变历史,但是他们却可以利用客观条件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由此可见,精英并不天然与人民群众是对立的,任何所谓英雄或精英与人民群众相对立的现象,实质都是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对立的表现,是统治阶级自身把自己当做精英,而将自己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对立,日益脱离群众的“精英”不但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而且还是历史发展的阻碍者。相反,革命领袖本身就来自于群众,是为群众的利益服务的,他们的利益与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而革命家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后,就能获取巨大的力量,足以改变世界,英雄或者杰出人物对于历史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就在于他们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他们自身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他们个人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是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表现形式。
由于群众在人数上具有绝对的优势,一方面只有直接民主制而非代议制才能充分体现民意,才能充分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利益,另一方面群众具有巨大的政治力量来推动民主政治的实现和发展。因此,民粹主义的主要政治述求就是实现大众民主,他们试图通过发动群众运动以获取巨大的政治力量,利用街头政治对统治集团的影响来促使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民粹主义者对大众民主政治的追求反映了以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中下层人民的利益述求,他们把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变革当做对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的因素,较少关注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因此,对于群众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主要是从政治活动方面,而不是经济活动和现实生活方面来认识的,他们把群众看做是天生的政治活动参与者,而不是物质生产劳动等经济活动的主体,一方面造成在把握和认识群众的社会发展作用上存在片面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其历史观的唯心主义实质,群众成了脱离于现实生产生活的抽象政治实体。
马克思主义承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脱离于客观实际从伦理价值上或者是情感上肯定人民群众,而是基于客观的社会现实,从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以及社会变革来揭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历史体现为人类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变化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295而在诸多社会实践活动中,生产劳动是第一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这是因为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构成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石,而要取得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从事生产劳动,生产劳动不仅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且还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仅发展了生产力,也改变了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而人类历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而不断改造世界的过程。从事生产劳动的劳动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劳动群众不断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为人类自身的繁衍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保障,因而人类历史从根本上说就是劳动群众生产劳动的历史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
民粹主义者的群众路线充分表现出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的特点,一方面,他们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反抗封建贵族或大资产阶级的专制统治,因此通过发动群众,制造街头运动的办法给统治集团造成一种政治压力,迫使政府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推动大众民主的发展进程。同时民粹主义者过度依赖群众运动的自发性,在利用群众运动的革命性和进步性的同时却缺乏对群众运动中的消极方面进行有效控制,甚至纵容自发性的群众运动对社会进行破坏,导致运动的性质改变。另一方面民粹主义者又“无限放大人民固有的一些弱点或者歪曲人民的传统特点。”[4]223强调只有在民粹主义者的领导下,群众运动推动历史变革的作用只能才能发挥出来。这不是表明民粹主义希望加强对群众运动的领导,以此保证群众运动的正确方向,更不是把自发性的群众运动提升为自觉的革命斗争,而是通过民粹主义者对群众运动的控制来限制群众自觉能动性的发挥,防止群众运动超出自己的控制范围,特别是防止无产阶级将民主运动推进到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从而危害了他们的核心利益。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7]390,无产阶级政党在做群众的老师前先做群众的学生,向群众学习和探求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的规律和方法,倾听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通过对斗争和建设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形成指导革命运动和社会建设的科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此基础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并保证革命斗争运动的最终胜利。无产阶级政党对待群众运动的态度上是真诚而理性的,既不盲目地“相信”群众,做群众的尾巴,过度依赖自发的群众运动,也不会采取命令主义的方式,让群众顺从自己的指令,使群众成为实现自己政治任务的工具,更不会由于害怕群众运动中存在的过激行为而排斥和拒绝群众运动。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对待自发性的群众运动,认为人民群众自发地反抗社会的一切不平等的斗争运动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开展革命斗争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群众只有依靠自己的斗争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来自于群众自身而不是上帝,“没有革命的群众运动就没有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前进”[7]394。但是马克思主义也强调自发的群众运动存在它的局限性,由于没有正确的思想做为指导,缺乏科学的斗争方法,甚至斗争目标都不明确,因此多数自发的群众运动在统治阶级的分化瓦解下最终走向失败。因此,群众运动离不开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工作就在于通过对群众的宣传和教育,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使革命群众能够准确把握革命斗争的性质,内涵和目标,只有加强对群众运动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推动群众运动从自发阶段上升到自觉阶段,提高革命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推动革命运动的进程,确保革命斗争的最终胜利。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领导和发动群众参与革命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但是发动群众不是简单地利用群众在数量上的优势,群众在数量上的优势是开展革命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保证革命顺利进行的充分条件,因此,无产阶级在开展群众工作之前必须首先分析各个阶级对于革命的态度和影响,通过对群众的成分做出科学的阶级分析,才能针对群众中的不同成分,不同思想的人采取具体而合理的群众工作方法,对于先进阶级,要鼓励和保持他们的革命热情,在充分发挥他们革命的主动性的同时不断加强引导,提升他们的阶级觉悟,帮助群众总结斗争经验,并给予群众必要的斗争策略的指导,将这些群众的自发运动转变为自觉地革命斗争,对中间派以及对革命持消极态度的落后群众要加强对他们的宣传和教育,促使他们转变思想,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去,壮大革命的队伍,并注重防止他们之中一些消极行为对革命的破坏,保证革命事业的顺利进行,通过团结进步力量,争取中坚力量,改造落后力量的群众工作方针,最大程度的启发和调动群众的革命热情,壮大革命力量,确保革命的最终胜利。
早期以平民知识分子为主的俄国民粹派深入农村,向农民学习,发动群众运动反对农奴制剥削和专制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运动。同时,他们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了避免资本主义制度给俄国社会造成灾难,企图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在保留传统的农村公社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体现了小资产阶级的空想性。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俄国取得统治地位,特别是俄国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民粹派的革命性和进步性丧失,政治主张主要是企图在资本主义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寄希望于统治阶级能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护小生产者所有制和小生产者的利益,民粹主义变成了一种反动的市侩机会主义。
西方民粹主义者发动群众运动并不是为群众争取利益和权力,而是利用群众对政府和社会现状的不满,把自己打扮成群众的代言人,打着为人民谋利的旗帜,煽动群众开展街头政治,对政府进行施压,企图以此要挟政府按照民粹主义者的要求进行民主政治改革。虽然民粹主义者的一些政治主张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西方民粹主义者发动这些群众运动或者向群众做政治宣传的目的在于为自己在议会或领导人的竞选中争取民意,拉选票,当这些民粹主义者赢得选举后,并不兑现承诺,相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资产阶级达成妥协,并采取各种手段压制人民的述求,剥夺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因此群众运动不过是民粹主义者为了进入政坛,获取政治资源的一种工具。
无产阶级革命不同于小资产阶级民粹主义运动,不是利用群众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利益,无产阶级革命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和压迫,消灭阶级,实现全人类解放的革命运动,革命本身就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革命就是人民自己的事业和历史任务,因此必须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革命运动。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不是把群众运动当做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工具,而是自觉成为群众革命斗争的政治工具,无产阶级政党只能领导和帮助而不是代替群众去开展革命斗争工作,人民群众的解放必须依靠自己起来斗争才能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相信群众的革命精神和创造能力,让群众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使群众不断丰富斗争经验,提高群众斗争的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