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雒丽娟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吕梁供电公司,山西 吕梁 033000)
大数据时代电力信息技术探析
雒丽娟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吕梁供电公司,山西 吕梁 033000)
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借助数据对电力信息结构进行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数据分析,建立有效的电力运行和生产流程,能保证信息化操作框架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一定程度上推进电力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升级。文章从大数据时代的电力信息行业发展入手,结合实际地区案例,对大数据时代电力信息技术的发展路径进行了集中的阐释,旨在为相关项目负责人提供有价值的探讨建议,以供参考。
大数据;电力信息技术;发展路径
在大数据时代,要想优化发展电力信息技术,就要集中关注信息安全体系的建立,确保信息安全传递的同时,提高敏感信息和要害信息的维护和监管。并且,也要对数据平台进行架构的优化,以满足不同的数据挖掘技术,提升共享机制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数据交流的完整和数据库质量的提升。
1.1 大数据发展背景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领了整个商业市场格局的改变,最早使用大数据进行项目分析的是2011年的麦肯锡公司,应用结果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逐渐成为各个企业运行的主流趋势。大数据并没有非常硬性的定义,主要是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并且有目的地集中推送,在数据挖掘和整理的过程中能带来大量的隐藏数据,对经营管理人员的决策和执行带来一定的便利。
1.2 大数据时代电力行业的发展机遇
电力产业在数据收集方面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电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以及监测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不仅包括文本信息,也包括一些报表数据,由于较为复杂,传统的人工数据收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利用信息化技术能提升信息分析和利用效率[1]。第二,电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只有对数据的处理需要企业建立完整的框架,才能保证电网结构的运行和销售流程健全完整,确保稳定运行的同时,数据基础坚实稳定。第三,电力企业管理数据,这方面数据更加地繁杂,还包括一些音频资料和视频图像,这就需要企业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实现最优化的科学决策,确保管控结构完整,才能提升管理数据的实效性价值。而利用电力信息技术,能保证数据收集完整的同时,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本文以某省电网建设项目为例,在“十一五”期间,该地区投资112亿元进行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实现了全省1516个乡镇全部通电,在提升电网输送能力的同时,实现了地区性电力产业的高效发展。截至2016年,该地区750kV电网线路长度128千米;330kV线路60条,长度约为4815千米;220kV线路40条,长度约为1160千米;110kV线路440条,长度约为12100千米。另外,为了推进当地电力信息技术的发展,针对电网发展框架建立了信息化发展指标。其中,电网新开发规模中,针对交流线路进行了617千米以及变电容量84万千伏的改良,并对实际运行中的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了有效的数据库,将当季度的完成量进行数据对比,实现了38.76%和96.05%,借助大数据运行和控制技术提升整体电力信息运行框架的完整度,提升了行业的运行效率。
除此之外,该地区还在原有基础上建立了广域网骨干网POS技术组网,借助国家电网以及地区电网公司的互联,实现信息交流的最优化。并且,当地网络还针对实际情况部署了防火墙,针对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病毒系统进行了升级,以保证数据传输结构完整的同时,确保安全审计系统运行稳定[2]。
3.1 利用大数据对电网状态进行检测和诊断
在推进大数据发展基础和电力信息技术运行融合机制的过程中,主要是借助管控措施提升管理项目的安全运行机制,促进电力行业的优化发展。该地区借助设备中对电网数据采集以及状态的观测,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传统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较为倾向单一化分析和联系机制,就导致诊断模式较为单一,甚至是缺少对全局的考量和控制。但是,在运行电力信息技术和数据融合机制后,能保证对设备运行信息以及电网实时在线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也能对海量数据和异构数据进行甄别,建立健全完整的全景化信息观测控制平台,为进一步建立观测项目提供数据支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智能电网构想成为可能,优化实现监测和管控数据的发展目标,在建立有效数据库后,进行数据的对比分析。
3.2 利用大数据对电能损耗进行分析
在电网运行过程中,要借助计算功能对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确保数据结构的完整,通过电源、负荷以及参数的优化配置机制实现功率损耗的最小化,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能为企业创收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建立损耗控制机制时,利用大数据处理机制,能保证电能表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对整体运行框架和参数的辅助作用,并且,管理人员要对数据准确性和完整度进行分析,促进统计结果稳定合理。另外,利用大数据措施对损耗进行计算,对安装环境以及测量误差进行标注,以保证统计结果符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进程。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建立精确损耗计算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借助大数据控制机制对损耗进行实时计算,以保证离线计算的常规化运行。基于云计算项目,要想实现数据和信息采集的完整,就要强化大数据中对于元件运行参数的收集[3]。也就是说,利用大数据运行机制,能对系统的电能损耗进行及时的控制和统计,保证提高计算速度的同时,确保无损要求得到有效践行,落实大数据控制机制,实现企业电力信息技术的动态化运行。
3.3 利用大数据对负荷进行预测并实施控制
在电力项目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系统中的参数进行分析,由于电能没有一定的存储特性,系统中的负荷也会出现变动,就导致整体系统出现了问题,而在系统操作流程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发电容量设计进行控制,以满足符合的最大化需求,确保在低谷控制结构的实现。管理人员要对可能浪费掉的电能建立有效的管控措施,以保证时效性价值得到有效的践行。另外,管理人员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负荷变化进行整合和预测,以保证合理化地调控发电量,在降低企业电力运行成本的同时,强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并行,促进整体系统聚合分析机制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总之,利用大数据收集和推送技术,能保证地区范围内海量的电力数据和信息得到有效的整合分析,从而提升预测的准确性,确保电网智能调峰结构的完整[4]。
3.4 利用大数据对电网进行智能分析和预警
在对系统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借助管控机制对整体电网运行结构进行监督,以保证大数据参数结构的建立符合实际需求。近几年,利用大数据运行框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警,主要采取的就是预案事故处理机制,要对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判,并且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有效的语境模式,提升智能化网络控制结构的同时,实现全民网络监管机制的管理升级,管理人员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提升企业电力信息技术项目的参数准确度,建立智能化分析的基础上,保证整体运行框架的健全完整。
总而言之,在对大数据技术和电力信息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各个地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管控机制,确保数据推送和传输的完整度,优化设计框架和运行策略,保证数据库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共享机制的运行效率,真正实现数据质量的优化升级,为电力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余艳波,刘毅,魏永利,等.大数据下的安全防护[C].2016年(第十届)发电企业信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16:116-120.
[2]朱明月.大数据时代电力信息技术思考与探索[J].信息与电脑,2015,15(5):99-100.
[3]王汝英,刘新天,吴莉萍,等.采用GIS套装软件实现电力企业的空间数据管理[C].天津市电力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297-301.
[4]解伟光,赵光俊,许中平,等.车载LiDAR在电网GIS平台配网数据采集工作中的应用[C].2013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论文集,2013:1-5.
10.13939/j.cnki.zgsc.2016.47.18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