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孟显丽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山东 青岛 266071)
《半亩方塘》是一部评论随笔集,其中既有对中国当代名篇如《围城》《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的点评,又有对外国文学佳作如《我的名字叫红》《紫阳花日记》《失乐园》的赏析;既有对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等的研读,又有对现代历史新作如《麻辣日本史·明治物语》等的沉思。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更有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及其作品《蛙》《檀香刑》《丰乳肥臀》等的观照与诠释。所及皆为“大美之作”,所评可谓“句句见地”,实为一部文学评论的力作。
纵观《半亩方塘》整本书的布局结构,前两部分以文字的方式直观地呈现了整本文学评论集的格局与品质,是评论者的真诚与智慧的书写,是全书的重点所在,尤以第二部分又为全书的重中之重,占据了全书绝大部分篇幅。其实,这两部分,并非需要照着章节顺序逐一阅读。索性抛开这种局限,随便阅读一篇文章即可,每一篇都能让读者迅速沉浸其中,进而感知文章的雅趣与灵性,了解有关的事、有关的情、有关的理,而这也正是《半亩方塘》给读者的选择自由与权力。确实,无论从哪篇文章切入阅读,都不影响我们感知整本评论集的魅力与格调。后两部分,以他者的文字和自己的珍贵影照折射出了评论者的生活另一面,这样的编排设置恰恰也能让读者在感受文字魅力之余想象这位文字评论者,并且将对文字的想象与评论者的音容笑貌合在一起,这样的阅读体验是十分美好的。
也许是因为已经懂得,所以才选择随性直言吧,在“半亩方塘”这一部分,每一篇书评文章都晓白如话、洗练精悍,从不卖弄学识,追求所谓的晦涩的深度写作。更多时候,文章用诗化的语言、朴实的语言去中肯地进行评述,而非为追逐所谓深度而去营建理论氛围。这样的书评写作反倒彰显了评论者的气度,也自显美学效果。原汁原味地流露出评论者对作品的感悟,无须猜测,无须揣摩,流丽明快,也游丝引带。例如,作者在评论《我的名字叫红》这一作品时,先是文本细读,然后在最动情之处深入谈论作者自身的个体经验和个体记忆,显得颇为真切,这样的写法很容易能够引起共鸣。虽然作者所谈论的也都是贴切作品与生活的道理,但是运用有才情的文字将其呈现,不免就成就了生活经验的诗化书写了。
“半亩方塘”里书籍众多,分量沉甸甸。稍稍整理一下,仅仅是2007年至2014年的部分书单,便能让读者感知到评论者的阅读轨迹——2007年,热衷于贾平凹、陈忠实、钱钟书、张爱玲等人的经典纯文学,也稍涉足郭敬明、安妮宝贝等网络青春文学作品;2008年和2009年间,广泛涉猎大众文学,偶有畅销书,立于时代前锋行列;2010年,沉思于国外作品;往后几年,大致又重新回归经典阅读。如此一来,从孔孟老庄经典,到国内外现当代作家小说,到青春文学,再到大众文学、畅销书,应有尽有。也正是这广阔的阅读视野,练就了《半亩方塘》作者敏锐的洞察力。读读这些书评性文章,能感受到所评论作品的书香,也能感受到评论者的文学功底之深厚。譬如,借着作者的点评智慧,在《半亩方塘》中既能读到王安忆《天香》的典雅精致,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古典的痴迷与叩问;既能读到《平凡的世界》的时代张力,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青年的关注与热忱;既能读到《蛙》的怪诞,也能读到作者对于生命的理解和善待……
书评就是这样,评论者与作者之间展开了一次心灵的碰撞,平等感受与回应,切忌刻意造作。《半亩方塘》的作者也是这样,在阅读他人作品的同时,反观自身经验与记忆,出于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借着这“半亩方塘”道一份感悟。这份感悟是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读者的。无关空泛,尽是谦和、良知、至真。这些感悟也提升了文字的境界,于随意恣肆的文字中赋予丰富的知识与文化,有洒脱、有敬重、也有谨慎。虽说这些感悟,多半是出于作者的个人感悟,但是凭这点并不能断言整本书的格局不开阔。因为《半亩方塘》的作者懂得将这种个人记忆与经验拉入到公共空间和集体心理中去考察,进而赋予更深刻的内涵。这样一来,也使得“半亩方塘”由个人的积淀转为公共的豁然与洞明了。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写作书评时的旁征博引、文思如涌尤其令人惊叹。仿佛那些名人哲理名言、古诗词赋、文人小说等都深深印刻在作者脑海中,随时都迫不及待地等待调令一般。譬如,在评论王安忆《天香》时,信手拈来的古典诗词,更令原本古色古香的《天香》多生古典气息,整篇书评可谓锦上添花,虽属二次创作,但读来却很是享受。另外,作者在分析一部作品时,往往能跳出这个单一的文本,结合作家的其他作品作系统分析,进而扩大作品的文域,增加评论的厚重感。譬如,在评论《色戒》时,作者立足张爱玲的身世,也敲定小说的主体色调进行谈论,可谓底气十足,令人信服。在评论贾平凹《高兴》时,作者能结合贾平凹的《高老庄》《怀念狼》《秦腔》等小说作品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使得整篇书评说服力十足,颇有研究意义。
一个作家的创作必然是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抒发个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没有直接表露于作品中的这一切,文学评论者就应该把对作品的理解“建立在文本细读之上,深入文本肌理,探明作者路理,考镜源流,辨其动机,从而得出适宜结论”(鲁迅文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一鸣语)。《半亩方塘》的作者就是这样,在评论作品时摒弃了以“理论剪裁作品、为理论而理论”的做法,而是精准地把握作品的丰富内涵,切身地体会所评论作品的作者的创作初衷,努力发掘所评论作品所隐含的内在美,以便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半亩方塘》书中“细润无声”部分所收录的文章,跨度从2006年到2014年。时间在变,但是《半亩方塘》书中所展现的评论者对爱的定义与感悟不变,对爱的恪守与虔诚不变。《半亩方塘》一书充分地说明了评论者对爱的哲学的多元体会,反映了爱的“躯体的依恋”“精神的寄托”“心灵的港湾”三个层次的螺旋式上升。这种爱的升华在《半亩方塘》一书的各篇文章中自然地流露,没有现身说法去教化,也没有居高临下的俯视,只是静静地流淌着博爱、大爱、儒式之爱。
在这份成熟的爱的观照下,作者对爱的哲学已有多元体会。“细润无声”分别展现了有关爱的三个层次:亲情之爱,友情之爱和爱情之爱。细读这些文章,不免会有这样的感受:甘愿在心平气和之中感受爱与被爱。《洁白的雪绒花》《此情只待成永忆》这两篇文章,都有关作者的父亲,有关作者感悟的亲情之爱。其实,单单将这两篇文章并置一起就是一种残忍,因为前者泪中含笑,而后者满是泪水。从痛到希望,再由希望到痛,这两篇文章于平淡叙事中却悄悄完成了每个人都或许会经历的人生切肤之情。故而,这两篇文章,并非只是在简简单单地讲述父子之情,更是在展现一种人生境遇,一种无所逃脱的人生境遇,虽然无法逃脱,但是有爱相伴就足以释然。
关于亲情之爱,除了浓郁的父子之爱之外,还有关于作者对于妻儿、兄妹的深情之爱。《生活的印记》,整篇文章都洋溢着淡淡的亲情味道,家人之间的爱与温馨不需要笔墨的过分渲染就一览无余。这份“从不会被忽略、浪费和缺失的爱”就如同印记在生活中一样,感染鼓舞着每一个人,从不曾远去。《淡巷浓街香满地》《梅花本是神仙骨》这两篇散发花香的文章,分别讲述了作者与喜爱菊花的小妹、名字里带“梅”字的表姐之间的夹杂亲情、友情的爱。无论是从内容层面,还是从形式层面来讲,这两篇文章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意无意地托物言志,在借菊花、梅花赞美小妹、表姐的人格魅力的同时,也将作者对亲人之间的关爱与情感展现地颇有含蓄之美。待人和善,善待身边人,不吝啬爱的付出与表现,这些都是作者在文字之端告诫读者的经验之谈。阅读这些文章,会内心尽生温暖,为这些文章的真与情,也为这些处世之道的获取与重拾。
关乎爱情之爱,《梦中的橄榄树》可谓一篇诗话佳作。一气呵成的文笔构架,诗文镶嵌的行文结构,浓郁深切的爱恋讲述,读罢,仿佛看到了三毛与荷西的那份赤诚之恋,也读到了作者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诠释。正因为理解了什么是爱情,所以在将思绪付诸笔端之时,可以做到行云流水,旁征博引。有诗歌、有歌词、有名言、有佳句、有思考,当这所有的一切都由爱情这种抽象而又美妙的词汇连接时,这篇文章也就不再是一篇简简单单的文章了,它更像一首爱情礼赞,更像一次爱情的沉醉,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不期而遇,在文字间找到共鸣。这样的行文方式与立意写法相得益彰,不能不说作者的深谋是多么的智慧。
不光是“细润无声”部分,《半亩方塘》整本书的其他文字,笔端都饱含温度,带有哲思和情怀。就如同《半亩方塘》书名一般,“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评论者在感知生活、体味书籍的过程中,烛照了自我,剖析了内心,借集于《半亩方塘》的这些评论文章来思考人生、思考生活,使这一文学评论集有了极其丰富的内涵。由此说来,《半亩方塘》确实是文学评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总而言之,《半亩方塘》是一本关乎书,关乎文化,关乎人生哲理的精彩篇章,能够在方寸之中拓展严肃空间,能够于诚恳之中托出灵魂之思,实属难得与难能可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