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方平莎士比亚翻译思想及特色研究

时间:2024-06-19

王 丽

(河池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一、引言

由于方平版的《新莎士比亚全集》以新的戏剧样式,结合了现代莎学研究成果的新理解和新阐释,最终给莎剧爱好者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和体验。在多年对莎剧的翻译研究中,方平不断总结经验,并提出了自己的翻译主张,他认为:译作的最高境界,便是其语言具有像水一样的品质,“水无定性、随物赋形”,译者应该“原汁原味”地再现原著的艺术风格,而不是简单地做复制粘贴的工作。

二、方平翻译思想介绍

(一)好译作是具有独立文学价值的文本

在方平看来,译本并不是依赖于原著而存在的附属品,而是和原著一样具有独立文学价值的文本。原著和译本之间并不是主次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在《文学翻译在艺术王国里的地位》一文中,方平立场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部好译本”的最大努力应该是争取立足于艺术王国的权利,而不是“消灭自己”(这是早期的视文学翻译为媒婆的另一种说法) 。关于译本的定位,当时学术界影响较为广泛的观点是“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译作的作用只是在原作面前起着桥梁的作用,连接着原语文化读者和异语文化读者,没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然而,方平并没有随波逐流,他态度明确地指出:好的译本不是消灭自己,而是应该在艺术王国里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在翻译莎士比亚的过程中,方平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吸引读者对原文本的注意,他所希望实现的目标是使译本和原文本都同时并存,实现译本和原文本一样,成为具有独立文学价值的文本,使译本成为值得人们慢慢品味和潜心研读的文本,而不是“非此即彼”“有你没我”的敌对状态。他所期待的理想状态是:广大读者在阅读译文时,通过对比分析,既能感知原文的“风韵犹存”,又能体味译文的“弦外之音”。译文中这些与众不同之处,便是其存在的价值。不可否认,这些价值便是“译者进入情景、进入角色的理解,和曲尽其妙的发挥(也就是译文的阐释)给于原文的”。由此可见,译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翻译事业上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应该不断“上下而求索”,努力翻译出更多更好的译作,为读者呈现更多具有独立文学价值的文本,以此来不断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文化的需求。

(二)文学翻译具有从属性与主体性

在讨论文学翻译的对立统一矛盾“从属性”和“主体性”时,方平在他1995年发表的《不存在“理想的范本”——文学翻译工作者的思考》一文中提到:实际上,在逐字逐句的迻译过程中,一个译者始终来回于、周旋于亦步亦趋的“从属性”和此呼彼应的“主体性”;在这两极之间努力寻找译文和原文的最佳契合点,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从属性”,不成其为翻译;没有“主体性”,就不是文学翻译了。

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促进中外沟通和交流的文化桥梁,担负着中外相互了解的这一使命。正如当读到《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时,我们才知道它体现了美国“迷茫的一代”这一文学流派的基本特征。通过仔细研读,我们又了解到这一文学流派中很多作家都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们的家园造成的灾难性的毁灭和破坏。战后,他们感到无比的迷茫、彷徨和消沉。因此,他们的作品也被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表达出了对战争的幻灭以及对战后生活的叛逆,流露出极为悲观的人生态度。

在方平看来,“从属性”与“主体性”是文学翻译所涉及的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无论什么样的译本,都是先有原作,再有翻译作品,因此文学翻译具有“从属性”是毋庸置疑的。

所谓“从属性”,是指翻译作品的产生是在原作之后,强调的是对原作的忠实性。关于这点,方平2001年在《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个诗人》中说道:忠实“不限于原文的浅露在字面上的意义,还包括凝聚在字里行间的意蕴、情趣、风格。一旦从字面的表层深入到字里行间,那么从这里开始,文学翻译进入了艺术境界”。可见,他在此指的忠实并不仅仅是狭隘的文字表面的东西,我们对其应该做出更加广泛的理解,即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作不仅要保持原作的外在形式和结构,对其内在的涵义和韵味也要做出正确的解读。这点在方平版的《新莎士比亚全集》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不仅保留了原剧中诗剧的形式和风格,也把其中的韵味解读得淋漓尽致。

(三)文学翻译要达到“心灵共鸣”

为了翻译出好的作品,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尽可能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领悟内涵,还原真相,从而和作者产生共鸣,使译文和原作达到和谐一致,彼此交融。在《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个诗人》一文中,方平认为:“文学翻译不可能只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语际转换。应该同时也是心灵的积极参与。诗歌的翻译自然更是如此,在一个优秀的译品里,诗人的个性和译者的个性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心灵共鸣的境界。”在方平的心目中,理想的莎剧译本首先应该是相应的诗体格律,因此他会设身处地考虑原作语言的艺术形式。每当遇到充满激情或是洋溢着诗情画意般的段落时,他都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语言表面意思的传递,“而是力求归宿和始发语在口吻、情绪、意象等多方面的对应”,从而让译者和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这样才能给原作以完美的阐释。

三、方平翻译思想特色

(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虽然此前已经有朱生豪和梁实秋等译者翻译出版了《莎士比亚全集》,但是方平版的《新莎士比亚全集》的出版已是其后几十年的时间了。在此期间,人们对莎剧的研究也注入了不少新的活力,取得了不少新的成就。为了圆梦《新莎士比亚全集》,方平吸收了国际、国内对于莎士比亚研究的新成果和新理念,他还曾经参加国际莎士比亚研讨大会,观摩了根据莎士比亚戏剧改编制作成的影片。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莎学研究成果,无一不有助于其加深对莎士比亚的理解和阐释。

即便已经有散文译本的出版,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方平依然坚持主张用诗体翻译出版莎剧全集。在《莎士比亚诗剧全集的召唤》中,他扼要介绍我国散文体莎剧全集的翻译出版情况,但也观点明确地指出:“这是值得高兴的,那是散文译本,未免还有些遗憾,因为不能反映我国现在已经达到的翻译莎剧的水平……但愿在不太远的将来,经过集体努力(这项工程太艰巨了,谁也不可能独立完成),我们能拥有一套高质量的诗体译本的莎剧全集。”由于时代的催生,以及方平坚韧不拔的意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莎士比亚全集》应运而生。

(二) 翻译标准具有继承性、延续性

在《新莎士比亚全集》中,方平继承了孙大雨、卞之琳的以诗译莎的信念。在他看来,理想的莎剧译本应该是诗体译本,“而不是那在普及方面作出贡献、但在体裁上是降格以求的散文译本”。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在翻译的过程中,方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失真”减少到最低成度,还原莎剧原有的诗体裁。因此,方平的翻译标准与孙大雨、卞之琳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此外,这套译本也是他在新概念启发下,对莎剧一种新的认识。他在继承前人方法的基础上,也注入了新的思想与元素,让《新莎士比亚全集》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三)形成了自己的舞台指示翻译原则

关于舞台指导,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觉得它们只是配角,也不会对主要内容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所有的舞台指导都是戏剧家精心安排的,它们蕴含着戏剧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也直接关系到戏剧的演出效果。好的舞台指导的作用和意义更是不可小觑。因为好的舞台指导,不仅能够为演员提供明确的表演线索,而且能够为演出提供恰当的表演建议,更能为演出创造更加开阔的表演空间,给观众带来无限遐想与憧憬。

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过程中,对舞台指导给予必要的关注是非常明智的。在翻译《新莎士比亚全集》时,方平将他的舞台指示翻译的指导思想付诸于实践。他在参照了英美等国当代较为认可的版本体例的基础上,对于原始版本中已经存在或者已经被传统所接受的舞台指示,使用方括号明确标出。为了和现当代编者或者译者所增加的舞台指示区别开来,方平则使用圆括号标示。除此以外,为了更加清楚明确地交代剧中人物的思想活动、内心世界、前后关系等,方平还刻意不使用舞台指示中的套语。例如,他不用一概而论的[旁白],而是根据剧中的情境适当地改为[俏声][自语]等。这些具体化的舞台指示,更有助于我们去解读莎剧的内涵与意义。

四、结语

方平在莎剧研究上的贡献可谓非凡,他促进了中国与世界高水平的交流,也扩大了中国莎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他在翻译莎剧时提出的翻译思想务实且极具特色,为我们今后开展相关研究起到引领作用,也给莎学研究者们带来了极大的启发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