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林春香
(东莞行政学院,广东东莞 523083)
汉语史上,表总括的范围副词有三十多个,在整个副词系统中是数量最多的一个小类。它们的意义和功能相同或相近,使用时常常因节律或语用等方面的要求组成连用形式。据武振玉的统计,魏晋南北朝汉译佛经中总括范围副词的同义连用形式 (包括三个词的同义连用)就多达73种[1]。
以往对范围副词的研究注重从单个词语入手,其中又以对“都”的研究为常见,如张谊生[2],董秀芳[3],李宝伦、张蕾、潘海华[4]等。也有学者,如汤建军[5]、张志达[6]、武振玉[1]等对总括范围副词的同义连用形式作过描写,但研究得不是很深入。本文首先对汉语史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总括范围副词的同义连用形式作一个历时的描写,然后重点讨论近代汉语时期“尽皆、尽都、全都”等形式在句法和语义上的特点。
中古时期出现了大量总括范围副词的同义连用形式。据武振玉的研究,魏晋南北朝汉译佛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皆悉”,其次为“悉皆、皆共”,而同期的本土文献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并皆”,其次为 “一皆”[1]。
考察唐以后的文献,发现唐宋时期,“悉皆”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其次为“尽皆”,而到了元代,“尽皆”取代“悉皆”,成为元明时期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元明以后,随着“都”的发展,又出现了“尽都”、“全都”形式。表1、表2列出几种形式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表1 “皆悉、悉皆、尽皆”先秦至宋元的使用情况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本土文献与汉译佛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同义连用形式不同,但考虑到佛经在中古时期的重要地位,因此表1只列举佛经中的用例。
表2 “尽皆、尽都、全都”元明清时期的使用情况②元代选取的四部文献为:《全元南戏》、《全元杂剧》、《全元散曲》、《全相平话五种》。明代选取的九部文献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代选取的十部文献:《镜花缘》、《醒世姻缘传》、《红楼梦》、《七侠五义》、《小五义》、《大八义》、《彭公案》、《施公案》、《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在所考察的五种形式中,“尽皆”的使用时间最长。“尽皆”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①《吕氏春秋·爱类篇》:“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土文献也有少量用例。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本土文献还是汉译佛经,“尽皆”的使用频率都不高。唐宋以后,“尽皆”用例开始增多,在《敦煌变文集》和《古尊宿语录》等口语性较强的文献中,“尽皆”的使用频率已经很高。元明时期,“尽皆”成为主要的同义连用形式。
“尽都”始见于元代,元明时期用例较多。“全都”见于明代,但直到清末才开始大量使用。总括范围副词同义连用形式经历了这样一个历时的发展替换过程,即“皆悉→悉皆→尽皆→全都”,而“尽都”是“尽皆”、“全都”替换过程中的中间过渡形式。
从以上数据统计可以知道,唐宋以后“尽皆、尽都、全都”逐渐成为主要的同义连用形式。为了更清楚地理清这几种形式在近代汉语中的更替情况,我们有必要对“尽、皆、全、都”的发展演变作一个大致的了解。
“全”的本义是纯玉,由此引申出事物的“完备、齐全”义,为形容词。进一步引申则为动词,义为“使完备”或“保全”。 “全”用为总括副词始见于汉代,但用例很少,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如:
(1)故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春秋繁露》卷十)
(2)常谈曰“世治则礼详,世乱则礼简”,全在斟酌之间耳。(《三国志·魏书·袁涣列传》)
“全”还可用作表“完全、全然”义的语气副词,如:
(3)问臣意:“诊病决死生,能全无失乎?”(《史记·仓公列传》)
“都”本为名词,指有宗庙的地方,由此引申出人口聚集、居住的地方,即大城市。进一步引申则为动词,表示聚集。当动词“都”经常处于状语位置时,它就很可能发展为总括副词。
杨荣祥认为总括副词“都”最先出现在汉译佛经中,可能到唐代才出现于中土文献,之前认为是总括副词的“都”都是表“完全”义的语气副词[7]。张谊生则认为中古时期的范围副词“都”主要表示类同义,与现代汉语的范围副词“都”不完全相同,而用于否定句中的“都”则为加强否定的语气副词,这种强化否定的用法一直延续到两宋时期[8]。对于早期“都”的性质的确比较难判断。慎重起见,中古时期我们只采用汉译佛经中的用例。
总括副词“都”开始迅速发展是在宋以后,不仅使用频率增多,而且语法功能也更加全面。
“尽”《说文》释为“器中空也”。先秦可作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终尽、完了或程度之极等义。当“尽”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时,可表“完全、全部”义,如:
(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5)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庄子·在宥第十一》)
表“完全”义的“尽”可看作表强调的语气副词,如例 (4)。表“全部”义的“尽”为范围副词,如上例 (5)。在这一点上, “全、都、尽”三者有共同之处。
“皆”甲骨文中就用为表总括的范围副词,如:
(6)豚暨羊皆用?(《甲骨文合集》31182)
从《周易》到宋代的《朱子语类》,在诸多总括范围副词中,“皆”一直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但随着“都”在宋元时期的迅速发展,元以后,“皆”逐渐被“都”取代。据李宗江[9]、车淑亚[10]等的研究,元明时期“皆”的使用频率已降至第二,大大少于“都”的使用频率。
综上所述,范围副词“皆”出现得最早,其次是“尽”,“尽”先秦就可用为范围副词。“全”则始见于东汉,唐以后开始多见。范围副词“都”也在东汉出现,汉译佛经中已有较多用例。
此外,除“皆”外,“尽、全、都”还可用作语气副词,但四者的同义连用形式却无一例可作“完全、全然”解,它们只可用作范围副词。汉语史上出现的大量总括范围副词,为它们的同义连用提供了基础,而其他类副词,如语气副词、程度副词,它们中具有相同语法语义特征并且可以互相替换的词不多,因此这些副词同义连用就不能成为一种大趋势。
“全、都、尽、皆”四者的连用形式有很多种,如“都皆、皆都、都全、都尽”等,这些形式在文献中都能找到用例,但只有“尽皆、尽都、全都”三种形式发生了词汇化,其它同义连用形式都还只能看成短语。“尽皆、尽都、全都”的词汇化是由它们的使用频率决定的,但使用频率则与各自的词性和语义特点密切相关。
在“全、都、尽、皆”四个词中,“皆”的词性最单一,从甲骨文开始就只用作总括范围副词。“全、尽、都”除总括范围副词外,还可作语气副词。但“全、尽”还保留了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并且这两种用法一直到现代汉语中都还很常见。而副词“都”虽然经历了由名词到动词再到副词的演变,但除名词外,“都”的动词用法早已衰亡,也就是说中古以后,“都”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作副词,而又以总括范围副词为主。
因此,在这四者中,“皆”和“都”的总括范围副词性质要强于“全”和“尽”,加上“全、尽”一直都保留了形容词的用法,而形容词一般处于所修饰词的前面,这些因素使得“尽皆、尽都、全都”语序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同义连用形式。
1.前指主语,如:
(1)自古圣人,尽皆如此。(《五灯会元》卷九)
(2)两家男女四十多人,尽都落水。(《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前指主语还有一种情况,如:
(3)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
(4)一遭人马尽都是黄旗,黄袍铜甲,黄马黄缨。(《水浒传》第七十六回)
这种句式大多为描写句或解释句, “尽皆、尽都”等在表总括的同时还带有强调的意味。其实,与单用相比,同义连用本身就含有强调色彩,只是在“是”字描写句或解释句中,这种强调色彩更浓一些。
单用的“尽、皆、全、都”也以前指主语为常。
2.前指兼语,如:
(5)朕闻诸葛丞相归天,每日流涕,令官僚尽皆挂孝。(《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
(6)叫那捕快公人,全都带了军器。(《施公案》第一百七十二回)
所指对象一般都是使令类或见闻类动词的兼语,如“令、叫、教、见”等。
3.后指复指宾语“之”,如:
(7)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吕氏春秋·开春论》)
(8)曹操亲自引甲兵五百人围住,尽皆斩之。(《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
这种情况只有“尽皆”才有。用“之”复指是先秦很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尽皆”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与这种用法具有共时性。而“尽都”、“全都”分别出现于元代和明代,此时用“之”复指主语已是一种仿古的用法了。
4.指向介词“将、把”和“连”的宾语,如:
(9)孙大圣才同天王等众打入洞里,把那百十个小妖尽皆打死。(《西游记》第五十二回)
(10)教左右唤进民壮快手人等,将寺中僧众,尽都绑缚。(《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11)一者为挡人,二则也免得湖里漂来东西,连大鱼全都挡住。(《小五义》第一百五十二回)
总括范围副词指向处置介词“将”、“把”的宾语最早出现在唐代,但用例不多,如: “图把一春皆占断,固留三月始教开。” (唐·秦韬玉《牡丹》诗)宋以后,这种句式开始多见。《朱子语类》中,“把…都”句式已有9例之多。明以后,不管是单用还是连用,总括范围副词与“把、将”的搭配都很普遍,直到现代汉语中,这种句式仍很强势。
总括范围副词与介词“连”搭配始见于宋代,如《朱子语类》卷三十六:“只是前面‘体’字说得来较阔,连本末精粗都包在里面。”但宋元时期“连”字句还比较少见,到了明代这种搭配便普遍起来,并逐渐发展为一种表极性强调的句式。相应的,在“连…都”句式中,“都”逐渐发展为一个表极性强调的语气副词[8]。但在“连…全都∕尽都”句式中,“全都、尽都”仍为总括范围副词,句式所具有的极性强调义主要由“连”字承担。如:
(12)原来飞熊从清境林逃跑,又到了准提寺,这庙中有一位净修老和尚,邓飞熊把老和尚杀死,连火工道人尽都丧命,他就为了庙主。(《小五义》第一百六十五回)
(13)自己心中一想这么大的一座酒楼,怎么连字号全都没有呢。(《大八义》第七回)
5.单用与连用的对比
连用与单用的主要区别是单用时还可指向名词性宾语,如:
(14)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春秋左传·隐公元年》)
(15)乃令史官尽烧《五经》,有敢藏诸诗书百家语者刑。(《论衡·正说篇》)
(16)吾等巨海唯斯三珠为吾荣华。道士悉得,吾等何荣?宁都亡诸宝不失斯珠。(《六度集经》)
总括范围副词指向宾语的情况主要出现在中古以前,又以“尽”为多见。此后随着动补结构的兴起以及不少受事宾语作主语的转化,这种用法逐渐消亡。如上例 (15)可变换为“烧尽”,则此时的“尽”为形容词,作补语。而例 (14)和例 (16)则可变换为“小人之食皆尝”、“珠宝都亡”,此时的“皆”和“都”指向前面的主语。
连用时不指向宾语跟连用与单用时语义上的不同有关①“尽皆”虽然可以指向代词宾语“之”,但中古以后就已经是仿古用法了。。如“尽”,作为总括副词,有时仍带有很强的动词或形容词性质,有“使…完了、终结”等意思,如上例 (15)。“尽”指向宾语大多属于这种情况,而在“尽皆”等连用形式中,“尽”的动词性质基本消失,成为纯粹的总括副词。
马真曾对“都”与“全”所指对象的不同作了比较,她指出,“都”能用于任指的句子,总括任指的范围, “全”似不能用于任指的句子,“都”可以总括主体、动作行为的对象、时间、处所和条件等,“全”虽然可以总括主体和动作行为的对象,但一般不能总括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和条件[11]。周韧从认知出发,对“全”的上述特点作了解释[12]。以下我们将借鉴现代汉语的这些研究成果来考察古汉语中总括范围副词的搭配特点。
古汉语中,“全”用于任指的情况也很罕见,但其他如“悉、皆、尽”等却常常可与“人人、各自、纷纷”等表任指的词语同现,如:
(17)诸吴姻亲,就人间征求,无复纪极,百姓嗷然,人人悉苦。(《宋书·吴喜列传》)
(18)又如孔子设教,从游者甚众,孔子岂不欲人人至於圣贤之极!而人人亦各自皆有病痛。(《朱子语类》卷三十三)
(19)各处鸣金收军而回,鞍上将都敲金镫,步下卒齐唱凯歌,纷纷尽入梁山泊,个个同回宛子城。(《水浒传》第七十七回)
(20)人惟有私意,圣贤所以留千言万语,以扫涤人私意,使人人全得恻隐、羞恶之心。(《朱子语类》卷十一)
但它们的连用形式,除“尽皆”有少量用例外,“尽都、全都”等都很少用于任指。
(21)尔若念贫道四句乘除语,则人人尽皆为敌手矣。(《绀珠集》)
(22)一者,喻若春杨 (阳)既动,万草皆生,不论浅谷深谷,处处尽皆也发。(《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
但同样表任指的“所有”却可以同“悉皆、尽皆、全都”等形式连用,如:
(23)若犯四禁及五逆罪,若为邪鬼毒恶所持,闻是经曲,所有诸恶悉皆消灭。(《华严经疏》卷二十八
(24)分付宅)中,所有原赐之物,尽皆留下,分毫不可带去。(《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
考察这些用例,“所有”所修饰的NP绝大多数是作后面VP的受事。在现代汉语里,虽然施事受事都能同“全都”连用,但相比较施事的“所有NP”,受事仍显得更加自然,如:
(25)所有不合格的产品全都被召回。
(26)所有公民全都要遵守交通规则。
根据周韧对“全”的解释,“所有公民全要遵守交通规则”这句话之所以不成立,是因为“全”要求事件是已然的、具有高确定性的[12]。“全”的这个特点同样也作用于“全都”。一般来说,受事的可控性、确定性要强于施事,可控就意味着受事参与的事件实现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它更容易同“全”以及“全都”搭配。将以上例(25)中的“全都”变换成“全”或“全部”,句子依然成立。
对于总括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和条件,“尽皆、尽都、全都”同“全”一样,也受到限制。周韧对“全”这种特点的解释是,“全”有一种照相而非摄像上的“取景”功能,具有总括扫描的性质,而时间、处所和条件常常不能同时“取景”,但如果空间距离相隔不远,仍可能同时被“一张照片”取景总括[12]。连用同“全”所具有的相似性 (包括上面所说不能用于任指的情况),可以说明连用形式在强调总括的同时,也注重事件的整体性。
以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总括范围副词主要连用形式的发展演变及语法特点作了探讨,总结如下:
(1)汉语史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总括范围副词的同义连用形式经历了一个历时的更替过程,即由中古时期的“皆悉”到唐宋时期的“悉皆”,再到元明时期的“尽皆”,以及清中叶以后的“全都”。“尽、皆、全、都”词性和语义上的特点,使得它们常用的连用语序具有可解释性。
(2)语义指向上,“尽皆、尽都、全都”等可以前指主语、兼语以及介词“将、把”和“连”的宾语,“尽皆”还可后指代词宾语“之”。
(3)“尽都、全都”与表任指的“人人、各自、纷纷”等词语不能同现,但可与“所有NP”搭配,其中的“NP”以作后面谓语动词的受事为常。同时,“尽皆、尽都、全都”等同“全”一样,一般不能总括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条件。
此外,语用上同义连用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而总括范围副词的强调色彩更加明显。事物的全量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一种极端,因此在对全量进行客观描写的同时,人们常常会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色彩。总括范围副词的同义连用,一方面可以使全量的表达更加清楚,另一方面则可以满足说话者的这种突出强调的心理需求。
[1]武振玉.魏晋六朝汉译佛经中的同义连用总括范围副词初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4):123-128.
[2]张谊生.范围副词“都”的选择限制[J].中国语文,2003(5):392-398.
[3]董秀芳.“都”与其他成分的语序及相关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3(1):40-47.
[4]李宝伦,张蕾,潘海华.汉语全称量化副词/分配算子的共现和语义分工[J].汉语学报,2009(3):59-70.
[5]汤建军.古汉语的“皆”类词[J].古汉语研究,1991(2):29-33.
[6]张志达.“皆”类词同义连用举隅[J].古汉语研究,1992(4):67-70.
[7]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00-103.
[8]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118-137.
[9]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190-191.
[10]车淑娅.“全都”类单音总括范围副词历时发展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4-120.
[11]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6-107.
[12]周韧.“全”的整体性语义特征及其句法后果[J].中国语文,2011(2):133-14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