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赵传松,柳景峰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第10任校长查尔斯·范海斯提出了著名的“威斯康星理念”,将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根据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院校要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全方位开展服务。[1]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现代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长久以来,学生生源减少与学校规模扩张的惯性使得高职院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院校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方面的重视同对于服务社会能力的低关注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当下,人们普遍认识到社会服务能力也代表了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在激励竞争中保持领先的有效手段。
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高等性”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基点,又具有职业教育立足岗位的“职业性”特征。两种属性的叠合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特别强调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更注重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根据范海斯的观点,社会服务是指“把大学的资源和能力直接用于解决公共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类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教育生命力的体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3],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和信息支持,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囊帮助和技术支撑,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平台,让学校成为行业、企业、政府、学生之间的纽带,与社会、企业等建立多方参与的合作平台,实现融洽、共赢和协同发展。
高职院校对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各有偏差。一方面,目前高职院校的工作重心主要还是停留在人才培养方面,将“教书育人”定位为根本任务,教师上课任务繁重,在开展社会服务方面缺乏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保障。并且,在职称评定和科研任务双重压力下,教师更愿意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与社会、企业打交道的机会,在没有激励或外部环境干预的情况下还是喜欢安于现状,缺乏主动走出校门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动力和热情。
教师是开展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的主体。教师执教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服务职能的成效。目前,在我国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制度的约束下,学校需要的企业骨干、能工巧匠受限于学历等客观因素而无法引进,直接造成师资队伍的结构组成中80%以上的老师来源于普通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这部分年轻教师具有充足的理论知识,缺乏企业一线的实际操作能力,进入教学一线后很容易造成重理论、轻技能的现实情况,理论和实践难免发生脱节、错位。在面向行业企业时,由于难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也很难有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目前,无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职院校自身都没有形成一套针对社会服务的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教学和科研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而社会服务既缺乏完备的专门管理机构,也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更缺少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和考核评比方法。而且,即使有的学校出台了一些奖励办法,但同教学和科研相比,所占权重小且有失偏颇,难以真正让教师从教学、科研任务中解放出来,不能充分激发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取得了飞速发展,招生人数和学校规模迅速扩大。资源的有限性和发展的迫切性使得学校不得不把资金用于基础性设施建设,造成教学等其他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外延式发展的模式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启动社会服务项目需要一系列资源支撑。人员配备、启动资金、市场开拓和设施设备投入等资源和服务的短缺都将成为开展社会服务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大都停留在技能鉴定、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形式简单、内容单一,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品牌和灵魂[4],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载体,是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的重要建设内容。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现实路径。两者深度融合、互动发展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科学专业定位,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方向。这明确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以企业、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一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了解地区经济运行情况,准确掌握行业发展现状,预测行业变化趋势,同时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和专业优势,调整办学思路和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比如,针对行业市场的变化和企业人才需求转变,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和烹饪专业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定位由原来只针对高星级酒店逐步扩大到面向大众住宿餐饮企业,形成了以社会住宿餐饮通识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二是通过整合相近专业资源,优化专业结构,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使培养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能适用于行业内不同岗位的需要。三是落实教学条件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包括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师资建设和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将发展重点转移到内涵建设中来,以基础条件建设为保障,体现专业特色和亮点,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2.校企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的特征体现,企业、行业、产业、岗位、实践等职业要素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较大比重。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改革、实习就业等方面都离不开合作企业的参与。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认识和职业素养。国家在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中提出,立德树人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在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和职业素质培养上多下功夫,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企业通过参观、专家讲座、优秀毕业生交流和企业行业介绍等多种形式参与新生专业认知教育,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校企合作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主要途径。通过开展工学交替、产学研结合,学校和企业开设订单班、店长班、“2+1”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要经过社会的检验。检验方式有两种:一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二是直接为当地经济社会提供服务能力的检验。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耦合关系。所以,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要紧紧围绕地区行业发展需要,依托校内外资源优势,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拓宽社会服务渠道,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1.以资源为核心,提高整合运作能力。高职院校要处理好和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积极争取外部资源,优化整合内部资源,实践“合作发展,利益兼顾”的运作模式,促进服务品牌提升,实现多方共赢。通过整合校外资源,组织行业重大活动,参与政府行业政策制定,使各方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不断提升专业知名度,建设学校社会服务品牌。通过优化校内资源,可以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专业和专业群,使资源配置合理化,促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关键能力的形成。
2.以专业为抓手,构建立体的社会服务体系。一是要拓展社会服务渠道,面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面向行业提供技能培训,面向政府提供智囊服务和专业服务。二是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方式。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出发点,坚持教师个体和学校团队并重,通过开展进农村、进社区、下企业等技术科技服务,帮助解决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自身科技成果转化。三是不断完善社会服务平台。高职院校要发挥办学优势,同政府、企业、行业保持紧密联系,争取各级政府与行业企业的支持,善于整合各类资源搭建合作平台,不断拓宽社会服务渠道,逐步形成社会服务品牌。近年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养老专业、烹饪专业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争取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民政厅等政府部门政策支持,承担政府职能转移,搭建了“山东省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山东省餐饮业电商推广平台”“山东省家庭厨艺培训基地”3个社会服务平台,主持了山东省鲁菜产业规划等行业规划,起草了早餐连锁配送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在引导行业创新发展、助推企业转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具体实施,也需要完善的服务机制统筹社会服务工作的各项功能。
1.外引内建,提高教师社会服务水平。高质量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应采取不同渠道将教师推向社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提升专业实操技能。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通校企师资互派通道,邀请企业骨干和能工巧匠参与学校周期性授课和专业研讨,派遣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挂职锻炼要打破过去跟岗学习、浅尝辄止的形式主义,探索教师实职顶岗、深度挂职。通过制定注重实效的锻炼计划,严格过程考核,真正实现提升能力、服务企业的挂职目标。此外,鼓励教师参加政府、行业举办的技能比赛、研讨会等活动,展示教师风采,培育行业名师,彰显学习办学水平。
2.制定完善的服务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科学完善的社会服务机制是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是在制定学校重点工作计划时将社会服务板块纳入其中,组建由第一负责人负责的社会服务领导小组,加大社会服务工作开展力度。二是参照科研、教学奖励办法,制定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者的激励措施权重要适当,不能厚此薄彼,有失偏颇。这些办法应涉及教师评优、晋升、职称评定和福利待遇等诸多和教师利益相关的方方面面,让教师真正能从教学、科研中解放出来,为教师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给感兴趣、有能力的老师提供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