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消费文化下的“林徽因热”解读

时间:2024-06-19

许 陈 颖

(苏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林徽因的身上有多重标签:中国著名建筑家、诗人、作家。她在诗文中遨游,在建筑中穿行,于红尘中漫步,她的一生坎坷而又灿烂。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她曾淡出人们的视线,可半个多世纪过后,林徽因凭借独特的魅力,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掀起一股“林徽因热”。但在消费文化的现实语境中,“林徽因热”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学术研究和文学欣赏的范畴,人们对林徽因的印象更多地来自影视剧、报纸、网络,以及一些传记。出版机构和大众传媒为了实现文化和商业的双重价值,利用、消费林徽因,致使“林徽因热”娱乐化、庸俗化现象严重,林徽因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解和误读。

一、“林徽因热”的主要表现

(一)林徽因传记出版的繁荣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禁锢逐渐被打开,文学界开始强调文学的审美功能。一直相对沉寂的林徽因研究也由此浮出水面,引起现代文学界的关注,关于林徽因的研究逐渐步入正轨。各种传记作品也相继面世,多达二三十部,主要有林彬著的《林徽因传》(九州出版社1999年)、黄杨著的《一世情缘:梁思成与林徽因》(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陈学勇著的《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林洙著的《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白落梅著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等。纵观这些从不同视角观照林徽因的传记作品,其中不乏一些关注林徽因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传记,传记家以严谨客观的态度进行书写,尊重史实,致力于还原林徽因的真实面貌,让读者感受其多重身份下的独特魅力。但也不排除部分作品存在商业炒作和利益驱动之嫌,这些作品的内容模式化、类型化现象严重,呈现出明显的消费性。如黄杨著的《梁思成与林徽因》中的不实笔墨歪曲了传主形象,将小说内容当作史料写入传记,以个人主观感受妄加揣度人物心理,更于林徽因形象有损,种种遗憾恐给读者带来负面影响[1]329。白落梅著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在林徽因的感情故事上大做文章,文辞极尽华美,文学色彩过于浓厚,借此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同时,在书写过程中过多掺杂著者的个人情感,近乎一部言情小说,遮蔽了林徽因的真实形象,使读者对林徽因的认识产生严重偏差[2]183。这些作品从创作到出版均带有强烈的消费意识,淡化了林徽因传记的核心部分,既迎合了市场需求,又充分满足了读者的阅读趣味,虽收获了大批读者,但其专递的林徽因形象却是失真的。

(二)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

林徽因在出版界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潮,与此同时,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广播、电视等为主要媒介的大众传媒席卷而来,渗透社会的每个角落,电子网络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使得“林徽因热”由文学领域再一次扩展到公众领域。

以林徽因为主角的各种影视剧集热播,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该剧讲述的是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女主角之一便是林徽因。但是,看完整部剧后,发现剧情与史实有相当大的出入。编导们为使剧情更加吸引眼球,虚构出一些情节,就连一些有明确定论的情节也是被拍得随心所欲,使林徽因的整个形象定位出现了错误。特别是剧中描绘的林徽因陷入对徐志摩的热恋中无法自拔,但研究者对此存有疑义,甚至否认林、徐二人之间的恋情,陈学勇在《徐志摩、林徽因“恋情”考辩》中指出,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恋情找不到可证的确凿证据,二人之间可能并无恋情,徐志摩虽狂热追求林徽因,但是林徽因对此一直没有感情回应[3]11。以林徽因为主题的脱口秀节目也比比皆是,《老梁故事汇》、《晓说》等节目中均曾将林徽因作为一个独立专题,讲述林徽因的传奇人生,收获了较高的点击率。天涯、知乎、贴吧等平台关于林徽因的帖子数不胜数,知乎中林徽因这一话题关注人数多达9037人,精华帖中的讨论更是十分激烈,部分帖子的赞同数将近一万。公众号中有关林徽因的推文被大量转发评论,“漫漫说”的一篇推文《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阅读量就高达32890次。

二、“林徽因热”的原因探析

(一)林徽因独特的人格魅力

林徽因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诗歌是林徽因文学生涯的开端,其所产生的影响力也最大。这些优美的诗篇当中蕴含了丰富而真挚的情感,让一大批读者为之沉醉。《时间》、《前后》、《风筝》虽外表尽显轻柔,作品深处却寄寓着凝重和隽永[4]。林徽因关注“窗子”以外的世界,如《微光》、《年关》,较好地兼顾了对个人和底层的关注[5]。此外,林徽因在深入观察外部世界的基础之上创作了6篇短篇小说,尽管为数不多,但字里行间均流露出丰富的人文精神。《九十九度中》显示众生相,关注不同阶层人物间纷扰和矛盾;《吉公》对人物的命运进行了深刻反思,折射一段时代陈迹;《文珍》讴歌底层人物,从沉闷的现实中发现一丝生机。作品均从不同角度出发,将作者博大深邃的胸襟表现得淋漓尽致,萧乾曾称誉林徽因是“京派的灵魂”[6]。林徽因笔下只有少量的散文,其中还有部分建筑专业文章,即便如此,也是文采四溢、有情有致。林徽因《梅真同他们》本属于四幕剧,但最后一幕并未完成,这依然无法掩盖它的光芒,由此可见,林徽因在剧作方面也有着很深的造诣。

林徽因作为建筑学家,曾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先后奔赴全国各地对古建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测和野外调查,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提出独到见解。抗战期间,基于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热爱,她顶着枪林弹雨寻访在炮火中幸存的古建筑,对相关的古籍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抗战胜利后,林徽因为清华大学营建系的创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保护北平文物古迹免受战争损毁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磨难中重燃建筑薪火。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参与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对传统工艺景泰蓝进行创新,为保护北京城古建筑禅精竭虑,书写了她建筑人生的辉煌篇章。2018年4月11日《纽约时报》补发林徽因讣告,声称弥补当年因“性别歧视”造成的遗憾。讣闻以“林徽因与梁思成:探索、挽救中国古建筑的伴侣”为题,介绍了她的一生及与丈夫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的贡献,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林徽因作为现代女性的代表,追求自立、自信和自强,是新时代女性的典范,同时又是一位取得家庭和事业间平衡的成功女性。在英国留学期间,林徽因经受住了徐志摩的猛烈追求,没有一味“跟着感觉走”,那份自重、自爱和理性,可谓她人格独立的一种表现。林徽因既能够理智地看待妇女解放,同时又能提出理性的质疑。她认为女性本来就应当追求独立,不断进取,和男性之间具有平等的地位,从容应对学术、家庭以及情感方面的种种问题。林徽因具有炙热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正因为心中有大爱,所以无论何时,她都展现出无所畏惧的气概。在面对列强入侵之时,这份赤诚显得尤为感人。北平被占领后,日军曾经想拉拢她和梁思成,但是他们不为所动,毅然决定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林徽因的身上有着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节和品质。

(二)图书出版和大众传媒的商业化操作

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各种传播媒介的广泛应用,我国的传统文学生态环境和价值取向已发生改变,文学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人们对书籍的品读、欣赏,更多地转变为消遣、娱乐。绝大部分文学生产力从政治辐射中逐渐走出,卷入经济化运作,文学作品的出版与传播已然受到商业逻辑的制约,以图书出版为主导的卖方市场向阅读大众为主导的买方市场转变。作者通过写作、出版、销售等环节将自己的作品推向大众视野,同时以稿费、版税或者其他形式来获得相应的报酬。对于图书出版业而言,要想实现业绩的有效提升并且兼顾文化追求,作品出版必须要适应大众的审美流变,因为要吸引大众就必须要把握住其阅读兴趣和审美偏好所在。很多读者在进行图书选购时完全出于个人的审美爱好,因此出版业的发展必须要以读者趣味为航向灯。当大众改变自身的阅读趣味时,出版业也必须结合形势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保持彼此的同步性。

一段时间以来,出版界推出的“民国人物热”“乱世才女”“奇女”等人物板块系列,就是为了迎合读者的猎奇性阅读趣味和获取商业利益最大化与作家合谋共同打造的出版消费热点,林徽因的个人经历和才女形象恰与这些热点相吻合。《一世情缘:梁思成与林徽因》《骄傲的女神林徽因》《中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些林徽因传记的名字明显具有博人眼球的用意,传记早已只是作者的一个幌子,仅从书名就可以看出作者强烈的商业操作意识。这既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作家与出版社也获得了更多的读者群,增加了图书销量,实现了三方互利互赢。

图书出版业为了迎合读者的阅读趣味,与作家合谋,共同打造作品的出版盛宴,而读者的猎奇心理也诱导了作家不惜用“越轨的笔致”吸引读者。与图书出版关系密切的大众传媒也加入到盛宴中来分一杯羹。与传统文字相比,影视手段往往更为直观,且更具感染力和冲击力,更能充分表现人的欲望,在消费社会里更有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与世人赋予林徽因的原始消费属性产生了合谋。与此同时,电视文本在挑剔的受众和高压的收视率下,往往会进行一些情节虚构,使剧情冲突更加激烈,从而使观众获得一种直观快感,于是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便应运而生。

不甘寂寞的网络平台也是“林徽因热”的有力推手,林徽因之所以常被人提及,不全是因为其深厚的文学造诣、突出的学术贡献,更多的是有关她的各种八卦消息,网络环境下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进一步放大了林徽因的个人隐私。一些网络平台为了获得高点击率将她塑造成一个温柔美丽、醉心于情爱,“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才女形象,以迎合受众一睹才子佳人故事的好奇心。争论也随之而来,一部分认为林徽因无愧于才女的称号,一部分则十分反感林徽因。无论如何,两种观点的产生,大众传媒都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林徽因热”的深层反思

(一)过度的文化消费

林徽因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人一直把有关林徽因的争议点拿来炒作,并被放大。“林徽因热”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学术研究和文学欣赏的通常情形,人们都在不同程度地“消费”着林徽因。醉心文艺的,试图从林徽因的文学作品里发现旧时的情调;热衷八卦的,则干脆将目光投向林徽因本人的身世、婚恋,一路从徐志摩讲起,一直说到梁思成、金岳霖;还有的索性将林徽因的经历转化成影视作品,继而变成金钱。忽视、遮蔽林徽因的才华和贡献,带着猎奇,甚至是窥视的目光来看待和解读林徽因,致使传递出的林徽因形象与真正的她相去甚远,历史中原本清晰可见的林徽因逐渐走向模糊和混沌。

不少人评价林徽因是游走于几个男人之间的花瓶,却不知她曾为建筑工作辗转多地进行实地考察。许多地方能看到的林徽因的照片几乎都是她少女时代最美的样子,却忽略了四十多岁病痛缠身,憔悴无比,虽离不开病榻仍坚持执教的真相。有多少人第一次接触林徽因是因为她的创作,她在建筑方面的贡献可能多数读者是在各类人物传记中读到她的美丽与哀愁,各种随笔短文中浏览过她的爱恨情仇,以及民国影视剧集中感受矫揉造作的浪漫。林徽因的历史形象失去了本来丰富的内涵,被“明星化”。她的人生经历、她的日常生活、她的爱情轶事等,一方面是出版业、影视业的卖点,另一方面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闲聊打趣的谈资。谈论林徽因本应从学术出发,但人们更热衷于从八卦角度入手,对娱乐的追求大过对学术的探索。人们不想去深入了解林徽因,只愿停留在八卦层面。一味地道听途说而不去辨析考证事情的真实性,片面的根据一些毫无参考价值的内容就对林徽因这个人下定论,以讹传讹,致使林徽因的形象越来模糊扭曲。这既是对林徽因的不尊重,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过度的文化消费使得阅读呈现出功利性和愉悦性倾向,不仅误导了读者,造成知识性错误,而且破坏了原本有序的阅读环境,对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各方应共同强化文化消费市场的监管和自律,杜绝文化炒作,倡导一种风清气正的文化消费之风,让大众视角重新回归文化本身,成为现代人咀之有味的精神食粮。

(二)出版和大众传媒的失序

在传媒炒作、市场利益的操纵下,文化消费变得欲望化、平面化。大众传媒和出版业把目光投向了能够还原人物生平、个性和性格的传记文学,以满足时下过度追求时尚猎奇的阅读心理。二者共同造势,炒热了传记文学,却也使传记文学的创作偏离正轨。目前一些传记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消解传记的历史基础,部分作品的真实性有待考量,致使传主声誉受损,读者认知受到影响。林徽因也正是因为部分作品的炒作,热度才居高不下。作品中林徽因被定位为一个风华绝代的佳人,让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都为之倾倒的才女。文辞华丽,实则是打着传记的旗号,编写着琼瑶般的内容,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随意揣度,脱离史实真相,有悖传记作品“记实存真”的创作原则。尽管如此,这些作品依旧凭借高销量在林徽因的传记作品中占据一席之地,以其较高的话题度引发人们对林徽因的热议。毫无疑问,真实与否是传记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也是其存在的主要根据,它要求作家既要恪守伦理,又需具备极高的学术能力,创作过程中想象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对于一些存疑的细节应进行考证、判断,用客观、公允的态度向人们展现出真实、完整的传主形象。除此之外,传记创作虽需一定的文学性,但切不可本末倒置,为增加作品魅力片面追求辞藻的华丽,将传记的历史标准与美学标准割裂开来。

出版界的无序导致大量质量不佳的作品被捧为畅销书,一些真正的好书则鲜少有人关注,然而畅销书就等同于好书吗?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也为创作提供了自由的土壤,创作门槛降低,不良出版物也随即出现。作者为迎合市场需求,获得更多销量和点击率,使利益最大化,以奇异讹夸的情节吸引读者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在既有的套路里不断编织,衍生出新的作品。这极大折损了文学自身的生命力,拉低了作品的创作质量。此外,作品普遍呈现出重愉悦性而缺乏思想性的特点。在目前宽松的创作大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没有题材的束缚和主流意识形态的限制,无需承载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文学走下神坛,以娱乐为导向进行创作,创作者将本应承担起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抛诸脑后,使创作停留在浅层次的娱乐审美上,部分作品甚至呈现出低俗媚俗的价值取向。

正如八卦存在阴阳两极,又如我们站在阳光下必然有阴影,在出版繁荣的背后也一定有其局限性。出版界应对良莠不齐的各类文学和人物传记进行鉴别,提高出版准入门槛,大众传媒也需完善审查和监管机制,优化传播渠道,发表符合社会价值和文化学术价值的阅读产品。面对纷繁杂芜的各类作品,读者必须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和鉴别能力,避免类似“林徽因热”的消费文人的现象再度发生。

(三)阅读背后存在的危机

“林徽因热”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阅读的危机,当下阅读内容嬗变,阅读兴趣变得单一,偏向于生活类、时尚类等通俗读物的阅读。毫无疑问,阅读经典是阅读,但是网络上的心灵鸡汤、历史趣闻、明星八卦等也不能否定其阅读性。

经典的阅读必不可少,经典汇聚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中一些永恒主题和价值的凝聚。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个学科中的经典而代代相传的,阅读经典是超越时空、历史的对话,阅读经典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世界的发现,也是对未知世界的开掘,更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启发。读者应有意识的进行经典作品的阅读,培养阅读经典的习惯。有关部门也要予以适当的推广引导,不一定仅局限于传统经典作品,也可以是一些兼顾时尚性、现代性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品,以此唤醒读者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同时,联动各方共同营造尊重经典、阅读经典的社会氛围,使阅读可持续,经典无处不在。

但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兴趣也发生了改变,以休闲、通俗为特征的时尚阅读逐渐兴起,并日趋壮大。相对于经典阅读,时尚阅读更注重娱乐性、普及性,更为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兴趣,满足人们追求心理上放松的阅读动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激烈的竞争,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以及巨大的心理压力,阅读休闲读物成为忙碌生活中放松自我,获得慰藉的不二之选。通过时尚阅读我们可以感知时代的脉搏,促使人们将阅读与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及时了解社会生活的最新动态。时尚阅读是一种趣味性阅读,当代社会开放的语言环境让时尚阅读文本变得丰富多彩,给人们提供了更大的阅读选择空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阅读,也正因时尚阅读的多元化和适应性,从而满足了所有人阅读的需求。通过时尚阅读,人们可以在工作生活之余,体味到生活的色彩与温度,抚慰一下疲惫的身心,这正是当代人所寻求的生活状态。总之,时尚阅读能使人们融入社会,拥抱生活。

时尚阅读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决定我们必须辩证看待和积极引导时尚阅读,清醒地看到时尚阅读中的不良现象,不被其误导。同时,不能把它与经典阅读对立起来,而应当在时尚阅读中激发大众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将经典阅读和时尚阅读有机结合,雅俗融渗。只有时尚与经典完美融合,人们才能在接受经典文化的哺育的同时受到时尚文化的滋养,在经典文化与时尚文化的相互渗透中建构自我世界。

林徽因形象被扭曲是作家、出版社和读者和大众传媒彼此合谋的结果,作家和出版社为追求利益过分注重作品的消费价值,读者也因缺乏判断丧失了主体性,与文字阅读联手,大众传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消费文化盛行的时代,“林徽因热”的产生可以理解但绝对不能纵容。作家应坚持不忘初心的创作初衷,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而不是一味迎合市场进行创作。读者应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有选择地阅读。出版社也需做好图书出版的把关工作,提高出版质量,实现行业健康发展。众传媒应该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制作出精良的影视作品,以负责任的态度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消息。作家、读者、出版社和大众传媒应携手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