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地方高校为例

时间:2024-06-19

刘健翟晓君肖雪琦周佩娇(.东莞理工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广东东莞 506;.东莞理工学院 文学院,广东东莞 5808;.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广东广州 5606;.东莞市岗贝社区居委会,广东东莞 5000)

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地方高校为例

刘健1翟晓君2肖雪琦3周佩娇4
(1.东莞理工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广东东莞 523106;2.东莞理工学院 文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3.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广东广州 560631;4.东莞市岗贝社区居委会,广东东莞 523000)

朋辈心理辅导作为高校心理辅导的有益补充,其发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整理归纳出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影响因素维度,按得分高低依次排列有专业素养、环境因素、疑虑度、熟悉度和年龄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不同身份角色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差异显著。相对普通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更在意专业素养,以及来访者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疑虑。而相对朋辈心理辅导员,普通学生更倾向于注意来访者和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熟悉程度。

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大学生;地方高校

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unselin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李虹岳结合不同学者对朋辈心理辅导概念的界定,提出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大学生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一些培训或者进行过督导的非心理学专业人员,为年龄相近的人实施个别或团体的劝告、教导或协助,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活动[1]。

在学生中选拔培训优秀的朋辈心理辅导员,不但能够缓解专业心理援助供应不足的压力,而且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然而其实际有效性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有必要进行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证研究。

美国学者霍夫曼(Hoffman Warner)研究表明非专业人员在经过大概20~40个小时的培训,其咨询的效果不亚于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员,并且能够在某些方面对受助者带来积极的变化[2]。由此看来,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是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影响因素之一。李存峰和王承清认为朋辈心理辅导的实际运作其实是一个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和监督指导下工作的过程。这三个环节共同作用,保证着朋辈心理辅导的有效开展。[3]甘诺和严红艳认为影响中学朋辈心理辅导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个人素质、朋辈关系、校园氛围等[4]。陈国海和刘勇认为影响朋辈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咨询者与当事人的关系因素、咨询者心理品质、当事人个性特征、心理问题的性质、朋辈压力等。其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朋辈心理咨询发生的概率、性质和效果[5]。综上所述,影响朋辈心理辅导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咨询者与当事人的关系因素、咨询者心理品质、当事人个性特征。总的来看,对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较少,思辨论述和描述分析比较多。

本研究以东莞理工学院四个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研究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影响因素维度,并提出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建议和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主要影响因素维度有专业素养、环境因素、疑虑度、熟悉度和年龄因素。不同年级和不同身份角色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影响因素纬度作用具有显著差异,而不同性别之间、不同专业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一、研究过程

(一)拟定初测问卷

在访谈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拟定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影响因素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知识技能、辅导关系、年龄与经验、情感态度、环境因素和其它,并以此为依据自编包括54个题项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问卷初稿。问卷采用5等级记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比较不符合记2分,说不清记3分,比较符合记4分,完全符合记5分。

(二)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拟定问卷第二稿

发放初测问卷400份,收回394份,有效问卷379份。其中男生191人,女生188人;大一年级104人,大二年级91人,大三年级81人,大四年级103人;文科类212人,理工类167人。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删除因素负荷低的题项。同时,合并意思相近题目,最终形成包括30个题项在内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问卷第二稿。

(三)正式研究

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87份,有效问卷376份。其中男生219人,女生157人;大一年级80人大二年级人大三年级人大四年级86人;文科类206人,理工类170人;普通学生281人,朋辈心理辅导员 (班级心理委员、心理站干部、学校朋辈心理辅导员)95人。对题项进行项目检验,均符合鉴别度要求。经过三次因素分析,删除因素负荷低的题项,最终形成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问卷的正式稿,包括五个因子,分别为因子一 (专业素养)、因子二(环境因素)、因子三 (疑虑度)、因子四 (熟悉度)和因子五 (年龄因素),共23个题项。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信度检验的结果分别是:因子一系数为0.91,因子二系数为0.72,因子三系数为0.64,因子四系数为0.63,因子五系数为0.59。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信度检验的结果为0.89。除了因子五的系数偏低外,其它各维度的信度系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总问卷的信度系数超过0.80。各维度分问卷和总问卷相关均显著,问卷具有内容效度。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维度

表1 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维度

由表1可见,每个题项的因子负荷均超过0.50。对内部一致性系数偏低的因子五进一步分析,三个题项的关键词分别为 “同辈”“同龄人”“朋辈”,内容一致。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包括专业素养、环境因素、疑虑度、熟悉度、年龄因素五个维度。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客观环境和社会环境、来访者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疑虑、来访者和朋辈心理辅导员之间的熟悉程度、朋辈心理辅导员和来访者年龄及经历的相似,影响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活动。

(二)调查结果

1.总体情况。

表2 总体情况

由表2可见,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由高到低为:专业素养、环境因素、疑虑度、熟悉度、年龄因素。相对而言,大学生更注重的是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其次是朋辈心理辅导的社会环境和客观环境。需要说明的是,问卷的评分等级是从1到5,年龄因素得分的平均值为3.55。所以年龄因素相对其它因素得分较低,但并不能说明年龄因素本身影响不重要。和其它维度一样,年龄因素同样是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的一个重要维度。

2.不同性别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比较。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差异情况

不同性别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在各维度差异均不显著。

3.不同年级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比较。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差异情况

在专业素养维度,不同年级大学生得分差异极其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一年级与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均差异显著。一年级得分4.43显著高于二年级得分4.04、三年级得分4.10、四年级得分4.21。一年级大学生相对其他年级大学生,更注重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相互之间均差异不显著。

在环境因素维度,不同年级大学生得分差异极其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四年级与二年级、三年级均差异显著。四年级得分3.94显著高于二年级得分3.58、三年级得分3.64。四年级大学生相对其他年级大学生,更注重环境因素。一年级与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均差异不显著,二年级与三年级差异不显著。

在疑虑度维度,不同年级大学生得分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二年级与四年级差异显著。二年级得分3.55显著低于四年级得分3.83。一年级与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均差异不显著,三年级与二年级、四年级均差异不显著。

在熟悉度维度,不同年级大学生得分差异非常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四年级与二年级、三年级均差异显著。四年级得分3.85显著高于二年级得分3.57、三年级得分3.49。四年级学生相对其他年级学生,更倾向于注重朋辈心理辅导员和来访者的熟悉程度。一年级与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均差异不显著,二年级与三年级差异不显著。

在年龄因素维度不同年级大学生得分差异极其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四年级与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均差异显著。四年级得分3.80显著高于一年级得分3.59、二年级得分3.46、三年级得分3.42。一年级与二年级、三年级均差异不显著,二年级与三年级差异不显著。

总的来看,比较突出的年级差异是,四年级大学生相对其他年级大学生更倾向于注重朋辈心理辅导中的环境因素、熟悉度和年龄因素;其次是一年级大学生相对其他年级大学生更注重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素质。

4.不同专业类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比较。

表5 不同专业类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差异情况

不同专业类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各纬度差异均不显著。

5.不同身份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比较。

表6 不同身份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差异情况

本研究中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包括班级心理委员、心理站干部、学校朋辈心理辅导员等专门的朋辈心理辅导人员。

在专业素养维度,不同身份大学生差异非常显著,朋辈心理辅导员得分4.33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得分4.13。在疑虑度维度,不同身份大学生差异非常显著朋辈心理辅导员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得分3.62。在熟悉度维度,不同身份大学生差异显著,普通学生得分3.68显著高于朋辈心理辅导员得分3.50。

相对普通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更在意专业素养,以及来访者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疑虑。而相对朋辈心理辅导员,普通学生更倾向于注意来访者和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熟悉程度。

不同身份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在环境因素维度、年龄因素维度差异均不显著。

三、结论

1.影响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因素主要有专业素养、环境因素、疑虑度、熟悉度和年龄,其中专业素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有学者提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具有热情、真诚、乐观等良好心理品质;以尊重、真诚和共情为共同准则的工作态度,这影响着治疗关系的质量;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和其它工作原则;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倾听、反应、会谈等技能;不断自我成长预防职业枯竭[6]。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包括:换位思考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遵守保密原则;良好的观察力;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谈吐清晰善于引导;耐心聆听;相互尊重;能把握提问的时机和方式。研究结果与上述观点趋于一致。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在五个因子中,专业素养对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最大。

专业素养对朋辈心理辅导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普通大学生仍然受到传统的心理辅导观的影响,认为心理辅导主要是以咨询师为中心,以其专业心理知识与技巧来解决求助者的心理困惑,而求助者只是把心理困惑陈列,被动地等待解救,因而许多人都认为专业素养是心理辅导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内隐性,未经专业培训的同学很难区分问题的性质,因而专业素养是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朋辈心理辅导员在辅导时的主要能动作用就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因而他们也比较重视专业素养的辅导效果。

环境因素对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次之。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有学者指出,在自然环境方面,人们在晴朗的天气里帮助他人的几率大于在阴冷的天气里帮人。在社会环境方面,倘若求助者处于关系融洽、和谐的群体里,其更愿意敞开心扉。环境因素影响着朋辈心理辅导发生的频率、性质和效果。[7]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革,往往使大学生因自身知识、经验、修养等方面的局限而不能很好地适应,从而产生新的心理困扰。新旧问题的重重交叠使辅导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在校园环境方面,由于大学生与学校的关系紧密,因此其心理健康不可避免地受到校园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大一新生往往因不适应新环境而焦虑;重分数、忽视能力、功利化的校园氛围会给学生带来不适之感等。此外,随着知识的增长,大学生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而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他们不再用单一的、孤立的眼光看待问题,而是以一种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心理辅导及其相关事项。因而与朋辈心理辅导有间接关系的环境因素的重要性也被提高了。

求助者与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关系影响着心理辅导的过程、效果与频率,而且这种关系对改变求助者的处世态度的影响可远远大于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辅导技巧。心理辅导是一个双向活动,因而其良好关系的建立除了需要辅导员的悦纳外,求助者的努力亦不可或缺。对初次寻求心理辅导的求助者来说,由于向陌生人倾诉心事,无形中形成的不安与顾虑是阻碍辅导有效进行的首要关卡。而当辅导员与求助者慢慢熟悉起来,建立起良好的辅导关系后,心理辅导效果会逐渐明显。在某种程度上,求助者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熟悉度的建立与疑虑度的降低不是短期行为,因而这两个因子对朋辈心理辅导产生的是长效、动态的影响。另外,由于朋辈心理辅导员和大学生来访者之间年龄相近,有共同语言和相近的生活内容,因而朋辈的辅导员比专业的心理辅导员更易使求助者坦诚交流。

2.不同年级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在专业素养、环境因素和年龄方面上差异显著。

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大一学生主要面临的是各种适应问题。通过一个学年的调整后,多数大学生已经能够适应大学生活,而这期间大多数学生面临的难题就是学习。大四因为临近毕业,面临考研深造或就业的两难选择,而且恋爱关系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考虑,因而大四学生是各种忧虑交织的时期[8]。由此看来,大四学生与大一学生都是问题比较多的时期其心理压力也比大二大三年级的同学要大,因而相对其他年级差异显著。

在专业素养维度,大一新生与其他年级差异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大一新生经过高考冲刺进入大学后,其理想与目标容易就此失落,丧失自我价值感,同时学习方法又难以一下子调整过来,而且与来自不同家庭、社会背景和区域的人相处又大大提高了人际交往的难度,再加上许多新生的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较差,自身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辅导知识也不足以进行自我调整,因而心理压力急剧膨胀,极其渴望借助外力助推一把——寄望于心理辅导员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在环境因素维度,大四学生较二、三年级学生差异极其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大四学生既是在校生,又是社会初探者。他们经过四年的心理知识、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视野更加开阔,对事物彼此间的联系看得更透彻,因而对环境因素在朋辈心理辅导的关注较大二、大三年级高,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和校园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年龄因素维度,大四学生也较其他年级学生的差异极其显著。随着对朋辈心理辅导的认识加深,大四学生已经逐步认同和接受这种模式的心理辅导;而且作为职场新人,他们或多或少收获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亟需和同辈分享其悲与喜,并从中获得支持与安慰,因而在年龄方面,大四学生较其他年级的认同度要高。

3.不同身份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在专业素养维度和疑虑度维度、熟悉度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对普通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更在意专业素养及来访者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疑虑。在正式辅导前,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主要准备工作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而在辅导中,求助者对辅导员及朋辈心理辅导方式的疑虑不利于双方良好辅导关系的建立,所以在专业素养和疑虑度上,朋辈心理辅导员较普通学生更为重视。

而相对朋辈心理辅导员,普通学生更倾向于注意来访者和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熟悉程度。由于受长久以来对心理辅导的偏见影响,大多数来访者都是经过多次心理挣扎后才踏上心理咨询之路,因而面对陌生人和诸多陌生因素时,往往会莫名产生不安与拘谨之感,这不利于前期的心理辅导的开展。因而对普通学生来说,熟悉度是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建议和策略

为促进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发展,社会在普及心理知识、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本文针对高校实际情况,根据影响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因素提出以下建议:

1.高校大力普及心理知识,积极配合与协助心理活动的开展,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能有效降低大学生对朋辈心理辅导的疑虑度。

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大学校园,因而校园环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发展。尽管大学生较其他社会群体更易接受心理辅导,然而对非专业心理辅导——朋辈心理辅导仍心存芥蒂。因而高校仍有必要加大对朋辈心理辅导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而不仅仅局限于心理活动月。比如,在宣传栏上张贴朋辈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及可行性等相关知识,并且定期更换信息以保证时效性;建立 “心灵小憩”广播站、校园节目等媒体宣传模式,以活泼的形式激起大学生的心灵激荡;定期邀请心理老师或者聘请心理专家开展心理讲座,普及心理知识,渲染校园氛围。此外,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涉及的方面比较广,因而相关的心理活动及工作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协同,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心理辅导与教育工作网络,推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发展。

2.各级朋辈心理辅导组织在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需加大心理知识的宣传。

当前高校普遍组建了三级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第一级是由专业心理老师主导或者由经过专业培训选拨出来的优秀学生组成的心理辅导中心,这主要是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全方位服务;第二级是由院系主管的心理辅导站,其主要负责本院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干预;第三级是以班级、宿舍或者其他团体为单位,并从其中选拔一个或者少数优秀学生来对该团体开展心理服务。为此,本研究建议如下:

(1)学校朋辈心理辅导中心主要做好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养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工作。辅导中心是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主力军,因而其不仅要定期开设朋辈心理辅导的相关课程,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素养,而且还要做好考核工作和心理辅导督导工作,促进心理辅导员专业成长。

(2)院系心理站主要做好宣传和中间环节工作定时向心理辅导中心汇报院系学生心理状态心理站一般由院系老师领导,由学生干部执行相关工作。但由于其它团学工作的繁忙,心理工作往往没有得到重视而被边缘化了。院系心理站是心理知识宣传的重要阵营,因而心理站必须积极发动其在院系的影响力,做好宣传工作,比如及时更新心理网站的内容,提供更多动态服务,主动组织班级举行心理座谈会等。此外,心理站也要了解好院系学生心理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必要时将棘手的个案汇报到心理辅导中心。

(3)加强班级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培训,鼓励班级心理委员深入学生,及时发现心理有异常迹象的个体,并做好早期心理辅导工作。班级心理委员多由自荐或者同学推荐产生,在心理学专业知识方面并不具备优势,需要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同时,由于受社会对心理辅导偏见的影响,许多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都不愿意接受心理辅导。而且患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也不会主动寻求心理援助,因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难点主要在于要主动并及时发现心理异常个体。由此看来,班级心理委员的探寻工作起到关键作用。他们需要深入学生,最好能够定期到同学们的宿舍了解情况,发现异常个体,并判断个案的性质,及时上报给院系心理站。如果个体只是存在一般的心理困惑,心理委员可以进行早期开导工作;如果其心理困惑比较复杂,心理委员应建议个体早日咨询学校朋辈心理辅导中心;倘若个体的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心理委员应该及时报告院系心理站并向学校辅导中心的专业老师汇报个案的严重性。

(4)心理社团积极推出更多生动活泼的项目,推动学生学习和了解更多的心理知识。一般心理社团的活跃具有阶段性,往往只会在心理活动月开展一些常规的心理活动,比如心理沙龙、心理话剧等。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能够集中资源办好活动,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其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心理知识的推广更在于日常的潜移默化,而非间断性的突击。心理社团可定期征集同学们的心语,编辑与朋辈心理辅导相关的知识成小册子或宣传单于全校发行。心理社团也可对学员进行培训,再通过考核推选出优秀讲师,组成主要讲授心理知识的团体,如讲师团、讲心团等,给普通学生宣讲心理方面的知识和对心理困惑的应对技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促进心理知识的普及

[1] 李虹岳.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2] 董宏,罗树明,周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新探索:思政工作与宿舍管理相结合[J].教育发展研究,2006(3):82-84.

[3] 李存峰,王承清.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践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07(6):128-120.

[4] 甘诺,严红艳.中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12):50-52.

[5] 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32-33.

[6] 许素萍,吕冬诗.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交往·互助·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9-36.

[7] 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11-13.

[8] 焦阳.浅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阶段性特点[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8):157-158.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 fluence Factors of Peer Counse ling:Taking Local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

LIU Jian1ZHAIXiao-jun2XIAO Xue-qi3ZHOU Pei-jiao4
(1.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ongguan 523106,China;
2.College of Literature,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ongguan 523808,China;
3.College of Psychology,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4.Dongguan Gangbei Community Residents'Committees,Dongguan 523000,China)

As a useful supplement of universit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peer counseling draws a greatattention in its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factors.According to ranks,this study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ms up the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professional qualities,environmental factors,doubting degree,familiar degree,and age factors.The results prove that the influence factors vary obviously from college students'differentgrades and roles.For the ordinary students,peer counselors are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s well as visitors'concern about peer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while for the peer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the ordinary students tend to paymore attention to the familiarity with visitors and peer counselors.

peer counseling;the influence factors;college students;local universities

G448

A

1009-0312(2015)06-0075-07

2015-10-21

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生网络欺凌与防御方式相关研究”(201411819052)的阶段性成果。

刘健 (1968—),男,湖南龙山人,研究员,博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