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形势政策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方法探讨——以多维视角下的中印关系现状及不对称需求为例

时间:2024-06-19

罗金凤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这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不应发生矛盾冲突。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守的阵地和方向,是不容置疑也不能动摇的。形势政策课除开阔视野,增加学生知识的宽度和厚度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局势,了解中国在当前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在国内国际事务中所采取措施的必要性,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政府的国策和外交政策,能够站在国家利益这个制高点上,更好地理解中国,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情怀。所以,高校的形势政策课不单单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一门基础思政课程,同时也是能够较好承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课程。所以,高校形势政策课无论对讲授专题的选择还是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方法和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的素质要求,都有很高的要求。

一、形势政策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当前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重要时期,探索形势政策课的思政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我曾承担了形势政策课《多维视角下的中印关系现状及不对称需求》专题讲授,在教学实践中,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政内容贯穿到整个形势政策课专题讲授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育效果。

(一)因“时”而行——时间要正“当时”

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是一种认知教育,其次是一种情感教育。对大学生这个年龄段和所经历的教育而言,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不是初级、盲目、感性的,它是一种深沉的内化于心的深层理解和心理共鸣——深刻而持久。大学生已是比较成熟的个体,而当前在校的大学生多是90末的青年,他们相比于80后更独立、更理性、更自我,信服但不盲从,怀疑性地接受、批判性地思考、保留性地信任是他们典型的思维特征。所以,对他们所进行的一切情感教育,必须是自然的流露,诚实的对话,而非强迫式的灌输、说教。 所谓自然的流露——时机的选择就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

1.以时间为轴,将国家重要纪念日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定设立了好几个重大国家纪念日,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纪念日固化,使爱国情感能以时间的形式串起得以寄托。学校各级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者和传播者。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三观教育的主要引路人,更应充分利用国家设立的重大爱国主义教育节日,在自己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自然、真诚地向学生讲解有关的历史背景,探讨国家未来的发展,检讨我们存在的一些弊端陋习,共谋解决问题的良策,用数据说话,用实例证明,用真情感染。

比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教师可利用这一节日,以屈原不屈的爱国精神,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感;每年的9月18日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雪耻纪念日,教师告诫学生永远不忘屈辱,只有自强才能拯救国家,民族才有尊严,人民才有希望;9月30日,是法定的烈士英雄纪念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课下教育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之情,以此弘扬革命精神、传承先烈遗志,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崇高品质、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激励学生砥砺前行、奋发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10月1日国庆节,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时机,教师可在国庆前后的课堂讲授中随堂插入有关国家独立自强、落后就要挨打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独立自强的爱国情怀;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教师可利用这一纪念日,告诫学生,我们要谨记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的伤痛,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为祖国强大而发奋努力;12月9日,是爱国运动纪念日,教师可利用这一纪念日与学生共勉,爱国是当代青年必须履行的神圣使命,1935年的大学生已经给他们树立了榜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是最能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的。

2.以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为“引子”,将爱国主义教育及时切换到课堂。比如在2017年讲授《多维视角下的中印关系现状及不对称需求》这个专题时,笔者首先介绍了当年6月18日发生在中国洞朗地区印度越界武力干预我国军队修路的“洞朗”事件的始末情况,也分析了在中印对峙时期,美日印针对中国在海上搞联合军演的情况及原因,同时向学生表明,中国最近几年周边发生的一切领土纷争问题都与美国的干扰分不开,面对强大美国的干预,我们必须非常冷静理性地处理周边的关系,只有我们的国家真正强大起来才能排除干扰解决好一切问题。这种爱国情感的输入是基于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和理性思考。

(二)要因“势”而发——借“势”要准

对于90末的大学生,任何情感的输入,如果采用灌输或虚假的“表演”去影响感染他们,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还很有可能适得其反,爱国主义情感不但没有激发,还可能整节课的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学生甚至可能对教师本人的师德产生怀疑。情感的渲染和传播需要借助一定情境和事件,需要借“势”,这里是“借”而不是“造”。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事实发生,而后者是事实可能不存在,或根本不值得去讨论。比如在讲中印关系的“洞朗”事件时,在僵持两个多月的8月28日下午,最后以印度的退兵结束整个事件后,中国正在厦门承办金砖国家会议。9月5日,***总书记接见印度总理莫迪后,说了这么一句话:希望印度能够正视、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这句话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现实针对性。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中印关系的“蜜月期”,印度就有中国“威胁论”的说法。随着现在中国的日益强大,印度对中国的发展壮大更加心怀不满。当时我介绍完中印关系历史渊源后,话锋一转,设计了一个问题“谁能说出几件证明中国强大的主要事件?”供学生思考解读评说。学生立马兴奋进入热议状态,有的说高铁,有的说支付宝,有的说军事武器,等等。笔者因势而导:我们国家确实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国富民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越来越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骄傲,现在的留学生、科技工作者纷纷回国就是例证。学生当时的眼睛是明亮的,随着老师饱含热情的讲解而频频点头,师生爱国的情感是一样真诚而热烈的。

(三)要设“问”而导——启发学生思考

比如在笔者讲解选择中印关系作为形势政策课的选题主要原因时,是因为当年6月份“洞朗”事件的发生。在事件僵持对峙的关键时期,印度曾公开表示:印度已不再是1962年的印度。而中国当时毫不客气地回应:中国也不是1962年的中国。讲完1962年的中印之战后,向学生设问:从1962年到2017年,时隔55年后,印度为何炮制“洞朗”事件?由于学生专业和性别不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了解程度差别也很大。有的学生回答说:因为印度有美国的支持;有的分析认为,印度现在强大了,但更多的同学对此不知一二。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留作课下作业,让学生分成小组,自己寻找答案,最后小组形成报告,小组成绩作为每个人的成绩记录在平时成绩中。

二、形势政策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历史再现法

形势政策课不是专业性和系统性特别强的一门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责任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势政策课这门课是唯一可以随时把国际、国家大事“搬进”课堂的课程。而无论国际、国内形势的选题,都与中国密不可分,因为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中国是绕不开的一个国家。所以,这门课可以更加自然顺畅更易被学生接受地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活动。而最好的实现方法,就是利用开课前的两三分钟,把中国历史上当天发生的事情,或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或耻辱的能激励学生奋斗的,或励志的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凡此种种搬进形势政策课的课堂。

(二)故事叙述法

说教是年轻大学生最反感最不愿接受的一种教育方式,所以在爱国情感的输入时,笔者采用了故事叙述法,讲述事实,用事实说话,让学生自己学习、接受。比如,在讲述中印关系第一阶段“蜜月期”后期20世纪50年代末时,印度对“中国威胁论”已露端倪,借助讲解当时中国艰难的困难历史时期,我讲述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舍弃优渥的国外条件,以身许国,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两弹一星”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隐姓埋名,将自己的智慧和生命都奉献给祖国军事和航天科技事业的故事。也讲述了当代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和总工程师南怀仁,用22年默默的奉献诠释着对祖国赤诚的热爱的故事。这些感人事例的讲述,大部分学生是听进去并感受到了。

(三)问题讨论法

问题讨论法分为随堂讨论和课堂下讨论两种方式。随堂讨论即课堂上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问题讨论,这种问题应该是比较简单、常识性的,大部分学生经过简单思考都能回答上来的问题。比如,在讲完中印关系专题第三部分——中印两国各自对对方的不同需求后,笔者设问:面对印度对中国的需求,中国应如何处理中印关系?是置之不理还是直面需求——沟通、协商,积极维护两国关系?因为有了前面我的讲解分析作为基础,所以,更多同学坚持对中印关系的处理上采取更为积极的沟通、理解、协商的方式,爱国要理性!这是这一问题对同学们的启发,课堂内容很顺利地过渡到第四部分的讲解。课堂下讨论一般都需要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经过分析思考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教师运用这样的方法,一般都是提前将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准备。比如,对于中印“洞朗”事件对峙紧张时期,中印双方的“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和“中国也不是1962年的中国”代表两国各自立场有很深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两句话,需要学生课下查找很多资料,做许多比较思考,而且因为查找资料的多少和各自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不同,最后的结论也很可能千差万别。所以,笔者提前划分了学习小组并布置了作业,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观点,对于不同的理解和分析,各小组成员还进行了补充和辩解。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更多围绕“中国也不是1962年的中国”这句话进行了讨论,既对1962年中印之战中国大获全胜感到自豪,更对当前中国军事科技经济等高速的发展充满了自信和骄傲,尤其结合中共十九大的召开,学生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四)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较为有效的办法,因为有比较才能找差距,有比较才能找原因,有比较才能明事理(满足感、自豪感)。中印两个国家同属于亚洲发展中国家,从历史发展背景、建国时间、人口等很多方面都有很相似的地方。中印因为“洞朗”事件的发生,两国的矛盾冲突提到日程上来。冲突主要原因除边界之争外,另一主要原因是,印度认为日益强大的中国对其发展构成了“威胁”。笔者在分析这一问题原因时,穿插了中国现在的高速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比如中国“新四大发明”实例讲解法,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网购让外国人目瞪口呆,高速发展的铁路,让我们日行数千公里,我们没有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凉,朋友相见成为“瞬间”的事,等等。中国的发展,无不让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

(五)视频“冲击”法

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更喜欢通过直观的方式接受新的东西,而视频“冲击”法是对大学生强化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在讲到“中国也不是1962年的中国”中印对峙时,笔者就用了视频冲击法。用快速递进的方法,和同学们共同观看了当年7月30日,中国为庆祝“八一”建军节而举行的建军90周年内蒙古朱日和“沙场点兵”阅兵式。激昂奔放的画面激起了同学们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看到英姿飒爽的军人和各种新式武器出现在画面上时,同学们都热情地鼓掌。比如,国庆节过后和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上课时,笔者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部分庆祝国庆和迎接十九大召开的相关视频,同学们无不为祖国这几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欢欣鼓舞!

三、几点体会与思考

在进行课程思政爱国主义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情由景生——爱国主义教育不是“讲授”出来的,而是教育者内心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

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的虚假和欺骗对学生来讲都是致命的。思政课教师作为育人第一课堂的主要承担者,其政治觉悟、思想境界、理论水平、道德良知、行为规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直接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能够让学生听其言、信其道、践其行,这是对教师最大的褒奖也是最好的教学效果。想做到这一点,教师除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先进的教学方法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用“情”一定要突出一个 “真”字。作为90末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不盲从,对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所以,教师只有用真实的感情才能打动他们,否则会起反作用。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自己信其道,对我们祖国充满无限热爱之情,在课堂上用实例打动学生,用情感感染学生。比如,在国庆节前上专题课时,笔者设计了“祖国,我想对您说”这个环节,除了让同学们自由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外,我还借助人民日报微博发起的《我爱你中国》人人唱这个话题,情不自禁地给学生唱了这首歌,同学们被我真挚的感情打动,热烈地鼓掌。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不由自主地在学生面前大声说出,祖国母亲我想对您说:我爱你中国!这时我看到了同学们眼里的感动、热情和希望!

(二)顺势而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与课堂教学内容衔接自然而成的

教学中任何的牵强附会都是对教育工作本身和教育对象的极大不尊重,也是教师职业规范不允许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强加给形势政策课的必须任务,而是教师本身根据各专题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两者有机融合的一个过程,教师切记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为说爱国强“设计”,要顺势而为,让学生自然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必须补充,而不是老师一厢情愿的强加,不然会适得其反,不但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没有达到,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也没有完成,进而影响到今后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理性爱国——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盲目歌功颂德,而是具有国际化比较视野的自我激励和责任担当

在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授课内容有机融合的同时,作为思政课教师还必须注意另外一个问题:爱国不是盲目歌功颂德,要教育学生理性爱国;既不能盲目排外,也要正视我们国家存在的问题,只有敢于面对现实和问题的人,才能敢于承担、解决问题。比如,在国庆节后上形势政策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简单回顾了这五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向同学们列举了我们国家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科技创新能力不太强,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的贫富差距还很大,很多偏远落后地区人民生活还急需改善;我国国民素质与经济高速发展不相匹配,国民文明素质经常被世人诟病,等等。这些问题的列举,并没有降低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笔者话锋一转,激励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正视它,正视它是为了改变,所以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要有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放眼未来,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从自己做起,学好本领,为国家的更加强大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奋斗。学生没有因国家存在的问题而“士气低落”,反而因受到鼓励而情绪热烈,这样的效果是每个教师愿意看到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