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惠 霞
(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兰州 730070)
多元化视角下,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也趋于多维度,这种多元系统体现为实践的内容、过程、方式等环节的多样性,多元化的实践内容与评估体系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方式。“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两者的交集之一就是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多元化的暑期专业调查活动“体现了全面培养学生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思想”。
从全国的情况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两种形式,一是团中央组织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开展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二是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开展的专业技能实践活动,一般是进入工厂、车间等专业化场所进行实操活动。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开展的则主要是第一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但G高校Z学院在总结本院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开展专业性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每年通过问卷设计比赛,筛选出优秀团队进行表彰奖励,并由学院提供经费,组织十几支评选出的优秀团队,每个团队配备一名指导教师,赴各地开展专业调研活动,调研地主要在甘肃,近一两年也拓展到宁夏、陕西等地。创新性的暑期专业社会调查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暑期社会实践育人体系仍有待完善。本文以G高校Z学院暑期专业社会调查活动的开展情况为例,提出了从内容体系和评估体系两个方面完善暑期社会实践育人体系的具体措施。
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需要前期选定符合基层社会发展现状、能够有效反映基层民众需求的调查主题,这一类主题既是当前政府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基层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如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开展集中的专业社会调查活动,在调查主题的选择方面,可坚持“统一主题,灵活选题”的原则,即以学院为单位,每年选定1-2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调查主题,要求每一个参与暑期调查的团队均以给定主题为依据,根据专业及调查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二级调查选题,如在精准扶贫的主题下,可确定“精准扶贫贷款使用情况”“精准扶贫中农民的参与度”“精准扶贫的效果”等二级选题。使得学院每年集中组织的多个实践调查团队能够获得同一主题下不同研究方向的数据和资料,一方面,相同主题的调查在具体的评估中具有可对比性;另一方面,“统一主题,灵活选题”的调查活动有利于形成学院相对集中的学术研究方向。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在同一主题下,连续2-3年进行跟踪调查,获取更为详尽的一手资料。
以Z学院为例,公共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四个专业,在坚持“统一主题”前提下,每一个调查团队以多数成员所学专业为依托,设计符合专业特色的调查项目和内容,即在调查问卷中,要重点体现专业与社会发展及需求的联系度,用专业的思维发现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面对精准扶贫中如何转变农民观念问题,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主组成的调查团队在调查项目设计方面,应充分利用专业基础知识,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调查内容,且在后期的资料总结,尤其是改善对策、建议的提出部分,重点要体现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在改变农民观念方面如何应用。
开放合作的调查模式是指在调查主体多样化的基础上,高校广泛与社会组织和当地的基层政府(乡镇政府)进行合作,构建“校社合作调查”“校政合作调查”的联合调查模式。高校教师带队组成的调查团队一般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且对基层社会的了解比较少,而社会组织和基层政府在实践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因此,鼓励高校与社会组织和基层政府合作开展调查活动,不但可以形成优势互补,而且能够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对高校而言,可以获得一手的研究资料,并且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组织和基层政府而言,则能解决其调查中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通过集中调查,也能为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为基层政府进行社会治理提供必要的数据,帮助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受多种因素限制,集中式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并不能覆盖所有学生,以Z学院为例,每年暑期仅有100-200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如何使调查活动的成果惠及所有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并且使未参与调查活动的学生参与到调查活动的后期总结与探讨中来,是暑期专业社会调查活动继续创新的方向。第一,调查团队提交统一格式的调查报告、实践心得等材料。此类材料属于静态材料,适合进行综合评估和资料归档。第二,举办专业社会调查汇报会。汇报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在实践团队代表汇报调查过程及成果的基础上,由评委和学生进行现场提问,评委提问重点要关注调查团队发现的问题及可能性的完善建议,学生提问重在了解调查团队在调查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针对评委和学生的提问,可由调查团队的任一位成员进行回答,其他成员也可进行补充,同时汇报会的主题要紧扣调查主题,详细阐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避免“走过场”、形式化的汇报。第三,以专业为依托,开展调查成果研讨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更为细致的探讨与总结活动。同时,调查指导教师也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调查资料与数据,或将调查中遇到的案例纳入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
开展暑期专业社会调查活动,不但是为学生提供了解基层社会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为基层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在这个层面上,如何将调查结果,尤其是针对调查所形成的对策建议反馈给当地政府部门,帮助其解决社会问题,是暑期专业社会调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能体现调查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可尝试开展暑期专业社会调查反馈活动,如以学院的名义,将调查报告与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共享,或者凝练相关的对策建议,直接提交相关政府部门和服务于当地的社会组织,并由专人直接跟进该项工作,实时关注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相关建议的采纳与引用情况。在条件成熟时,建立长效的反馈机制,强化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也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暑期专业社会调查活动进行评估,首先应该确定评估主体。专业调查活动的评估主体主要是指学院组建的调查评估小组,评估成员主要由未担任调查指导任务的教师组成。其次应该明确评估对象,即团队评估和个人评估。一般情况下,调查成员的个体评估多以各类评优的方式进行,但缺少具体的标准。第三,制定完善的评估指标,评估指标是开展暑期专业社会调查评估的风向标和指挥棒,具体内容见表1和表2。
表1 暑期专业社会调查团队评估指标
表2 暑期专业社会调查成员评估指标
团队评估的主要项目包括主题、前期准备、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调查成果及调查活动的影响力,其中调查实施过程和调查成果是主要评估内容,每一个评估项目下又分为多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内容,评估内容是依据G高校Z学院近年来集中组织的暑期专业社会调查活动总结出来的。以调查准备中的“经费来源”为例,集中开展的暑期专业社会调查活动的经费基本上是由学院统一提供,即每队3000元,可用于印制问卷、生活费用、交通费用等。但也鼓励调查团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其他的经费支持,如部分团队获得过各类基金会的支持,针对这类团队,在评估中要体现其多样化的经费来源。
个体(成员)评估的主要项目包括三个: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思想素质,其中以实践能力为主,评估的主体是实践调查团队的指导教师,同时指导教师可参考实践调查团队小队长的意见,由于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因此,对每一个成员相对比较了解,评估主要依据的是成员的实践调查过程和调查心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