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赵 娟
(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湖南 怀化 418008)
禅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瑰宝,属于古诗中一种独特的题材。唐代文人创作禅诗蔚然成风。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都创作过不少禅诗。禅诗表现出来的人生哲理,抒发的情感,营造的生活空间,展现的精神风貌,值得花大力气去研究。禅诗所承载的丰富中国传统文化与语言思想差异给禅诗翻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唐代文人禅诗是印度佛教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盛开的奇葩,对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晚清时期才始有汉诗零星地译成英语,禅诗英译起步较晚。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汉诗英译逐渐兴盛以后,才有禅诗翻译成英语。早期禅诗英译主要由西方汉学家完成。英美汉学家如阿瑟·韦利(Arthur Waley,1889-1966)、威特·宾纳(Witter Bynner,1881-1968)、肯尼斯·雷克斯罗斯(Kenneth Rexroth,1905-1982)、波顿·华兹生(Burton Watson,1925- )、加里·施耐德(Gary Snyder,1930- )等人出版的汉诗译作中收有唐代文人禅诗。国内不少译家如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许渊冲等人的汉诗译作中也收有禅诗英译本。虽然有禅诗翻译成英语,但禅诗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门类加以译介,而是将其与其它普通诗歌一同译介,其佛禅文化特性在翻译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这些汉诗译本难以让人感受到佛禅文化给人的强烈冲击力,禅诗的佛禅文化特质消解在其它不同质的诗歌译文中。
因禅诗英译活动起步较晚,禅诗英译研究也显得薄弱。综合来看,当前的禅诗英译研究主要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首先,大多数研究成果忽视了唐代文人禅诗英译时的佛禅文化特性。有关唐代文人禅诗英译研究的成果主要散见于一般诗歌英译研究成果中。例如,李正栓(2005)的《唐诗宋词英译研究:比较与分析》,魏全凤(2007)的《诗歌意象美的传递—以唐诗英译为例看诗歌翻译》,柏雨薇(2011)的《唐诗的色彩意象及英译研究》,卢燕新(2014)的 《一部英译唐诗选本的新视角》,郑珂、胡宗锋(2015)的《论唐诗超脱语法与英译问题》等等。大多数研究者忽视了禅诗英译的佛禅文化特征,将其作为普通诗歌英译加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揭示了诗歌英译的普遍原则和共性特征,未能充分揭示禅诗英译的个性特点。
其次,将禅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歌门类对其英译现象单独加以研究的成果较少。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如曹阳(2006)的《关联理论与王维禅诗英译》、常焕辉(2013,2015)的《运用最佳关联拓宽禅宗翻译在旅游文化领域的可译性》《关联理论视域下禅宗俗谚隐喻的认知语用研究》、朱谷强(2011)的《视界融合下的禅诗英译-以寒山译诗为例》、魏鸿雁(2011)的《接受与再接受的向度偏移-从寒山到史奈德再到“新禅诗”》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将禅诗作为一类特殊的诗歌单独研究,突出了禅诗的佛禅文化特质。但是,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上还有提高的学术空间。重复研究现象较为普遍,如对寒山诗的英译本探讨较多。研究视角也较单一;关联理论使用较多,主要从语言交际层面分析翻译现象。自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研究不仅关注译语的交际维度,而且更关注翻译中的文化现象。禅诗英译也是如此,不仅要确保译语的可读性与交际性,而且要注重向西方传播中国禅宗文化。因此,禅诗英译研究的方法和视角有待提高。
国外学者对唐代文人禅诗英译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家,成果形式主要是论文,目前无相关研究专著出版。这些论文主要对一些唐诗英译本的选本特点、英译方法和特点等作了评论。例如,美国当代翻译家西顿(J.P.Seaton)(1985)对美国汉学家华兹生所译唐诗的质量、选本特点做了点评,认为该书的译诗质量较高,但选本安排不当,李白的诗译得太少。温伯格(Eliot Weinberger)和 帕斯(Octavio Paz)(1987)对王维的禅诗《鹿柴》的十七个不同英文译本作了对比分析,依次指出各个不同译本的优点和缺点。霍克斯(David Hawkes)(1962)对比分析了韦利(Arthur Waley)、华兹生(Burton Watson)、施耐德(G.Snyder)等三个译家寒山诗英译本的特点。同国内学者一样,国外学者在研究时也没有将唐代文人禅诗作为一个特殊的诗歌门类加以研究。他们也将唐代文人禅诗同一般诗歌等同对待,没有突显禅诗英译的佛禅文化特性。
综上所述,唐代文人禅诗研究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在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都值得加强。目前,禅诗译著还十分稀缺,唐代文人禅诗英译工作急需推进。禅诗与其它诗歌在文化内涵上有较大差异,为了向世界弘扬佛禅文化,彰显禅诗的文化特质,有必要加强对唐代文人禅诗英译的研究。
生态翻译学在实践层面提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的三维转换论。所谓翻译三维转换论就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语言、文化、交际等三个维度上采取适应性选择转换策略,使译文顺利地融入译入语文化生态。下面分别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论分析华兹生译诗实践的特点。
汉诗英译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语法规范、修辞技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对原诗的语言作适应性选择转换是非常必要的。在英译汉诗时,华兹生都会根据原诗所传达的意义对译文语言作适应性选择转换,下面以华译《寒山子诗集》的第五十五首为例加以说明:
桃花欲经夏,The peach blossoms would like to stay through the summer
风月催不待。But winds and moons hurry them on and will not wait.
访觅汉时人,Though you look for the men of the Han Dynasty
能无一个在。Not a one will you find alive.
朝朝花迁落,Morning after morning flowers fade and fall;
岁岁人移改。Year after year men pass away.
今日扬尘处,Here ,where the dust whirls up today,
昔时为大海。In times gone by was a sprawling sea.
对比原诗和译诗可以发现,华兹生在语言维对译文作了不少适应性选择转换。他选择符合英语语法规范的语言来表达原诗的主旨和诗意。例如,原诗第三行是无主语诗句,华兹生在翻译时补充了主语“you”。原诗无时态特征的诗句,在对应的译文中都补充了时态。华兹生采用一般现在时叙事,突显了整个诗境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原诗中 “朝朝”“岁岁”等等,分别译成“morning after morning”“year after year”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这些都是华兹生根据原诗语境在语言维所作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将汉诗译成英文需要在文化维作较多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使原诗中的文化意象顺利地融入译语文化生态。在翻译汉诗时,华兹生通常都会对原诗中的文化意象作适应性选择转换,使之易于为西方读者所理解、所接受。下面以华译《终南别业》为例加以说明:
中岁颇好道,Middle age—I grow somewhat fond of the Way,
晚家南山陲。my evening home at the foot of the southern hills.
兴来每独往,When moods come I follow them alone,
胜事空自知。to no purpose learning fine things for myself,
行到水穷处,going till I come to where the river ends,
坐看云起时。sitting and watching when clouds rise up.
偶然值林叟,By chance I meet an old man of the woods;
谈笑无还期。We talk and laugh—we have no “going-home” time.
原诗作者王维被后人称为“诗佛”。他精通佛学,受禅宗的影响很大。原诗叙述了诗人中年以后脱离尘俗,转而信奉佛教的心路历程。原诗中的“道”所指应该是“佛道”,“南山”应该是“终南山”,两者都是文化词汇,西诗无确切的对应词汇。华兹生将“道”译成“the way”,“南山”译成“the southern hills”,采用上义词译下义词,将原诗两个文化意义丰厚的意象转变成英语中的两个普遍词汇,属于翻译策略上的泛化处理,有利于译文融入英语文化生态,是不得已而为之之举。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活动,还是以实现交际目的为导向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行为。为了实现交际目的,译者应该顺应译文读者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在交际维上采取适应性选择转换策略。下面以华译华译《寒山子诗集》的第二百七十三首为例加以说明。
常闻汉武帝,Often I have heard how Emperor Wu of the Han
爰及秦始皇。And 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Ch’in before him
俱好神仙术,Delighted in tales of immortals and spirits
延年竟不长。And tried in vain to prolong their lives.
金台既摧折,Now their golden towers are broken,
沙丘遂灭亡。Their palaces have vanished away,
茂陵与骊岳,While the grave at Mou-ling and the tomb of Mount Li
今日草茫茫。Are today a wilderness of weeds.
这首诗中寒山讽刺秦皇、汉武幻想长生不老,追求所谓的永生。诗中的“汉武帝”和“秦始皇”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华兹生将其译为“Emperor Wu of the Han”,“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Ch’in”有利于西方读者理解,以实现翻译的交际目的。第七行“茂陵与骊岳”,如果直接用拼音来译,西方读者更会不知所云。华兹生增加了注释“the grave at Mou-ling and the tomb of Mount Li,where Emperor Wu (reigned 140-87 B.C.) and the First Emperor (reigned 221-210 B.C.),respectively,were buried.”,实现了翻译的交际目的。
在唐代禅诗实践中,华兹生践行了自己的翻译理念,在语言、文化、交际等三个维度上均采取了适应性选择转换策略,确保译文顺利地融入译语文化生态。他的译诗理念与实践充分体现了生态翻译学的基本思想,对唐代禅诗外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