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列宁科技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实践举措及当代启示

时间:2024-06-19

王 健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0 引言

列宁坚持发展本国科技事业,提出了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建设、提高俄国科技网络建设、尊重知识及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坚持向科技强国学习态度不动摇等实践举措,为促进社会主义苏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而现阶段,中国要实现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就必须借鉴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有益于我国科技建设的思想,并贴合自身实际,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普及科技教育、重视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格局,以科技发展协同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 列宁科技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列宁科技建设思想形成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由于历史及主客观条件的成熟,列宁科技思想在经过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孕育、国内武装革命战争胜利后的形成,最终完现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它是建立在苏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现实需求之上的辩证发展的科学思想。

1.1 孕育期: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在国内革命战争中,列宁充分认识到科技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科技杠杆撬动国家建设的思想逐渐萌生。1918年列宁在《科学技术工作计划草稿》中提出苏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应当委托科学院成立制定本国经济和工业发展计划的专家小组,最大限度保证本国工业原料自给自足。明确工业发展的任务,要求工业布局合理完整,并从工业发展角度强调少数大企业要合理生产规划、实现自主生产工业品及原料的开采和利用,以此完成科技发展计划草稿。可见,列宁正确判断了科技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从工业布局出发来完善科技建设环境,并在完善发展环境基础之上,围绕主要科技生产部门开展建设,“用最新技术来开采这些天然富源,就能造成生产力空前发展的基础”[1]490,既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也锻造了俄国科技发展建设体系。列宁以草稿式的方式展现了科技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应用,例如电气化在工业及运输业中的应用。以上计划从本国实际出发科学考量了建设策略,虽然受制于历史条件而未实行,但此理论对革命胜利后国内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

1.2 形成期:国内武装斗争胜利

1920年11月,武装革命斗争胜利,苏维埃政权的主要任务从革命转型为经济建设,此时,列宁科技思想在电气化的实践中拉开帷幕。战后俄国百废待兴,为摆脱落后生产力及应对帝国主义封锁,1920年11月6日,列宁《就关于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任务的报告给俄共(布)中央委员的信》中说,“我们将按照一个总的计划有效地恢复国民经济。没有电气化,这样一个计划就等于零,而离开这个计划来谈论什么‘基本任务’,那是不严肃的。”[2]8-9电气化是列宁所看重的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基础,它是一个相媲美于资本主义生产力蒸汽机的社会主义“引擎”代表,贯穿于提升社会主义苏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有针对性、创造性且贴合本国综合事业的全国统一计划。实践证明,在电气化技术应用基础之上,劳动者作业成本及时间显著下降,一定程度缓解甚至解放了劳动者不合理的身心压迫,增强了劳动者对科技应用的认同与认知。在利用科技劳动基础之上,有效协调了人力与物力的分工。俄国解决了工业、农业及交通运输业等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扭转了经济落后的现状,实现了俄国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而电气化思想的形成是奠定俄国发展先进工业的基础思想,促进了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实践。

1.3 实践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苏维埃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而代之的是“新经济政策”,标志着列宁科技思想的全面实践。列宁从苏维埃经济形势及发展需求敏锐把握得出社会改革势在必行,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主线来审视社会建设状况,做到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之上,积极开展与西方发达国家合作,允许在俄国社会主义合理管控之下存在有利用价值的资本主义元素,以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产业来推进俄国科技和经济建设发展。以“租让制”为例,虽然在合作中通过出租矿产和森林苏俄会拿到一笔很小的提成,但增量对于俄国政府和人民十分重要,另外还可学习到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意味着,科技对经济发展举足轻重。新经济政策也明确提出,科技发展与经济进步的最终目标是要惠及人民和国家。始终围绕人民利益开展科技建设,才能推动科技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电气化或者租让制,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将计划落实在国家与人民利益之上,才能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总之,在经过孕育、形成到实践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列宁科技思想应运而生。

2 列宁科技思想的重要实践举措

列宁科技思想囊括了科技基础组织实施与架构,在成立的科技建设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实现了优待和尊重一切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知识分子及专家,彰显了共产主义同志间的工作作风时,也辩证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优秀科技成果来助力发展苏俄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事业。

2.1 设管科技组织部门

列宁对科技事业的重视绝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实践性是其思想的根本特征。1920年1月,列宁在《致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中提出了制定全俄电气化计划后,2月,列宁亲自指导200多名科学技术事业人员建立俄罗斯国家电气委员会,负责实施和主管国家电气化事业发展。电气化实施促进了苏俄科技事业全方位的进步,无论是提高工业生产力,或是迸发经济活力,电气化在当时就是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电气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显示了列宁对科技发展体系建设的重视。科技计划发展需要灵活调动和有效协调组织实施,而这需要建设相应的领导部门。以1920年科学院设立研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委员会为例,此部门建立完善了苏俄经济运行的路径,有效保障了俄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知识、人才及可持续的发展要求;解决了科学知识及人才发展资源的调配,缓解了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燃眉之急”,更为其后综合国力建设发展提供了厚实的技术人才基础。科研机构的发展也使得后来的苏联成为世界上首个在研究所和大学中创办研究科学史学的国家,这也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提供了借鉴。毋庸置疑,科技组织部门建立育植了科学实践的抓手,也为提高和培养人才环境提供了实践基础。

2.2 落实尊重专家及人才思想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引领大量先进知识分子和专家投身于俄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并制定和实行了优待知识分子政策与措施,为促进社会主义科技事业及提升国家经济起到了巨大作用。1918年12月25日,列宁在全俄国民经济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资本主义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遗产,给我们留下了一大批专家,我们一定要利用他们,广泛地大量地利用他们,把他们全都用起来”[3]395。人才是改造社会和建设国家的主体,而人才自身素质强弱往往直接关系着工作效能,身处文化素质及科学教育落后的俄国,要实现国家科技计划光靠自己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利用一切资产阶级专家及学者来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是历史条件下苏俄的必然选择。相对于本国学者的建设力而言,列宁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俄国本土技术人员相较于无产化,而资产阶级专家文化水平显然比较高。虽然优待资产阶级专家的思想在军队、工厂及合作社中引起极大的摩擦和分歧。但事实证明,坚持历史辩证发展的态度,积极引进工作素质能力较高的资产阶级专家人才,是推动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创造性发展策略。这为加速俄国社会发展速度、提升俄国劳动者素质及学问都产生了巨大积极作用。而在对资产阶级专家利用方式层面上,列宁采取的是以共产主义教育与学习的方法,实行优厚薪酬激励专家作业,而不是用棍棒式强迫式的方法让专家工作。这种方式进一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爱才、惜才的典范,这为人才教育和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2.3 普及科技教育及合理吸收国内外优秀技术成果

实现苏俄社会主义科技建设任务,不仅需要依靠知识分子及专家的科学技能和渊博知识,而且更需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知识水平与技能,人民群众的科技教育水平决定着国家整体科技的可持续发展。1919年2月的俄共(布)纲领草案的国民教育中明确规定,“对未满16岁的男女儿童一律实行免费义务的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熟悉各主要生产部门)。”[4]106面对教育文化落后、人才匮乏的境地,列宁首先从教育出发,旨向于扫除文盲、提升国民文化素质,进而扩展高等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全方位发展提供持续人才动力。实现“把文化和知识的普遍提高同迫切的经济需要联系在一起”[5]177。文化教育在内的科技文化教育,为俄国培养了合格的劳动者,也让俄国认识到学习资产阶级先进成果的必要性。1918年3月11日,列宁在《当前的主要任务》中提出了“向德国人学习”的口号,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尽管德国人充分体现了残暴的帝国主义,但是,“同时又体现了纪律、组织在现代机器工业基础上的紧密协作以及极严格的计算与监督原则。而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会的”[6]473。继承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要求,也是俄国社会发展的题中之意。在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中,俄国不仅实现经济质量的飞跃,也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政治安全威胁,并过渡到一个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时期。总之,列宁设管科技组织部门,在大力普及科技教育基础上,有原则、有态度地灵活学习资本主义有益的科技成果,这一切都为俄国社会生产建设打开新局面,也为我国当下科技建设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3 列宁科技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

列宁科学技术思想为促进苏俄社会快速发展,乃至为苏联工业化及国防军事建设奠定了基础。虽然列宁所处时代与现阶段中国所处时代背景及国情已不可同日而语,但科技在现代作为重要生产力其地位相较于列宁所处历史条件下不但未变,反而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要素。当下,中国要建设科技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将科技发展作为生产力的突破口,因为科技发展不仅关乎着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新局面,还涉及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起着奠基社会全局的作用。只有科技理论或实践发展与时俱进,中国方能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实现以科技为支点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因此,必须谨记***总书记强调的“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7]。而列宁以科技促经济发展的思想对中国依旧值得研究。

3.1 以科技创新驱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历史与现实表明,科技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盛的重要前提,无论是20世纪初的俄国,亦或是当下以科技强国为发展目标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尽管两者国情各不相同、世情迥异,然谋划支持科技重要布局站位,依然是此时中国与彼时俄国共同共通的共识。列宁科技建设思想的落实,极大地提升了经济发展的效能、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是本国走向强盛的关键一招。而中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下,不但面临技术创新难关,还遭遇西方等科技强国的外部“围剿”,因而发展自主科技正是基于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格局上的正确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下,从实践与历史经验角度出发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8]来夯实国家战略科学力量,本质在于完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攻克科技建设瓶颈、拓宽现有技术路径,以创新引领全局发展,培育和打造综合性科技产业模式、统筹理论与现实双重驱动力,实现了若干科技领域的重大成果。特别是秉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实践的理论导向,从文化教育战略角度出发,加大科技文化教育的普及、提升人民的科技素养。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达成科技促民生的基本逻辑要求。总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对接我国科技理论发展诉求,又有效承接了列宁等科技思想中与之相吻合的有益思想,继而不断地创新发展中国科技思想的内涵,促使中国科技建设事业在机遇与挑战中从大到强。

3.2 以培育科技人才队伍来夯实国家战略需求

列宁科技思想中人才内涵丰富,从扫除文盲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开始,同时优待资产阶级专家,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一方面,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培育和锻炼出符合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完成了国家和人才双向结合。而当下中国面临科技难关,要在推进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承载不同科技目标任务,必须遵循***总书记“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9]119。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实践主体,培育、引进符合我国科技建设的标准人才,直接决定着科研作业的质量,而人才培养的优劣根本上决定着国家五个现代化进程。究其原因,科技发展质与量、强与弱、快与慢,都要落在科技人才的实践作业中。只有科技人才强,科技发展才有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落实国家对人才引进的各项政策,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导向,积极招纳吸收国内外各路人才、创造人才发展新局面和健全高水平人才培育机制,是造就中国成为具有世界最大规模人才基地的重要手段。从科技人才培养历史大势看,科技人才是引领中国生产力前进的“引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释放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能动性,是中国科技平台的优势展现。总之,科技人才建设绝非一朝一夕,坚持科学培育、科学规划人才的培养路径,将政策落实到位,实现产学研深度对接融合,才能为强化国家科技力量培育优秀人才。

3.3 坚持向科技强国学习态度不动摇

爬梳列宁科技思想发展历史,可知他在坚持共产主义原则下,实施主动且开放地向发达科技强国学习的路线与***总书记“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10]理念具有一样的辩证性。在国内加强自主科技创新步伐、面向世界加强与国外沟通合作的背景下,主动投身到世界大发展大繁荣世界浪潮中,吸收一切有益于人类科技文明成果来促进中国科技进步,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实践进路。要实现科技强国,必须有原则有策略地向当下科技强国学习。近代以来的惨痛历史告诉我们,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固步自封,就无法敏锐地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局、就必然落后于世界科技水平。而独立自主自强地开放学习,体现着中国科技敢于创新与竞争的气魄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海纳百川的民族品格,更是在全球化背景中取得科技成就的必然路径。向科技强国学习是提升中国科技竞争力、带动全社会发展和增强人民对国家科技事业信心的必由之路。综上所述,坚持可持续的对外学习和交流政策、在互动学习实践中持续打牢和拓宽对外学习的路径,方能实现中国科技强国建设。

4 结语

以科技支撑国家发展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要求,中国要实现科技强国,必须坚持科技创新、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培育和加大对外开放的交流力度。列宁科技思想告诉我们要遵循以科技创新驱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培育科技人才队伍来夯实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向科技强国学习态度不动摇来加强实现科技强国战略目标。

本研究仅针对列宁科技思想历史逻辑与实践举措进行分析提炼,在研究过程及文献梳理等方面还不全面,因此,结论的普适性有待检验。只有科学地吸收借鉴适用于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切有益科技思想成果,方能建成科技强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