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女红教育现状及思考

时间:2024-06-19

罗 瑞

(宁夏师范学院 政治与历史学院,宁夏 固原 756000)

2019 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到针对学生美育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鼓励因地因校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女红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魅力元素,在传统社会中,不仅能为家庭提供生活资源,对于维系邻里和谐,培养女性素养均发挥着积极作用[1]。如今随着社会化进程发展,一方面,女红在机器大生产环境下面临着弱化和传承危机;另一方面,传统手工业文化的兴盛也为女红复兴带来了新的契机[2]。女红教育需求比例不断提升,高校作为文化传承教育的主阵地,应当积极发挥其教育功能,将女红教育纳入教育体系,通过女红教育,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传统文化与拼布艺术课程概况

传统文化与拼布艺术课程属于宁夏师范学院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模块的课程,每学期均开设,每周2 学时,共16学时,完成修读任务取得1 学分,其中理论讲授2 学时,实践操作14 学时;教学目标上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道德素养、审美素养的培养;教学内容上以女红拼布为主;教学方法上以实践体验、协同合作为主。

根据宁夏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师范本科)及传统文化与拼布艺术课程标准,结合女红教学特点和文化传承目标,设计课程建构图(图1)。

图1 传统文化与拼布艺术课程建构图

二、传统文化与拼布艺术课程教学反馈

(一)形成性评价

通过课堂教学的观察和课后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非常喜欢这门课程,表现为:首先,作为全校公选课,学生到课率始终很高;其次,大部分情况下课程不能按时下课,学生总会请求教师延长授课时间;再次,学生除了完成课堂教学要求的女红作品,大部分同学课后都会主动做了更多的作品;最后,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非常认可。课程评价平均分为99.25 分。

(二)问卷调查

在课程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分别给选修该课程的94 名学生发放了传统文化与拼布艺术课程教学时效性调研表(一)、传统文化与拼布艺术课程教学时效性调研表(二),收回有效问卷94 份。根据调研表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如下:

1.师范院校开展女红教育的必要性。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专业分化较大,既有理科类,如应用化学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等;也有文科类,如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人文教育专业等;还有艺术类,如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学专业等。对师范院校开展女红教育必要性的调查中,选择有必要有94 人(100%)。调查结果说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均认为师范院校开展女红教育是有必要的,她们期望开设此类实践性通识公选课,以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2.师范院校开展女红教育的途径。选择在“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中开设的有10 人(10.6%),主要是教育科学学院和美术学院的学生,选择在“全校公共选修课程”模块中开设的有65 人(69.2%);选择以社团模式或工作室模式开展教育的有16 人(17%);选择自学的有3 人(3.2%)。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于女红教育更倾向于选择全校公共选修课或社团、工作室的教育途径,自主学习的较少,确实,依靠学生自主学习难实现女红教育的目标。

3.师范院校女红教育内容的选择。选择喜欢“刺绣”的有71 人(75.5%);“拼布缝纫”81 人(86.2%);“剪纸”32 份(34%);问卷结合访谈说明,学生对刺绣和拼布缝纫更感兴趣,剪纸兴趣相对较低,原因是刺绣和拼布缝纫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能够服务生活,装点生活情趣。

4.教师进行女红教育采用的教学方法。选择主要授课方式为“理论讲授”的19 人(20.2%),“实践操作”的75 人(79.8%),且认为实践操作课时比列应高于理论讲授。在具体方式的选择中,选择“拍摄视屏教学”的有87 人(92.6%),选择“图片教学”的有81 人(86.2%),且都认为教师的现场指导是最重要的。本调查说明,学生更期望教师教学以实践训练为主,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最终教会学生完成作品。

三、提升师范院校女红教育实效的思考

(一)重视教育价值,落实五育并举

女红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师范院校开展女红教育,应重视以下教育,以提升女红教育实效。第一,重视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友善”价值观要求社会个体要与人为善,构建和谐友善的人际环境。师范院校开展女红教育时,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完成的女红作品馈赠亲友,从而使其感受人际交往中的真诚与幸福。第二,重视智育。师范院校的女红教育应重视创新性教育,教师不能只教学生女红基本技法,而要以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为内涵,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培养其创新能力[3]。第三,重视美育。女红既是物质文化也是艺术文化,布料与丝线的色彩、图案组合后幻化出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所以教师在进行女红教育时要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掌握基本的美学原理。第四,重视劳育。女红教育应以实践操作为主,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对针线与布料的组合,完成女红作品,整个劳动过程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学会尊重劳动,同时感受作品完成时的喜悦和开心,从而热爱劳动。

(二)优化教育内容,调动学习兴趣

女红,也称为“女事”,旧时指女子所做的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4]。女红范围广泛,内容繁杂,因此女红教育应结合地域特色和学校实际,探寻适合的教育内容,如西北地区很早就有拼布传统;而江南地区的纺织、蜡染、土布等女红文化历史悠久;师范院校可积极借鉴地域女红文化优势,确定适宜的教育内容,通过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的方式开展女红教育,同时具体教育内容应与学生兴趣度相契合。以拼布为例,教学时应以生活拼布为主,艺术拼布为辅,受教学课时限制,应设计教学主题,如端午香包、学习用具、生活小物等,这些主题作品具有耗时短、实用强、宜馈赠等优点,学习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短时间内就能认知女红、喜爱女红、传承女红。

(三)转变教育方法,践行情感教育

女红教育不同于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大多属于通识教育公选课,教学重在实践体验,教育目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教师应以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为内涵,通过教授学生女红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在制作女红作品中领悟中国文化,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推动女红文化的传承发展。女红文化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5],教师应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多元化教学。如聘请当地的女红民间艺人走进学校进行女红主题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女红魅力;组织学生搜集在地女红作品,开展在地女红文化展,帮助学生了解在地女红文化;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中的女红作品,感受女红文化的历史传承价值;利用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等开展香包制作主题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女红,走进女红,能够自主完成一些生活小物的制作,鼓励、组织学生开展女红作品赠亲友活动。日本拼布师柴田明美说过:“拼布的魅力在于将布料拿在手上的时候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在于将一针一线作品的心意交到他人的手中,传递着无法包含的爱。”[4]通过馈赠行为,可以使学生在对方的喜悦中收获认可和开心,有利于帮助学生营造和谐友善的人际环境。这一点从传统文化与拼布艺术课程学生感言作业中就可以明确看到,有学生写到馈赠作品让自己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有学生说自己亲手做的口罩,被妈妈经常戴着向朋友炫耀,她觉到妈妈似乎都更幸福了。可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赋予情感的教育,不仅有助于女红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拓展教育平台,扩大教育群体

除纺织类大学外,其他院校开展女红教育,大致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其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公选课模块中,作为拓展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的选修课程开设,如苏州大学开设了女红类选修课程;一类是以各种社团,学习兴趣组的方式开设,如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开设的“淑女班”。而无论是选修课程还是兴趣班,由于受到女红性质的限制,受教学生人数相对较少,一个教学班人数大致为20~30 人左右,有些小班仅15~20 人左右,究其原因是因为女红教学侧重实践操作,老师需手把手指导,人数过多影响教学效果,造成受教群体规模很小,很多学生抢不到课程,也就没有机会接受女红教育。因此,师范院校开展女红教育应拓展教育平台。第一,对于原有女红公选课可以多班开设,根据学生需求确定开班数;同时,可以根据女红学习层次开设不同级别的女红课程,解决学生对女红深入学习的需求。第二,对于兴趣班,应结合工作量配备指导教师,有计划高效开展女红教育;培养一批学生助教,辅助教师进行女红学习指导。第三,积极利用特定时间组织以女红为主题的学生活动,如在端午节、中秋节、妇女节等特定时间,以校园活动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制作简单的女红作品,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女红,喜爱女红。第四,鼓励学生以女红为选题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项目指导,让学生对女红加深了解,推动女红传承;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以此创业,开拓就业渠道,培养创新精神。拓展教育平台,可以增加受教群体的范围,让更多希望接受女红教育的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推动学校女红教育。

女红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女性情感的符号表现,对女性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师范院校女生占比较高,同时国家提倡高校应借助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开展美育、劳育。因此,研究师范院校女红教育有助于落实对学生的五育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女红文化的传承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