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四史”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4-06-19

王圆姣, 陈征, 陈淑娇

(宁波工程学院 理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0 引言

2021 年新春伊始,***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1]。

2021 年是建党100 周年,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规格开放先行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扎实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探索并发掘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与载体。 其中,将农村文化礼堂与“四史”宣传教育有效结合,是让红色精神根植于基层人民群众内心的重要方式。 以宁波市为例,众多农村文化礼堂展开了“四史”宣传教育工作,有的直接开展相关宣讲教育,有的将“四史”元素融入电影放映、文艺汇演等活动,还有的邀请老党员上党课、讲故事。 通过多种方式将“四史”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并充分发挥老党员和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和榜样力量,在农村基层持续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

本研究通过对宁波三个典型辖区开展调研,了解宁波市部分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现状,调查农村文化礼堂有关“四史”宣传教育的建设规划以及村委会对进一步推进“四史”宣传教育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分析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1 基本信息分析

本次问卷采取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采用多阶段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等概率抽样,以三个辖区的总人口作为比例分配方式确定各层样本量。 在江北区、海曙区、鄞州区共发放898 份问卷,回收828 份,其中有效问卷795 份,回收率92.20%,有效率88.53%。 调查对象分别占比:男性47.5%,女性52.5%;村民83.9%,村委干部15%,其他1.1%;符合三区人口比例。 在调查过程中,考虑到数据的有效性和村委会位置的优势性,本次以村委会为基点展开有关文化礼堂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现状调查,令政治面貌呈现出:群众占比82.6%,党员(包含中共预备党员)占比17.4%。

1.2 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活动的形式统计分析

通过问卷数据得到文化礼堂开展“四史”教育活动的形式如图1 所示:

图1 “四史”宣传教育活动类型统计

由图1 可知,农村文化礼堂举办“四史”宣传教育活动的形式是较为丰富的,其中“四史”知识竞赛的形式最突出。 根据访谈结果了解到各村纷纷在文化礼堂举办“四史”知识竞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它能让村民主动地快速地吸收“四史”知识;第二,组织方举办知识竞赛比较容易,村民参与也比较容易;第三,竞赛小奖品的设置能以极小的成本吸引村民参与,从而扩大“四史”宣传的范围。 但是这种方式没有让村民深刻地感受到“四史”的内涵美,很多人是抱着“为比赛而比赛”的心态参与其中。由图1 也可得知,像“四史”宣传电影展映、文艺演出这类集学习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形式也是很受欢迎的,村民参与度也是相对较高的,但其学习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而老党员讲党史这种口口相传的传统教学方式,也面临着讲师不足和参与人数受场地限制等困难。

由此可见,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四史”教育活动在形式上比较丰富成熟,但仍然存在不足,需要不断调整与创新,以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其中,推动“四史”宣传教育进一步做到位、见实效。

1.3 影响村民参加“四史”宣传教育活动的原因统计分析

由图2 可知,影响村民参加“四史”宣传教育活动的原因主要有四点:首先是文化礼堂举办的“四史”宣传教育活动存在人群限制;其次是村民个人对“四史”宣传教育活动的内容不感兴趣,第三,村民对于“四史”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只有党员才有必要或才能参加这类活动;第四,文化礼堂对于“四史”宣传教育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

图2 村民没有参加“四史”宣传教育活动的原因

1.4 被调查者视角下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四史”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被调查者的问卷填写情况(见表1),基本了解到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四史”教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有:村委宣传工作不到位,“四史”宣传教育的活动经费不足,活动形式不够有吸引力,缺乏宣讲,文艺相关人才及面向对象不全面,硬件不完善等。

表1 “四史”宣传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统计

2 调查问卷与访谈结果总结

2.1 访谈结果总结

通过整理15 位被访谈者的访谈记录,将其按照区域划分整理得到如下访谈内容:

据江北区黄山村访谈者反映:在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工作中,会针对不同人员相应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对于党员会定期开展党史课堂,对于普通村民会不定期地开展“四史”主题的宣传电影。但据孔家村访谈者反映: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接收到文化礼堂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 由此可见,江北区的“四史”宣传教育存在地域差异。

据海曙区雅渡村访谈者反映:得知在2014 年由石碶街道带头将全村划成5 个网格并设立网格小组长,方便全村实行网格管理。 此管理制度给雅渡村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活动带来许多便利,也为后期的对策研究提供案例分析,以保证对策建议可行性。

据鄞州区顾家村访谈者反映:在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活动过程中,出现大部分青年人对此内容不感兴趣、参加的群体大多数是老年人的现状。 因此,村庄为提高青少年对于“四史”宣传活动的兴趣,会举办一些形式新颖的“四史”宣传教育活动,比如举办过的红色电影经典片段的配音大赛。

2.2 调查问卷总结

1)文化礼堂的“四史”宣传教育应该更接地气。 结合图1、图2 和表1 的数据分析得到:文化礼堂面向的是广大群众,因此在文化礼堂开展的“四史”宣传教育活动形式应该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使得学习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同时形式也应更多元化,激发村民的学习兴趣。

2)文化礼堂的“四史”宣传教育需要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撑。 结合访谈内容与表1 的数据统计,了解到目前文化礼堂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专业的“四史”讲师和文艺团队。

3)村民学史的认知尚待提升。 结合表1 和图2 可知,很多村庄存在参加党史教育活动的对象不全面的问题。 党史是“四史”宣传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在[2],党史知识的掌握是党员的硬性条件,同时群众也有必要学习党史。 从全党学史再到全员学史,形成从上至下党史学习的优良氛围,还需要改变大家的思想认知。

4)文化礼堂的建设需加大投入。表1 显示,农村文化礼堂存在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 文化礼堂是乡村精神建设的中枢,村委会和当地的政府机构应该加大文化礼堂的活动经费占比,改善文化礼堂的硬件,丰富文化礼堂的功能,从精神层面上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农村文化礼堂进一步深入开展“四史”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3.1 高校与文化礼堂相结合,共同促进“四史”宣传教育的传播

“四史”宣传教育深入基层的核心是确保其内容的权威性与真实性,但据调查问卷总结来看,农村文化礼堂存在缺乏专业讲师的情况,较难保证活动内容的权威性与真实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社会服务是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之一[3]。因此,地方高校参与农村文化礼堂的“四史”宣传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 此外,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培养基地,具备通识“四史”的老师,为文化礼堂提供了专业讲师,从而为地方高校参与文化礼堂的“四史”宣传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可行性条件。

地方高校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四史”宣传教育工作的意义重大,且能够实现双赢效应。 首先,地方高校参与农村“四史”宣传教育,不仅能保证其内容的权威性与真实性,还能丰富教育形式、提高村民对于“四史”宣传教育的兴趣。 其次,还能促进村民与高校人才的文化交流。 丰富村民知识之余,增长了高校学生对于农村的认知,为高校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党的十九大会议赋予了高校“三下乡”(即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新的使命和任务,号召全国大学生深入基层前线,推行“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新模式[4]。

在“四史”学习的热潮下,结合地方高校和农村文化礼堂的实际情况,开展“乡村振兴+ 四史”联动社会实践。

3.2 扩大党史学习的对象范围,突出党史在“四史”中的重要地位。

“四史”指的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其中,党史是“四史”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在“四史”中有着独特而重要的理论地位,需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2]。 党史学习不仅是党员的硬性要求,也是基层群众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农村文化礼堂应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扩大党史学习教育的参与对象范围,通过有效的途径,带动更多的人有意识地主动参加党史教育活动。

通过问卷总结和访谈总结,了解到目前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党史教育活动的对象以党员和村民为主,较少涉及村中的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等人群。 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5]指出要突出青少年群体,组织好青少年学习教育。 如此,农村文化礼堂应重视青少年的“四史”宣传教育,要重点把握党史在“四史”中的重要地位,可通过与当地校园相结合的方式,将党史融入青少年日常的校园学习当中,或借鉴宁波市孔家村文化礼堂举办的党史主题绘画大赛的活动形式,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此外,经访谈也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工厂经营者考虑到农村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和低廉的经济成本,选择将工厂驻扎在农村,从而导致农村出现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的现状。 而***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也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四史”学习,做时代的追梦人[6],因此文化礼堂也需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党史学习教育情况。可通过定期举办村民与外来务工人员联动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丰富村民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党史知识,并促进村民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关系。 从而扩大党史学习教育的对象范围,突出党史在“四史”中的重要地位,掀起全民学党史的热潮,营造“全民学党史、全民知党恩、全民跟党走”的浓厚氛围[7]。

3.3 设置网格党支部,拓展“四史”教育活动的宣传新模式

通过表1 的统计数据得知,在当前的消息传播途径下“四史”宣传教育活动面临着消息延时、因群成员过多导致通知不到位、村民无回应等问题。 可借鉴海曙区雅渡村的网格管理制度,为“四史”教育活动的宣传方式探寻新模式。

采用线上互联网和线下“嵌入式”网格管理的综合方式,拓展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四史”教育活动的宣传新途径[8]。 网格管理基本单位可根据村庄的类型特征设计不同的划分原则。 比如宁波市黄山村,因其以自然村为主,村民居住比较零散,所以其划分原则可以是根据村民居住地与村委会的距离范围来划分网格基本单位。 而对于宁波市雅渡村的村民居住比较密集的情况,则可以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来划分网格基本单位。 划分好网格基本单位后,再建立网格党支部,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线上的网格党支部消息通知群。 并且中共中央组织部在《扎扎实实抓好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中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首先要推动领导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身作则,带学促学,实现全员覆盖的局面[9]。 于是,应积极动员网格党员嵌入并参与到党史教育的宣传工作中,从而使得消息从村委会通过网格党支部层层下递。 如此,不仅实现了消息的实时性和全覆盖,还促进了网格党支部的党员与村民之间的走动,使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避免了村民无回应的问题,从而建立村民互动参与、协商治理的“四史”教育宣传工作的新模式,使村委能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展“四史”教育活动。

3.4 村史与“四史”结合,打造村庄特色“四史”宣传教育活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面临着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农村规模减少的问题。 如此,加强村史活化工作,充分发挥村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作用,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10]。同时经调研结果图1 和表1 可发现:目前“四史”宣传教育的活动形式较丰富,但其效果却不明显,且对村民的吸引力不够,仍需提升其内涵和活动的吸引力。

将村史与“四史”有机的结合,是探寻村庄的红色文化底蕴,活化村史的过程。 由于村史是村民共同知晓或经历的事情,所以将村史和“四史”相结合,能够增强村民的代入感和熟悉度,使得村民更加愿意参加这样的“四史”学习文化活动。 如此,不仅能更加有效地推动“四史”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还能够活化村史,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速度。 此外,《通知》指出: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精心设计推出一批精品展览、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学习体验活动[5],因此,还可以参考各村的历史故事,将其与“四史”的内涵相结合,推出具有村庄标志性的红色精品旅游线路。

另外,利用好村庄的历史名人和典型人物,将其历史事迹与“四史”内容相连接,从而实现村史与“四史”的有机结合,达到提升活动内涵和吸引力的效果,创造出具有村庄特色的“四史”学习文化活动,提高村民们对农村传统文化的认同,营造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

4 结语

此次调查主要以宁波市为调研基地,在宁波市的江北区、海曙区、鄞州区的部分农村开展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 在理论方面,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到浙江省宁波市部分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现状,发现农村文化礼堂开展的“四史”宣传教育存在专业讲师缺乏、党史学习的对象不全面、消息传播途径不完善、村民兴趣不高等四个主要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和访谈结论,提出将高校与农村文化礼堂相结合、扩大党史学习的对象范围、设置网格党支部、让村史与“四史”相结合的四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帮助更多的基层人民通过文化礼堂这一途径更好地接触和学习“四史”,实现“四史”文化共通,增强民族自信,激发村民的爱国情怀,更好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