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桑桐钢琴作品《随想曲》的“巧思”分析

时间:2024-06-19

王旻驹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贤江艺术与体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336)

创作完成于1960 年的《随想曲》是桑桐先生的著名钢琴作品之一。桑桐(1923-2011),原名朱镜清,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极具艺术价值。此曲虽为《随想曲》,但桑桐先生的创作并非如曲名般的即兴创作,而是通过大胆独特的创作手法精巧构思。

一、“巧思”之“体”——曲式结构

桑桐先生的《随想曲》采用复三部的曲式结构,三个部分均为单三部曲式,其中中部【B】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整曲虽采用传统的曲式结构,三个部分布局相对平均,其曲量大体相同,但创作中不乏独特之处,继承不失创新,随想不失巧思,乃中国钢琴作品中的瑰宝(图1)。

图1 《随想曲》复三部曲式图

(一)首部【A】1-121 小节之巧思分析

乐曲一上手就给人活泼、俏皮、富有活力的感觉。频繁的后半拍乐句使音乐有很强的动力性,长短时值的音符交替进行产生愉悦的效果,跳连结合方式具有很强诙谐性。

a 段(1-26 小节)直截了当的向听者描绘了诙谐跳跃的场面。此材料共有两部分组成,短小的动机经过多次发展后构成了a 段主题(1-14 小节),音乐力度p,通过3 个小节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过渡后,a 段的主题被转调发展后扩充至24 小节,停留在调式的主和弦上。紧接着三次模进大跨度快速跑动后,继续扩充a 段的主题变化发展后的材料,最后以两个强有力的长音结束后进入b 段(46-98 小节),此部分采用中国传统民族调式,音乐形象从具有谐谑性变成舞蹈性,节拍从a 段的主题的 2/4 拍、3/4 拍改成律动效果更佳的5/8 拍混合拍子。b 段采用固定的伴奏音型,轻快跳跃的旋律采用切分式节奏,与伴奏重音错位进行,此起彼伏的效果增添了音乐活力。首部结束处采用a 段和b 段素材叠加的方式,两种音乐形象交替出现、交相呼应。快速跑动与柱式和弦的反复呈现、力度强弱的戏剧化色彩变换,加深了乐曲矛盾冲突,两种音乐形象在相互对立中结束。结束处有相同和弦的连续弹奏,模仿空灵的境地,给人以遐想中渐入中部西藏民歌旋律的画面。

(二)中部【B】122-190 小节之巧思分析

中部采用了全新的素材创作,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旋律选自西藏民歌,c 段(122-145 小节)由四句构成,速度稍快,温柔甜美的演奏,3/4 的节拍和多以半分解和弦为主的伴奏音型增加了些许摇曳的感觉。中部d 段(146-163 小节)转到D 羽民族调式,与c 段形成了五度转调关系,此段落伴奏音型改为柱式和弦,音区低沉,速度相对较慢,音量基本处于弱,似沉思,似回忆,音乐形象上与c 段形成鲜明对比。第三段基本再现了c 段的材料。中部结束处基本采用与首部相同的创作手法。整个中部多为抒发情感,与之前谐谑性、舞蹈性的音乐风格有着截然不同,形成“动”与“静”的明显对比。

(三)尾部【A’】191-290 小节之巧思分析

a2段除与a 段的主题调式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紧接着连接部分继续保留重复a 段的主题的调性,紧缩首部连接材料,使之再次引出b 段,第二次出现时和声织体再次加厚,力度增强。当音乐发展一层高过一层,音响效果宏伟激昂预示着已到达高潮,然而作曲家并没有按照众人所想的辉煌结束,猛然引入11 小节的中部d 段,使之原本高亢激昂的情绪一下子180 度转变,前后对比强烈,作曲家欲在此戛然而止,体现谐谑的整体效果,这不禁让听者更加期待全曲终止。结尾处再次强化a 段的主题材料,以急板速度结束[1]。

二、“巧思”之“面”——调式调性

随想曲在创作时一般常采用民歌旋律作为a 段主题,彰显民族特色,形式丰富多彩,也有较多的近代作曲家喜好用异国风光作为创作a 段主题。如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意大利随想曲》,展现了其访问意大利时对当地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的美好印象;描绘南欧自然风光与富于诗意的西班牙人生活图景为a 段的主题的作品《西班牙随想曲》(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桑桐先生在《随想曲》调式调性选择上采用了“中西结合”的方式,即将中古调式和传统民族调式相互交融,兼具保留传统性、注重民族性、独具创新性等特点。

(一)自由调式的运用

首部a 段的主题运用了两种中古调式进行创作,分别为G弗里吉亚调式和♭b艾奥利亚调式。主题材料共出现两次,作曲家创作时并没有简单的完全重复主题,而是保持相同音型的同时,变换调式后再现主题,构成乐段

谱例1:桑桐《随想曲》1-5 小节

谱例2:桑桐《随想曲》12-22 小节间的调性对置,展现作曲家一开始就要营造谐谑俏皮的氛围,从而增加旋律趣味,带给音乐新的发展,此主题开头也具有双重调式的特点。

谱例2 中,13-14 小节在G 弗里吉亚调式上,16-17 小节转为#F 弗里吉亚调式,#F-A-#C 为#F 弗里吉亚调式的主和弦,18-19小节将主题材料移至d 弗里吉亚调式,19-20小节继续重复双重调式的特点,变为f 艾奥利亚调式。两次主题间过渡自然,第15 小节的跺拍加入蕴含中国元素,与13-14 小节拍数相加形成五拍,两者为b 段 5/8 拍的出现提前埋下伏笔。16-17 小节通过找寻向下半音调式的主和弦作为承接,旋律音符得以连续半音下行,恰当好处,听觉上不会由于再现主题旋律的出现而变得唐突。

(二)复合调性的运用

桑桐先生在调性布局上并没有完全按照传统惯例,而是更多的做了大胆创新与尝试。首部b 段采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进行写作,有别于a 段的两种中古调式,b 段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分别采用两种中国传统民族调式相结合的方式,且两调式都属于一种同宫系统。如谱例3 所示,旋律声部多次出现#F音,经过分析为#F 角调式。而伴奏声部主要音为E、G、B音,E商调式。伴奏声部中但凡出现有偏音G 音,旋律声部便用正音覆盖、长音延续或干脆空拍的手法使之听觉上达到协调,同时伴奏声部强拍上强调#F 音,达到两种调式和谐叠加。桑桐先生在《和声学教程》中将其称之为复合调性或多调性。乐曲中48-55 小节为#F 角的五声调式,56-52 小节为B 角的五声调式,63-64 小节为A 角的五声调式,65-66 小节为E 角的五声调式,67-68 小节为#F 角的五声调式,69-75 小节为#G 角的五声调式,76-82 小节为#C 角的五声调式,83-84 小节为B 角的五声调式,85-86 小节为#F 角的五声调式,87-88 小节为#G 角的五声调式,89-90 小节为B 角的五声调式,91-92 小节为#C 角的五声调式,93-94 小节为F 角的五声调式。与之相结合的民族调式分别为:E 商五声调式、D 徴五声调式、A 商五声调式、C徴五声调式、G 徴五声调式、E 商五声调式、#F 商五声调式、A 商五声调式、E 徴五声调式、♭E 商五声调式[2]。

谱例3:桑桐《随想曲》48-53 小节

(三)调式调性中西互融

全曲的主要调性为:首部中包含a 段G 弗里吉亚调式和♭b 艾奥利亚调式,b 段包含#F、B、A、E、#G、#C 等多个五声角调式,首部尾声中古调式与中国传统民族调式相互交替运用。中部采用中国传统民族调式,g 羽的七声调式后转为d 羽的七声调式,最后回归至g 羽的七声调式上。尾部从G 弗里吉亚调式开始,随后E 弗里吉亚调式、#G 角的五声调式等,直至全曲结束再次出现主题材料,调性回归G 弗里吉亚调式并以其主和弦终止。桑桐先生不仅在调式上做了精心安排,同时在调性上构思缜密,全曲从最开始的中古调式,接着引入中国传统民族调式,经过多次变换调式,互相融合,最终融为一体,对立与统一的设计,整体布局合理,大胆创新,且独具一格[3]。

三、“巧思”之“线”——和声和弦

(一)承接模仿

作品《随想曲》中,作曲家在多个乐段或乐句结尾处添加多个相同和弦,连续且多以弱奏或渐弱处理的方式敲击进行承接过渡(见谱例4)。多种元素的结合,模仿旋律渐行渐远,增添听者的遐想空间,同时过渡自然的引入新材料。104-117 小节和113-121 小节,在前序旋律快速跑动后加入柱式和弦,亦可起到“降速”效果,117-121 小节中通过自由延长的空拍,淡化速度与节拍的定式,无痕衔接从Allegro 到Allegretto 的速度转变。

(二)复合和弦

复合和弦是指一个调性范围中不同结构或者不同级数的和弦纵向结合而成的总和弦,一般具有和声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和功能上不太稳定的特性,听觉上更有不同于单一和弦的立体感和厚重感。由于复合和弦的不稳定,可以延展到稳定的单一和弦,或将音乐曲调继续延展。《随想曲》中多处使用复合和弦,二度与四五度关系的和弦复合均有,如:第23、69、213、278小节等。谱例5中,全曲发展到最高潮的第223 小节也运用了此技法,此处为#G 角五声调式,通过旋律声部中小三和弦#C-E-#G 和伴奏声部中小三和弦#F-A-#C 的四五度复合,形成了九和弦#F-A-#C-E-#G 的音响效果,加之两个声部互为依托,起到了背景烘托的效果。偏音A 由于被每小节强拍位置均为主音#G 的和声音响所覆盖,听觉上并不用过多顾虑。桑桐先生向西方借鉴了这一创作手法,巧妙灵活的运用到创作传统民族音乐作品中[4]。

谱例4:桑桐《随想曲》94-99 小节

谱例5:桑桐《随想曲》222-228 小节

四、“巧思”之“点”——节奏节拍

(一)“偏正”节奏

“偏正”一词源于汉语词组,即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的一种紧缩结构形式。音乐作品中,引申为通过多个短时值音符向较长时值、较主要音符靠拢所组成的类似进行曲风格的节奏组合形式。全曲开始处弱起小节就用此形式,不仅在主题部分出现,结合不同的调式音高,一直重复多次出现于整首乐曲,似进行曲风格的节奏组合带来音乐发展的动力。

(二)“混合”节拍

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基本单位,桑桐先生对此也有独到的设计。仅主题a 段45 小节,节拍就变换16 次之多,分别为2/4 -3/8 -2/4-3/8 -2/4 -3/8 -2/4 -1/4 -2/4 -3/8 -2/4 -3/4 -2/4 -3/4 -2/4 -3/8 拍,利用单拍子无规律的交替出现,节奏重音变得无规律可循,使得乐曲更具戏剧色彩。b 段中又使用混合拍子 5/8 拍,b 段结尾处通过自由延长的空拍淡化之前的节拍,非常自然的过渡到中部。中部节拍为 3/4 拍,其整体节拍统一,与首部频繁变换节拍形成鲜明对比,尾部继续使用交替的拍子,全曲最终以 3/4 拍止。整体来看,整首曲子多运用稳定的二拍子和不稳定的三拍子,五拍子即二拍子与三拍子的结合,全曲一直处于稳定与不稳定的对立过程,原本应以稳定结束,却出乎意料的以三拍子结束。作曲家欲打破传统观念,对整体节拍的运用拿捏自如。

音乐思维的缜密布局,音乐要素的严密安排,音乐发展的合理恰当,造就了传世之作。以民族音乐为基础,通过灵活多变的作曲创作手法,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完美结合,不断探索追求新技法来展现新内容与新思想。虽然创作之初距今已有六十载,但曲目风采依旧,传统不失创新,继承更为发扬。桑桐先生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对民族音乐内涵的挖掘与开拓,《随想曲》在我国钢琴音乐创作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同时,为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