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刘 云,王 辉,宋 健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纵观这几年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存在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差这一短板问题。对此,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应摆脱仅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传统模式,采用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如何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培养以高水平实践能力为显著特征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育团队精神,实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科竞赛为主题的大学生竞赛应运而生。学科竞赛涉及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内容,特别是对学生的知识融合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涵盖面广、种类多的学科竞赛体系,均以提高动手能力、培育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如: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该竞赛是以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种具有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也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该竞赛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该竞赛已发展成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近300所高校广泛参与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潍坊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上开设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机械测试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及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等专业课,具备参加全国智能车竞赛的理论基础。将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大赛作为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创新实践平台,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平台将上述专业课程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还可以激发其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虽然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显著的作用,但是高校在各类学科竞赛平台的建设方面仍存在较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学科竞赛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完整的保障体制和必要的激励机制,不利于其长期发展。目前,各大高校还没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其管理体系也不健全。现实比赛中,高校现有的竞赛组织管理部门往往是临时性的,并没有完善的保障制度,由于缺乏长效机制,学科竞赛很难有光明前景。甚至有些赛事只是几个教师临时参与竞赛组织和指导,处于独自为战的局面。
不少高校教师重理论、轻应用,实践经验少,对新器件和新技术了解少,在指导学生创新和学科竞赛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学科竞赛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离不开广大教师的辛勤指导。老师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科竞赛的管理与投入,影响到成绩的好坏。有的教师对竞赛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工作难以取得进展。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真正投入学科竞赛的教师只是少数。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知识面较窄,自学意识不强,缺少必要的培训。参赛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团队意识差。由于从小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有些学生学习毅力欠缺,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优秀的同学既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又有克服困难的能力,所以他们总是积极主动地去参加各项比赛。普通学生由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就没有勇气去迎接挑战、参加竞赛。由于参加学生人数少,没有形成预期的示范作用,加之占用课余时间长、学习压力大,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如何全面推广学科竞赛成为赛事组织者面临的重大难题。
为了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在校园内形成积极的学风和良好的科技创新学术环境,更好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竞争的魅力。
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制是学科竞赛活动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我校师生以创新发展协会为平台,建立了指导老师负责制。其本质就是还权于教师,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教师根据相关的规定和管理办法,全面负责赛事具体运行,包括学生的选拔与培训、经费的使用与安排等,担负着调动学生参赛积极性的核心任务。
完善的管理办法是学科竞赛工作的核心,竞赛管理办法中要明确详细地规定出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科竞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而且带动和促进了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为了保障学科竞赛工作顺利进行,我校制订颁布《潍坊学院创新学分实施办法》等制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则根据各专业参赛情况出台了“潍坊学院创新学分实施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对专业内各类学科竞赛、主持SRTP项目、申请专利等创新活动,除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外,还单独设立创新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热情。
为构建和完善学科竞赛的保障体系,我校建立了学科竞赛实验室,如智能车竞赛实验室。实验室内具备一流的仪器、设备,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学习研究工作的主要场所。实验室集中了学校主要的技术资源,为学生的竞赛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竞赛实验室的建设,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比赛人员能够长期稳定的进行竞赛准备工作。
为了使参赛学生进一步掌握竞赛知识,我院建立了学科竞赛实训中心。针对各项竞赛的不同要求,安排校内顶级名师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完毕后还要组织考核,对考核结果不达标者,不给予参赛权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创新动手能力,保证竞赛能达到高质量。实训中心同样有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保障实训的有效开展。
为了能够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向应用型人才发展,我校建立学科竞赛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创新学分制度,对积极参加竞赛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按其取得的成绩,授予相应的创新学分奖励,同时学校还专门设立了竞赛奖金,这些都提高了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为保证学科竞赛的有效运行,需要特别重视参赛人员的梯队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学习型的参赛队伍是提高参赛技能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我院制定了“新老交替,以老带新”的梯队建设理念。平衡梯队中的任务分工,做到职责明确,让梯队中的每一名成员恪守职责、各尽所能。从而实现让整个参赛队伍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选拔依托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创新发展部,通过布展演示、团委宣传,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在遵循自愿原则下,坚持“择优选择、逐步淘汰、最优参赛”的方针下,录用各年级感兴趣的学生。将选出的学生平均分为三人一组,组成一个小团队。实践证明,这种选拔方式既使学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又可以选出最优的学生代表学校参赛,为取得良好成绩奠定了基础。
培训工作是个系统性的工作,按年级分类培训,这样更有针对性。
(1)在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的创新实验室基础上建立了培训基地,根据创新实验室的现有资源与设备开展培训制作工作。
(2)由项目带头人根据参赛学生的不同状况按年级分类进行培训。培训分理论和实作两部分,具体培训工作由指导教师负责。
(3)以进入创新实验室为依托,展开专项培训,依照“帮带传递”的原则,由上一级的学生指导下一届的学生,每组配一套飞思卡尔芯片的开发学习板,结合飞思卡尔自带的CodeWarrior开发环境,对学生进行单片机和编程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C 语言程序设计、电工电子学、机械测试技术等学科。
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涉及知识广泛,单靠个人是很难取得良好成绩的,要完成学科竞赛,需要一个专业且有实力的团队。智能车大赛队伍一般由三个队员组成,三人间既分工又合作,队员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要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必须选好队长。队长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一般由参赛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来担任。整个智能车大致分为机械设计、PCB设计、程序设计三部分。队长必须按照制定的方案,定期召开总结会议,主要讨论各部分任务完成情况、遇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计划等,由队长向指导老师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尤其是在后期调试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需要队员们共同面对,这有利于培养整个团队的合作精神,增强协作意识。
智能车比赛所需花费较大,包括购买车模套件、传感器、电子元器件以及设计加工电路板等。为解决资金问题,我校设立了智能车专项基金资助学生参加比赛。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竞赛,学校实行创新学分制,报名参加竞赛且通过选拔的学生可以获得一个创新学分。此外,还对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潍坊学院从2011年开始参加第七届全国智能车竞赛,通过指导教师和同学们的不懈努力,历届比赛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参赛队员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无论是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其中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找到了十分理想的工作,或考入理想的学府继续深造。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展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于参赛学生来说,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近年来,我校利用该平台组织工科学生参加智能车竞赛,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熟悉了从方案设计到技术实现的整个研究过程,培养了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从工程实践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主旨,对工科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官网.http://www.smartcar.au.tsinghua.edu.cn
[2]赵书朵,周云旭,陈云生.浅析学科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为例[J].实验室科学,2011,14(6):4-6.
[3]韦文祥,李勇成.由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引发对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1-13,175.
[4]庄冠冠,李建英.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网络财富,2010,(16):18-19.
[5]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59-6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