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张 敏
(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瑜伽起源于公元前2 500多年的印度河文明,几千年的发展使这门古老的学科融入了心理、医学、哲学和养生等多学科的精华,通过调整呼吸并配合一定的体位变化锻炼身体,调节情志,最终达到“自我与原始动因的一致与结合”.《薄伽梵歌》中记载“当习瑜伽者通过修炼瑜伽来制约自己的内心活动,并进入了超然存在的境界,就可以说,他已达到了瑜伽的境界[1]”,因此瑜伽冥想是确保身体与精神两方面都健康的关键所在.瑜伽冥想是瑜伽运动的精髓,体系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某特定对象之上的深思方法.瑜伽冥想的姿势、调息、收束法等没有明确的划分,其基本的含义是息心静寂地参悟达到禅定力量,解脱自在[1].瑜伽冥想术与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和整合,揭示瑜伽冥想的养生思想内涵,从传统体育养生的哲学视角探析它的理论基础,并为促进其在现代社会的合理发展寻求传统养生理论依据.
瑜伽冥想的精髓是崇尚自然,愉悦身心,因此瑜伽练习时一般要求穿宽松的衣服,尽量去除身体的一切束缚,在环境安静优雅、空气流通、远离噪杂的自然环境中去感受身体的变化.在瑜伽冥想中一般采用坐姿、立姿和卧姿三种形式,通过“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来完成,专注于自己的呼吸,眼观鼻,鼻观心,心观呼吸,通过语音的诵念来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合二为一,强调静心修身、安定养性,目的是获得内心的和平与安宁[2].“独自处于幽静处,端坐于席止根动,凝聚心神于一点,净化自我瑜伽行.”(《薄伽梵歌》)由此可见瑜伽冥想就是静虑活动,强调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特定对象之上的深思方法,“要坚信灵永恒超脱双味,入三昧冥想我瑜伽禅定”,即当一个人由于练习瑜伽而使心灵完全脱离物质性的心理活动时,这样的至善状态就是入定或三昧了.瑜伽冥想状态下,人体各系统在大脑皮质的控制下,脑电波α有节律增加,各区域向同步化和有序化的定性变化[3].周昌乐研究认为瑜伽禅定状态不同于意识休眠状态,有着自身特定的脑电波特征,活动练习中大脑α节律波增强变化与死亡细胞活动有关联[4].Kjaer等人对瑜伽的研究也发现[5],瑜伽冥想时,大脑多巴胺递质的释放有明显增加,并发现在瑜伽入静期间前额叶、小脑与皮下脑区等有明显的血流降低现象[5].
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中入静思想,要求“致虚、守静”功夫,主要是练习者在练功过程中结合意念运用和呼吸调整,达到锻炼身体内部机能的目的,使身体心神宁静、杂念消除、气血和畅、精力充沛,最终达到心境的空明宁静状态.中国传统养生要求“少思”,入静则要求“止念”,这里的入静不是绝对静止,而是“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生之道也”,一般指练功者达到大脑思维活动进入到一种深度入静、近乎停止的状态.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调心”是调整心理活动,排除杂念,思想集中,在意识的主导作用下使大脑的思维运动(意识)程度相对降低或暂时停止.忘我入静的修养要注重“调身、调心、调息”三原则的平衡,全身肌肉放松,呼吸顺应自然,止住妄想杂念、人我两忘达到机体入静状态.这与瑜伽冥想中注重心理调整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从现代生理学角度分析,人体在入静状态下,机体应激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能量代谢下降尤为明显,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主观态度,有效提高身心健康.
入静思想同时反映出古代中国人注重向内反照自心,于沉思中体察真谛,于静默之中了悟人生,以体验内心世界的精微与广大,来感知外在世界的本质.其独特的体验开掘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以及精神在世界中的地位,强调道德的自我约束和心理修炼.这种养生思想与瑜伽冥想的习练有异曲同工之效.瑜伽冥想强调身体的和谐统一,主张通过调身、调气、息心静坐等方法来修习,进而感悟世间万物,把人的心灵从其种种世俗的思想、忧虑、欲念、精神负担等引开,逐渐超越愚昧无知状态.但这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养生练习是锻炼自身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能,起到防病、益智、延年的作用.放松入静的过程是逐步加深的,初学者从开始入静到入静程度较深所需的时间较长,练习一段时间后此过程加快.意念诱导全身各部位逐渐松开,也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对身体进行姿势调整,使大肌肉群放松,骨骼、关节处于相互适宜的位置.在大脑皮质的控制下,全身各系统的机能会出现相应的协调变化,这些变化使各部位的机能活动协调统一.瑜伽冥想主要是从静定思维中反观自我,这包括精神上的自我反观和肌体上的自我反观,是一种修养,其高境界都要经过“悟”才能达到,“明心见性”,以求达到心性合一、梵我合一的更高境界.瑜伽冥想术讲究修心养性、智慧解脱,就是对自己的精神、意识活动进行控制的练习,融入和吸收两者所长来丰富修炼方法,增加锻炼的特殊性.
中国的古典哲学体系中,“气”是一个特定的范畴,是构成运作世界的物质实体,决定和支配着天地万物与人类生命的存在.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就是说人的生老病死都是气的变化的结果.我们传统养生说所说的气就是这些与人体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无形的基本物质,“气血乃人之本,气血通畅则壮,气血凝结则病”.瑜伽哲学体系中也承认气的存在,即生命能量的一个循环系统.气的发源地在人体的下部分,必须通过三脉七轮运转于全身,最后引领至头顶,方能驾驭和控制瑜伽的修行和练习,只有让气更好地循环和运动,最终才能达到瑜伽冥想的目的.因此在瑜伽冥想中特别注重呼吸的锻炼,通过静坐冥想,延长和控制呼吸,“呼吸运行是生命之轮环绕的中心”.瑜伽修行者认为生命是以呼吸次数计算的,遵从正确的节律,缓慢深长的呼吸能够增强呼吸系统,舒缓神经系统,减少贪念.当冥想进入高级阶段,欲望和贪念消失,精神获得解脱,将更有助于全神贯注.瑜伽冥想通过呼吸调整体内的气息进而调节生命的机能或能量,让它们在三经七脉里更好地周转,保留气在体内的时间,以唤醒海底轮里昆达尼蛇的能量,让它沿着中脉上升,最终从头顶脱离自身而与梵的本质交汇,达到梵我一如的最高境界[2].由此可以看出,瑜伽密教中认为“我”是一个简单的小宇宙,与外部无边无际的大宇宙是一样的,其运行规律也是等同的,我们要学会用元气活动的规律来养生、健身.顺时行气,首先要学会唤醒隐藏在海底的能量;导引行气,通过冥想很好地引导这个能量沿着中脉从下向上飞翔;畅通气机,实现瑜伽最好境界的结合[1,6].
在中国哲学和养生思想史上,动与静是一对十分突出的矛盾,是物质的两种不同运动形势,“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说明动静是不可分割的.“心神宜静,形体宜动”,是动静兼修的体现.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养护,以动为主,动静适宜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道德经·第十六章》提出:“静则神藏,躁则神亡”.就是说人能养神,神守则身强,神躁扰不安,则伤身而致病.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促进精气流通,使气血畅达,增强生命力,所以从古至今各代养生家们都主张通过各种身体活动达到“一身动则一身强”的目的.动静适宜,各有侧重:静以养生,重在养神;动以养生,重在养形[7].实质上在各种养生功法中两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适宜.在养生实践中重视精神与形体的同步炼养和发展,并相互促进.宋金时期的内丹家王重阳曾指出“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立”,这说明动静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两者在修身养性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都注意“形神共养”.中国传统思想讲究养生要养,要调理,这也是瑜伽冥想的一种修行方法,在修习过程中可以使人达到一种超乎寻常的安静状态.在这种安静状态中,人的身心可以完全地放松,新陈代谢指数降低,最后达到调养的效果.正所谓有动有静、阴阳调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影响呼吸中枢,进而调整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张力,起到调整相应的内脏器官和组织的效用,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
体位法是瑜伽的表现形式,而冥想才是瑜伽的核心和基础.在瑜伽冥想中我们学会思考和感悟,让我们的心灵穿越时空、跨国海洋、跃上云层,寻找太阳和光明;让我们感知生与死的异同,体味超越于洒脱的意境和自由,做梵我一体的逍遥之游[1].瑜伽冥想中姿态各异,形式多样,除传统的语音冥想外,现在又有烛光冥想、睡眠冥想、充电冥想,舞蹈冥想等,每个动作的设计和套路的组合,都是建立在人体医学知识之上,合乎人体运动的规律,讲究动静结合、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神形兼备.在冥想过程最为注重静养功法,通过禅定而摄心,通过数息而练气,以不起念、亦不执无念为调心原则,顺其自然,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达到人我俱空、空亦复空,强调心意的持守、内功的涵养.所以说瑜伽冥想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亦动亦静,亦静亦动也.瑜伽冥想中练习模式具体到形神、内外、动静、起落等方面,同时融入了古代哲学的阴阳对立观点,同时强调习练与修行并重,内心无碍无畏,感悟透彻人生,这是养生思想中动静皆宜的直接体现.瑜伽冥想中体味身体康健与内心宁静相辅相成,在内心深处感悟瑜伽魅力,正确引导冥想来调节心身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彻底明白瑜伽密宗智慧的真谛,体悟人生宇宙真的本性.瑜伽体式动感展现的是古代人体运动美,既修炼形体和满足观者的视觉审美;静体现的是震撼人心的安宁和心灵解脱,既净化心灵又可影响周围人群对瑜伽宗义的神往.瑜伽冥想无论在意念运用、效果表现和练习形式上,都充分体现着动静适宜、形神统一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内涵,经过持之以恒的修炼,形成冥想中特有的有益于提升人类精神境界的宗教神韵.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认为:人处于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与自然具有相应的关系,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这就是天人合一整体观.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的关系[7].“最合自然规律的,才是最合理的”.体现在养生实践中就是要按照自然法则和规律来养护生命、练养形神.中国古代养生家们将人体养生活动置于一个大的系统环境中去考虑和认识,按照自然法则和规律来养护生命、练养形神.
瑜伽运动是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动物神态、姿势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社会哲学、医学、养生学、营养学等相关知识内容,随着社会的变迁发生着变化.瑜伽体式方法吸取动物形与意上的特长,使人与自然界接近,以求自然与人的共鸣和统一.这种取形象意的作法是天人合一最形象的身体表征.只要通过正确长期的调意练习,都会与人的意识发生相互作用,真正地对“自然之物”有了情感,即进入到了“物化”状态.瑜伽冥想利用禅定、静坐等姿势就是摒弃一切私心杂念,静心入意,隔绝外界的干扰,使人的身心处于宁静、松脱的状态,从而达到“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并生”的境界,追求身体和动作的和谐一致,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冥想就是让我们摆脱感官和物质的束缚而去寻找精神之纯净和永恒.冥是深而广、空与静、灵性与飘逸.瑜伽冥想以制感为准备,控制身体感官的生理机能,从事物的表象回到对自我的反思和精神净化上来.瑜伽智慧最早认为指心灵与外界自然宇宙浑为一体,瑜伽冥想是不该受感官和物质的制约与束缚,因此是“对心的变化的控制作用”,冥想是我们打开心灵与自然的钥匙.瑜伽冥想基本上是来自于天地万物形象的模拟、写照和反映,这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术的功法形象相一致,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的直接体现.瑜伽冥想通过对意识的持续控制,始终保留对冥想对象的注意力,心专职而始终如一.当冥想过程能够稳定和保持沟通、一致时,真正进入冥想的状态,心性凝聚的本性,是宇宙灵魂一样的意识和精神,达到纯精神意识上的心灵.
瑜伽冥想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思维锻炼,也是东方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哲学、宗教传统及养生机理的综合体现.瑜伽冥想通过沉思、静虑来唤醒心中沉睡的智慧和觉悟,具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此外瑜伽冥想在修身养性,心神共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身体形态的控制来感受心灵的变化,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与配合,感受心灵的宁静与祥和,这与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有着相似相通之处,也是在我国能够被大众所接纳的原因之一.
[1]矫林江.瑜伽冥想[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柏忠言,张蕙兰.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张敏.瑜伽运动健身效应的生理学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1):95 -98.
[4]周昌乐.从当代脑科学看禅定状态达成的可能性及其意义[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17-23.
[5]Kjaer TW,Bertelsen C,Piccini P,et al.Increased dopamine tone during meditation-induced change of consciousness[J].Cognitive Brain Arch,2002,13(2):255 -259.
[6]吴旻悦,张蕴琨.瑜伽与健康研究进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9(1):153 -156.
[7]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